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巧巧之落冰窟

和往常一样,只要有活动,傻子路新铭必定跟着。也不入伙儿,一个人不远不近地跟在孩子们的后面,一边跌跌跄跄地走,一边仰着脸看天,“嘿嘿”地傻笑着。时不时还会被脚下的土坷垃或者小坑什么的绊一跤,或者摔个大马趴,或者身子一趔趄,然后颠儿颠儿地往前跑几步,逗得孩子们一阵“哈哈”大笑。

今天也不列外,傻子路新铭不远不近地跟在李巧巧和女孩子们的后边,仰着脸“嘿嘿”地傻笑着,一会儿颠儿颠儿地跑,一会儿又一溜邪歪地走,无论从身姿还是表情,怎么看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

李巧巧看了傻子路新铭一眼,摇了摇头。心里却在想:他给我送“花”,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吧!?

数九寒天,又连着刮了几天西北风,虽然晴空万里,气温也在零下。大家都用增加活动量来抵御寒冷。而且这也是出来的目的。

一行人欢呼着,雀跃着,拥着李巧巧向村西小河里跑。

小河里已经有不少年轻小伙子和半大孩子们了。三一伙儿,五一群儿,散布在小河的冰层上。

而这时的冰层,厚度足有七、八寸,没有一个人怀疑冰层的承重量。以往也从来没有在数九寒天里发生过坠入冰窟的事件。所以,每个人都玩儿的十分开心。

男孩子们一下到冰面上,便玩儿起了他们爱好的打尜尜。用小鞭梢把尜尜缠起来,放到冰面上,使劲儿一拉。然后再用鞭子抽。尜尜在冰面上转的飞快,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李巧巧则和女孩子们滑冰玩儿。

滑冰是李巧巧在这个季节里的最爱。穿的虽然是自己做的绣花棉鞋,用木棍在冰上杵一下,便能滑出去老远。有谁摔倒了。便会引起一阵开怀大笑。

“李老师,咱比赛谁滑的远吧?!”顾晓妍和孤晓婷建议道。

“好哇。摔疼了可不许哭鼻子!”李巧巧笑着说。

很快,孤晓妍、孤晓婷和李巧巧。便站成了一条直线,每个人都把手里的木棍杵在冰上,做好了冲刺的准备。

孤晓如、孤晓娥和孤晓婷几个女孩子,则站在原地观看,给她们当啦啦队。

“你们两个听好:一、二、三,开始!”李巧巧喊道。

于是,三个人同时手往木棍上一用力。便向前滑出去一段路,然后再一杵,又滑出去一段路。

众所周知,滑冰得穿滑冰鞋。但这个时空里还没有,要想比赛滑冰。凭借的就是手里木棍的杵劲儿。杵一下子,也滑不出多远儿,所以得一段儿一段儿地滑。是一项卖力气竞争又激烈的冰上运动。

三个人急速地用木棍杵着冰,飞快地向前滑去。

当她们远离人群的时候,滑着滑着,忽听脚下“咔吧”一声响,三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冰层在她们脚下齐刷刷断裂了,一条二尺多宽的裂缝出现在脚下。

李巧巧来不及多想。手疾眼快地赶紧把身边的孤晓妹推向一边,而她自己却因为用力过猛,收不住脚,一下掉进了冰窟里。

同时掉下去的,还有孤儿孤晓妍。

孤晓妹见状,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赶紧扯着嗓子招呼起来:“快来人啊,救命啊…………”

在原地观看三人比赛的孤儿们,见状也喊了起来:“李老师和孤晓妍掉进冰窟里去了,快去救她们呀!”

听到喊声的人们,急忙冲着还在呼叫的孤晓妹跑了过去。

再说李巧巧。

李巧巧不会游泳。但刚掉下去的时候,由于身上棉衣的浮力,她并没有立即沉到水里。聪明的她急中生智,一只手扒着冰层,一只手将手里的木棍赶忙担在了裂开的裂纹上,这样,她一手扒着冰层,一手拽着木棍,维持到救援人们的到来满没问题。

但是,孤晓妍就没有这么幸运。她人小体积小,连人带木棍一下出溜到了水里,木棍也脱手而去。在冰水中,孤晓妍的手在空中乱抓,小脑袋起起伏伏,而且离李巧巧越来越远。

李巧巧见状,又赶忙把木棍从裂缝处拿下来,想递给孤晓妍。哪知木棍短,根本够不着孤晓妍在空中乱抓的小手。

眼看孤晓妍小脑袋的起伏越来越缓慢,再不把她救起来,转瞬间就可能沉入水底。李巧巧也顾不得考虑自己不会水了,用木棍担着裂缝,一点儿点儿向孤晓妍靠近。

终于抓住孤晓妍的小胳膊了。李巧巧打算把孤晓妍拉到自己身边,等待人们的救援。哪知一用力,身体的重量全都集中到了木棍上,木棍不负重,“卡巴”,断了,她和孤晓妍同时沉入水中。

这时候,人们已经快跑到了。李巧巧心里明白,只要她们两个人有一个浮出水面,人们就知道她们在哪里,为营救赢得了时间。李巧巧想到这里,浑身一用力,把孤晓妍举到了头顶上。

当人们赶到时,看到了露出头来的孤晓妍。人们七手八脚把孤晓妍拽了上来,再去捞李巧巧时,却不见了踪影。

原来李巧巧被寒冷的河水冰的腿抽了筋,又在水下无法呼吸,当人们接走孤晓妍后,她一下子失去了知觉,身子倒向冰层下面。

数九寒天冰层断裂,而断裂的冰层厚度足有八寸多。这在梁家屯村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人们毫无防范意思,手边也没有一样可以施救的工具。

“我下去。”一个名叫梁宏利的年轻小伙子边说,边解棉衣上的纽扣。

“宏利,缝隙太小,稍一差错就顶锅盖。太危险了。”年纪大些的梁德旭提醒。

“腰里拴根绳。”有人建议。

“对!谁有绳?”

“刚才跳绳儿的小女孩呢?”

“在这里,给。”

在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呼叫声中,一条麻绳传了过来。

这时,梁宏利已经脱了棉衣棉裤,梁德旭急忙给他把麻绳拴在腰里,手里使劲攥着另一头,目送他进水捞人。

“别人也别闲着,赶紧拾柴禾点火。等他们上来了好取暖。”梁德旭手里攥着麻绳喊。

于是,冰面上的人们又纷纷涌向河堤,捡拾风干了的蓬蒿、干草、树枝,有人还到农田里,抱来了农户还没有来得及拉走的农作物秸秆。

…………………………

孤晓妍被救上来以后,衣服都浸透了水,冻得浑身打哆嗦,上下牙齿“咯咯”响。有个年轻小伙子赶忙脱下了自己的棉衣给她披上,然后背着她急忙往村里跑去。

孤儿院里来的十来个小女孩儿,很快分成了两伙儿,一伙儿在小河边等着她们的李老师被救上来,一伙儿陪着孤晓妍往回跑。

同时跑回来的还有回来送信和取营救器材的其他年轻人。

消息也随着他们的脚步,在孤儿院和养老院里传播开来,并很快蔓延到整个梁家屯村。

三九天竟然有人掉入冰窟?!奇了怪了!

人们震惊着,感叹着,纷纷向小河跑去。

宏远爹和宏远娘也被震惊了。但事情已经发生,也只有积极面对。

宏远娘与当时在场的梁龙勤、宏远爹、王长柱等共同商量了一下,做出如下分工:

宏远爹和梁德兴每人套着一辆马车,拉着棉被和烧酒,赶紧送过去,无论下去救人的还是被救上来的,都需要取暖和往回送。

梁龙勤去村里,让人们拿着自己家里的长木棍、铁锹、铁钎、铁锤之类的工具,准备破冰救人。

王长柱负责通知梁赵氏、王奶奶她们,照顾和劝导李老夫妇,毕竟是他们的亲孙女,别让两个老人着急上火急出毛病来。

孤晓妍并无大碍,只是冻坏了。让梁艳秋在家负责看护、请郎中。

小小的聚会了一下,宏远娘便和孤儿院里的和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急忙忙去了出事地点。

…………………………

众人拾柴火焰高。小河岸上已经燃起了一堆熊熊大火,预备着给救人者和落水者上来取暖。

梁宏利水性好胆子大,梁家屯里人人皆知。两年前,还是他十六岁的时候,有个小孩儿掉进村边的坑塘里,四、五个大人在水里趟了一个遍,也没找到落水少儿。

梁宏利听说了,赶忙赶过去,说:“我下去捞。”

围观的人们都投来不信任的眼光:你一个嘴上还没有长毛(胡须)的孩子,能行吗?

梁宏利没等人们同意,也没管人们怀疑的眼神,“噗通”一声,一个猛子不见了人影。

一袋烟的功夫过去了,水面上平平静静。

两袋烟的功夫过去了,水面上仍然无声无息。

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别小孩子捞不上来,再赔上一个大孩子?!

就在梁宏利的母亲就要支持不住的时候,坑塘里水花涌动,水面上浮出一个黑色的圆脑袋。

“宏利母亲,快看,宏利出现了。”

在人们的惊呼声中,梁宏利游到了岸边,胳肢窝里夹着那个已经失去生命的洛水少儿的尸体……

…………………………

小河边上的人们都期盼着,十八岁的梁宏利水性肯定比两年前更好!这次捞上来的,一定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因为时间还很短。

当梁宏利冻得嘴唇发紫脸色发青地钻出水面时,却摇了摇头:“找不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路新铭救李巧巧

怎么会找不到?!刚刚掉下去的,河水又不流动(冬天里这条小河水不流动),能上哪里呢?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打了一个点儿。七手八脚地把梁宏利拽上来,架到火堆旁为其烤火取暖。男人们还围成一圈为其当屏幕,帮他脱下身上的湿内衣,换上先时脱下的棉衣棉裤。

梁宏利已经被冻得哆哆嗦嗦说不成句子了,但磕磕巴巴地还是说明白了:河水两米来深,河底下平整,情况不复杂。他把冰窟周围绳子所能够到的地方都趟遍了,也没有发现落水者。

人们面面相觑:如果梁宏利这样的潜水能力还找不到的话,别人再下去,也是白搭。

这时,宏远爹的马车赶到了。人们又七手八脚卸下车上的东西,给牙齿仍然在打战的梁宏利裹上两床棉被,用马车赶紧把他送回村里。

一个男青年望了望卸下来的烧酒,说:“我再下去看看。”也没经人们同意,“咕咚咕咚”喝了三大口烧酒,脱下棉衣,把麻绳往腰间一捆,“扑通”,一个猛子扎到水里。

然而,他立马又浮出水面大喊“救命”……原来,他一下到水里,腿就被冻得抽了筋儿。

后来又下去两个,也是同样的下场。

天太冷,水冰冰凉,还真不是肉身凡体所能承受得了的?!

于是,宏远娘、宏远爹、梁龙勤,与村里几个有名望的中年人商量了商量,决定破冰救人。

想想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了。人们只好拿起铁钎铁锤铁镐。在冰面上凿起来。

常言说:九里雪,硬过铁。何况这一点点冻起来的厚冰层!一镐下去,一道白印儿。铁钎也是如此,打一锤。一个白眼儿……

由于冰面作业体力耗费太大,人们每两袋烟的功夫就换一次班。有的人虎口被震裂了,鲜血染红了镐把;有的脸被飞溅起来的冰块崩的青一块儿。紫一块。

冰层一点儿被凿开,开一点儿,就用长木棍和长竹竿下去探测,以期发现异常情况。

待冰层被凿开有两间屋子那么大时,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时辰。

半个多时辰,相当于现如今的一个多小时。一个不识水性的年轻女子,在寒冷的冰水里待一个多小时。生还的希望可想而知。

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河岸上站满了人。整个梁家屯村的男女老少,几乎全来了。人们观望着,议论着,都为一个美丽的年轻生命的消逝而惋惜。

破冰还在继续。

探测的长木棍和长竹竿上。也绑上了铁钩子——就是没了希望,尸体也得打捞上来不是。

宏远娘已经快支持不住了。浑身瑟瑟发抖。人们想把她架到火堆旁,让她坐下休息休息。她却一动不动,眼睛盯着破开的水面,痛苦的脸上泪水涟涟,滴落到衣襟上,随即又结成了冰。

在梁家屯村,李巧巧除了住在养老院里的爷爷奶奶——李老夫妇外,再就是宏远娘这个亲姑母了。

宏远娘除了亲情以外。还有责任——幸福苑是她和丈夫梁德福创办的,他们夫妇俩是主要责任人。无论养老院还是孤儿院,哪里出了事,她都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侄女就这样走了,如何向自己的亲哥嫂交代?!

猛然间她想起了一件事:在野雀林村的时候,女儿乐乐和窦建德的一儿一女进了迷林。据传。凡进入密林的人,都是有去无回。为了救孩子,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双膝跪着向老天爷爷祷告了一番,结果,三个孩子都完好地出来了。并且,哑巴一出来,就会说话了。

向老天爷爷祷告已是她的习惯:只要家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或者外人有此类事件求到她身上,她就在家里的天地底下焚香向老天爷爷祷告。而且几乎每次都能灵验。

今天的事虽然比孩子进迷林来的凶猛,来的现实。但在三九天里坠入冰窟,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看来,这也属于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何不祷告给老天爷爷,让老天爷爷保佑侄女李巧巧遇难成祥呢?!

于是,宏远娘走到河岸上,在人少的地方,面对天上的太阳双膝下跪,双手合十,默默地祷告起来。

宏远娘这一跪不要紧,她向老天爷爷求情的事,一下在村民们之间传来了:

“要是惊动了老天爷爷,李巧巧可能死不了,她的祷告灵验着呢?!”

“这可是在水里,一个不识水性的妇女,能坚持多大一会儿?我看这次够呛!”

“真能活着救上来,说明这个女人神通广大!“

“要是救不活呢?”

“落一鼻子塔灰呗!”

不说宏远娘如何祷告,人们如何议论,再说小河这边。

正当人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出事地点的时候,离这里一百来米的地方,忽然响起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离得近的人们扭头一看,原来是傻子路新铭不知什么时候拿了人们带来的一把铁镐,在小河中心的冰层上,“叮叮当当”地在凿冰呢!

“哎,你们看呀,傻子也着急了,在开冰救人呢?!”

不知谁喊了一句,加之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传的很远,把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

“他这是干什么?”有人发问。

“他还能干什么?!见人们凿冰,也依样学样呗?!”

“看他拿镐的姿势,还真有点儿像。”

“傻子就是傻子,再像也是傻子。要不跑这么远来凿着玩儿呀?!”

岸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已经捂着嘴窃笑了。

在人们的窃笑和议论声中,只听的“嘎巴”一声响,傻子路新铭脚下的冰裂开了一条二尺多宽地裂缝。让人们猝不及防的是,随着响声响起,傻子路新铭身子一趔趄,一下栽倒进那条裂缝之中。

“快把他拽上来?!”有人大声喊道。

有几个年轻小伙子快步向裂缝跑去。

可是,裂缝中除了清澈的河水,哪里还有傻子的身影?!

一个还没有捞上来,一个又掉了下去。

同样的八寸后的冰层,同样的二尺多宽的裂缝,同样的一掉下去就没了踪影。

今天真是奇了怪了!!!!!

河岸上的人们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都感觉到了这里的蹊跷。

怎么办???

会潜水的已经下过水捞李巧巧了,都已经被裹着棉被送回了村里。剩下的不会潜水的,谁也不敢下到冰层下面去捞人。更何况这事透着蹊跷。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忽见裂缝中水花儿涌动。随即,又是一声“嘎巴”响,裂缝向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