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经读本-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豫》:小心乐极生悲(2)
但是欢乐也要乐得其时、乐得其所,乐而有度、乐而有节,不能过度。《礼记·曲礼》中说:“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本爻中的“介于石”就是比喻一个人有操守、有节仪,面对享乐,能够把持住心身,坚固不移。虽然不排斥享乐,但乐而有节,不从早到晚无限度地欢乐,因此说“不终日(豫)”。作者赞赏和提倡这种对待享乐的态度,因此说“贞吉”,《象》也说“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虽然很多人知道耽于安乐的危害,但在现实中能够“不终日豫”就难了。昨天已经玩乐过了,今天还想玩乐,并且总是自慰:今天好好玩玩,明天再好好学习工作。对此,明代文嘉作《明日歌》《今日诗》。《明日歌》云: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今日诗》云: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今人也有一首《昨日谣》,与文嘉的《明日歌》《今日诗》相映成趣,因此也一并录于此: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这三首诗合观,可以说是咏叹时间的三部曲,它提示和激励我们反思过去,但更要把握今天,去为明天的未来而努力。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六三:一大早就欢乐,(应该觉悔),觉悔晚了,有悔恨之事发生。
盱(xū),有的版本作“旰(xū)”,是太阳初升的意思,也就是指早晨。俗话说,一岁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以一天而论,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也是人的精力最旺盛、最充沛的时候,最适宜做事、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一大早就开始享乐、不务正业,其他时间就更不用说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及时醒悟,认识到自己的这种错误行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反之,如果痴迷不悟,至老不悔,不仅将一事无成,而且小则毁身败家,大则亡国,到那时再后悔、悔恨也来不及了,因此断语说“悔迟,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九四:依据欢乐的原则欢乐,有大收获。朋友们聚会在一起,不用怀疑。
由,依据。得,收获。盍,合。簪,发簪,是古人用来束扎头发的发具。依据欢乐的原则而欢乐,会有大收获。那么这个原则指什么呢?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乐得其时、乐得其所,乐而有度、乐而有节。“朋盍簪”就属于这种情况。“朋”本指贯穿在一起的贝壳,后来也指跟随同一老师读书的同学,所谓“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盍簪”比喻同学像头发束在簪子上一样聚合在一起。《论语·学而》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同门师兄弟聚合在一起高兴快乐,不是因为相逐于酒肉、歌舞、女色,而是因为切磋学问、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有所得而乐从中来。这是一种正当的欢乐,不应引起人们的疑忌、限制,因此说“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推而言之,对在位当权者来说,“大有得”就是不能只顾自己的享乐,还要与民同乐,如此可以起到化成民众、保民而王、长治久安的作用,正如《象》所说“志大行也”。《孟子·梁惠王》中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很好地说明这一道理:
孟子问齐宣王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和与百姓一起欣赏音乐相比,那一种更快乐呀?”


《豫》:小心乐极生悲(3)
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和他人一起欣赏快乐。”
孟子又问:“与少数人欣赏音乐,和与多数人欣赏音乐相比,那一种更快乐呀?”
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和多数人一起欣赏快乐。”
然后,孟子说:“我请求为大王您讲讲‘乐’的道理。如果大王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钟鼓之声,管籥之音,都皱起眉头而相互传告说:‘我们的君王喜好音乐,但却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样的一种境地呀?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不与百姓同乐的缘故!
如果大王在这里奏乐,在这里狩猎……百姓都面带喜悦而相互传告说:‘我们的君王应该没有疾病吧!要不然怎么能够狩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国为与百姓同乐的缘故!如果大王您能够与百姓同乐,就会称王于天下了。”
六五:贞疾,恒不死。
六五:占问疾病,长久不死。
讲“乐”的问题为什么又扯到疾病上去了呢?这是因为过度的欢乐、逸乐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反而有害于人体健康。《孟子·告子》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里的“于”是由于、因为的意思,是说人由于有忧患意识而生,因为安乐过度而死。这话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有其医学上依据的。
中医学认为,情绪的偏失偏盛,超出人体的正常适应能力,会进而引起气血功能的紊乱失和,导致生理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乐”可归于其中的“喜”。过度喜悦、过度欢乐不仅伤心,而且致人疯狂、猝死。前者如《儒林外史》上的范进,考了一辈子的进士,最后好不容易考上了,长期的郁闷一下子爆发出来,因喜极而狂癫;后者如《说岳全传》上的牛皋,在活捉了金兀术之后,骑在他背上大笑不止而死。
中医上又讲,喜伤心者,以恐胜之。这种方法也称为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上面讲到的范进狂癫后,就是被他当屠夫的老丈人一把掌打好的。又如《洞溪医书》记载:一人科举中了状元后,告假还乡,途中突然病倒。医生诊断后说:“你的病治不好了,十天内就要死亡,快抓紧时间回家吧,还来得及与家人见上一面。”状元听后惊恐交加,日夜兼程赶到家中,七天后却安然无恙。后来医生派仆人送来一封信,在信中告知其真相:“你自从及第之后,由于过度喜悦而伤心,药物无法治疗,因此用死亡来恐吓你,才治愈了你的病。”
过度的欢乐、安乐,其危害犹如罹病在身,因此爻辞由安乐联想到疾病。但安乐对于人的危害毕竟不同于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那么直接,而是日渐消磨、潜移默夺人的精神、意志,进而窒息人的生命,相对于疾病直接地危及人身,这是一个相对长久的过程,因此说“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上六:夜间欢乐,成功转化为败亡,没有过错。
本爻中的“冥豫”与六三爻中的“盱豫”对言,互文见义,将这两条爻辞联系起来,用到一个人身上,就是指某人一天到晚沉溺于享乐之中,这与六二的“不终日(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创业不易,守成更难,不能安而思危,存而思亡,治而思乱,而只是躺在胜利的果实上,一味沉溺于享乐之中,那么已成的基业也会因之败亡,因此说“冥豫,成有渝”,《象》也说:“冥昧在上,何可长也?”正如中医以恐惧疗法治疗因喜悦过度而病的人一样,对于那些一天到晚沉溺于欢乐、安乐中的人,也要时刻敲敲警钟,使他们有点忧患意识。
“成有渝”无疑是一件坏事,但是断语却说“无咎”,这不合乎常理,其中可能有文字上的脱误。


《随》:反抗与镇压(1)

随:元亨,利贞,无咎。
随:很通顺,利于占问,没有过错。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初九:馆舍中发生变故。占问吉,(奴隶主之间有盟约),这对于出门抓捕逃亡奴隶都有好处。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二:捆绑小孩子,又逃走了成年人。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六三:捆绑成年人,又逃走了小孩子。追逐搜索,将其抓获。安居不动,占问有利。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四:追逐抓获(了逃亡奴隶),占问凶险。心中诚信,根据道义辨明,有什么过错呢?
九五:孚于嘉,吉。
九五:诚信达到美善的程度,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上六:捆绑他的双手,又捆绑他的双脚,君王用逃亡的奴隶在岐山祭祀。
随,跟随、追逐、追捕的意思,在本卦中具体指追捕逃亡的奴隶。
《易经》成书于商、周之际,商周之际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奴隶为摆脱奴隶主的压迫、奴役,经常逃跑,卜辞中常见“丧人”、“丧众”以及商王派人追捕逃亡奴隶的记载,《尚书》所说的“臣妾逋逃”、“多罪逋逃”也反映了这种情况。
随:元亨,利贞,无咎。
随:很通顺,利于占问,没有过错。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在论述到北美易洛魁部落之间的关系时说:“在原则上,每一个部落只要没有同其他部落订立明确的和平条约,它同这些部落便都算处在战争状态。”古时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掠夺奴隶,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因奴隶纠纷也会发生战争,为了维护奴隶主之间的共同利益,奴隶主之间会达成某种协议。例如,商周之际,商纣王自恃国大势强,“为天下逋逃主”(《周书·秦誓》),收容其他部落或国家的逃亡奴隶以为己有,这种做法激起其他部族的不满、怨恨。对此,周部落的首领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共同利益,其实也有借机削弱商王朝的威信而提高周人自己威信的意思,倡议“有亡,荒阅”(《左传·昭公七年》),规定奴隶逃亡,奴隶主之间不得私自藏匿,要物归原主。这个公约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共同利益,得到了奴隶主、贵族的拥护,在对付逃亡奴隶上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卦辞所说的“元亨,利贞,无咎”是从奴隶主、贵族的立场而言。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初九:馆舍中发生变故。占问吉,(奴隶主之间有盟约),这对于出门抓捕逃亡奴隶都有好处。
官,馆舍。渝,变化、变故。交,都、相互。功,好处、益处。
结合全卦卦爻辞看,“官有渝”是指奴隶从奴隶主、贵族家中逃跑的事情。奴隶虽然从甲奴隶主家门逃出,但为了生活、生存,又不得不跑进乙奴隶主家门。根据“有亡,荒阅”之类的公约,奴隶主相互之间要遣反逃跑的奴隶,在追捕逃亡奴隶上相互协作。在这种情况下,逃跑的奴隶很容易被抓回。因此说“贞吉,出门交有功”,《象》说“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二:捆绑小孩子,又逃走了成年人。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六三:捆绑成年人,又逃走了小孩子。追逐搜索,将其抓获。安居不动,占问有利。
六三爻的“系丈夫,失小子”与六二爻的“系小子,失丈夫”互文见义,也就是说二句话虽然变换了词语,但说了一个共同的意思:抓住了成人,又跑了小孩子;抓住了小孩子,又跑了成人。颇有些使奴隶主手忙脚乱的味道,正如《象》中所说:“弗兼与也。”可见当时奴隶逃跑现象的频繁、严重。有一些逃跑的奴隶被抓回,因此说“随有求,得”。奴隶的逃亡使奴隶主、贵族疲于应付,给奴隶主、贵族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打消奴隶企图逃跑的念头,奴隶主利用占卜蒙蔽、欺骗奴隶说“利居贞”——安安稳稳地呆在这,不要逃跑,对你们是有利的。


《随》:反抗与镇压(2)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四:追逐抓获(了逃亡奴隶),占问凶险。心中诚信,根据道义辨明,有什么过错呢?
在,根据的意思。道,道义。明,“盟”的古字,结盟,如上面所说的“有亡,荒阅”之类的盟约。也有人认为就是辨明、辨清的意思,也能解释通。
追逐抓获了逃亡奴隶,对于奴隶主来说是好事,但为什么说“贞凶”呢?这是因为,虽然在奴隶逃亡问题上已有“有亡,荒阅”之类的公约在先,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追捕、遣还奴隶的过程中,奴隶主之间有时仍然不免出现一些误会、矛盾和摩擦,因此说“随有获,贞凶”。但如果彼此之间心存诚信,又以公约为据,双方的误会、矛盾终究可以辨明、化解,因此说“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说“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九五:诚信达到美善的程度,吉。
诚信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虽然奴隶主在逃亡奴隶问题上达成一致,彼此间也有一定的诚信,之所以仍然会出现九四爻辞中那种误会、矛盾和摩擦,说明相互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彼此间的诚信达到完美、完善的程度,大家都能够严格地执行公约、配合默契,使逃亡的奴隶各归其主,奴隶主、贵族们可以皆大欢喜,因此说“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上六:捆绑他的双手,又捆绑他的双脚,君王用逃亡的奴隶在岐山祭祀。
拘、系、维义近,都是捆绑的意思。之,指逃亡的奴隶。从,进一步。王,当指周王。亨,通“享”,祭祀。西山,当指岐山。
奴隶们逃亡又被抓回,为防止他们再度逃亡,捆绑一重又一重,正如《象》说“拘系之,上穷也”,真可谓是黔驴技穷。周王将其中的一部分逃亡奴隶用作在岐山祭祀祖先宗庙的人牲,这样做不仅是祭祀本身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此来儆戒其他的奴隶。
“人牲”即用人作为牺牲品、祭祀品,用人牲的祭祀称作人祭。苏联学者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中说:“人祭,不仅在原始宗教中有过,而且在往后发展阶段的宗教中也有过,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奴隶是主要的人牲之一,商代以前以人作为祭品司空见惯,只要去河南安阳参观一下发掘的商代墓葬遗址,就足以令你惊心动魄!周人使用人牲来奠基和祭祀祖先神灵的情况,虽然比商代已经大大减少,但从现有考古发掘来看,也仍然大量存在,如徐良高《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中介绍:“在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中发现过奠基牲和祭祀坑,如2号房址,有十二个奠基坑环列坪壁基槽内,共埋人牲7具、马牲3具、狗牲2具。在同一地点发掘了一座双墓道大墓,在墓道的两侧有祭祀坑4个,东侧人牲坑、羊坑各一个,西侧马坑2个。”“见于它处的西周贵族墓中的人牲仅二例:一是陕西宝鸡茹家庄伯墓(M1),人牲1具,在墓道填土中,身首分离。一是河南新郑县唐户村M3,在填土中发现无头屈肢人架1具。”等等。
周人的祖先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居岐山之阳的周原后,周人的势力迅速发展起来。后来,出于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周文王迁都于丰,周武王又建都于镐。周武王灭商后,周公、周成王又在洛阳建陪都——成周。周人自西向东经略发展,都城不断向东转移,因此自东称岐山为“西山”。西周一代,岐山之阳的周原作为周人的发祥地、周人祖先宗庙之所在,一直未被放弃,周王常在此活动,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所证实。本爻中所说的“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应当就是周人以奴隶为人牲在岐山祭祖之事。


《蛊》:论子承父业(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