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似乎想到什么,楚质脸『色』突然微变,又拿起信来仔细阅读。
“公子,怎么了?”初儿有些不解。
“婶娘年纪不小了,生的又是双胞胎,也不知她是否能承受得住。”楚质担忧说道,又将书信内容只字读了次,见到没提及此事,才安心几分,毕竟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公子,怎么样,夫人她没事吧。”初儿也忧心起来。
“没事,是我杞人忧天了,不过坐月子期间,确实应该好好滋补身子。”楚质笑了笑,轻声说道:“初儿,待会你去买些『药』效显著的补品,令人即刻送回去。”
“夫人福运无双,不会有大碍的。” 初儿柔柔点头,岔开了话题,笑着说道:“公子,这事算不算惊喜?”
“算,怎么不算,真是天大的惊喜啊。”楚质笑道,只是先喜后惊而已。
一双美丽的眼睛顾盼生姿,唇角勾起一道漂亮的弧形,初儿娇声笑道:“那两个月前,公子答应初儿的惊喜,什么时候兑现啊。”
楚质愕然,心中轻叹,果然,轻易不能向女子许诺,因为她绝对不会忘记的,也不着急回答,而是笑道:“印社的生意,最近怎么样了?”
“还可以。”初儿谦逊了起来,末了还是没能忍住,秀眉弯弯,喜笑盈盈道:“杭州城五十七家打尽。”楚质自然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才不是呢。”初儿俏脸微红,心中喜悦,低声说道:“初儿只是按照公子说的去做而已。”
“更加难得的就是,初儿始终居功不傲。”楚质笑了起来,搂住初儿纤细小腰,在她那香嫩柔软的樱唇上吻了一口。
如水绮丽的美眸泛过丝丝缕缕的朦胧之『色』,初儿蜷伏在楚质胸前,柔声道:“公子,这几天,又有许多人找上门来,托印社出版文集、诗词经书。”
北宋文风鼎盛,文人士子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有撰写诗词、散文、笔记小说的习惯,而且特别热衷于出版自己的文稿,在他们的心中,这不仅只是为了扬名天下,更有着深层次的含义,希望自己能在青史中留名,君不见,历朝历代,有多少人生前默默无闻,但是一但有书稿传世,立即受到后人的追捧。
况且,圣人都有训言,立功、立德、立言,连不为名利,周游列国教化天下的孔夫子,晚年的时候,也修编典籍以传后世,所以自诩儒家门徒的文人士子们,自然是向圣人看齐,岂能甘心落于人后。
特别是宋朝优待士大夫的国策,文人儒生固然有出身贫寒者,然而一但考取功名,兜里自然也不差钱,印上几百本诗词文集,就算不能因名扬天下,青名留名,但是分发给亲朋好友们,看到他们羡慕的眼神,也倍觉得有面子。
所以说,开家印社,最赚钱的还是帮人出版书籍,而且以楚质印社的技术,成本大大节约,随便印本书,不仅不用给版权费,而且印书的人还要给足人工纸墨钱,想不赚都难,显然,初儿却心了,不然也不会如此明显的暗示。
“既然如此,那就接下吧。”楚质笑道。
“公子,你。”初儿睁大美丽的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毕竟前些时候她也这样暗示过几次,只是楚质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含糊其辞,转移话题,不接话茬,至于什么原因,见楚质不想明言,她也没有追问,刚才只是想再试下而已,其实也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却得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怎么,难道在你眼中,我真是个有钱不赚的大傻瓜吗。”楚质笑呵呵说道。
“初儿才没有这么想过。”初儿娇嗔道,说的也是实话,要知道自从跟在楚质身边,她就发现,楚质与一些人不一样,开口张口不屑言利,反而对经营生意非常感兴趣,有时候初儿也在猜想,如果楚质没能考上进士,肯定会成为一名巨贾。
“嘴上没说,但心里就是这样想的。”楚质笑道,右掌从湖绣衣裳边缘『摸』入,顺着初儿光滑平坦的小腹『揉』抚盘上,落在她心口位置,仔细的感受着那整齐有序的心跳。
手掌传来的热量仿佛渗进了芳心的角落里,初儿身子微颤,只觉一道暖流涌遍全身,螓首轻埋在楚质肩膀,星眸半闭,俏脸『露』出甜美的笑容:“这样说来,公子答应初儿的惊喜,已经准备妥当了?”
“真是我肚子里的小虫子,什么都瞒不过你。”楚质笑道,伸手在怀里『摸』索了下,取出一本两指宽厚的书来。
如果这本书是雕版印刷出来的,两指宽厚,才不过二三十页纸,但是换成铅字印刷,加上特制薄透的竹纸,这种厚度的书,起码有七八十页,从这可知两者之间的技术差别。
螓首低垂,乍看见书籍封面的内容,初儿便愣住了,秀气的眼睫『毛』轻轻跳动几下,似乎有点眼花的感觉,过了片刻,她才反应过来,指着书籍,惊疑问道:“公子,这书是你的?”
这话好像有点不通,既然书是从楚质怀里拿出来的,肯定是他的啊,然而,就算识字不多,初儿也能清楚明白的识出书籍封面上的几个字。
“楚质诗词集。”楚质轻声念诵出来,同时顺手翻开首页,指着注释,微笑说道:“嗯,如果没有第二个籍贯在东京汴梁,表字景纯,且时任杭州钱塘知县的人,这应该是我没错。”
“噫。”突然之间,初儿又有发现,纤指捏着一页书纸,模样显得有点激动,颤声说道:“公子,这字颜『色』,怎么会有颜『色』。”
也不怪初儿这么激动,别的书籍,字体颜『色』都是乌黑墨『色』的,然而楚质的诗词集却与众不同,不仅有墨『色』,还有蓝、黄、朱三『色』,这怎么不令人惊奇。
不等楚质回答,初儿又娇呼起来:“还有,这画。”
望着书页上秀逸工致,『色』彩斑斓的彩印『插』图,楚质嘴角含笑,心里有理由得意,因为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首创”。
要知道,无论是折扇,还是竹纸,或者活体字,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人发明出来,只不过在小范围传播,让楚质钻了空子,扩大经营而已。
而现在的彩『色』套印书籍,是北宋时期根本没有存在的,元代才开始萌芽,到了明代才慢慢传承发展,只不过如今,楚质利用先见之明,招了一帮工匠,经过几个月的实验,终于使得这项技术提前两百多年现世。
看着精神似乎有些恍惚的初儿,楚质轻笑道:“初儿,如何,现在可有惊喜的感觉。”
嗯,初儿使劲点头,纤手抚摩着『色』彩斑斓的书页,眼光闪过一抹亮『色』,只要这本书籍面世,可以料想,肯定会令人震惊之极,到时候依稀间,初儿仿佛见到财源滚滚而来。
纤手仔细翻阅着书籍,初儿急切说道:“公子,这书印了多少册了,准备什么时候出售。”
“不急。”楚质微笑说道:“这只是初稿,诗词内容还未定下来,再等几天吧。”
或许诗词并不是自己所著,楚质对于出版诗词文集并不是那么的在意,不过第一套彩印书籍,肯定会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况且,物以稀为贵,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他不是圣人,这种名利双收的好事,怎么可能往外推。
然而,楚质也有些犹豫,毕竟以他的名气,也有出版文集的资格,但是声望还未能达到服天下之众的地步,书籍一但面世,在为彩印震惊的同时,一定会有些人对书籍内容吹『毛』求疵,要是能寻出丝毫失误之处,定然十分乐意大肆宣扬。
楚质自然不愿意成为某些人的笑话,对书籍的内容、注释、『插』图自然是精益求精,不过事到临头,还是有点不自信,看来只能找个高人指点一二了,目光闪烁,楚质暗暗寻思片刻,立时有了决定。
“哦。”初儿有点失望,随之一脸的憧憬之『色』:“到时把所有的书都印成彩『色』的。”
“笨丫头。”怜爱的碰了下初儿秀气琼鼻,楚质笑道:“彩印的成本不菲,定价格自然昂贵一些,除了少数冤大头,兜里没几个钱的,就算心动也未必肯买啊,况且书籍的内容又一致,自然不会多此一举。”
“人家没想到嘛。”初儿俏脸浮现两朵彩霞。
“这事以后再说,不过若是有人前来印书的话,可以提供他们几套方案,一是有彩有图,其中『插』图又可分为彩『色』图与墨『色』图,二是有彩无图,三是无彩有图,同上。”楚质慢慢列举,微笑说道:“这些方案随意他们挑选,任君搭配,最好全部都要。”
“所以说,最厉害的人是公子。”初儿盈盈笑道,一双『迷』人美目闪现出崇拜之意。
“那是自然。”楚质傲然地笑道,反正私闺之中,没人看见,他也不介意轻狂一下。
“不过,公子。”犹豫了下,初儿说道:“印社还有个问题。”
。。。。。
明天出发,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想想就累,祝我一路顺风吧。
第三百四十章 补阙
第三百四十章 补阙
“什么问题?”楚质问道,有点儿莫明其妙,他虽然没有经常关注印社的情况,但是好待也偶尔询问一二,有事情的话,多少应该听到点风声才是。
“公子,都已经这般久了,印社也有刻起了名字了吧。”初儿低声说道:“不然人家想寻上门来,也无处打听。”
“哎呀。”楚质轻拍额头,叹声说道:“你不提我都没发觉,居然连招牌都没有想好,真是忙糊涂了,百密一疏啊。”
“公子日夜为民『操』心,因公而废私。”初儿盈笑说着,听见楚质连连摆手,轻笑说道:“好了,都是自家人,就不用如此奉承,疏忽就是疏忽,也用不着避讳什么。”
眼眸波光流,初儿柔唇微笑道:“那公子觉得印社起个什么名好?”
楚质自然清楚,起印社的名字,未必要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在内,但是也不能胡『乱』安一个那么简单。
寻思片刻,一时之间也不得其所,『揉』了『揉』额头,楚质问道:“初儿,你可有什么建议?”
“公子,初儿见识浅薄,如何能想出好名字来。”盈盈微笑,初儿说道:“反正此事也不不着急,公子不妨慢慢寻思。”
轻轻点头,突然想到一事,楚质连忙问道:“初儿,既然印社还未起名,那这两个多月来,别人是如何称呼这家印社的?”
“西林印社。”初儿说道,解释起来:“因在西林桥畔附近,所以大多数人都将印社冠以西林之名,就连印社的里匠役,也是如此。”
说着初儿俏脸若有所思,轻声说道:“难道公子也觉得这名字不错?”
“何止不错,简直是妙名天成,西林印社朗朗上口,真的很好,以后就用这个名字吧。”楚质笑道,要知道世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形成了路,同理可证,既然人家已经认同这个名字,可能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在某种程度上说可谓深入人心,贸然更换的话,或者反而让人不满意。
初儿自然没有异议,立即答应下来:“既然如此,那待会初儿就去让良匠做个匾额。”
“不急。”楚质温和的笑了笑,轻轻站了起来,说道:“待我拜访一人回来,再做此事也不迟。”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开湖工程进展十分顺利,除了长堤还有少部分修筑没有完成之外,其余大部分的浚疏工作已经做完,近五万民工已经遣散四万多人,只余下三四千在修筑长堤,
相对来说,填泥筑堤并不难,难的是堤上的石桥,既要考虑到石桥一但建成,不仅要受到湖流的冲击,还要经得起诸多行人路过的重力负担,同时也要保持舟船穿越东西的畅通顺行,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其中的技术含量,岂是一个难字能道尽的。
还好沈括不愧是传说中的天才,在楚质的协助下,可谓是绞尽脑汁,终于将上述困难一一克服,据楚质的估计,再有几天时间,长堤也将修筑完毕,到那个时候,开湖工程才算正式完成。
杭州州衙衙门,还欠差一些收尾的几道工序,自然不用再时时前去巡视,范仲淹也逐渐把精力集中在其他公事上面,刚批了几道文书,听闻楚质求见,立刻吩咐衙役请他进来。
“见过太守。”走入签押房,楚质拱手行礼,见到范仲淹现在的模样,一抹类似悲伤的情绪油然而生。
或者是天气转冷的缘故,多穿两件厚衣,但是范仲淹脸『色』依然显得有些苍白无血,提笔的手背呈青乌之『色』,有几道深深开裂的伤口,结着一层薄痂,隐约可见丝丝血迹,这都是在开湖时候遗留下来的伤痕。
旁人知道范仲淹的『性』格,不敢劝他休息,只能让大夫为他施『药』包扎伤口,但是因为受伤的是右手,要批阅上下传承的文书,范仲淹只是涂了些『药』汁,执意不肯用布包扎,就是怕造成行动不便,难以动笔处理公文。
有的时候,楚质也在怀疑,自己当初提出开湖,转移范仲淹注意力的办法,到底会不会弄巧成拙,变成了好心办坏事,然而,每当见到范仲淹虽然『操』劳辛苦,但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散发出喜悦之『色』,心中又觉得自己做得没错。
挥手让楚质坐下,范仲淹微笑问道:“怎么,长堤是否又遇到什么困难?”
“太守放心,长堤工程一切正常。”楚质犹豫了下,径直说道:“下官这次是为私事而来。”
嗯,范仲淹扬眉,如果是换成几个月前,楚质敢说这句,他怕是立即翻脸赶人,但是经过几月的接触,范仲淹对楚质的好感日渐月增,不仅可以用欣赏来形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青眼有加。
谁都清楚,只要看一个人顺眼,哪怕对方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不太过份,都能容忍得下,此时的范仲淹也是如此,以为楚质有什么学问上的事情向自己求教,当下和颜笑道:“何事,但说无妨?”
楚质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的诗词呈上,谦恭说道:“太守,前段时间,老师说要考校下官的功课,却没定下个章程,圣人有语,吾日三省吾身,下官揣摩,觉得老师或许就是要下官反思自己的学问得失,加以总结。”
“如此,下官便生出了版刻出书的念头。”楚质一脸的惭愧之『色』说道:“诗词虽非大道,然,下官自知才疏学浅,只是粗通经典学问,不敢献丑,只能以此来卖弄,希望能博老师欢心一笑,历经几月,书已成稿,但下官却不自信,今日前来,只求太守予以指点。”
诗词才入手,随意翻开,未读内容,却如同初儿一样,范仲淹立即被书籍的『色』彩所吸引。
自然,作为一朝宰相,朝廷的重臣,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基本的本事,心中固然惊讶异常,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问道:“这书你是托哪家印社版刻的?”
“城中西林印社。”楚质微笑解释起来:“才开张不久,但是实力非同一般,短短两三个月已经成为杭州数一数二的大印社。”
虽然有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话里也没有多少虚浮。
范仲淹轻轻点头,不置可否,对于商业方面的事情,他没有成见,但是也不会太过关注,自然不了解印社的底细,更加不会感兴趣去查探,出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也不可能知道彩印技术的进步意义。
“书籍印制得倒是不错。”仔细翻阅片刻,范仲淹淡淡说道:“只可惜,内容却不怎么样。”
很正常,楚质一点也没有感到失望,或者不服,毕竟经常受到何涉这样的打击,早就已经习惯成自然,况且范仲淹是什么人物,如今的文坛领袖,宋学的奠基人。
像那些闻名后世、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流,比如欧阳修、王安石,现在就算文声已显,但却被范仲淹压得死死的,冒不出头来,直到范仲淹逝世,才开始为世人所知,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