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女配悲剧史-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梅侍君还记得对廖老妇人、大夫人和二夫人微微行礼,这才转身离开。
  见梅侍君离开,大夫人和二夫人都齐齐想起了自己所为何来。可不等大夫人、二夫人开口,廖老夫人首先忍不住说:“公主啊!我家这三儿媳妇向来行为粗鲁,有些不懂礼数,让公主见笑了。”
  黄三宝闻言,似乎有些茫然不能理解。她眨巴着眼睛问道:“这是从何说起?婆婆她向来极为严谨知礼,对我也很是疼爱。哪里不知礼数了?”
  廖老夫人闻言,脸上一僵,愣了愣了半晌才支吾着回答:“方才她对你这般、这般无礼,公主宽宏大量、宽宏大量……”
  大夫人、二夫人见状,一时不知该如何搭话,一个两个的在边上站着。
  三宝听了觉得更加不可理喻,她语气认真的说:“敬重长辈、孝顺公婆乃是为妇之道,我出嫁之时,太后娘娘百般叮嘱过,要我善待公婆长辈。更何况我这婆婆对我是千般好,我有何不满?”
  廖老夫人被她说得哑口无言,大夫人、二夫人听了反而有几分高兴。这三宝公主如此贤淑不知计较,不愧是素有贤德名声的太后娘娘教养出来的。这是不是说明,公主她比较好说话呢?
  大夫人抢先站出来,满脸含笑说:“公主,不瞒您说,我那次子虽然性子散漫了些,但也算是苦读诗书,腹中有些才华。我这个做娘亲的也不想埋没了他,想在朝中为他某个营生做做,不知公主以为如何?”
  黄三宝闻言,似乎有些明白了,只见她微笑答道:“那就赶紧去做这营生吧!不知他想做什么?我常听太后娘娘说起,这世间一千种行当便有一千种门道,就算贩夫走卒之流,做到极致那也是极好。”
  大夫人一听,黄三宝这是把她的儿子当作街上贩夫走卒一般看待!见三宝还是那一脸懵懂不知所谓的神情,她不知道三宝是有心还是无心,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愣愣退到了一旁。
  黄三宝倒也不追问,只是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不解的神情。二夫人在一旁偷笑,直笑大夫人过于心急,竟把公主说蒙了!
  “公主!”二夫人款款笑着上前凑近乎说,“我家小女已经年满十八,尚未婚配。我想让我那小女儿跟着公主好好学学规矩孝道,免得将来出嫁,让婆家人取笑。”
  黄三宝闻言,又是微微一笑。她轻轻抚了抚自己高耸的腹部,露出一个温柔慈爱的神情说:“这当然是极好!只是我现在身怀有孕,恐怕不大方便。不如等我腹中孩儿过了百日,再请吴家堂妹前来久住,可好?”                    
作者有话要说:  

☆、劝说

  二夫人闻言也是一愣。她刚才并未直接说起要为女儿寻婆家一事,只是有意讨公主欢心,拐着弯儿夸公主懂规矩知孝道而已,谁知道公主居然这样说。若是等公主腹内孩儿呱呱坠地,再等孩儿百日之后,那也就八个月过去了!且不说到时候公主还能不能记起来这回事,等过了年她女儿就年满十九啦,到时候再不定亲,就是妥妥儿的老姑娘!再要议亲,恐怕就更难了……
  看着黄三宝那温柔、单纯的笑容,大夫人、二夫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明白三宝究竟是何用意。廖老夫人见势不妙,忙带着大夫人、二夫人行礼告辞,随后便退了出去。
  梅侍君端了养身汤回来,便没见到廖老夫人并大夫人、二夫人身影,不禁觉得有些奇怪。梅侍君心想着这廖老夫人和那两个嫂嫂都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主儿,于是便忍不住问道:“公主,不知廖老夫人与二位夫人前来所为何事?”
  “哪里有什么事情?不过是来看看我这个孙媳妇儿罢了!”黄三宝微微一笑,拉住梅侍君的的手说,“婆婆坐,我们一起饮些养身汤,也对腹中胎儿有好处。”
  梅侍君闻言,不禁微微有些脸红。三宝公主如此说,想必是已经看出来了。此时她腹中胎儿已近四个月,腰间有些发福,还勉强遮掩的过,等过些时日恐怕就不行啦!梅侍君不由得轻轻抚了抚自己的腹部,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廖老夫人、大夫人和二夫人回到吴家祖宅之后,三人心中都有些气闷。尤其是想起三宝和梅侍君那种融洽相处的气氛,她们心中就觉得堵得慌。只是梅侍君那种态度,若说是对待寻常媳妇,自然算是极好,可若是对待公主,着实有些不妥。廖老夫人、大夫人和二夫人越想越觉得气愤不安,廖老夫人干脆命大老爷和二老爷当晚回府之后立马去见她。
  傍晚,大老爷、二老爷回府之后听说娘亲有事,于是忙去见廖老夫人。他们两个都只当廖老夫人又开始闹脾气,却没料到今儿真有一点儿正事儿。
  “你们是没看见,三房家的她、她对公主的态度可真是失礼!”廖老夫人想起梅侍君的做派,不禁有些厌恶,口中说道,“她竟敢称三宝公主为咱家三宝!简直是无礼之至!也不知道三宝公主被她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丝毫不怪罪!”
  “还有弟妹她说话的语气!”二夫人忙在一旁附和着说,“那说话那语气,就像是训斥小丫头似的!我都听不下去!也是公主好脾气,这样竟然都不生气!”
  二老爷闻言立时瞪大了眼睛,大老爷到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家夫人。这娘亲、弟妹说得这么夸张,一准儿没几句是真的。没料想大夫人看了看自家相公竟轻轻点了点头,接着附和说:“公主乃是太后娘娘教养出来的,天生性子宽仁大度,我看着倒不像是一味隐忍的模样。只是弟妹她这般做派确实不妥,万一哪一日惹恼了公主,太后、皇上怪罪下来,恐怕咱吴家的祸事就来了!”
  大老爷闻言这才皱起了眉头。二老爷听了便嚷嚷着说:“三房那边就是小门小户,没有半点儿大家做派!如今就算娶了公主,也是这般上不得台面!大哥这事儿咱们可不能不管,若是让三房那边捅出什么娄子来,倒霉的也有咱们!”
  大老爷听了倒是微微点了点头,别的不说,三宝公主乃是先帝亲女,与当今圣上一母所出,深受太后、皇上宠爱,是真正的金枝玉叶,理当被小心供养才是,怎能被这般对待?若是让太后、皇上知道吴家苛待公主,恐怕事情就不好了。
  “老二,明儿咱们一起去和老三他说道说道。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他的兄长,我平日里也没有在族里亏待过他。”大老爷皱眉说,“再说,恐怕他娘子这些事,他一个大老爷们儿也未必知道。”
  “是啊,公主乃是内宅妇人,多与弟妹相处,恐怕老三他也未必知道。”大夫人越想越有理,便说,“若是让三弟知道了,一定也会拦着些的……”
  廖老夫人闻言,顿时冷哼一声说:“依我看,他们夫妻二人都是一般模样。到底是小娘养的,上不了台面!”
  听了廖老夫人这话,大老爷、二老爷夫妇四人算是明白,这老夫人是真钻进这牛角尖了。其中二老爷与二夫人对三房一向看不过眼,也不反驳什么。大老爷和大夫人倒是有心和三房交好,只是他们此时也不便反驳廖老夫人,只得由着她说罢。
  转眼又过了几日,由大老爷作东,二老爷陪坐,请三爷吴立善吃酒。吴立善心想他与大哥好歹还有些往来,偶尔请个客也算正常,只是二哥他去干嘛呢?吴立善虽有些奇怪,但是亲兄长做东请客他又不能不去,所以还是去了。
  等到了酒楼,进得门来,吴立善发现二哥脸上带着些愤怒,见他进门,狠狠瞪了他一眼便别过头去。大哥脸上的神情也有些微妙,吴立善心里便忍不住犯了嘀咕。
  “三弟你且坐。”大老爷首先指了指椅子,让吴立善坐下之后,皱眉看着吴立善说,“咱们兄弟三人有些日子没有聚聚了,今日倒是一个好日子。”
  吴立善点头应允着,心里则在努力猜想大哥、二哥的意图。
  弟兄三人沉默了一小会儿,酒都喝了好几杯,大老爷这才转头看着吴立善说:“今日邀你前来,是要谈谈弟妹的事儿。”
  弟妹的事?吴立善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不由得将疑问的目光投向了大老爷和二老爷。
  大老爷刚想开口说些什么,二老爷首先按捺不住的皱眉看着吴立善冷笑说:“前两日,娘亲和你大嫂、二嫂一同去看望公主,结果竟将她们三人吓得够呛!你猜如何?我弟妹好大的本事,竟敢如此苛待公主,实在是令人后怕!”
  什么?说梅侍君苛待公主?这怎么可能呢?吴立善只觉得有些好笑,实在不知此话从何说起。他轻轻摇了摇头,举杯敬两位兄长说:“两位兄长且坐,此事一定有什么误会。”
  兄弟三人饮完了此杯,大老爷看着吴立善,叹口气说:“还能有什么误会?娘亲和你大嫂、二嫂都已经说的清楚,那日公主不肯服药,弟妹竟强令公主他服药,语气中还甚为严苛。你大嫂、二嫂看不过眼,为公主说了几句,弟妹不听便罢,竟还敢称公主为‘咱家三宝’!岂不知这是以下犯上?多大的罪过!”
  听了这番话,吴立善便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他轻轻起身行礼说道:“大哥二哥,三宝公主虽为皇家女,但也是我吴家的媳妇。梅侍君是她正经婆婆,只是劝导几句,怎么能算作过分呢?况且劝公主服药,也是为了公主好,想必公主是能够谅解的。”
  大老爷听了立马有些愤怒,他拍了拍桌子说:“三弟,你这话说的倒是轻描淡写,但你可知这皇家礼数是一丝儿也错不得的!若是被有心人知晓,传到皇上、太后耳朵里,岂不要祸及吴家?你莫要以为三房尚主就与我大房、二房无关,我们吴家荣辱一体,岂能容你与弟妹轻慢了公主?”
  吴立善见大哥、二哥说得甚是占理,话里话外却有意将他吴家三房与主宅那边说为一体。多少猜出其中深意,吴立善不由得心中冷笑。他轻轻的又一俯身说:“我乃是吴家子孙,自然这辈子都是吴家子孙。大哥你身为族长,自然知道我平日里祭祀钱粮、大事礼典,皆无一处遗漏,已是尽了我吴家子孙的本分。身为庶子,我自幼便深知自己身份,从不敢奢求。公主嫁到我三房,乃是天命所系,我从未想要借儿女婚事来求富贵、谋荣华。我与贱内待公主,便如寻常人家公婆待媳妇,以我看来并无什么不妥。也请两位哥哥不要再多言了。”
  大老爷、二老爷听了这话,顿时就有些哑口无言。半晌过后,大老爷有些愤愤地说:“你这话是从何说起?三房尚主我吴家上下都有荣光,难不成你认为与我们无干不成?”
  吴立善闻言不由得叹息,然后微微摇头说道:“平常人家娶妻,是为了正经过日子生儿育女,我们三房于富贵荣华并无多少奢求,娶得公主亦愿以平常心看待。富贵荣华光耀门庭,自然要靠男儿自身本事去争取,怎能靠儿女婚姻事?还请两位哥哥不要再多想。”
  说完,吴立善起身深深一揖,看着两位哥哥说:“今日中午请恕小弟失礼,不陪两位哥哥用用膳了。”
  随后他转头看着大老爷,神□□言又止,犹豫半晌还是说:“依我看,大哥家长子清方知礼好学,为人本分,可为吴家栋梁之才。至于次子清忠,恕三弟直言,他才德平庸不堪大用,还请哥哥深思。”
  说完,吴立善便转身离开了。大老爷、二老爷面面相觑一番,都觉得心中有憋着一股气上不去下不来,只得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作者有话要说:  

☆、二夫人的主意

  大老爷和二老爷回到吴家大宅之后,大老爷便和自家夫人说起吴立善的态度。虽说大夫人满心不满,但经大老爷一番劝解,大夫人也算是明白,三房那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借公主的权势。于是他们两个便把这心思歇了,毕竟他们还不想和三房这边闹僵,多少增进来往,总归是有好处。
  可是大房这边虽已经妥帖,二房那一头却还不算完。二老爷和二夫人一般模样,晓得这事不能指望吴立善和梅侍君为他们出头,心里都有些说不出的难受。不说别的,他们两个总觉得自家女儿的婚事,比起大房儿子的前程问题,是相对好办一些的。这举手之劳还推脱,真不顾亲戚的情分!
  于是二老爷和二夫人都有些不死心,二夫人又跑去找了廖老夫人几次,满心想劝说廖老夫人再去公主府。可廖老妇人因为上次的事情自认为吃了亏,再也不想讨这个霉头,死活都不愿意去。二夫人便打定主意,自己去会会公主,拉近关系。
  这天二夫人到了公主府,正赶上梅侍君不在。二夫人一想,正好和公主说些要紧的话,免得梅侍君在场,反而不方便。等见到黄三宝之后,二夫人先是胡乱说了些闲言碎语,把话头岔开,接着又拐来拐去拐了好几个弯儿,这才提到自家闺女的婚事上。
  “公主您瞧,人家家的女儿,十五、六岁上就开始议婚,等到十八、九岁早成了人家媳妇。”二夫人故作悲伤微微一叹,眼神瞟着公主,面上露出些许难过的神情说,“可我家那个不争气的丫头,如今已是一十八岁,这般年纪却连婚事都尚未定下呢!让我这做娘亲的好不焦心……”
  黄三宝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说:“我也是十八出嫁,皇兄还十分舍不得。其实我觉得这样也好,不如将吴家妹妹多留两年,慢慢地寻个知心知意的人。易经有云,晚归终吉。”
  哎呦!二夫人一听可有些心急了,她忙说:“我们寻常人家姑娘,哪里能和公主比?俗话说得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可记得,公主您有一位皇姑奶奶,那可是过了二十有二才出嫁的。真龙血脉,金枝玉叶,尊贵无比,自然不愁找不到人家。可我们寻常人家的姑娘却没法比,若是过了二十,要寻门亲事可就难了!岂不闻俗语有云: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可这事也急不得。”三宝公主低头想了想,便问道,“难道吴家妹妹就没有什么看得上眼的人物?这也未免太过挑剔了些。”
  二夫人一愣,赶忙又说:“公主说哪里话来?公主乃是尊贵之体,深得皇上、太后娘娘宠爱,这才得以高台选婿,选中谁便能嫁谁了。我们寻常人家姑娘,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能容她自主?我只盼着为我家姑娘选一个体面姑爷,要么家中有金银满库、良田万顷,要么就寻一位能撑起场面的贵人,能保我姑娘后半生衣食无忧、夫荣妻贵,那我就安心了……”
  黄三宝细细思索片刻,马上就笑了,她微微挑眉说道:“难道现在吴家妹妹就缺衣少穿了不成?就算真有金银满库、良田万顷,或是皇亲贵胄之流,也未必能妻贤夫顺、婚姻和满。以我之见,人品、家世自然重要,可也要在在此之中选一位情投意合的。吴家妹妹年龄既然已经大了,不如在家世上放宽了些儿,选一个人品好、相貌佳、知情知趣的公子,便就可以了。”
  二夫人闻言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又顿了顿,言不由衷的说:“我也没想找什么高门大户,只是我家老爷毕竟是二品大员,这样人家的小姐,怎么着也得嫁个一品大员家公子吧?只听说低门娶妇,哪有姑娘下嫁的?”
  “这是从何说起?若论女儿下嫁,我便是首当其冲。”黄三宝微微皱眉,转而又说,“依我之见,女儿家还是得寻个称心如意的郎君方可。不如我替你去问问吴家妹妹,问问她芳心何处,可有心仪之人?如何?”
  公主一提起这事,二夫人立马僵硬了。实际上她家二姑娘还真有一位心仪之人,只是那位公子父亲只是三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