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家可归-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家可归》全集
作者:文思曼
类型:现代都市
书籍简介
本文是发生在80年代的往事,男女主人公由于一袋金子引发的一段离奇的故事!以及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
正文
第一章 一上石片梁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号上午九时左右,中共靑山县委党史办副主任齐蓝天和干事白云,在靑山县石片梁下了长途汽车。
俩个人沿着公路往东走,找到乱石口进山的路。山路上铺满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黑灰色碎石片。白云仰头望去,岩面上挂着一块又一块的巨石酥成无数裂隙。山脚下每隔几步,都有从岩石壁上掉下的碎石片堆。整个峡谷两边的山风化的很厉害,白云倒吸一口凉气,心里感到非常害怕。她怕头顶上的巨石瞬间裂开,砸在她的头上、身上,如果较大的石头砸下来,她的小命就丢在着山谷中了。她不由得加快脚步,无论她怎麽想快走,但是碎石片在她的脚下打滑,她就是走不快。她走在碎石片上,站不稳不说,石片在脚下发出“哗、哗”的噪音,使人心烦。
山路非常狭窄,东西两边的群山距离非常近,群山遮住了太阳,峡谷中光线暗幽幽的。人走在狭窄阴暗的山谷中,就有了一种老鼠进了洞的感觉,令人十分的恐怖和不安。山路西边是光秃秃的松散酥裂的山岩,山路东边的山顶上,是长满树的高坡,在幽暗的光线中,树木好似守城的卫士,黑森森的,张牙舞爪地朝你压过来。
这是最令人恐怖不安的一段峡谷,万一有狼出现,你都无处藏身;有蟒出现,你就准备葬身蟒口。白云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她感到万分的恐惧。
俩个人走出极狭窄的一段峡谷,前面的路逐渐开阔起来。阳光透过树木照进峡谷。峡谷中没有看到一户农家院落,四周是黑黢黢的岩石和岩石缝中偶尔长出的一,两棵树木。峡谷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响,只有白云他们脚下的碎石片,发出“哗、哗”的声音。
他们继续往北行走,眼前的山路更加开阔起来。东面的群山距离石片路,远了很多。东山脚下出现了一条浅河。河床底下裸露出大大、小小的河卵石,大的河卵石高出水面将近一米,小的河卵石沉在水底。
山路上的石头从片状变成圆形的石子,走在石子路上的感觉比走在石片路上的感觉更差了。白云的小腿肚子累得几乎要抽筋,脚底板儿被石子硌得生疼,没走多久,她的鞋底已磨出小洞来。这一段路比较前一段路更难行走,他们走在石头子儿路上,费尽浑身的力气,也走不了多远。白云心想蜀道之难,恐怕也没有石片梁的山路难行走,她要念:“石片梁的路难行,难于上青天了。”
白云进山前没有人告诉她,石片梁山路的险恶,也没人对她说,你要穿球鞋。她不知道要走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就没有穿球鞋,她傻到穿了一双布底儿的布鞋。要是知道山里是这种情况,要是有一点常识,也不能穿布鞋进山。她新买的一双布鞋就这麽报销了,也不会有人给她补偿。她出了很多的汗,感觉到嗓子疼,想喝水。
前面岩壁上有泉水流出,大片的岩壁被水浸湿,泉水浸透的岩面颜色接近黑色,未被水流染指过的地方,岩壁的颜色是灰色的。泉水顺着岩壁流淌在地上,低洼处形成小溪,更低的地方,就变成了湖。一些茂盛的野山藤从悬崖顶上,垂挂下来,一丛丛,一缕缕的伸长了枝桠,几乎碰到白云的头发。白云也不管泉水是否干净,她已顾不了许多,她渴坏了。她走上前去喝从石壁上涌出的天然矿泉水,她用双手捧着泉水喝着,脚上的布鞋被泉水打湿,白云擦擦嘴,发现她的布鞋湿透了,她从小溪回到石子路上,因为她的鞋底湿,她有些站不稳,几次险些跌倒。齐蓝天要去扶她,被她拒绝。
俩个人用了五十分钟走出碎石路,已精疲力竭。总算到了黄土地上,有一座山横亘在眼前,这座山非常陡峭,有一些地方可以说岩面是直上直下。山上有很多树,还有灌木丛。在草丛中,有野花盛开。一股股清香扑面而来,清香中夹带着山里独有的湿凉气息;一股股浓浓的薰衣草香味儿,搅得人头晕目眩,太香了,要把人熏晕了。山坡上,草丛中到处都是蒲公英带着羽翅的籽儿,到处都是蒺藜,到处都是酸枣棵子,每一种植物都带着尖刺,都要扎人。白云避之不及,她的袜子沾满草籽,扎得脚面又痒又疼。她的裤脚上也粘着蒺藜,她弯下腰摘袜子上,裤子上沾着的草籽和蒺藜。她刚摘干净裤腿上的草刺儿,裤脚就被一棵长着尖刺的灌木枝挂住,她用力一抬腿,只听嚓的一声,裤脚被撕破一个口子。她很是恼怒,很是无奈。
山坡草丛中直立着,一只纯白色透明的空酒瓶,和二锅头酒瓶很像,只是瓶子上没有商标,瓶身上沾满泥土,这是青山县出的一种粮食酒,叫青山小粬酒。看样子空酒瓶,在这里放过很长时间。四野并无农家,也许是上山人带的酒。这种酒在青山县只卖一元二角钱,口感很好,深受大众的喜爱,属于物美价廉的好酒。看来有一个酒鬼,他上山带着酒,坐下来休息时就喝一口。白云往前行了数米远,发现了山坡上的第二只空瓶。这麽说,这个酒鬼不只带着一瓶酒?
齐蓝天不停地催她快走。他希望抓紧时间,在两天里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尽快回县城。白云是想快走,她没有脚力,走不快。她知道,从石片梁乡到沥水河乡,有一百多里山路,如果不抓紧时间,两天中绝对回不去。
齐蓝天是一米七几的大个子,身强力壮,爬起山来如履平地,他总是停下等白云。白云身材娇小,脚也小,即使跑着也跟不上他的脚步。她不明白,董主任怎麽安排他和自己结伴同行,他应该和各方面匹配的人作搭档。僻如董主任,田科员,况且他们都是男人,他们在一起行事也方便。为什麽非安排一男一女下乡?她不明白董主任是怎麽想的。
山坡上的草丛中,出现了第三个空酒瓶,再往前行酒瓶多起来,三、五成群,越聚越多。上山的路也越来越难行走。难爬的陡坡,白云用手够住前边的灌木丛,依靠它的帮助,她才能爬上去。白云气喘嘘嘘,满头是汗,每走一步都停下来喘气,她没带手绢,总是用手擦去额头上的汗,她把自己白白的圆脸抹得东一道西一道,抹成一个大花脸。她一边走,一边生自己的气。怎麽县委组织部让她来县委党史办上班,她就来了,她都没弄明白人家让她来干吗?如果就是利用她下乡,她以后会被累死的。她后悔来县委党史办上班,遇上不懂得怜香惜玉的领导,像使唤牲口一样使唤她,她即不是马,也不是骡子,让她爬这麽高而且陡峭的山峰,她以后会被使唤死的。董主任肯定舍不得让自己的女儿,累成这个样子。她感觉到自己都快累的吐血了。他们从下车就开始爬山,已经爬了四个多小时,还没有到达山顶。这座山峰得多高啊?
她看见东边山坡上堆成山的空酒瓶时,惊呆了!数以千记的空酒瓶堆成山?她绝对想不到,在这麽陡峭的山上,居然住着这麽多的酒鬼?这是从哪里背上山这麽多的酒?她以为是早些年修行的和尚,住在山上,寂寞时就喝酒,山上也许隠藏着寺院?
顶峰上有院落出现,靑石垒的院墙,红砖灰瓦的房子,白云以为累得出现幻觉,山上也会出现海市蜃楼?从山底下往山上走时,路上没有看见一户农家,居然在山顶上住着一家人,这家人的胆量该多大呀!白云不由得对山顶上的人家肃然起敬。
院墙里有很多果树,柿子树上已经挂果。房主人从屋里走出,笑容满面地看着他们,说:“欢迎,欢迎,你们在山脚下,我就看见了。早就准备好午饭,就等你们上山,你们的速度太慢,进来洗手吧!”
屋里有大红漆的八仙桌、太师椅、脸盆架子,墙上挂着镜框,里面有十多张照片,都是在县照像馆里照的。东、西屋都有火炕,堂屋里有通往东、西屋的灶坑。有两个大柴灶,灶台上各放着一个大铁锅。东屋火炕的东头,有一个木制的炕柜。炕柜上摆着几床洗得特别干净的被褥,炕柜下是一张新买的炕蓆。
主人请他们上炕,白云和齐蓝天也不客气,他们脱鞋上炕,围坐在炕桌边上。媳妇端上一笸萝烫面饼,一盘摊鸡蛋,一盘生菜,生葱、大酱,一盘拌土豆丝。她烫了壶白酒,拿了酒盅,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几个人盘腿坐在桌边。桌边坐着的还有主人的长女和次子。
主人姓王,我们称他为王哥。
王哥三十多岁,人高马大,黑紫脸堂,豹睛狮鼻,嘴阔牙长,声如洪钟。一看便知是个奇人,不是神仙下凡,便是野兽幻化成精。白云从未见过长相如此之人,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他一定是个力大无比的人,大力士。白云心想:奇人必有异相。看见他就想起“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白云想,王哥也一定能倒拔垂杨柳,看他那个头儿,那身板儿,他不比传说中的鲁智深差。看着就象个英雄好汉,他一定不怕山上的野兽,也不畏惧严寒和酷暑。
王哥上身穿着白色粗布褡裢,下身穿着黑粗布裤子,光着脚穿双绿色胶鞋。他兴高采烈地说:“今天高兴,县里很久没人来,你们是县里的哪个部门的?看见我放的酒瓶子啦?是寻着它来的?”
齐蓝天说:“我们是县委党史办的。我们看见你堆成山的空酒瓶了。山上的冬天很冷吧,不然怎麽喝了那麽多的烧酒?”王哥说:“你想知道山上有多冷,等到冬天我请你来喝酒。”齐蓝天说:“好啊,我就喜欢喝酒。你在路上不放酒瓶我也能找到你的家,上山只有这一条路,电线杆也是沿着山路上来的。下次我来,就寻着电线杆儿,找你喝酒来。”王哥指着白云,说:“你要来也带着她一起来。”白云说:“我可不来,我不会喝酒。”
齐蓝天问:“你在山上住几年了?”王哥说:“我们是七九年搬上山的,算起来也有四年了。这些酒不都是我一个人喝的,只要有人上山,我就留他喝酒。今天你们来了,也要喝几盅。你们要是不喝酒不能离开我的家。”
白云说:“我不喝白酒,你们俩个人多喝点儿。”她把烫面饼放上生菜,生菜上抹上酱,放上鸡蛋和大葱,卷成了卷儿,大口吃起来。她爱吃烫面饼卷菜,非常香。
王哥和齐蓝天俩个人喝酒,王哥的媳妇,女儿,儿子都不喝酒。他们也卷菜吃烫面饼,喝小米粥。
王哥问:“你们单位叫女人爬山,南边山多陡啊?你们单位男人都死光啦?让一位‘七仙女’爬山,你们领导不好,他不是好人。”白云听见王哥叫她‘七仙女’,有点儿不好意思,从来没人这麽赞美过她,她说:“不要这麽叫我,我可不是仙女,你这儿离天太近,王母娘娘听见该不高兴了。”
王哥说:“没事,我谁都不怕,就是玉皇大帝也奈何我不得,我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
齐蓝天问:“你怎麽住到山顶上?你们的老祖先住在哪?”
王哥答:“先祖的事不知道,我们家从我曾祖父那辈人,就住在山下的透灰窑村。我们村没有水和电,我父母去世后,我就想换地方生活,看到这里有电线杆,不远处有泉眼儿,我和我弟商量后拆了山下的房子搬上山住。”
齐蓝天说:“把房子拆了,再搬上山,再盖上房子,你们够能干的!”
白云问:“院子里的石磨、石碾,也是你们弄上山的?那得多少斤啊?”
王哥答:“你们没见我弟,他比我力气大。下午我带你俩去我弟家,泉眼儿就在他家院里,你们尝尝泉水,可甜了。”
齐蓝天说:“我们这就走,今天晚上要赶到透灰窑村,明天一早就去沥水河乡,下午一点,在沥水河乡有个会议,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吃完午饭我们就走。明天下午要赶四点钟从沥水河乡,回县城的班车,后天没有班车。”王哥说:“着什麽急啊,再把‘七仙女’累坏了。”齐蓝天说:“明天走不了就窩在沥水河乡了。”
白云问:“王哥,你院子里堆了那麽多黄土,是从山下的路上背上来的,干嘛用?”
王哥说:“可不是从山下的土路上挖的土,都是我媳妇背上来的。我有空也下山去背土。我要扩大菜园子,这山顶都是石头,我这是改良土壤。”白云说:“我爬上山里还喘呢,再背着一筐土上来,土就把我压死啦,你们太了不起了!”
刚吃完中午饭,齐蓝天就下地穿鞋。白云见他着急赶路,也下地穿鞋。她看见她的鞋面上已经破了,鞋底也磨的马上就不能穿了。她不知道这双鞋能不能坚持到沥水河乡,就是穿不到沥水河乡也没有地方买去,只有凑合穿着。王哥的媳妇拿出放针线的笸箩,找出针线把白云的裤脚给缝上了,然后她把白云鞋面的破洞也缝上。
齐蓝天从裤兜里拿出钱,递给王哥,说:“这是我们俩人的饭钱请您收下,按县里的标准给您的。”他把钱递给王哥,王哥说什麽也不接钱,齐蓝天只好将钱收了起来。
王哥说:“你们不是乡邮员,没要紧的事,县委又不缺钱,石片梁乡和沥水河乡都通车,这麽急是什麽情况?从我这里下山也得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透灰窑,从透灰窑到沥水河还要翻一座山,大槪有五十里山路,你们再急也赶不上明天回县城的汽车,不如在我家住一晚上,下午四点云彩就飘上来,飘在窗外,打开窗,它就飘进屋里,美着哩!明天早起再去透灰窑村也不迟。”
齐蓝天说:“我是急性子,不能耽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王哥问:“你们去透灰窑谁家?我就是透灰窑的人,搬上山来也没几年。”
齐蓝天答:“老民兵王山林家。”
王哥说:“他早没记性,问也白问,不如在我家住一宿,明儿起早走,还能赶上班车。”齐蓝天哪儿听劝,他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王哥见齐蓝天不吱声,知道白说了。他本是个痛快人,便催促他们快走,不要在他家耽误时间,他问齐蓝天要了党史办的电话,说以后去县里办事时看望他们。王哥和他们一起走出家门,他站在山顶上,把从山顶到透灰窑的下山的近路,指给他们。
透灰窑村偏离山路,从山顶下到透灰窑村走山路很绕远。从树林里穿行过去近一些。石片梁的后山上长满松树,树间是灌木丛,白云差一点踩在山鸡的尾巴上,山鸡像箭一样从白云身边飞起,吓了她一跳。她很耽心遇见蛇,走起路来非常紧张。他们俩下到山底下,看见了村庄。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山沟,透灰窑村就在山沟的西头。
第二章 夜访透灰窑
透灰窑村位于群山包围中,是群山中唯一的平地,王家哥俩儿搬到山顶上住,村子里只剩下六户农民。由于村子偏离山路太多了,电线杆没有竖过来。村子里没有电,家家户户夜晚点煤油灯照明。这里都是石头地,打不出地下水。每家都用水窖储存雨水,少雨的季节,农民吃水困难。年轻力壮勤快的男人,走几十里路到山顶去挑山泉水,喂牲畜,做饭,喝茶。年老体弱的人,懒惰的年青人,只能用水窖里储存的水,走那麽远的山路,他们也走不了,或者不愿意走。
王山林家院墙外,就是村里的打谷场,不大的一块地上,堆着几堆秫秸杆儿。有个青石滚子,滚子中间穿着一段粗绳子,被丢弃在打谷场上。
白云他们到达时,天没有完全黑下来,王老汉一家人上山脊的地里干活去了,还没回来。石片梁的山上全是石山,只有山脊上才有土,他们只能将秋粮种在那里。
天快黑时,一家人才回来,进得院中,王老汉说:“年年县里来人问我当年的事,我说过多少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