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将门风华-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老爷在外头虽是堂堂正三品部官,可是在他老子跟前,不过是像猫崽的乖儿子,听到老父这么问,心头一跳,悄悄的去看几个弟弟,不想他们也在看他,几兄弟面面相觑,一时间真不知怎么回答老人家。
他们答不出来,老太爷可那么好性子等他们想好了答案,老人家气恼的捶床:“还不给我老实说!”
大老爷靠得最近,老父的唾沫星子喷了他满脸,他张开嘴如倒豆子般,把事情全交代清楚,老太爷听完之后,靠在枕上气喘吁吁,“冤孽啊!这个孩子到这个地步还想不通透,她还想干么?”
“娘娘心里头有怨,这口气咽不下去!”二老爷忍不住开口道。
大老爷点头附合,“秦王死得冤枉,怪不得妹妹有气,顺王那时要是先去救秦王他们,秦王也不会……”
“住口!你的意思是,顺王先去救皇上难道还错了不成?”老太爷啐了长子一口浓痰,大老爷不敢闪,那口痰落在了他的胸前。
三老爷见大哥狼狈,微眯了眼,对老父道:“顺王武功盖世,顺王妃救驾有功,当日若他们分道行事,想来定能使皇帝安然,也能救下秦王他们。”
老太爷听了后,不由放声大笑,“你们这些蠢人!怪不得你们在官位上无法再有进益,老夫原还道皇上不识才,却不想,皇上再是识人不过,就你们这德性,能当到三品官,己是皇上开恩哪!”
薛家几个兄弟听得一头雾水,老太爷却不再多说,疲态毕现的赶他们出去。
大老爷领头出去,膝盖疼得让他一出内室,就往堂上太师椅坐下,几个弟弟才发现,老大的脚受伤了,喊来丫鬟取来药箱,二老爷让丫鬟进去守着老太爷,自己一屁股坐在大老爷身边的椅子,“咱们不是让人瞒着父亲的吗?爹怎么会知娘娘被陛下禁足的事?”
正在帮大老爷上药的丫鬟不禁手一抖,见众位老爷没发现异状,她才放下心继续手里的动作。
“这种事能瞒多久?这几日来探望爹的人不少,谁知是那个长舌的不小心说漏了的。”
“看样子还是得让人进宫提醒娘娘一声,让她安生别再瞎折腾了,现在皇上对她还有几份情分在,别把陛下这点情分都磨光了,她要是有个万一,咱们还好说,两位郡王可怎么是好?”
第四百七十章 谁都不是吃素的 二
十一月初一,一大早远大奶奶便收拾好,带着儿子、弟妹去老夫人院里请安,蓝以齐兄弟嘟着嘴,不知在气恼什么,攸六奶奶一手牵一个,边走边低声哄着他们,银心走在远大奶奶身边,见状便笑道:“六奶奶真有耐心。”
“是啊!多亏了她帮忙,不然这两个小家伙还不知要如何闹腾!”
“也怪不得两位小少爷,七姑奶奶原就疼他们,与他们最要好,您与七姑奶奶出门上香,却不带他们去,也难怪小少爷他们不高兴。”
远大奶奶低叹一声。“若是可以,我怎会不愿带他们去,他们多跟他姑姑亲近是好事,只是,老太爷可是他们的曾祖,能有机会亲近曾祖父也是好事啊!他们七姑姑还年轻,日后有的是机会亲近,老太爷年岁可不小了,精力有限,能照拂他们一时是一时,老太爷见识广,他们两跟着老太爷多学学,也是好的。”
银心只笑不言,来到老夫人院里,老太爷看到两个曾孙,高兴的拍拍他们的头,就把他们领走了,丝毫不管老妻还没跟两个孩子说话,蓝以蘅倒是乖觉,偎在老夫人怀里撒娇,把老夫人哄得笑开了花,对远大奶奶妯娌两道:“既是要去上香,就早些出门吧!别让王妃久等了。”
“是。”
远大奶奶两与老夫人福了福,跟蓝以蘅打了个眼色,便起身告退,临出门正巧遇上蓝大夫人进门,跟大夫人福了礼。大夫人若有所思的道:“路上小心些,近来那座送子观音庙香火鼎盛,往来的人不少,让府里的护卫小心些。”
远大奶奶应了。告辞离去,大夫人则进了老夫人房里。
“怎么有空过来?”老夫人正喝着蔘茶,大夫人上前请安福礼。老夫人让她坐,她这才笑着说道:“昨晚上大老爷接到真儿的信,说大儿媳妇有喜了。”
“哎呀!这可是好消息啊!”老夫人闻言笑开了脸,大夫人也道:“正是,巧的是那天儿媳带葭姐儿几个去上香时,也帮几个媳妇求了子,不想。这就有好消息。”
“你许了愿啊!黄嬷嬷让人去拦远哥儿媳妇两,让她们等一会儿,去,取三百两来,让她们带着去。就说是我帮她们姑嫂添的香油钱,老大媳妇儿,你今日要与她们一块儿去吗?”
大夫人有些犹豫,老夫人却做主道:“去吧!既是昨晚收到的消息,赶巧她们今儿要去上香,你便跟她们一道,去还个愿,希望大士开开眼,恩赐几个哥儿媳妇多添几个曾孙。”
老夫人这么说。大夫人也就从善如流,草草收拾一番便与远大奶奶她们一道上香去。
女眷出门上香,蓝慕远和蓝慕攸两个早就准备好护送的,蓝府车队到顺王府外,就见顺王府的护卫整齐成列,竟是早已候在府门。只见慕越的亲卫秋月上前来道:“王妃说不用客套了,赶紧上路吧!晚了路上人多就不好。”
蓝慕远点点头应了,两府车队并在一块儿,前往送子观音庙。
许是蓝慕金有孕一事太过神奇,此番再来,大夫人发现来上香的人还真是不少,按说京里有品级的贵夫人们来上香,都会清场,只是慕越与远大奶奶商议后决定,还是别暴露身份为宜,因此也就没亮出身份清场。
只是护卫在身边的亲卫、护卫看来与众不同,来上香的人家见了,虽私下议论,却也不曾上前询问攀扯。
其实就算她们想上前搭话,也得估量下自个儿胆子够不够大,敢越过这些凶神恶煞,来跟这几位夫人说话。
不过住持师太眼尖,远远的就看到蓝大夫人,她笑盈盈的上前来,一番客套后,得知陪在大夫人身边的三位少妇,竟有前不久才成亲的顺王妃,她不禁多瞧了那位顺王妃几眼,与她两位嫂嫂相比,这位王妃肤色虽不如她们白晳,但是胜在五官生得好,笑眸弯弯,令人看了就忍不住跟着笑出来,住持师太见过许多夫人,看过各式各样的笑容,但这位王妃的笑像是从心里漾出来的,淡淡甜甜的,不腻人,瞧了就想回她一笑。
这点倒是挺特别的,顺王妃也不多话,由大夫人和攸六奶奶走在前,她及远大奶奶走在后,看来这位攸六奶奶是此行的主因。
住持师太也不急着去巴结王妃,全程陪在大夫人和攸六奶奶身边,只在她们添香油钱时,忍不住错愕了下。
因为顺王妃出手并没有特别大方,而是与蓝大夫人她们一样,只添了一百两香油钱,让住持师太颇感讶异,顺王妃轻声的道:“不论我嫁予谁家,都是蓝家的女儿,添香油钱是出自诚心一片,自不能压兄嫂姐妹们一头。”住持师太闻言露出理解的笑容。
会来送子观音庙上香的,多是为求子而来,这香油钱可得自个儿出才灵,不过也没必要在这种时候,压自家人一头,只是会想通透的人不多,她忽然想到了前几日来上香的平江侯女眷,平江侯夫人带着四个媳妇及两个己婚的女儿来上香,两位姑奶奶就不说了,四位奶奶们话里话外的明争暗斗,那位二奶奶说话尖酸倒是让人侧目,不过也难怪,二奶奶可是位县主啊!
听陪着来的嬷嬷们说,这位二奶奶是为了她那个被北胡公主鞭伤的妹妹,特意来求菩萨赐她麟儿的,可怜那位延禧县主无辜招罪,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没了,御医还说她以后可能都无缘生儿育女了。
住持师太对这个说法存疑,来庙里上香求子的,可不仅仅只有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市井村妇来的才多。平民百姓家怀了孩子还是得操持家务,所有的活计都得照做,孩子留不住流了的也有,大夫诊脉说日后可能不育的也有,但平头百姓可不比富贵豪门,正室生不出,咱们纳妾收通房,让别的女人生,男人从此理所当然不进房,就算滑胎的正室们调养好了身子,丈夫一个月进房不足一个巴掌数,怎么生?生不出来是正常的吧?
反而穷苦人家被大夫这么说了之后,身子调养好,连着生好几胎的多的是,不过通常都会被传成是送子观音灵验就是了,因为她们都曾来上香求子。
当然,那些贵夫人们身娇体弱,保不住孩子,其实也不足为奇,但是她们家境富裕,吃穿用度都比平民百姓强上不止百倍,自然,调养身子用的药材也是不虞匮乏,偏偏滑了胎后,能再顺利生孩子的却是不多,反之平民百姓没什么闲钱买药补身子,孩子却一个一个往外蹦,住持师太自小就跟在师父身边看多听多了,不禁悄悄关注几分,待她当了住持,便常劝来上香的夫人、奶奶们闲时多走动走动,能照她建议去做,大多都能如愿以偿。
想到这儿,住持师太不禁想起一位故人,她记得那位夫人娘家姓郑,夫君在边关当差,她大腹便便的追随夫君去了边关,也不知那位夫人后来如何了……住持师太抬头看向正低头写着香油簿的顺王妃,忽觉她与那位故人有些神似。
远大奶奶站在慕越身边,看到书案旁的一个浅盘上,摆放了一排的荷包,不禁咦了一声。“慕越,你看!”
慕越抬头望去,只见远大奶奶手里拿着一个很眼熟的荷包,放下了手里的笔,走过去细瞧。
“咦,这与娘留下来的荷包很像?”
“嗯。相公说,那个荷包是娘离开京城前,不知去那座庙求的,说是能求子、也能安胎、顺产,娘当年怀着相公,不远千里的去了宁夏,听说父亲知道后忧心如焚,生怕有个闪失,可是真见了娘,又不敢开口骂她一句,相公说任先生跟他说,那时父亲憋着气,去了军营狠狠的修理了帐下那些士兵们呢!把那些叔伯打得嗷嗷叫,直到相公呱呱落地,那些叔伯们才脱离苦海,所以相公满月时,他们全都喝得烂醉,亏得叔祖父没跟他们计较。”
慕越伸手接过荷包,转头欲问住持,却见住持师太眸中含泪,问:“敢问王妃,尊亲是否闺姓郑?”
“正是。”
住持师太这才露出一个怀念的笑容来。“原来她是到宁夏去了?这些年她过得好吗?”
“她过得很好,住持师太识得我娘?”
“是。”住持师太请她们到禅房小坐,禅房不大,却是整理的很干净素朴,住持师太请她们姑嫂二人坐,亲自倒了热茶奉客,便说起了当年的事情。“说起来,贫尼会识字,都是托了郑夫人的福。”
同样都是出家人,识字的总比不识字的得用些,住持师太就因为这一点,才会让师父看重,最后当上住持的。
住持师太说起当年,她跟在师父身边,不过为求温饱,郑氏头一次来上香时,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是跟着祖母、母亲及嫂子们来的,为的是给嫂子们求子,遇上了年纪相仿的小尼姑,郑氏便教小尼姑识字,小尼姑教她折纸花,做些小玩意儿。
“……相公曾说,婆婆去了宁夏,一开始根本没办法让那些军户家眷跟她往来,多亏了婆婆做的一些小童玩,才让那些小孩子愿意亲近。”
“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住持师太笑弯了眼,似很高兴自己帮上了忙。
第四百七十一章 谁都不是吃素的 三
中午在庙里用过素斋,又在厢房里歇了午,才从庙里出来,与住持师太告辞之后,马车里,大夫人问远大奶奶,住持师太怎么会请她们去禅房,远大奶奶跟银心示意,银心便从身边的包袱里,取出自住持师太那儿求来的荷包。“侄媳妇方才见了这荷包,便问住持这是何用的。”
大夫人从银心手里取过一个红地绣着一对小娃儿的荷包,“绣的虽不精细,但这图倒是讨喜。”
“可不是,住持师太说,这荷包是在菩萨跟前祈福过的,请回去佩在身上,既能求子也能安胎,还能保佑顺产,侄媳妇就想,几位嫂子和弟妹都不在京里,不如就代她们一并求了,回头给她们捎去。”
“嗯,好孩子,多亏你想的周到。”
蓝大夫人知晓这些庙宇、道观总是会捣鼓些小东西,让人花钱求回去,就算只是个噱头,远大奶奶却是有心的,瞧了眼银心手里的荷包数量可不少。
“你们去禅房就是与师太求这个?”
“是啊!咱们一口气求这么多个,当着众人的面,怕师太不好做,才避到禅房去说的。”
大夫人温和的笑着轻拍远大奶奶手背,“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当家做主也得会体谅旁人,有你在宁夏当着家,你公爹和相公也能无后顾之忧了。”
远大奶奶大方的受了大夫人的称赞,攸六奶奶在后头与慕越咬耳朵,“方才你们不在。没见到,有几个奶奶不知为了什么吵了起来,其中一个奶奶好凶,骂人的话从头到尾没有重复过。”攸六奶奶没见过这种场面。更没见过女人也能吵成一团,她是头一遭见识到,骂人不换气的这种绝技。抓着慕越分享这种难得的经验。
慕越倒是见怪不怪了,但见六嫂嫩白的小脸兴奋的通红,暗想,原来再害羞内向的人,也很热衷于八卦啊!
回程也是先把慕越送回王府,然后蓝府车队才回府去。
马车入府到二门前才停下,内院总管嬷嬷带着管事媳妇们伫立门内恭候着。慕越扶着雀儿的手下车,见她们规矩的屈膝福礼,淡应了声,问道:“我不在府里,可有什么事?”
经过那日王妃把偏院里的那几位一气罚了。王爷把不服被罚的宫女丢回内府后,王府里头一时风平浪静,没人敢再撞上去寻王妃晦气,因此内院总管嬷嬷眉开眼笑的道:“王妃放心,今儿什么事儿都没有。”
“没有就好,想来你们几位都是好的,只消好好办差,王爷和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总管嬷嬷和那几个管事媳妇们,一一大声表着忠心。慕越便让她们各归其位去了。
“你瞧她们几个如何?”慕越问雀儿。
雀儿却眼一翻,嗔道:“王妃您忐懒了,这种事情奴婢怎么知道啊!”
慕越却笑着斜瞄她一眼,带头走了,雀儿气恼的跺了跺脚追上去。“奴婢说,奴婢说了还不成?”
“嗯。那还不快说。”慕越示意其他丫鬟避远些,自己与雀儿说话,雀儿便细数着方才那些人的底细,一路说回了正房。
侍候慕越更衣后,雀儿又说起顾嬷嬷那儿的情况来。
“顾嬷嬷那儿现在可热闹了,府里那几个夏原都在她那儿,之前顾嬷嬷又去内府挑了几个回府,加上您从娘家带回来的这两个丫鬟,真是太热闹了!”
雀儿想到那日,王妃当着众人的面,问王爷要安排她们住那儿?王爷正靠在炕上看书,眼也未抬的回答,那儿有空房叫她们那儿窝去,何妈妈就把她们安置在后罩的厢房里,她们倒也安份,虽是蓝老夫人所赐,却是勤快的很,何妈妈观察了她们两天,便将她们送去顾嬷嬷那儿学规矩。
何妈妈与顾嬷嬷也算老交情了,素知她脾性的,只怕这会儿正暗自后悔,不该跟王妃到王府来吧!
至于自永宁山庄回京的三位嬷嬷,住了这段时日后,徐嬷嬷自请回永宁山庄去,胡嬷嬷和钱嬷嬷却是被太子妃请了去,原因无他,太子更缺人手,需要晓事又信得过的嬷嬷去帮忙,若说信得过,还有何人比如妃留下来的老嬷嬷更得用?于是胡、钱两位嬷嬷在慕越进门后,就去太子府找太子妃报到了。
徐嬷嬷却是觉得住在山上久了,还是永宁山庄的水土养人,她觉得那儿需要人看着,所以自请去那儿守着。
“徐嬷嬷要动身的时候,通知我一声,我要亲自送送她。”雀儿正在帮她按摩头皮,听慕越这么吩咐连忙应下,平儿端了红糖水进来,“王妃趁热喝了吧!”
慕越接过去,闻了闻味道,“加了老姜片?”
“还有红枣等补血的。”平儿皱着眉头。“您这回日子拖得有点长。”
上回是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