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英雄-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番话说得洪亮且有力,让汤化龙腹黑他此刻还在作秀,可现在立宪派实在是到了立刻找个靠山的时候,武昌那边黎元洪前途不明,所以只能暂时把押宝在他身上,收起了不满善意提醒道:“辰华老弟,不是为兄说丧气话,你如今不过两标人马,是不是……操之过急了?况且今日白天军械的事情兄弟我也没帮上忙……”
“济武兄不必自责,军械之事相信等黎督就职后自然会解决。”杨秋摆手道:“今日我做出北进决定并非冒失之举。北面大军前来已经是定局,三镇之外还有数千清军盘踞,如果不能尽速打掉我们就不能专心对付北洋大敌!虽说辰华只有这点誓死追随的兄弟,可我们是军人,总不能因为人数少就不打仗了!所以请济武兄和子笏兄带我转告三镇百姓,请大家尽可放心,辰华誓保三镇之心绝不会变。”
见到他小北伐之心已定,连士兵都开始列队出发,两人也知道拦不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武昌那边不要做出过激举动,把自己难得牵上的线掐断了。
两人这幅神情一丝不漏被杨秋收入眼底,他最清楚这些立宪派对权力尤其是兵权的渴望,为此平行世界中的汤化龙还绞尽脑汁鼓惑居正,以孙中山的名义搞了个《武昌军政府组织条例》,最终使得黎元洪独揽大权最终将党人排挤,文学社和共进会拿下的首义果实更是全成了别人的桃子,就连张振武被杀严格说都源于此。
所以等送走了将士们后,他又立刻换了副忧心之色,扭头故意问张文景:“北进已经开始了,捷报必定很快会传回来,我让你拟的各县民政名单做好了吗?”
各县民政名单?
张文景直挠头,自己这么不知道有这件事?幸好他反应快,见到旁边两人猛然竖起耳朵就猜到杨秋这是要干嘛了,故作为难道:“司令,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都是当兵扛枪的,那有几个能……哎!”
“蠢材!”杨秋故意骂了句,指着边上眼睛发亮的汤化龙说道:“汤议长和胡议员都是老资格的议员了,又都是民政上的一把手,夹袋里这种人才多了去了,你就不会主动求教求教?!”
汤化龙可不想放过这么么好的机会,故作谦虚道:“辰华夸奖了,汤某那有那等本事,不过……要说民政到还是有些东西能拿出手的。”
“听到没?多学学!”杨秋假意瞪一眼张文景,后者心底暗笑连忙拱手:“文景不懂民政,还望两位大人不惜吝啬指点一二。”
杨秋也笑道:“两位兄长也别私藏了,民政这种事杨秋的确是头疼,你们有什么人才不妨都拿出来吧,湖北各地可需要的紧呢。”
汤化龙和胡瑞霖自知兵权自己恐怕是很难有了,所以早就在打民政的主意了,听到他这么说立刻拍胸脯保证要给他推荐贤能之才帮助管理。杨秋也是没办法,和树大根深的北洋相比他在这方面实在是太差,所以不得不暂时和这些立宪派走到一起,但他也不可能看着风气又被带坏,最后板着脸说道:“民政甄选就要靠两位了,务必要确保我军此次北进的后勤所需!只是辰华有句丑话说在前面,此刻已经是新政府,你们推荐人万不可出什么乱子,而且……在推翻满清前他们还是要接受军管的!”
“辰华放心,大敌当前吾等自当共赴国难,绝不会做出拖累军队的事情。”汤化龙说完后,急急拉着胡瑞霖告辞,准备连夜就用一份既让他们安心,又能让杨秋放心的名单出来。
看着消失在黑暗中的两人,杨秋眸光一寒:“记住!警察、税赋、海关必须是我们的人!这点绝不容商量!”张文景重重点了点头。
刘家庙余波还未消散,右路军就再次开拔的消息惹来了一阵骚动,尤其是一江之隔的武昌更是手足无措,虽然大家也有心也展开北进,但由于黎元洪还未正式出任都督,军队更是群龙无首只能眼睁睁看着右路军三股箭头向北而去。
“不行,必须改一改!”
武昌咨议局小会议室内气氛紧张,刘公等连夜召集来的党人脸色不悦,满脸包着纱布的孙武一拍桌子,双目中厉色更是直透江面,对他来说这短短三天就像三年那般难熬,因为实在有太多东西出乎预料了!
首先就是因为内部准备不够充分,加上他意外受伤,导致起义成功后不得不抬出了黎元洪,这让早已垂涎首义都督的他面临屈居人下的窘境,而且这几天来新军中那些旧部大都拥戴黎,杨秋甚至还干脆以兵锋要挟!还有就是汉口和汉阳的失控使得杨秋意外崛起,右路军莫名其妙诞生,都让革命力量受到的极大削弱,尤其是最富庶的汉口和拥有完善兵工的枪炮厂汉阳,使他的很多雄心都无法施展。
更可气的是杨秋居然还得寸进尺,自己控制了兵工厂不说,还厚颜无耻派人来讨要军械,军资!加上今天刘家庙一战,右路军和他那个不伦不类的飞虎旗已经成为了对岸两镇众人皆知的革命军标志,连武昌这边都传遍了,反倒是十八星旗灰暗了很多。
这口气实在是难以咽下!
“孙武……”冷静下来后,刘公觉得下午的做法似乎太过分了,想了想说道:“你看是不是向那边提供一批军械呢?”
孙武和旁边的张振武交换了一个眼色,咬着牙说道:“不行!杨秋如今已经有点和我们分庭抗衡的苗头,如果再提供那么多军械,他就可以迅速扩充起几万人来,那个时候谁还能在遏制他?”
“话不能这么说。”熊秉坤到底是军官,深知目前的局势:“北洋两镇三协,再加上从属的其它各军最少也有三四万!加之北洋一向精锐、战将如云士兵骁勇,单对单不是我等能挡住的,如果汉口沦陷恐怕武昌这边也难保住!”
“正是因为他保不住汉口,这才是最好遏制他的机会,只要汉口保不住,他和他那个什么右路军立刻就会被千夫所指!我们则完全可以养精蓄锐,等他和北洋拼得你死我活时再出手,那时定可一举彻底控制三镇,将全国都带动起来!”孙武刚说完,熊秉坤就霍然起身,大声说道:“不行!光是汉口一镇就有几十万百姓,你这是拿人命来开玩笑,传出去将来还有谁信我们?”
这句话也引起了很多在座党人军官的共鸣,尤其是文学社的老人,因为他们大都是都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和共进会这种外来组织不同,自然不愿意看到辛辛苦苦埋头苦干了几年的心血被毁。
孙武虽然看不惯这帮“泥腿子”,但此刻文学社毕竟控制着最重要的枪杆子,虽有满腔怒火也不得不暂压下来,说道:“我也不是说要放弃汉阳任由满鞑子蹂躏,我只是说等他守不住时,我们就立刻派部队接替他,这样百姓们就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了他们好的人了。”
熊秉坤不信孙武,但既然他都这样说了自然也不好继续指责下去,说道:“反正我还是那句话,三镇互属,犹如鼎足,缺一必然是全局溃败!”
“载乾说的对,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可轻言放弃汉口。”刘公怕闹僵起来,连忙出来做和事佬,转移道:“对了,为何一直没见伯夔呢?”
“我们也不知道,那晚在小朝街被巡城营追捕后就不见人踪,我们打开牢房也没见到。”张振武说道:“或许跑回宜昌暂避,我看等明天41标回来就清楚了。”
“胡闹,一个议定的总指挥居然在这么要紧的时候不在其位,真是……算了,不等他了,先说都督之事吧。”孙武借题发挥,说道:“这几日我一直在汉口,江那边不断传来消息说黎元洪很受旧时军官拥戴,这怎么行?!起义成功是我们多年努力的果实,不能叫一个旧军官来抢夺。”
“这不是举事前就说好的策略吗?”刚从汉口监狱被放出来的詹大悲说道:“要是你出事就推举黎元洪暂代都督,等我们逐步控制了军事和行政两权后就废了他,何况起义前我们就已经邀黄兴和吴禄贞来鄂主持大计,只要他们任何一个人来,正式都督不就有人选了嘛。”
孙武心中暗恨,举事前是这么说过,但自己又不是真死了!这些人此刻拿这套说辞来搪塞自己,明显是怕共进会掌大权,连忙说道:“这个嘛,倒不一定要等他们来,首义成功在武昌在湖北,当然应该在我们之中挑选。”
熊秉坤听出了孙武的弦外之音,立刻反对道:“我们之前就为领导权有过争执,现在起义成功,不能旧事重提,还是等黄兴或吴禄贞任何一个人回鄂之后再说,何况此刻军内不稳,又大敌当前,正需要一个熟通兵法的人来带领大家,你我都不是带领大家渡过此劫的人选。再说了,安民告示都已经贴出去了,全国通电也早发出,此时再说这些是不是太晚了?”
没想到熊秉坤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孙武纱布后面的眼色更厉了几分,说道:“不通军事就不能带兵了嘛?以我革命锐气,未必怕了北洋。再说了,杨秋此刻已经举兵展开小北伐,如果再不拿出统兵人选我们还怎么服众?”
他这番话实在是有些胡搅蛮缠了,连蔡济民也有些烦了,说道:“杨秋已经发了公告只任右路军司令,还推举了黎元洪做都督,空出了左路军!看今日他的兵力,也不过一协能打的人马,其它都是连枪还不会用的新兵,眼看满鞑子军队就要到了,就算他想夺权又怎能比得上我们这边上万精锐士兵?倒是刚才李作栋对我说,京山那边刘英已经拉起了中华民国军湖北鄂军副都督的名头,还以这个名头发了儌讨清廷的公告,我等这边才发没多久,他就连忙跟进了,这算怎么回事?!”
这句话让孙武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谁都知道刘英是他的人,之前开会是就说好孙武出任首义大都督,他出任副都督。可现在情况变了,黎元洪成了大都督,他这个副都督自然也就名不副实。旁边的张振武见到熊秉坤和蔡济民都支持黎元洪,内心更加不满,拔出枪起身道:“我支持孙武,我等革命是为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岂能任用旧官?我这就去杀了他!”
最角落上的邓玉麟实在是烦透了争来吵去,嘟囔道:“去吧,你若是不怕明早军中闹分裂,士兵都过河去杨秋那边,就去杀了他吧。”
他这么一说后张振武还真不敢动手了,谁都知道这几天军心不稳,士兵稍有风水草动就是拔枪开打,三天来武昌城已经有上百人死于非命,就连旧军官都死了好几个,要是再闹下去恐怕真要便宜对岸。
幸好刘公为人圆滑,立刻拉着张振武坐下:“好了好了,都别争了,推举黎元洪这事暂时就这么定了,等黄兴他们抵达后再议。现在大敌当前,哪怕是个空名头也让他坐着先稳定军心再说。”
既然刘公这么说了,大家也只好暂时不在讨论此事,不过文学社和共进会之间的龌蹉却是加深了不少。眼看气氛就此沉闷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李作栋兴奋地捏着电报走了进来:“居正和谭人凤要来了,这是刚收到的电报,说已经抵达九江,最迟几天后就会赶来。”
听到这两个名字,刘公心底总算是松了口大气,孙武也望着外面黑森森的夜色,目光闪闪似乎在做什么重要决定。
第六十七章 艰难的新装备
小巧的美国产台灯下,苏洪生趴在桌上两眼冒光,激动兴奋恨不能投射到厚厚的图纸中去。
杨秋看着他也不知道是想笑还是想哭,因为军械问题已经成了心腹大患,所以才连夜找来想详细问问汉阳厂的进度,只是没想到他一来就融入了自己拿出的几种军械图纸里,连半句话都没让自己说出口。
这几种军械图纸都是他精挑细选拿出来的,一共三种新装备,分别是后世的莫辛纳甘M1944、经典德造M24手榴弹和80毫米迫击炮资料。
虽然军迷都喜欢毛瑟98K,M1加德兰或者李恩菲尔德,但他却对“傻、粗”的莫辛甘纳情有独钟。和老款莫辛纳甘相比,M1944更加短小,重量也更轻,还保留了传统的皮实,简单构造等优点,易于大规模生产,最主要是非常适合文化低的士兵使用。后面这点几乎俄国武器都有,这和俄国的国情有关,目前的中国恰恰和俄国一样,士兵文化率很低,所以就越需要确保武器简单皮实,容易上手。
当然看中它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俄国的7。62*54R突底缘弹比目前的德国7。92毫米子弹后座力更小,更适合东方人使用,而且突底缘锥形弹壳适合基础工业差的国家,因为突底缘弹壳对弹膛尺寸的要求相对宽松些,允许有较大生产公差,这点对汉阳的工业能力几乎是福音。至于M1和李恩菲尔德则想也没想,道理很简单,射速越快消耗越大,他连重机枪都不想要多少,就是因为没钱也没那么强的后勤能力供它们糟蹋。
当然M1944也不是没弱点,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枪托和拉机柄,以前的枪托下面是直线,上面是弧线,非常不利于刺杀发力,拉机柄太短,头部为圆形,非常不好握,尤其是冬季戴手套操作滑手的概率很大,这会直接影响到士兵作战。所以他进行了一点改进,枪托改为三八大盖的模样,把准星改为觇孔式,新兵瞄准射击更加简单,标尺和照门都相应做了改进,莫辛纳甘标志式的折叠四棱长刺刀也被弃用,改为可卸式刺。拉机柄进行加长且改为了闭锁时下折而不是水平,可以防行军时刮蹭,头部换成了椭圆形。
至于赫赫有名的德国M24手榴弹一点没改,其实原本他是不想采用木柄手榴弹的,因为木柄手榴弹虽然看似工艺简单,但其实木柄制作起来却比较复杂,论效率远比不上全铸造的卵形手雷。但通过白天的交战发现,目前枪炮厂制造的炸药还很有问题,手雷虽然样子小巧可以携带更多,但装现在的炸药杀伤力肯定不够,而且手雷更适合巷战,所以才选了二战时德国最经典的M24,它的装药比手雷要大一倍,长手柄也易于没经过训练的人使用。
迫击炮已经不用多说,唯一遗憾的是此刻光瞄还很昂贵,国内基本造不出,只能沿用最老的机械瞄准具,所以等到苏洪生总算是从图纸中拔出目光,立刻追问道:“苏老,怎么样?”
苏洪生怎么能不知他的心情,武昌拒绝了支援的事情已经听苏小虎说了,可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选择制造新式武器而不是继续造汉阳造,实在是有些大胆,连忙说道:“大人,恕我直言,此刻军中最需要的恐怕是汉阳造,不是这种新步枪吧?”
杨秋知道他误会了,笑道:“苏老您猜错了,目前我军只需要汉阳造,这种枪是要等安稳下来后才开始逐步制造换装,我现在拿出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造出样枪先实验。”
一听实验苏洪生松了口气,他现在就怕杨秋指着鼻子要他一天造几十支新枪,笑道:“这般详细的图纸,我看有两月就应该可以拿出样枪了。”
新枪的时间不急,何况拿出样枪后他还准备送到德国找毛瑟公司继续改进一下,所以转头又拿起了另外两种图纸问道:“这两个呢,能不能造?”
“这个手……手榴弹行,预刻的外壳和引线都不是问题,主要是……木手柄加工起来不易,可能会因此耽误速度。”苏洪生不愧是老资格枪炮专家,很快就看出了手榴弹的最大问题。至于第二种杨秋硬说是炮,却没有炮样子的迫击炮却让他犯了难,想想后直截了当的说道:“大人,我也跟您交个底吧。我们现在每天最快可造50支汉阳造,圆头子弹2万发,您那个尖头子弹刚开始仿造,每天最多3000,炮弹每天800发。”
苏洪生继续说道:“要是能解决木工的问题,这种手榴弹倒也简单,每天造出两三百不成问题。但炮恐怕太难!您是知道的,炼钢厂虽然暂时军管了,但那些钢都是不能军用的,造手榴弹用做外壳和内衬钢子倒是可以,造炮筒根本不行,国内也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