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29年10月开始的史无前例的世界大萧条,对中国有很深远的影响。由于国际贸易崩溃,中国刚萌芽的生丝、香烟、棉花、黄豆出口大幅衰退。某些农村地区,数万人因营养不足而死亡。环境艰苦,使得南京政府——摇摇欲坠、四面环敌的政治联盟——尤其不易推动财政及农村改革。它们也替青年和知识分子的激进化创造了沃土,宣扬无产的共产主义社会代表未来浪潮的想法。此外,情势使斯大林认为全世界已出现革命浪潮,中国是一个关键地区。共产国际有一份检讨中共财务状况的报告在1928年6月11日送呈斯大林,它指出从1927年8月至1928年年底,苏联已提供约180万元(中国银元)给中国共产党①。

  ① J。A。Piatnitsky to J。V。Stalin; June 11; 1928; RGASPI; cooolection 508; inventory 1; file 112b; sheets 1…2。 100万元(可能是中国银元)是“紧急”“额外”拨款。根据1928年2月共产国际一份文件,当时中国2。8元等于美金1元。

  蒋介石经常公开警告全国提防中共之威胁,但是他希望先弭平军阀,再来对付中共游击队基地。因此他暂缓大举征伐毛泽东及其他中共游击队首脑,把“剿匪”工作交给地方及省级军事指挥官负责①。但是,这些“苏区”得到三年的喘息时间,有些成长得相当具规模。中共一位领导人张国焘就说:中共各“苏区”成长的“主因”是,蒋的专注于第二阶段北伐和后来与军阀间的冲突。这些战争在全国各地打得难分难舍,让原本已够糟的状况更加恶化,乡村民心背离、还创造出成群游荡的逃兵溃卒,这些人极易被中共吸收。最重要的是,国民党派系内讧消耗掉中央政府的力量,使中共的苏区在苏联金钱及武器的援助下有足够的时间去扩张②。

  ① Te…Kong Tong(唐德刚)and Li Tsung…jen(Li Congren,李宗仁),Memoirs; pp。262…265; J。A。Pliatnitsky to A。E。Albreht; Moscow; December 12; 1928; RGASPI; collection 495; inventory 23; file 50a; sheet 138。

  ② Zhang Guotao(张国焘),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vol。2; pp。164…165。

  中共游击队基地从1927至1930年的成长,也反映出1927年中躲入山区的中共青年领导人令人佩服的执著、领导力和组织技巧。蒋仍然渴望替他的党和军贯注同样的精神。留学法国期间经周恩来吸收加入共产党的年轻军事领袖朱德,也上了井岗山加入毛泽东的小团队。他们合组中国共党红军第四军,“一伙士兵、土匪、强盗、乞丐和妓女的结合”,这些人是过着朝不保夕生活的社会底层。此时,中共三个苏区合起来只有15000支步枪①。毛泽东传奇性的战术口号是,他们得以存活的关键——“敌进我退;敌停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① Stuart Schram(宣道华),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o Tse…tung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7); pp。245…246。

  1930年6月,中国又爆发一轮冲突,李宗仁、白崇喜、冯玉祥和张发奎,纠合阎锡山,同刚回国的汪精卫合组一个反蒋同盟①。这些军阀担心蒋要打造强大的中央政府之种种作为,如企图以德国武器和训练建立强大的中央军,消除各省和各区域之货币等等——全是让中国强大起来抵御日本的必要条件。

  ① Lary; Region and Nation; pp。155…156。

  反蒋同盟在全国共有60万大军。蒋有100万部队,但相当大的数量正负起驻守各地、维持治安的任务。东北的张学良在两大阵营之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1930年从夏天到秋天一系列的流血冲突,使得河南、湖南、山东广大地区再次成为焦土。但是,蒋的中央军(包括首次参战的德式训练部队)后来在张学良戴毛皮军帽的东北军之助下战胜①。这是一厂代价不菲的战争——共有24万人死伤②。蒋并没追击已战败的军阀、打进他们的地盘,他早已放弃了试图说服或强迫他们执行大规模裁军的念头。这一克制之举或许是出自他天真的念头,即希望他的诚意和新近的声望会使他们回心转意;更有可能是他晓得张学良会反对裁军政策③。但是,这些军阀存活下去只会使蒋再度空有一支巨大但分歧的联军,其品质和忠诚度参差不齐④。

  ① William C。Kirby(柯伟林),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e;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109…110。

  ② Furuya(古屋奎二),Chiang Kai…shek; p。286。

  ③ Gibson; 〃Chiang Kai…shek's Central Army;〃 pp。205…207。

  ④ Ray Huang(黄仁宇),Chiang Kai…shek; part 1; pp。58;60;62。

  即使如此,4年征战下来,他已建立军功彪炳的名声。没有一辆坦克,只有一个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旧炮的炮兵单位,经常没有地图,实际上也没有卡车,全国又只有少数几条铁路干线,他却能够调遣长达1000英里前线的多个军队①。外国记者开始跟在中国记者后头,报导蒋的英勇事迹②。他在某些地区集中兵力,在别的地区又採取防御措施,也执行有效的侧翼包抄动作。针对军阀,他继续运用分而治之的战术,以及承诺大额补助甚至贿赂收买的手法——若用在中共或日本人身上则完全不管用。不过,他的部队士气远比军阀的高昂。在他以及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他能够屡次战胜叛变,是国家强盛命运的证明。他还在日记里自责本身的缺点——有点类似口号化的新儒家自修以及更严厉的行为要求——这些苦水似乎并非过分虚饰的自欺,而是反映他对自己及其军队的弱点通常有切实的体悟。

  ① Kirby(柯伟林),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p。109。

  ② Ray Huang(黄仁宇),Chiang Kai…shek; part 1; p。61。

  1930年底,蒋公告全国,中央政府现在将致力改革、政治重建,以及建设农工等一切事业。他承认在军事行动时期,财政管控和经济管理“相当混乱”,誓言要全面展开财政改革——包括每年公开预算、加强会计和监督程序、统一各种已存在的货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强大、有效率和诚实的中央政府。他无疑是认真的,因为就每一方面而言,这样的政府符合他、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所谓的“南京年代”(1927至1937年)事实上向全世界、也向中国人民展示,现代中国或许会有所作为。纵使条件可谓恶劣至极,全球大萧条、出口崩溃、毫无外国援助、空前的旱涝、与日本冲突不断、国内叛乱、军费浩繁、传统贪渎横行、对大多数省分及其财政税收无法管控、国民党内派系又无休止的权力斗争,它仍能举步维艰地向前走。

  南京位于河宽可达4英里的长江南岸,4000年的古城。1931年的南京仍是艺文和工业的重心①。国民党政府接收太平天国天王在城里兴建的宫殿,打通蜿蜒、狭窄的胡同,代之以新的宽广大马路的过程早已展开。南京人口只有34万,比上海小得多,没有大型百货公司、跑马场和西方式的娱乐消遣。夏天时比起上海更湿热,但是宋美龄和国民党一些大员的内眷不一样,还是搬到南京住,在市郊紫金山、距雄伟的中山陵不远处盖了一栋房子,取名“小红山官邸”。她经常出现在丈夫的办公室,或是出城参加各种协助孤儿、残障及阵亡士卒家属的团体之活动。有时候也还是会陪蒋到前线。

  ① 明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为首都,但他的儿子成祖迁都到北京。

  但是宋美龄也很忧愁。她在前一年8月流产,事后几度陷入严重忧郁。(蒋在日记中提到的)流产似乎驳斥了外界以及他自己的臆测,指蒋因早年嫖妓得了性病以致不能生育①。许多年以后,蒋夫人告诉她的侄儿、侄女,她也想要有小孩,但是南京某位无能医生的失误,害她无法受孕②。很显然她和常人一样想要有小孩,但也是渴望替极可能成为现代中国之父的男人留下子嗣。1931年7月母亲的逝世,使宋美龄又深受打击,觉得“精神沮丧、凄凉和孤寂”③。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August 25;26;29; and 31; 1929; box 7; folder 2。

  ② 2004年5月15日,宋仲虎在美国加州桃溪市接受访谈。

  ③ Li; Madame Chiang Kai…shek; p。98。

  自从结婚以来,蒋就定期阅读宋美龄送他的圣经,他决心在决定是否受洗之前至少要读完两遍圣经。当他在城里时,宋美龄和她的传教士朋友有时会和蒋一起读经,他出差时也都带著圣经①。经过3年读经,他决定在上海宋氏家族的教堂受洗。就像所有他对外宣称的信仰,蒋对基督教的态度是严肃的。据他后来在台湾的牧师表示,蒋受基督教义吸引是因为它强调将道德思想转化为行动,这一点和儒家学说相符②。蒋对羞耻心的哲学和情感关注,亦与其新信仰对原罪、救赎的强调不谋而合。除此之外,透过磨难和死亡的磨砺以成就约伯般的毅力,也和他苦修、新儒家的形象首尾一贯。有些批评攻击蒋接受外来信仰,但对折衷的中国人民而言,蒋信基督教所带来的问题绝对不比毛拥抱外来意 识形态多。

  ① Hahn(项美丽),Chiang Kai…shek; p。130。

  ② 2004年10月18日,周联华在台北接受的访问。

  蒋指派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第一次剿匪总司令,统率12个师进剿江西境内毛泽东的苏区。战役始于1930年秋天,但进入井岗山的国军部队几近一半非死即降。此外,有位师长张辉瓒被俘,遭到斩首;它象征国共之战和蒋与军阀之冲突不同,是个你死我活的惨烈斗争①。1931年,蒋调何应钦和20万经验丰富的冯玉祥部属到江西展开第二次剿匪,但部队兵士水土不服,又一次遭惨败②。同时,汪精卫和华南军阀又在广州另立一个国民政府和蒋打对台。不过,此一政府暂时还未对蒋构成军事威胁,因此蒋赶到南昌,亲自指挥第三次剿匪。他在日记中自承,这是民国从未曾有的“艰巨时刻”③。

  ① Dreyer; China at War; pp。159…160。

  ② 同上注,p。164。

  ③ 蒋氏1931年9月1日的演讲,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p。375…382。

  7月1日,蒋动员13万精锐部队,包括他第一军团——第一军扩展而成——的几个师,分兵两路深入游击队区域①。双方激战互有严重伤亡,在此次剿匪的最后一役,中共红军投入的2万人折损五分之一。蒋已“胜利在望,不料沈阳事变爆发,打乱了剿匪作战”②。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August 12; 1931; box 8; folder 9。

  ② Dreyer; China at War; p。169。

  这次新危机始于1931年夏天,张学良的东北军抓到一名穿便服搜集情报的日本军官,当他企图逃跑时,杀了他。日本极端国家主义派抓住此一事件兴风作浪,相对温和的东京内阁在民间压力下,公开要求“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同时,驻守旅顺和南满铁路沿线政治立场激进的日本关东军军官,决定自己采取行动。1931年9月18日夜里,他们在沈阳市郊引爆铁路线,并向附近的中国兵营(北大营)开炮。战事因此爆发,日军司令下令全面进攻。日军攻占沈阳时,少帅急电南京请示。这一刻,蒋正在往南昌的军舰上,行政院给少帅的答覆是“自行妥善处理”。少帅以为南京当局也不晓得如何处理此次危机,遂下令东北军撤退①。

  ①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15; pp。8…706 to 8…708; and vol。16; pp。8…756;9…793;9…794。

  当时,日本在东北的兵力只有1万人,而张学良手下有20万劲旅①。蒋介石过世多年之后,张学良有一次接受访谈,他自责错估了日方意图,以及在攻击开始时就撤退②。但是,日本在朝鲜有大批后备部队,只需铁路运送,而东北军实则多在河北省。即使蒋介石回到南京,开始和张学良取得连络,他也没有下令东北军反攻、更没有派中央军增援。蒋早先曾赌过,若中国对东北主权态度强硬,日本应不会在该区域追求霸权。但是,在沈阳事变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中,蒋强调在国内动荡且准备不足之下,中国必须避免和日本爆发全面冲突。因此,实际上他又退回到1928年济南事变之后的“卧薪尝胆”策略,先姑息日本同时努力致力国家统一,争取时间培养足够力量来抗击日本皇军。这个暂时姑息的政策持续了六年之久③。

  ① 黄自进,《蒋介石眼中的日本》未刊稿,p。124,引用Manzhouguo and the Guangdong Army (English trans。) (Tokyo: Xin renwu wanglai she; 1994); p。220。

  ②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15; pp。8…706; to 8…708; and vol。16; pp。9…793;9…794。

  ③ Chiang Diaries; Hoover; September 20; 1931; box 8; folder 10。

  日军迅速从沈阳推进,不用武力即占领长春及东北其他城市。同时,蒋仍然试图让日本及全世界相信他真心准备对日一战。他发动全国抵制日货,公开承诺要派中央军赴东北,和幕僚讨论军事动员,也讨论要把首都和中国主力部队迁移到西北。他认为这些动作可警醒国际社会向日本施压。他在南京频频会见西方高阶外交官,蒋在交谈中坦白承认,危机的间接起因是中方(事实上,就是他本人)态度软弱,但是他强调现在迫切需要坚定地和日本交涉。他说:“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绝不向暴力威胁低头,在日本军队撤离并恢复9·18以前的状态前,中国也不会以任何形式进行谈判。”①事实上,南京会谈判,但协议绝不会由中国政府最高阶层批准。美国和西方列强只在言词上表示支持,但不肯派观察员或施援;同样,国际联盟也只派了一个无实际力量的调査团(李顿调查团)。

  ① 美国驻南京总领事馆詹森(Johnson)电函国务卿。October 18; 1931; FRUS(1931); vol。3: The Far East; pp。228…229。

  东京根本不介意口头批评,还透露准备就绪,甚且渴望扩大事端的信息,派军舰溯黄浦江深入,并在长江水域进行海军演习。10月初,蒋慨叹:“倭寇威胁之行,迄为杀止,实不知余为何如人也。可笑!”①他曾分别向张群和宋美龄表示,他决心放手一战;她说,她会和他共生死。但是他又觉得中国弱得不可能再弱了②。

  ① 杨天石,《蒋介石秘档》,p。352。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October 8; box 8; folder 11。

  对于政治积极的中国人而言,不肯对日作战分明就是怯懦的表现。9·18事变一起,青年学生就涌上街头示威,要求武装抗日。有2万名学生在首都集会。其中,有1000名南京中央大学学生闯入蒋的外交部长王正廷的办公室殴打他。在广州的汪精卫敌对阵营已经和南京濒于交战边缘,此时呼吁全国团结,但蒋应下台。

  东北绝大多数城市已沦入日本控制,要侵略者和平撤走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事实上,蒋也认为日本人“宁可放弃扶桑三岛,也不肯放弃东北”。但是他在日记里仍说,仓促交战“非惟治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①。10月15日,他写下他要辞职,但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