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华风云-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很快又一轮谈迅速展开,在省政府一间会客厅,柳大茁率领一干人就坐,这次德国5人谈判小组换了人员,一位德国工业部的官员成为谈判主角。柳大茁标准的英语,让他们免了翻译之苦,彼此交流顺畅起来,同时柳大茁的专业素质也使他们格外重视起来。
其实德国人的炮钢技术,已经向国民政府伸出橄榄枝,可是国民政府有些鼠目寸光,考虑到自己的生产技术能力,若按照德国人的意思,提升技术标准,仅这一项开支就十分庞大,因此国民政府只好无奈的选择购买德国生产的军用钢材,精明的德国人何乐而不为那。
德国人来到山西,了解了105毫米重炮技术,其中的军事专家非常吃惊,因此双方就炮钢转让技术的洽谈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对于德国人提出的苛刻条件,山西方面也完全接受。在不影响对国民政府销售军用钢材的前提下,可以把生产炮钢技术转让给山西。其实精明的德国人心里清楚,即便获得生产炮钢技术,若形成批量生产,恐怕也要几年以后。
购买炼钢设备,德国人料到了,因此德国人想在炼钢设备上大捞一笔。担任正式洽谈的德国人年龄大约在40多岁,此人一头金色的头发十分醒目,两只蓝色的眼睛又十分狡黠。这家伙高昂着头颅说:“柳先生,贵省提出购买德国炼钢设备,我们没有事先得到消息。既然你们提出来了,我们必须重视。我们德国政府本着发展中德友好的愿望,是来中国帮助你们的。要知道炼钢设备是很昂贵的,我担心你们的财力是否能达成此交易。”
柳大茁说:“先生们,现在是中德关系最好的时期,我代表山西政府非常感谢德国政府的慷慨大方和无私帮助。既然我们提出购买先进的炼钢设备,财力上就有这个能力和资金保证。这一点请各位务必放心,下面我希望进入实质性的话题,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圆满成功。”
接着一名德国人开始就炼钢设备逐类事项进行报价,这家伙足足报了半个小时。柳大茁冷静的听完后,接着对于各项分类报出了自己的价格。德国人一听大摇其头,并说柳大茁没有任何诚意。柳大茁也当仁不让,双方你来我往开始唇枪舌战。
德国人知道遇到对手,多次威胁取消谈判,而柳大茁仍然据理力争不相让。一连三天,德国人已经把报价降到一半,柳大茁仍然坚持底线。德国人急了,要求撤换谈判专家,并说柳大茁完全是在敲诈勒索,德国人不再相信他,如果不答复他们要取消谈判、打道回府。
穆亚平听完柳大茁的报告和陈述,意识到自己该出马了。这天穆亚平亲自在自己旗下的酒楼,设宴招待德国人。席间,穆亚平首先说:“各位先生,我们中国人谈生意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酒桌上搞定。入乡随俗,希望远道来的朋友理解。”
德国人固执的很,说协议没有达成前滴酒不沾。穆亚平毫不在意说:“你们欧美人有一句谚语,叫做不能同时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这句谚语我倍加推崇,据我所知,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即将爆发。由于产品大量过剩卖不出去,很快会形成多骨米牌的效应。先生们,我们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因此这场危机对我们冲击不大。相反,中国蓬勃的生机,会大幅度的接纳欧美工业产品,因此谁抓住机会,谁就会走出困境。”
穆亚平一席话,让在座德国人十分震惊,他们没有想到,在中国居然能遇到一位对国际事务如此了解的专家。穆亚平继续下猛药说:“据我所知,这场金融危机已经在美国开始爆发,很快会波及欧洲。美国的小麦会烂在地里,牛奶卖不出去会倒掉,工厂会大量倒闭、工人会大量失业,继而危机会加剧,整个世界经济将面临大幅度倒退。”
穆亚平停顿一下接说:“先生们,本着中德友谊,我力主购买的贵国产的炼钢设备,以彰显我们友好的诚意。不瞒各位,我们在购买炼钢设备的事宜上,已经正在和美国人接触。我相信美国人的务实态度,炼钢设备的价钱肯定要低于我们的报价。但是我还是希望和德国人展开合作,请各位三思。常言说:买卖不成人情在,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来我们先喝酒,至于洽谈协议的问题,先生们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德国人回去经过研究,只好无奈的接受了我方的报价。后来德国人提出由德国工程师负责安装等事宜,柳大茁进行了退让。另外柳大茁按照穆亚平的要求,希望德国在钢厂选派一定数量的炼钢工人来工作,借以提升炼钢我方工人的生产技能。很快双方签订了购买协议。
德国人临走的时候,穆亚平再一次设宴招待他们。席间德国人对穆亚平推崇备至,一致称赞,说日后穆亚平在山西大地一定会铸就一番业绩。说若民国政府多有几个像穆亚平这样的人物,哪嘛中国将发生巨变。不过他们言外之意也说,中国的官场太腐败了,并对穆亚平仅仅是山西的一方大员感到惋惜。
事后,柳大茁说:“大哥,你为什么对欧美的情况如此了解?”穆亚平说:“兄弟,以前我是一个生意人,如果一个经商的人,尤其是想干大事业的商人,如果对世界经济形势不了解,那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大亨。我现在和外国人做生意,自然要研究这方面的信息。现在我又涉足了军事、政治,更应该高瞻远瞩把握其方向,不能有丝毫闪失。”
须臾之间,柳大茁对穆亚平有了更深层的了解。随后穆亚平给北平的吴忠和发报,让他通过英国人约翰森在美国大量采购先进的工业技术设备。尤其是美国的无线电制造技术,如果能买来即使花大价钱也在所不惜。穆亚平深知,日后战场通讯将在大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考虑陈奕文的专长,穆亚平让他专门负责,整合山西境内的机械加工企业,并督促这些企业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加工工艺和质量。同时让他在太原成立一家技术学校,专门培养各种技术能手,不断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所谓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过于保守,穆亚平决定打破这种传统的常规,快速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
穆亚平知道,虽然国内战火不断,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爆发出来的经济危机,中国必将获取欧美大量的生产技术,继而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进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动荡中迎来了最好的黄金时期。而山西大地包括西北四省,经过这几年的储备,也毕将迎来新一轮的开发和发展。

第一百六十三章 阎锡山复出

三月中旬,总司令徐永昌从南京兴匆匆赶回来,一见面就兴高采烈向穆亚平报喜讯:“穆老弟,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蒋介石松口了,国民政府很快就会委任阎锡山为山西省主席,委任状几日以后下达。奥对了!中央政府同时委任你为第三军团副总司令,命令随后也下达。”
穆亚平显得不是十分高兴,阎锡山复出是早已经预料的事情,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被委任为晋军副总司令,显然蒋介石对自己有了防范之心。穆亚平问:“徐总司令,商震担任什么职务?”徐永昌答:“现在有两个职务供他选择,一个是调中央政府担任外事局长,一个是担任山西省副主席。蒋介石的意思希望他去南京。”穆亚平说:“这件事情让商兄自己定夺。我本人服从国民政府的决定,明天我亲自去河边村,接阎长官来太原上任,徐总司令,家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当天晚上在穆亚平官邸,商震和傅作义被请来商议。由于工作需要,徐永昌上报陆军部,任命傅作义担任总参谋长一职,年初命令已经下达,傅作义除担任总参谋长以外,仍然兼任第三十五军军长。这段时间傅作义暂时留在司令部工作。
商震很快知道了自己的事情,穆亚平把他找来,一是安慰他、二是听听他的意见。一见面穆亚平说:“二位老兄,阎锡山复出我们早有预料,委任状不日到达。”傅作义说:“虽然有预见,但还是感到突然。说实话,我就是为商兄鸣不平。”
穆亚平分析说:“蒋介石让阎锡山出山,原因有二:其一,蒋介石利用阎锡山的中庸思想和日本人周旋,在把握全局上阎锡山是不二的人选。其二,蒋介石对我等已经起了戒心,蒋介石让阎锡山复出,就是为了制衡我们,因为山高皇帝远,蒋介石无暇顾及山西。况且他现在被红军打的焦头烂额,才被迫启用阎锡山。”
傅作义笑说:“穆老弟,这一点早就让你算计到了,阎锡山已经失去了兵权,大可不必担心,只是商主席委屈你了。”商震摆摆手说:“其实我的能力我自己清楚,穆老弟曾反复说过多次,因此我能想的通。”穆亚平说:“商兄,你打算去南京还是留在山西?我知道你一直和阎锡山有嫌隙,只要你感觉舒心,我尊重你的选择。”
商震笑说:“山西大地已经今非昔比,有穆老弟坐镇我怕什么。南京我是不会去的,与其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不如逍遥快活。况且我现在还是西北铁路开发公司总经理,我要把精力用在建设铁路上,穆老弟,我是不会离开山西的,更舍不得离开你呀!”
商震对傅作义说:“我现在就想踏踏实实干点事情,对身外之物已经看淡了。你不知道,穆老弟很多奇思妙想,简直令我着迷,就拿建设铁路来说,他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很多非常合理的举措,简直是妙不可言,我是受益匪浅呀。现在铁路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我怎么能离开那!我要看到这条铁路大动脉修通,而且是在我手中修通的。”
傅作义关切说:“穆老弟,我要提醒你,阎锡山复出,虽说在你的掌控之内,但是我担心他在背后搞小动作,因此你要千万小心。”商震附和说:“是呀!阎锡山是政坛高手,老奸巨猾、绵里藏针,你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穆亚平笑说:“谢二位兄长的厚爱,我忽然想起一位伟人说过的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斗争史。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向来窝里反、窝里斗,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但是中华民族一旦遇到生存危机的时候,反而能团结起来,共同对外,也许正是窝里斗锻炼出来的超强智慧。”
二人吃惊的望着穆亚平,大概为他的怪论迷惑。穆亚平接说:“中华民族从诞生那天起,就曾一个强大的民族,看看我们的周边,匈奴也好、突厥也好、蒙古人也好、满清也好,虽然号称强者,但是在汉文化的熏陶下,反而被同化了。因此说: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换言之窝里斗也好、窝里反也好,总之它有好的一面,那就是锻炼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因此我们往往在困境当中,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这才是中华民族的精髓。”
商震嗫嚅说:“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你的奇谈怪论把我脑子搞乱了。”傅作义同样感慨说:“你的意思是,天天算计别人、提心吊胆也是一种乐趣?”穆亚平说:“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下这个结论,大乱必有大治,中华民族只有在坎坷、阵痛、困境中备受煎熬、历经磨难,才能崛起于世界。”
穆亚平笑说:“话题扯远了,有时间我们再探讨人性的东西。年初阎锡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南京,并通过徐总司令递交给国民政府。其实这封信就是写给蒋介石看的,应该说这封信为阎锡山复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信的大致内容是:阎锡山表示,不在过问政治、不再过问军事,而要一心一意搞经济、搞民生。其实阎锡山此举很有自知自明。”
见二人沉默不语,穆亚平接说:“傅兄的想法我清楚,阎锡山复出,军队内部个别人肯定会兴风作浪。我看你把阎锡山写给蒋介石信的内容在部队中广播,让这些人吃一颗定心丸。”傅作义眼睛一亮说:“好主意,此计甚妙,利用阎锡山自己的口,断绝这些人的念想。这是一举两得的措施。既然阎锡山自己信誓旦旦,他就不会公开违背自己的诺言。”
次日早晨,穆亚平驱车前往定襄县河边村,亲自去接阎锡山回太原。为了表示隆重和亲切,穆亚平带着新婚妻子一同前往。轿车经过整个白天的跋涉,于傍晚到达河边村。由于太原到大同的沙土公路,经过修缮、路况很好,因此轿车能跑出五、六十公里的速度。
阎锡山自去年8月份偷偷回到河边村后,一直很低调。这期间只有穆亚平来探望他,穆亚平走后,没有再向他汇报过任何事情。他知道穆亚平已经不用考虑他的存在了,这小子羽翼丰满了。失去军权,意味着只能任其摆布,弱肉强食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九一八事变爆发,阎锡山看到了曙光。以他的精明不难看出,对付日本人他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蒋介石攘外安内的政策,更需要他来稳定山西大局。另外他更也清醒的意识到,商震、穆亚平之流如此这般,蒋介石是不会放心的,因此自己再次复出在所难免。元旦过后,阎锡山等不急了,便提笔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借以表达自己的“效忠”之心。正像他自己判断的那样,徐总司令从南京给他传来了好消息。
穆亚平携夫人下车,见阎锡山和夫人站在中门迎候。此时阎锡山神采奕奕、精神非常好。穆亚平趁机介绍自己的新婚夫人,阎锡山当面赞美夫人美若仙女、有羞花闭月之容,搞的江秀丽很难堪。进入内停,夫人们知趣的离开,把空间让给男人们。
阎锡山聊了几句家常,仔细观察穆亚平的表情,试图揣摩对方的心思。阎锡山心里暗叹,这小子冷静的外表下心如止水,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这种淡定让阎锡山高兴的心情蒙上了阴影。真是养虎为患呀!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穆亚平看到阎锡山沉默不语,显然他让穆亚平把这个消息亲口说出来。这种沉稳阎锡山拿捏得十分老道,聊了半天了,就是不提复出的事情。穆亚平笑说:“阎长官,你就不要打哑谜了,国民政府的委任状很快就下达,我是来专程接你的,在下首先向你贺喜了。”
阎锡山说:“喜从何来,阎某面壁思过,已经大彻大悟,什么功名厚禄,无非是过眼烟云。无奈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哪敢不从命,阎某可是忐忑万分那!”穆亚平笑说:“阎长官大才,受命于危难之时,由你再次主任山西,乃众望所归,阎长官就不要推辞了。”
阎锡山别有深意说:“穆老弟,还是你了解我呀!,这次我想好了,今后我不再过问政治、不再过问军事,你们都是栋梁之材,我也放心了。我自认搞经济有些经验,力争几年之后,让陕西的经济、民生大变样,也算了却我的心愿。”
阎锡山这是在表白无意和穆亚平作对,穆亚平自然听出画外之音说:“阎长官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今年是山西实行5年计划的第二年,整个山西的经济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格局。我相信由阎主席亲自把关,很快会出现大变。我认为阎主席抓经济、搞民生无人可比,非你莫属哇!”
阎锡山暗忖:这小子历练的越来越成熟,其心思滴水不漏。阎锡山说:“穆老弟,搞经济我还得仰仗你呀!你这个高级顾问可不能撂挑子,看我的笑话。”穆亚平笑说:“阎主席,你言重了,只要你一声令下,属下随叫随到,为阎主席排忧解难,绝无二话。”见穆亚平说话如此痛快,阎锡山心里有些哆嗦,此人简直深不可测,心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种挫败的心情表露出来。
穆亚平接说:“阎主席,有一件事情我向你汇报一下,前不久我和德国军事、经贸考察团签订了两份协议,一份是105毫米重炮技术和德国炮钢生产技术转让,一份是购买德国炼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