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电能。”曾炩看看而谈。“大家可以想象,要是做出了一个这样的机器,那么,就会有许多的电能,也就能点亮许多这样的玻璃球。我们可以将这种机器叫做发电机,而这种玻璃球则可以叫做电灯,就和我们点的蜡烛和油灯一样。”
下面的学生们仍然是一大片的一副痴迷的模样,的确,要是能够大量的使用这种被校长叫做电灯的东西,那实在是太美好的事情了。他们刚才发现了,这个叫做电灯的东西,比起油灯和蜡烛,那是明亮的太多了。要是在黑夜里点上一盏,那绝对会照亮一大片的地方。
曾炩之所以将电的概念引入大学,那是他已经有了豁出去了的自觉。自从刘萧和伏寿无意间将蒸汽机做出来之后,他就少去了很多的顾忌。
本来,他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改变了太多的历史,他先是将现代农业引入这个时代,然后是现代数学,现代物理,现代化学,这一切本不该出现的东西,已经纷纷出现。既然如此,还用顾忌那许多干什么?
第四卷 一统河北 第四章 曾炩的决断
要说,曾炩本身的出现就已经是一个不合理,而且是最大的不合理。
既然,这最大的不合理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根发芽,并长成了参天大树,那么,再增加一些也就无所谓了。
在之前,曾炩是没有这样的认识的。所本来,按照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将这个时代完全的变一个样,甚至是提前一千多年在中国实现现代化。但是,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大肆改变历史进程而导致什么不良情况出现,所以,在这些年里面,他做的事情都是缩手缩脚的,不敢放开来做。
但是,在刘萧和伏寿做出蒸汽机之后,曾炩好好的想了想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在这些年的缓慢改造中,他曾炩已经将历史修改的面目全非。
不说他引入现代农业、现代数学、现代物理和现代化学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冲击,单说他对这个时代战争的改变,那就已经是惊天动地了。
他先是改变了炼铁技术和炼钢技术,让钢铁在北疆成为极为常见的物品。然后,他发明了火药,甚至造出了三大强酸并进一步造出了烈性炸药**酯。他甚至将火炮这个数百年之后的战争利器也引入了。
曾炩想过之后,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要是上天真的存在,真的要因为他对历史的改变而惩罚他,这惩罚早就该来了。但是现在他仍然活的潇潇洒洒,那么,还顾忌那些干什么呢?
曾炩一直是一个热血青年,拿句稍微时髦的话说就是叫愤青。他的这种感情并没有因为他的灵魂的老去而稍减,三世为人,他都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充满了感情充满了爱。如果因为民族而要使自己得到报应,那就让这个报应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既然爱这个民族,那么,自己能够多做一些就做一些吧,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高尚,只是觉得自己身为华夏儿女,维护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一片热土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百余年的人生经历,让他见识了这个民族的人的美好一面,也见识了他们的劣根性。虽然他对这个民族的一部分行为也看不过去,但是他一直在容忍。就像爱自己的另一半一样,既要喜欢她的优点,也要包容她的缺点。可以在心中抱怨,可以表达不满,但是绝对不能做出对不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这一片土地的行为。在面对外来威胁的时候,绝不能在窝里斗,任何时候,对外面,都只能用一种语气说话!
现在,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一片热土处于世界顶峰的时候,但是她有走向衰落和沉沦的迹象。那么,自己来了,就应该做出一些实际行动,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不相信自己是平白无故的出现在这里的,任何事情出现了,都有他出现的必要,也就是说,自己出现在这里也是必要的。那么,自己应该做的,就是改变这种走向沉沦不振的情况。
身在这个时代,曾炩感觉到太多的不方便。但是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那就是落后,方方面面都很落后。
以前,曾炩只是在小范围之内将其加以改变。但是,现在他明白了,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他是志在天下的,那么,总有一天他将面临的是整个大汉的子民。而人类发展的轨迹必然是向前的,将来会出现的东西也必定会出现,那自己将它早一些时间做出来,又有何不妥?
现在的北疆,基础太差,很多事情,曾炩想做,但是却是有心无力。譬如说前面刘萧和伏寿想做出具有实用性的蒸汽机,但是却是受困于材料最终不能实现;现在曾炩做的这个电灯,只能用竹丝做灯丝,那也是因为不能将钨提炼出来;他做不出合格的导线,因为没有塑料,只能用裸露的铜丝做导线;他想做无缝钢管,但是技术却是不能实现……
所以,曾炩现在只能尽量的加快基础设施以及基础技术的储备,最重要的是进行人才的储备,他建立一系列的学校,将现代数学、现代物理、现代化学等先进知识引入这个时代,就是为了解决人才储备的问题。
但是,人才稀缺的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批能用的人才,虽然不是真的需要一百年,但是十数年还是需要的。到现在,曾炩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只有他老师郑玄带来的那一百多人可堪重用,事实上,如今骠骑将军府下面的人才,除了曾炩四处招揽的外,绝大部分都是这一百多人里面的。
不过,他们这些人才,曾炩最先的培养方向就是选定了的,那就是向内政方向培养。不过,现在曾炩急需的,却是科技人才。没有别的方法可想,曾炩只得将这个希望寄托到无极大学里面尚未毕业的学生了。他们一直接受的都是新式教学,有数理化基础,如果能够对他们进行导向性的指点,还是很有可为的,这也是如今曾炩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曾炩留下许多问题让这些学生思考,然后就离开了,他还需要去一趟骠骑将军府下属的武器研究所。
在几年之前,武器研究所下辖的火炮研究所就已经将火炮研制出来了,通过这几年对工艺和材料的改进,已经可以生产出威力较为客观的火炮了。不过,这距离曾炩的理想的目的还是相差巨大,因为这个威力较大是相对第一代的火炮来说的,其威力大概和十九世纪中叶时世界上的通用火炮差不多。
此时,开花炮的工艺难题已经解决了,也就是说,现在的大炮,打出去已经会爆炸了,不再是原来的那种圆溜溜的炮子。不过,爆炸的威力不够,只能是杀伤人员,对建筑的破坏能力,反倒是不如原来的了。也就是说,如果今后要攻城,还得使用那种实心的炮子。
要增加开花炮的威力,一个是要改善火炮的设计,加长身管,加大口径;另一个则是要采用大威力的炸药。现在由于**酯的产量及其有限,所以火炮采用的火药还是黑色火药,当然这个黑色火药不是黑索金,那东西对这个时代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只有等到化工大量应用了才可能。
曾炩这一次来武器研究所,不是为了火炮的问题,而是为了另一种战争利器——火枪。
火炮有战争之神之称,但是火枪在战争中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火枪在宋代时即是一种著名的用于近身战的火器,但最早可能五代时就出现,最初是绑上火药喷火器的长枪,此武器与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
清以后火枪也被用来指名一种前装填的滑膛枪(亦有后填装式火枪,但无法保持气密,威力较小,不常被使用),用肩部、肩部上方、胸前为稳定点发射的火器,但自17世纪末叶以来,几乎欧洲各国都统一了火枪的稳定点为肩部。与其后继者步枪同为单兵肩射的长管枪械。
火枪最早发源、改进于中国,传承于阿拉伯世界,发扬光大于欧洲。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火枪是10世纪宋朝的竹制枪管的突火枪,在14世纪明朝焦玉所著的《火龙经》中就有记载。13世纪元朝出现了铁制枪管与最早的手枪(手铳、手炮)。阿拉伯人获得西征蒙古军的火枪技术后,发展出马达法(Mardafa),一种可以附有手斧的步兵手炮。欧洲最早出现的火枪记载为1364年意大利佩鲁贾城兵器库的清单。最早的实物,是1849年在德国坦能堡发掘出来的、毁于1399年的铜制手炮(Handgun)坦能堡火铳。
发源于中国,却是兴盛于欧洲,这是一个尴尬的结果,就像是火炮一样。
如今,曾炩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他要将火枪制造出来,让它与大炮一样,成为他将来向外扩张的利器。
在这个时代,战争完全是处于冷兵器时代,要是曾炩能够让自己的军队都使用上热兵器,那么,他的军队绝对是无敌的。
曾炩不希望用大汉子民的生命于鲜血来铺就他的霸业之路,来自后世的他,是一个极为珍视生命的人。曾炩很是喜欢杜甫的那首《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当然,他对“列国自有疆”这一句不是很喜欢,他希望将大汉的疆土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才是他最喜欢的事情。
现在,他的军队远攻有大炮,海战将来也会有铁甲战舰,为了平衡发展,那么对于步兵和骑兵,他们的武器就需要更新换代了。而火枪并不难制造出来,至少在曾炩眼中最原始的火绳枪是不难制造的,现在他北疆已经完全具备了制造火绳枪的条件。对于更原始一些的,曾炩自然是不屑于去制造了,那些在战争中根本发挥不了什么威力。
第四卷 一统河北 第五章 大工业
曾炩带着戴霜等人去了大陆泽东边的南辔城,这里是北疆水军的训练基地,还是北疆最大的纺织业中心。
此次曾炩前来,既是想看一看如今北疆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曾炩重视航海事业,他是想将大汉国的土地扩张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的,那么,海军在这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北方人绝大部分不习水性,要想一下子就将他们拉到大海里去训练,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北疆腹地的大陆泽,就成为了最理想的水军训练基地了。现在的北疆水军还很薄弱,也就那么不到一万人,其中,甘宁是主将,而甘宁带来的那八百人,则是成为了水军的核心力量。
不过,曾炩到这里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水军基地,而是去了由郑玄的儿子郑梦秋负责的纺织厂。
因为没有事先通知郑梦秋,曾炩一行人到了的时候,郑梦秋还在厂里帮着工人解决几个技术问题呢。他来不及洗掉手上的油污就跑了出来,一见到曾炩,只能尴尬的笑着,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郑师兄,你干劲不错啊!不用多礼了,随便点,随便点!”曾炩笑呵呵的说道。
“主公大驾光临,梦秋来迟了,望主公见谅!”郑梦秋却是不想失了礼,郑玄的家教是很严的。
“好了,废话少说,带我进去看看!”曾炩大大咧咧的说道。
虽然曾炩在纺织厂里没有见到他想像中的那种现代化纺织工厂的样子,不过,几百台水力纺纱机罗列其间,工人们往来穿梭,这也让曾炩感受到了大工业的魄力!
以往,那些手工作坊,几乎都是单家独院的,那有这气势。而曾炩在厂里走了一圈之后,也发现这郑梦秋还真是有点头脑。如果仅仅利用水力的话,纺纱车就应该靠近水源,而郑梦秋却用了一套巧妙的办法,也就是利用了一套原始的齿轮传动机构,用水车带动各台纺纱机,另外每台机器还有个分离机构,这样,几百台机器既可以同时运作,哪台机器如果出了问题,还可以单独撤开来修理,并不影响其他机器的生产!
“郑师兄,你真不错啊,这些都是你发明的吧?”曾炩指了下那台巨大的齿轮传动装置。
“主公见笑了,其实这也并非我一个人的发明,还有几位工人帮了我的大忙。另外,我还有一事没有来得及禀报主公,我在这里收了几个徒弟!”郑梦秋对曾炩说道。郑梦秋虽然是曾炩的师兄,但是他许多的知识,都是跟着曾炩学的,所以,曾炩也算是他的半个老师,所以他才向曾炩汇报这件事情。
“徒弟?”曾炩一惊,马上笑了起来,“不错不错,你也收徒弟了。你做得没有错,如果有可栽培的人才,你也不要自己藏着,都送到无极城来,让他们接受系统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
“梦秋明白!”郑梦秋满口答应。
“好,我们去别处看看!”曾炩说道。
纺纱车间旁边就是织布车间。虽然规模是小了一点,不过上百台织布机同时运作起来,那场面也是很壮观的!曾炩观察了片刻,心里略微估算了一下,就吃惊不已。如果这些机器不停的运转,那一个月就能生产几万丈的布匹了!
“郑师兄,你这里一月能生产多少棉布?”曾炩看着一大片的织布机,随口问道。
“主公,前三月,一共产棉布五万匹,后三月,经过一定改进之后,产棉布八万匹。现在我还在想办法改进织布机,希望最终能够达到月产棉布五万匹的水平!”郑梦秋细致的回答了曾炩的问题。
这织布机是郑梦秋在以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虽然烦琐了一点,不过却完善了工业化生产的结构,这样,纺出来的棉纱,就可以直接织成布匹,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么多,恐怕顶得上几千个劳力了吧?”曾炩也有一些吃惊。
“主公见笑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水平,这里织出来的布,至少可以顶得上八千个劳力!”郑梦秋很自豪的回答道。
“那你用了多少工人?”曾炩心里惊讶不已,如果有十几座这样的工厂,那以后大汉百姓还愁没有衣服穿吗?
“不足五百人!”郑梦秋很简洁的回答。
“不错,不错!”曾炩赞不绝口,当工业的力量爆发出来之后,其创造的财富是难以想像的!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到一战之前,工业社会的总产值,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之前人类数千年文明的总产值,这就是工业的力量。突然,朱祁钰想起了军装的事情,就把郑梦秋拉到了一边,小声说道:“不久之后,高句丽将进攻公孙瓒,到时候我就要率军北伐了,上次说的军装的事情,你都搞好了吗?”
“主公,我已经准备妥当了,虽然晚了一点,不过都是按照你的要求从新设计的!”
“这么快就准备好了?带我去看看!”
来到仓库,曾炩心里是一惊一喜。这郑梦秋是个办实事的人,几座大仓库里早就已经对方满了整齐,干净的新军服。
“我正准备这几天派人把这些货物都送到京城去,只是最近运力紧张,所以还没有来得及发送!”
曾炩一愣,运送这些军装也还真是个问题,也只有慢慢等了。
“对了,这事我还差点忘了,走,带我去试一试!”
当曾炩穿着一套牛仔服出来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傻了眼。在他们的眼里,这哪里是衣服啊,看那裤子,周围连遮的东西都没有,而且衣服也像件马褂一样,哪有那么短的上衣?更让大家受不了的是,这破烂衣服怎么能够穿到大汉国的骠骑将军的身上去,如果让外人见到,这不是丢了大汉的颜面吗?如果大汉国位高权重的骠骑将军都穿破衣的话,那别的国家怎么看待大汉?
“主公,这……这……这有失体统啊!”
“体统?”曾炩笑了起来,他本就是个不守旧规的人,哪还管什么体统。“得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