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晓乐听说金黄色的果子真是神果,可以与前世传说中的人参果有得一比,心里着实美了一把。

“还有那条金黄色的大蛇,好像被我的异能打伤了,它会不会爬出树林进行报复?”

“那条金黄色的大蛇就是黄金果的保护神。这一点你可以放心,里面的任何凶险动物,都不会冲出树林危害人,否则的话,这里就不会有人家居住了。当然,如果你再次进去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你刚才说树林里的玄幻门很多,难道说,除了这个大阵,还有别的?”

“有。我刚才不是说了,你进去看到的是以树木为基础形成的阵法,另一个人进去了,看到的很可能就是凶禽猛兽,或者是地下暗室,或者是仙路飘渺。所以说,每一伙人进去,看到的绝不一样。那,你在这里待了一天了,你知道这个树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梁晓乐摇摇头:“听说很早以前叫迷林,后来里面花野雀很多,于是就叫了野雀林。”

“这是人们根据外面看到的现象起的名字。其实,关于这个野雀林,还有一个很大的传说呢。”

“你快给我说说吧。”

“那好。”小玉麒麟一下跳到床前面的一个杌墩上,脸上洋溢着笑容:“你是想知道咯大概呢,还是想听详细的故事?”

“详细的故事。越详细,越生动越好。”梁晓乐把锦被在怀里掖了掖,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好的。小神从命。”小玉麒麟清了清了嗓子,缓缓地讲述了下面的传说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乌由县境的最东北角上,清凉江西北岸,有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庄上有一个叫陈运来的农夫,无儿无女。老两口都是撂下五十往六十里数的人了,还得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因为他们年老体弱,没有力气侍弄庄稼地,每年的收成都很少,日子过的很穷,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年,陈运来种了五亩最容易管理的谷子。又赶上风调雨顺,谷子长势很好。到了秋天,沉甸甸的谷穗儿像狗尾巴,一看就是一个丰收年。陈运来心中暗想:今年算是种着了,如果一亩地能打一百五十斤的话,就是七百多斤。兴许明年就不挨饿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陈运来准备割谷的时候,老天爷忽然刮起狂风,下起了暴雨。那风只想把谷子连根拔掉,那雨点儿连成一片,打着旋儿“哗哗”地往下倾。正在地里干活的陈运来,只好披着蓑衣蹲在谷子地里,想等风雨过后再回家。

忽然,不知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大风刮来的,两条碗口粗一丈多长的大黑蟒落到陈四运来的谷田里。两条大黑蟒扭动着身子,“嘶嘶”地吐着一尺多长的信子,捕咬对方,斗得你死我活。满地的谷子被它们碰倒一片片,一溜溜。

陈运来心里害怕,又心疼就要到手的谷子,连吓带气,一屁股坐在水泥里。

这时,有一条通身金黄的足有二尺来长的金鳞鲤鱼,仄着身子,扑踏扑踏,连游带窜地来到他面前。那金鳞鲤鱼停住身子,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他。

由于离着清凉江近,下雨天地里能捡到鱼并不稀奇。像这样的大金鳞鲤鱼,陈运来还是头一回见到。伤感中又有些惊喜。不由自主地上前捧了起来。

陈运来举到眼前一看,金鳞鲤鱼的眼里在扑拉扑拉地往下眼泪。

陈运来很可怜它,就起身走到清凉江边,把它放到清凉江里去了。金鳞鲤鱼在水里翻了一下身,尾巴一摆,掉转身,头朝着陈运来一连点了三下,才浮浮摇摇地向江中深水里游去。

陈运来再回到谷地时,那两条大蟒已经不在了。而那满地的谷子,被它们糟蹋的几乎所剩无几。(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野雀林的传说(二)

这时候,风停了,雨住了。陈运来望着满田狼藉,心里十分难受:家里的老婆还等着谷米过日子。今日一眨眼的功夫,都成了泡影。

陈运来越寻思越觉得日子没法过,愁的在地头上掉眼泪。

陈运来正哭着,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话:

“好人呀,别哭了。”

陈运来抬头一看,身后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里拄着一根弯弯曲曲的枣木棍儿。

白胡子老头儿笑容可掬,和蔼地说:“亏你救了我的孩子!为了表示我的谢意,也为补偿你的损失,你想着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尽管开口。”

陈运来是个老实人,也没什么奢望。想了一会儿说道:“老人家,我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种几亩地不容易。你能让我的地里年年都能多打粮食,家里一天三顿有饭吃,我和老婆再不用愁吃愁穿,要能那样就好了。”

白胡子老头儿点了点头,看样是很赞成他的话。白胡子老头儿说道:“顺着清凉江西岸往南走出六十里路,有一个叫迷林的地方,你和你老伴儿到那里面去过日子吧。”

陈运来闻听吓了一大跳,说:“听说进迷林的人没一个出来的,那里面是不是很凶险?”

白胡子老头儿说:“如果乱闯就会这样。不过,迷林也有门,有缘人才能进的去。”

“那,我怎么能进去呢?”陈运来有些迷惘地问道。

白胡子老头儿说:“不用犯难,我有办法叫你进去。”说着把手里的那根枣木棍儿递给他。

陈运来接到手里,觉得沉甸甸、凉森森的。看去青光照眼。心想:给我这个,有什么用呢?

白胡子老头儿又说道:“在迷林的北面,有两棵对称的大槐树,你用这个枣木棍指着那两棵槐树中间,嘴里说:‘日月门开,日月门开。寻福的人要进来。’就会有两扇红漆木门同时打开。进到门里,还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你不要害怕,趁着应对也就行了。到了里面以后,我的女儿会接待你们。告诉你们要注意的事项。但是,你们在里面千万不要起贪心,切记什么时候也不要扔掉这根枣木棍子。”

陈运来心里很惊奇,他还想再问一问,白胡子老头儿却忽然不见了。

陈运来拿着白胡子老头儿给他的那根枣木棍子回了家。老婆见他一身水一身泥,生气地说道:“下雨天也不知道早些回来!你还当自己是年轻小伙子呀?看看你,连个拐棍儿也不会找。拄个弯曲成这样的枣木棍子,多难看!”

陈运来说道:“你先别急呀,你成天价盼着自己罐儿里有米,柜里有衣裳。这回咱真的不愁吃,不愁穿了。”

于是,他就一五一十地把遇到的奇怪事情都对老婆说了。

老婆却埋怨他道:“你该跟他多要些好东西呀!”

陈运来没有做声。他们家就他老俩口,由于生活不如意,老婆好发脾气。看东西真些。他觉得自己只有她这么一个亲近人,万事都迁就她,这次也没有和她争论。

陈运来把地里没倒的谷子割了来。打了多半口袋,连同家中舍不得仍的东西,分装在两个箩筐里,一根扁担挑着,和他老婆两个人,顺着清凉江西岸,向南走了下去。六十来里地不算远,但由于他们年纪大了,走走歇歇,走了整整一天。看看天色已经蚂蚱眼儿了(天是黑不黑的时候)。便走到附近一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里,想打听打听迷林是不是快到了。

两人见一个老太太坐在一家门口前,陈运来走过去问那老太太说:“借问一声,这里叫什么村?离迷林还有多远?”

老太太说:“这里是聚贤庄。”又用手向西南方向一指,“往西南出去五里路,就是迷林。那里没人家。你们挑着担子去那里干什么?”

陈运来一想老太太的话也对,就说道:“大嫂,我们到那儿去办一点事,先把这担谷子放在你这里,行吗?”

老太太的心底很好,她说道:“是呀,挑着大沉的,就放在这里吧,你们尽管放心,任凭放多久,也不会动你们一个谷粒儿。”

陈运来就把扁担箩筐谷子什么的,全放在这里,用心记下村名,谢过老大嫂,和老婆两个人向着迷林的地方走去了。

刚走到迷林边上,就望见那两棵高大的槐树了。俩人加快脚步,很快到了跟前。嘿,那槐树树冠如伞,树身笔直,雀鸟在树冠上的窝里“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陈运来想也没想,用那枣木棍儿,指着两棵槐树中间说道:

“日月门开!日月门开!寻福的人要进来!”

说时慢,那时快,陈运来的话刚说完,两棵槐树中间 “哗啦啦”一声响,凭空里多出来两扇红漆木门,同时向两边分开。

陈运来和他老婆又惊又奇,往里一瞧,只见里面青山绿水,花红叶茂,云雾缭绕,跟说唱中的仙境一模一样。老两口急忙走了进来。

走了没多远,就见前面有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山上苍松翠柏,古木遮天,山泉叮咚,花香鸟鸣,山崖上刻着“日月神山”四个大字。

“真的到了神仙所在的地方了!”陈运来高兴地对老婆说道。他老婆也喜欢的眉开眼笑。

俩人正自高兴,突然一只斑斓猛虎向他们扑来。他们吓了一跳,正不知所措,那老虎扑到他们面前,一下子卧下身子,抬起虎头望着他们,似有让他们骑上身的表情。

陈运来见状,心想:该着死活不了,该着活死不了。既然来了,就什么也不要怕。忙拉着老婆骑到老虎背上。

老虎腾空而起,越飞越高。吓得他们赶紧把眼睛闭上。老虎飞了好一会儿才停了下来。俩人睁开眼一看,面前是一片平整的草地。于是,急忙跳下虎背,顺着面前的一条小路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前面盘着一条大蟒,足有水桶那么粗,比在谷子地里打架的那两条粗多了(书中暗表:其实这条蟒和谷子地里打架的那两条蟒都是龙,陈运来不认识,以为是大蟒)。两个人屏住呼吸,手拉着手,蹑手蹑脚地想从大蟒身旁绕过去。谁知越小心越出事,陈运来老婆脚下一拌,一下子跌坐在大蟒身上了。由于两个人拉着手走路,也把陈运来拽倒在上面。

大蟒被惊动了,伸直身子,驮着他俩飞了起来。他俩只觉得耳旁风声大作,又赶紧闭住眼睛。

一会儿,大蟒停住飞翔落到地面上。他们睁开眼一看,眼前并排两处漂亮的住宅。两处同是整齐的院落,一拉溜五间青砖大瓦房,还有东西厢房,红漆大门冲南,门口有两只石狮子蹲在左右。

而在住宅的东面,是蔚蓝的大海,海水涌动着细小的波澜,上面飞着各种鸟儿;在住宅的西面,则是平坦的陆地,上面生长着各种花草树木。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住宅,只有官宦富贵人家才有!我一个种地的庄稼佬,怎么把我送到这里来了呢?”陈运来心里想着,不觉忐忑起来。

正在不知所措,从东面那处的门里走出一个姑娘来,那姑娘,眉是月,眼是星,怎么看,怎么俊,怎么相,怎么好,真好像初出的日头一样的放彩光。

姑娘说道:“好心的救命恩人,请进来吧!”

陈运来闻听一愣,想了一会儿,问道:“莫非……姑娘就是……那个白胡子老人的女儿?”

姑娘说:“正是。我是时间老人的女儿。那天因为贪玩儿走得远了,被两条恶龙捉住。他俩为争夺我打了起来。是我实在走不脱了,又在雨天,才幻化成金鳞鲤鱼向人类求救。幸亏遇见恩人,我才得以逃命。为感谢你的救命之恩,父亲给你们安排了这个住处。你们住这一处,我住西边那处。有什么事,也好照应。”

陈运来和他老婆在姑娘的指点下,走了进去。嗬,庭院里整洁清亮,屋里窗明几净。堂屋里八仙桌,太师椅,沙发茶几,立柜迎门厨;里屋里雕花枣木床,锦被锦褥……凡是生活中用得着的东西,一应俱全。

“谢谢姑娘为我们想的这么周到!”陈运来由衷地说。

姑娘谦逊的笑了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恩人,你还想要些什么呢?”

陈运来说道:“我是个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如今年纪大了,地也侍弄不好了。如果姑娘能保证我的地里多打粮食,我和我老婆不愁吃,不愁穿,要能这样的话,那就好了。”

姑娘听了,笑眯眯地说:“好心的恩人,你既然来到这里,一切都随您的意愿。如果您愿意活动活动筋骨,”说着向西指着无边的绿地:“这里都是肥沃的好土地,你愿开垦多少就开垦多少,只要别累着就行。犁耙锄镰一应农具,都在西厢房里。房后是牛圈,你愿用哪头耕牛就用哪头,不用跟任何人说。”(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野雀林的传说(三)

“不过,在这里您尽可以不用为吃穿担心。”姑娘仍然笑道:“东屋里是锅灶,缸里有米有面有杂粮,大娘可以随便动用。房东的海边上有个甜水泉眼,终日流水不断,可以在那里洗涮。泉眼南面是小菜园儿,可以随便摘取。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至于生活以外,无论你们看见什么事情,也不要去管。切记!切记!”

姑娘吩咐完了,就回她自己的住处去了。

于是,陈运来他老婆便安安生生地住了下来。

高高的瓦房里空气清新,不冷也不热。铺的盖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缸里的米面,怎么吃也不见少。可以说,他们真正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美中不足的,这里只有姑娘和他们老两口,再见不到一个外人。

他们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陈运来觉得自己还能劳动,不应该这样闲下去。尽管不用愁吃愁喝了,还是自己开垦了一大片土地,种上了能以找得到的作物种子。

谁知,这一种不要紧,陈运来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他种在地里的作物,小苗刚一出来,就绿油油一大片了。一眨眼工夫,又变成了黄色。还没来得及收,又变成了一片绿海。

再往上看,发现树上的鸟儿一会儿飞向南边,一会儿又飞向北边。那树叶也是一会儿绿,一会儿黄。天上的日头,自打他来了以后,就没见落下去过。

陈运来觉得奇怪,就去问那姑娘。姑娘告诉他:小苗和树叶绿了是春天,黄了是秋天。小鸟是候鸟,冬天向南飞,夏天向北飞。因为每天的时间极短,人的肉眼看不出日头的升落,所以总以为太阳永远在天上。

陈运来知道了这一切。也就放弃了耕种庄稼。和老婆这里溜溜,那里逛逛,享受起安逸的生活来。

有一天,他和老婆决定往远处走走。看看各处的大好风光。他们肩并肩地走啊走,走一处一个样,越走景色越迷人,乐得他们合不拢嘴地笑。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黄一白两只公鸡,围着一个有一间屋子大小的圆球一遭遭地转。黄公鸡个大,白公鸡个小。黄公鸡死死地追白公鸡,追了一圈又一圈,好久也不见停下来。眼看白公鸡就要支持不住了。陈运来觉得太可怜了,于是,等白公鸡过来之后,便搬了一块大石头挡住道,截住了黄公鸡。

天忽然一下子暗了下来。老两口怕迷了路,急急忙忙往回走。

刚走到半道。就看见那姑娘慌慌张张地跑了来。姑娘边跑边说:“恩人,你们惹了祸了。”

陈运来不解,心想。我们什么也没做,怎么会惹了祸呢?

姑娘告诉他,那只黄公鸡是太阳,白公鸡是月亮,他们一遭遭地转,人间才能有白天和黑夜。你们把太阳和月亮隔离起来,人间就没了日夜轮回,也没了四季更替。玉帝知道了要怪罪的。

陈运来一听,这祸闯的可不小!急忙回去搬开了那块大石头。

黄公鸡和白公鸡又转了起来,天立时也明亮了。

陈运来叹了口气。说:“真是经一事长一智,往后,不知道的说什么也不管了。”回去吓得好久也没敢再出来。

又过了些日子,老两口渐渐从上次的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