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公大人等等我-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彤彤的大苹果。
覃小贝手持小弩,站在四五步外,闭上一只眼瞄了瞄最中间最大的一只,手扣扳机,小木杆箭嗖地飞去,正中苹果中心,将熟透的苹果一劈两半。
果果等人拍手欢呼,连王子默也不由发出了赞叹。操作简单,射击精度,威力巨大,覃小贝大乐,叫道:“八两,再与班师傅打赏二两银子。”
覃小贝再射两箭,不是一劈两半,就是穿心而过,当然,距离越远效果越低,超过了十步,便丝毫没有威胁了。
覃小贝送弩给王子默,让他也试试。手弩在王子默手里显得有些过于小巧,王子默接过手弩,抬手稍瞄,小箭便射了出去,却偏高从苹果上方飞过,直直地撞到树上,吧嗒一声落在地上。
覃小贝遗憾的叹息还没有叹息,小箭飞过下方的苹果便几乎同时落地了——原来王子默射断了吊苹果的细绳。
众人看明白,欢呼雀跃声更高过了前一浪。
正在这时,“轰隆隆~”从王府院内右后边传来一声闷响。
山寨卷 34 夫子庙
34 夫子庙
覃小贝和王子默顺着响声和随后冒起的浓浓黑烟,向王府后边跑去,出事的地方应该在王府的第六重大院内。
第六重院落为客苑和王爷高级幕僚的居所,另外,大院的角落还有一间王爷的炼丹房。
覃小贝心升起一种不祥的预兆。
果然是郭三试验火药的屋子出了事。
覃小贝他们赶到时,火焰已经扑灭,黑烟也越来越小,虽然满屋狼籍桌子面凳子脚飞了了一院,但房子却既没有穿顶也没有倒塌,更为万幸的事,事故直接肇事人郭三除了被熏得满身漆黑,脸上烧了几个得到特大燎泡,并没有要命的伤害。
覃小贝特别交待过试制火药要小批量实验,特别注意安全进行,怎么还出事呢?
“郭三,你到底试制了多少火药?”
“屋子里桌上有50斤硫磺、100斤硝石、250斤木炭。”惊魂未定的郭三回道。
靠,这么多材料,如果提炼精。纯、比例正确,整出来的炸药能把半个王府炸平。幸亏精度不高,比例也不对,这次爆炸才象放了一个劣质的烟火,仅仅轰隆一声冒堆黑烟了事。
近年来王爷历事多久,亲近老庄。。上有所好,下必附焉,于是内丹外丹符箓神水各种流派的道家方士各带绝技,闻风而来,王府之内虽说不上食客三千,日常但也养了近百闲人,三都九流无所不有,其中在六重院内还特设了一间丹鼎室,专供道家丹鼎派做炼丹试验,一切费用开支均由王府支付,真是花钱如流水,收获如水漂。中国历史上,丹鼎派在两千年试验中,能拿得出手的成果只有两项,就是豆腐和火药,而且也都是歪打正着的副产品。
年初王爷上京,带去了小王爷。和最高级的幕僚,剩下的闲客大多一哄而散,和尚老道各归各山。丹鼎室只留下一个原给道家真人炼丹做助手王府的下人郭三,看管着满室鼎鼎罐罐。眼看王爷短期不可能回来,备受冷落的丹鼎室正面临关停并转之际,郡主突然派下了试验火药的任务,于是郭三马上顺风搭船,狮子大开口购买索要了数百斤的硫磺、硝石,上千斤的木炭,一次用不了,就慢慢用呗,反正自己这份清闲散漫的活计又算保住了。
刘总管也不是傻子,郭三多花两钱买东西,睁只眼。睛闭只眼睛就算了,反正有一堆东西在哪儿,至于其中买卖的人情回扣,水至清则无鱼懒得追究了。刘总管所担心的,是要向上面有个交待,郡主说要手驽、手枪和手雷,花多少钱无所谓,这点成本王府根本不计较,关键是要拿出成果,而且要尽快!所以刘总管向工具房、丹鼎室放下狠话:要钱拨钱,要物给物,要人添人,但是三日之内必须拿出成品来!否则,哼哼木器房的班师傅最争气,连夜加班,今天下午就把。精致小弩呈了上去,而且郡主非常满意,不但郡主打赏了三两银子,刘总管回头还会再奖。其实班师傅连夜赶出了两架小弩,其中弩身木纹不美观的那个,直接上报做了废品处理。刘总管在自己房内,拿着报废的小弩,轻轻一扣,飞出的硬木小箭直接把桌上的茶壶击成了碎片,令他又喜又爱地好好收起。
要严肃处理的是郭三,虽然这小子受了轻伤——也。是自作自受,用了大笔的开销,不但手雷没见个影,反而把屋子给炸了,将今年的全府水火安全奖全给砸了,必须要给予重重处罚!
郭三本来就是。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二把刀,加上刘总管所下三天必须出活的死命令,昼干夜赶,提练出的硫磺硝石炭粉在桌上乱成一堆,刚才巧好将一具打火石碰到青石地上,一个火星便引燃了散在地上的药粉,多亏他反应快向外窜得即时,否则这场低劣的烟火爆炸也就顺便把他给报销了。
王妃娘娘也派人过来问话,到底什么事情整出这么大的声响。
覃小贝看了满院惊慌的人群,呻吟的郭三和面色阴沉的刘总管,把责任担了下来,吩咐刘总管妥善处理后事,让郭三好好疗伤,手枪、手雷试制暂告终止。然后带着果果,亲自去香蓉苑向王妃解释去了。
听到没有伤人,沈蓉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对什么火药、火器之类东西还是没弄明白,而且也不感兴趣,只是再三叮嘱覃小贝,在即将要迁离南京的最后日子,尽量,不,千万不要多生事端,一定要平平安安、和和顺顺度过这几天。
覃小贝很想将九王爷、水长老和莲教联合在南京作乱的事告诉沈蓉,但是覃小贝清楚,一量沈蓉听进了耳朵,那么剩下的这几天她就别想再睡觉了,提心吊胆盼念老爷烧香念佛没完没了,只是都于消除祸端无益。算了,就让王妃在南京好过最后几天吧,麻烦的事就让自己全部承担吧,覃小贝突然生有了家中长子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通过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覃小贝对王府和官府运作效率的低下有了亲身的认识,除非亲力亲抓,否则永远有想不到的消耗、拖拉和抵触,而且运作成本极为高昂。
假若我是王爷,能不能将这一些彻底改变呢?覃小贝不由想到这个问题,又想到有志欲在丐帮内部大兴改革左云龙,感到了些许亲近和理解,但若深想下去,想象中将遭遇的问题如无数个气泡冒了出来……算了,我只是一个小女子,天下、事业,关我何事。还是王子默聪明,成一代剑师,虽然极难,但是简单纯粹。而人生有涯,何必操心那些无聊之事,不如简单一些,不欢何待?
王子默,我的王子默哥哥呢?覃小贝告辞欲退,即被王妃留下,天色将晚,就与诸位妃子娘娘一起吃个团圆饭台。
覃小贝只好收回脚步,回来乖乖地坐下。
“娘娘,昊然哥哥到底长是什么样子啊?”
“傻孩子,你这半年真是多病多灾,把脑子都给整糊涂了,怎么连你哥哥的样子都不记得了?”
第二天早晨,左云龙派人过来捎话,约好午后未时(下午两点),还在稻香村碰面。
覃小贝还没把王子默叫来,外面又有人送上信来,原来太师府的徐筝听闻覃小贝将去北京,上午将率踏青会的姐妹,备薄礼带薄酒,过来送行玩耍。
覃小贝一看徐筝的信就有些头大。对徐筝这帮出身官宦之家的女玩主们,覃小贝既不愿翻脸,更不想亲近。踏青会评美男,得罪了王子默;端午节逛花街,王子默更被绑成粽子,害得覃小贝到后来连这事提都不敢提,总之是挨着徐筝没好事,大家敬而远之吧。
现在倒好,你不理人家,人家倒找上门来了,满腔热情,一番好意,又如何将人家微笑的团队拒之门外?
怎么办?覃小贝想起孔子见阳虎的故事,决计模仿孔子。
阳虎原为鲁国季孙氏家的家臣,后凭着自身的但识能力跻身鲁国卿大夫行列,直接影响着鲁国的政局,这时阳虎请名声很大的孔子出来,封他个一官半职。无奈孔子与阳虎曾有过节,对阳虎成见很深,对阳虎的邀请闻而不听,避而不见。阳虎就送给孔子一只烤乳猪,逼得孔子不得不上门回谢。孔子打听有一天阳虎不在家,挑这个时候赶去答谢,这样既不失礼,又可以不见阳虎。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两人偏偏在路上又碰着了,孔子还是被阳虎开导了一顿。
于是,覃小贝叫来果果,让她在家守侯,若徐筝等人过来,茶水点心好生招待。如果徐筝问起,就说早上送来的短信,覃小贝并没见到,因为今天天没还没亮,郡主就带侍卫有事出去了。
吩咐完毕,覃小贝派八两到隔壁叫来王子默,二人一起轻装从后门出府。
其实阳虎这人,还是挺有本事的,虽然有点野心——想干大事的人能没点野心么,想攘外必先安内,通过政变全面掌握鲁国,使鲁国走向富国强兵之路。不料政变失败,先逃窜到齐国,后绕道宋国,最终奔落到晋国,被晋国大臣赵简子收留,并给予了重用。孔子知道后发出诅咒般的预言:“赵氏其世有乱乎?”结果呢?阳虎还是那个有野心有能力时时蠢蠢欲动的阳虎,不过在雄才大略的赵简子手下,恩威并重带吓唬,阳虎能干的象一头牛,老实得老一只猫,终其死不复有乱,反而扶佐赵简子成为晋国最强大的世卿,后为来赵氏后人三家分晋,建立赵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为理论家和文化人的孔子,这一次又看走眼了。阳虎不是不能用,而是看要被谁用,鲁国季氏用则乱反,晋国赵氏用则建功。
覃小贝又想到徐筝身上,此人之所以成为南京城内人见人厌的一大祸害,跟她的太师父亲有极大关系,养而不教,溺而不管,岂能培育出乖乖猫般的淑女。不过真要有更强者都驯服制治住她,作为胆大妄为女权激进主义勇敢实践者,徐筝还在大有可用之地的。后面在京都,执掌部分权力的覃小贝面临更残酷的权力之争时,便想到了远在南京有过数面交往的徐筝,急令将她调入京都委以特任,徐筝果然不负信任,能冲敢打,为撕开政治对手最后的防线做出了令人刮目的贡献。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摆脱了徐筝“踏青会”的纠缠,覃小贝拉着王子默闲逛南京城,等着中午直接到“稻香村”赴约。
“你想往哪里去?”来到路口,王子默轻声问覃小贝。
覃小贝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去刀剑兵器铺。”
王子默摇摇头说:“没有。国朝禁止兵器民间流通,所有武器制造买卖均为官家督办。”
覃小贝看着满大街走着的人,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个带刀挎剑的,想这条法令虽不形同虚设,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去铁器铺看看吧,我想挑两件小玩艺儿。”覃小贝冲王子默做个鬼脸,王子默顺从地依着她,领着朝城中最大的铁器铺走去。
铁器铺内,犁耙耖锄,镰刀短镢,长锨铁锤,各类农具工具应有尽有。
“公子,小姐,二位要选点什么货呀?”小二过来热情地招呼,虽然这二位锦衣罗缎,粉雕玉琢,咋看咋不象会用这些工具的人。
覃小贝扫一眼琳琅满目的遍地工具,开口问道:“有好刀好剑拿几把出来看看。”
小二一缩脖一吐舌头,陪着笑脸道:“小姐您是开玩笑了,这太平盛世,天下禁武,上有王法,城里谁家敢卖这个呀。”
覃小贝伸手入怀,摸出一小块碎银弹给小二,说:“现在店里该有了吧?”
小二低着看看手里接下的银子,转身进了柜台,跟柜台里坐着掌柜一阵唧唧咕咕,胖胖的掌柜从柜台后走了过来,脸上挂着笑,开口道:“刀剑武器,本店真的没有,不是敢私藏抬价,而是这类物品城里需求不多,即便有些零散小单,也是到城外‘锋记’铺现订现做。如果公子小姐真的需要,本店小二可带二位直接到‘锋记’订制。至于这银两,小店断不敢收,还请公子小姐体谅担带。”说着,举手将银两还给覃小贝。
覃小贝没有接银两,问道:“‘锋记’做活可好?”
掌柜点头夸奖:“那个当然,本店十之六七产品来自‘锋记’,锋记犁耙销遍南京周围,顺便打两把刀剑,想也不会差的。”
听掌柜这么一说,覃小贝也就打消了念头,昨天郭三在府内搞爆破,让她认识到一个简单道理:做专业的事情,一定要请专业的人来做;做高级的事情,就一定要请高级的人来做。“锋记”既然以犁耙闻名,那刀剑还是算了吧。
“这若大南京城里,就没有上等刀剑经营吗?”覃小贝不甘心地再问。
“当然有的,”胖掌柜突然压低了声音,道:“夫子庙街,‘蕴宝堂’,那里可能会有小姐喜欢的玩艺。”说完,再次拱手要将银子退还。
送出的银两岂能再收回,尤其是从胖掌柜油腻腻的手上。覃小贝注意到店门里还有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拿起一把镢头,看看摸摸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来看看摸摸,极想买又下不了决心的样子,指指老农就对掌柜道:“这块银子,就当那位农家老伯购物资助,你收下给他选货吧。”
掌柜听了这才将银子收入怀中,转脸大声对老农叫道:“老头,你撞大运了,有贵人送你二十个镢头呢。”
等到老农听清听明白,要千恩万谢大贵人时,覃小贝与王子默已转出店铺,往夫子庙去了。
夫子庙街在秦淮河南岸,因街中心建有祭祀孔子的孔庙而得名,店铺林立,小吃罗列,青楼游街,杂耍卖艺,是仅次于玄武大街的热闹所在。“蕴宝堂”是夫子庙街也是南京城内最著名的一家古董店。
从铁器铺出来赶往古董店,王子默大致猜到覃小贝的心意,却又不便挑明,所以建议覃小贝趁着风清日好,多逛逛街多看看景,至于阴暗冒腐气的的古董店,还是等到阴天更适合去转。
“不么,我就想现在去,想看看有没有好剑,一把旷世好剑。”覃小贝用娇嗔地语气对王子默说。她是想在离开南京之前,寻一把极品宝剑送给王子默。
蕴宝堂门面很大,雕梁画栋,装修奢华古雅,进店迎面便是一面巨大的屏风,上画春日芍药富贵牡丹,将大堂隔为里外两间。即便如此,外间也显得宽敞阔大,两架一丈高数丈宽的博古架依左右墙而立,青铜瓷瓶宝物杂器布置其中,正堂中间,摆着两套大红大紫的木桌木椅。店里伙计也是一色儿的干净青衣制服,个个眼睛灵光,能说会道,看见覃小贝、王子默二位富贵子弟气度不凡地进来,热毛巾、热茶水、水果点心流水似地端上来,搬椅请座,待覃、王二位气定神闲环顾四面之后,方才笑颜开口:“不知公子小姐喜好哪类玩艺儿,字画?瓷器?青铜,还是玉石珠宝?”
“剑,宝剑,上等宝剑。”覃小贝语简意赅道明来意。
领头伙计拍一下掌,片刻之后,三位小伙计由内屋鱼贯而出,每人手上捧着一把或长或短的古剑,来到椅前依次站好,仅看他们手上镶满宝石的剑鞘便可知价钱不菲。
“禹剑,传说夏帝大禹所铸,剑身上刻有二十八宿,九州山川、文明星晨,尽缩于中。”领头伙计声音嘹亮地开始点评第一柄剑,王子默上前将剑抽,青铜古色,剑身上果然刻着密密疏疏一堆图画。
“莫邪剑,春秋名匠干将所锋,其妻莫邪以身投炉,方有雌雄两剑绝世铸成,雄剑‘干将’早已不显人间,雌剑‘莫邪’本店费尽功夫花费万金才从山野寻得。”领头伙计对着第二柄剑接着侃侃介绍。
山寨卷 35 压金剑
35 压金剑
王子默将禹剑插回,第二柄莫邪看也没看,返身坐回椅上。
领头伙计颜色稍变,但马上恢复神色,继续语调不变介绍第三柄剑:“此是‘火精剑’,为大唐德宗所有,夜见抽出光耀数尺,斩石斫铁如切水泥。”
“得了得了,天下名剑总共就那几十把,流传下来寥寥无几,怎么全都扎堆儿跑到咱店里来了。”覃小贝实在忍俊不禁,开口打断了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