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阔笑从田堤上煽起……
一群酒徒,望
沉睡的村,哗然地走去……
村,
狗的吠声,叫颤了
满天的疏星。
——《透明的夜》
短句子的意象组合,产生大幅度的跳荡,这种力的效果犹如锤子敲击在铁砧上,短促又响亮。艾青的长句式,包含的意象比较纷繁,他常把句子拆开,分成好几行排列,句子内部的跳跃性不大,力的形式是通过无数拆开的句子单位中,一个又一个修饰词对中心词的加强,一个意象对另一个意象的不断推进而产生的。犹如滚滚江河,后浪紧推前浪,一个接一个,造成力的流动:
旷野——广大的,蛮野的……
为我所熟识
又为我所害怕的,
奔腾着土地,岩石与树木的
凶恶的海啊……
——《旷野〈又一章〉》
从旷野是“广大的”直到“凶恶的海”,力量很明显地一步步加强:“蛮野”比“广大”进一层,“害怕”比“熟识”又更有分量,而至“凶恶的海”则奏出了力的最强音。此外,也有的长句子是不拆开的,便于造成浑厚的气氛和博大的气势,象《献给乡村的诗》《向世界宣布吧》等等都是如此。
第三,复沓形式。这在艾青诗里运用也较普遍,象:
……
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
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峦。……
——《向太阳》
田野、河流和山峦重复出现,这种复沓,实际上是含义和情感的扩张。随着修饰词的增加,具体内容的充实,感情一步步地推进,力度也一步步强化。这是词的复沓形式。艾青诗里还有句子的复沓,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几乎每一节的第一句都和最后一句重复,不仅强调了“大堰河”永无休止的劳苦,而且回环往复,造成一唱三叹的旋律感,大大加强了诗人的感情力度,产生了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录自王彪:《论艾青诗歌的力感》,《艾青研究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叙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诗歌。要求对战争时期诗坛的时代特征与变化有轮廓性的了解,并把握几个主要的诗派与代表性诗人。第一节是对抗战时期诗风及七月诗派的介绍,第二节评介冯至等校园诗人及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又通称“九叶派”,其中对穆旦的评论可作为重点,也是难点。第三节评述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学习这一章应增加文学史的整体观,注意回顾和综合,把本时期出现的诗歌潮流和创作现象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发展状况联系起来做总体考察,了解到底有哪些承传、反拨或变异,增添了什么新的素质。
一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1)所谓“同声歌唱”是指抗战初期,诗人们无论原属哪一派,全都真诚地为抗战、为祖国的命运而歌唱,诗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战斗性、宣传性受到空前重视。虽然艺术上可能比较简陋粗糙,但毫无疑问也是一部清新健朴的与民族命运血肉相连的诗史。对抗战时期诗坛状况,宜做知识性的把握。其中对被称为“时代鼓手”的诗人田间的诗,及其带鼓动性的特点,以及艺术上的“不完全”性,也要有所了解。
(2)这一节应较多关注七月诗派。这是艾青影响之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的青年诗人群。可联系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五章有关胡风与艾青的内容,加深对这一诗派创作理论背景的理解。应注意几点:一是七月诗派也属现实主义诗派,和此前中国诗歌会有承传又不尽相同。七月诗派强调“突入现实”的底蕴,包括对深广的历史内容的理解与个人体验的融入;二是追求作品的大气和“力”的风格,提倡散文美,将自由诗重新推向一个高峰。为加深对七月诗派的了解,可以评析阿垅的《纤夫》和绿原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等诗,注意体味他们诗中的思辨力量与比较成熟的情思。
二 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3)冯至是20年代成名的诗人,此前已多有评介,本节着重评析的是他的《十四行诗》。要注意了解冯至诗中的“生命体验”如何转为智性的思考,达到知性与感性的融合,并以“有法度的美”的诗歌体式得以表现。冯至的这些诗沉潜深奥,却也容易引起解读的兴味,还可借此了解十四行诗“中国化”的课题。
(4)穆旦与“中国新诗派”是本章的重点。必须先对这一诗派形成的渊源及其自然组成的情况有知识性的了解。“综合”是这一诗派的核心观念,指的是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综合。其中“现实”既是时代社会的,也是个人的,包括人的内心世界;“玄学”是指追求思想的感性显现,象征则表现于暗示含蓄。此一诗派惯常将意象与思想凝合,传统的主观抒情让位于戏剧性的客观化处理。这种概括比较难于理解。因此必须重点评析代表诗人穆旦。关键要将穆旦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传统做比较,看其有何新创造:其一是穆旦诗中的“自我”不是传统的主客融和的圆满,不是浪漫的扩张,也不是知识者的感伤自恋,而是现代式的困惑、分裂、破碎,是排拒了中和与平衡的处于矛盾张力上的“自我”。其二,诗人对现代生活的观照始终采用怀疑眼光,而且情思方式也摆脱二元对立,而取“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其三,不用陈旧的形象意境,而用日常的“非诗意”的词句来表达深潜的诗意,达到抽象化的抒情。因此,读穆旦的诗要同时调动感觉和思考,去体悟那种冷峭沉雄之美。可以对《诗八首》和《春》等诗做深度分析,以体会穆旦对传统诗歌(包括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传统)的叛逆性、异质性及创新价值。因穆旦诗比较难懂,可以参照“评论节录”中郑敏的有关评析。
三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5)在新诗发展的三个十年中,40年代诗歌体现出拓展和综合的特征,学习这一章应增加文学史的整体观,注意回顾和综合,把本时期出现的诗歌潮流和创作现象,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发展状况联系起来做总体考察,了解到底有哪些承传、反拨或变异,增添了什么新的素质。譬如,在学习第一和第二节时,可注意战争的爆发,如何改变了新诗的整体走向,30年代形成的两大派别的对立局面被突然打破,大部分诗人都力图在个人与时代的结合点上设定自己的写作,这突出表现在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对“现实”的共同关注上。再譬如,从“五四”时期开始,对新诗“现代化”的追求就一直未曾断绝,在二三十年代,就出现过非个人化、戏剧化等尝试,在40年代这样的探索获得了怎样的深化,“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这一诗学命题的文学史意义等,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可以从纷乱、复杂的诗歌现象中,看出新诗发展的历史线索,获得一种整体感。
【知识点】
抗战朗诵诗运动、“时代鼓手”诗人田间、七月诗派、政治抒情诗、马凡陀山歌、西南联大诗人群、40年代的诸家“诗论”、中国新诗派(九叶派)、新诗戏剧化、解放区“诗的歌谣化”、《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
【思考题】
(1)诗评家唐湜曾将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并列为40年代“诗的新生代”的两个浪峰,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具体说明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
对唐湜的观点赞同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此题考察的是对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的风格和特点的把握。思考这个问题,应着眼于两个流派的异同之处,要点包括:1.无论是七月诗派还是中国新诗派,都注重诗歌对现实的把握,也反对简单地图解现实,强调对现实的主体突进;2.中国新诗派追求“象征、现实、玄学”的综合,七月诗派也塑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抒情形象,这些探索都体现出新诗的现代化特征;3.虽然有上述相似性,但还应抓住两个群体的风格差异,七月诗派更多强调主观的投入和抒情,中国新诗派则在思想的知觉化、抒情的客观化上进行了尝试;4.两个流派相互补充,相互竞争,构成了40年代诗歌的多元格局。在回答过程中,最好能够结合具体的作品,如阿垅的《纤夫》、绿原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穆旦的《赞美》等。可以参考评论节录中龙泉明的《论“七月”诗派》。
(2)以《诗八首》(或其他诗作)为例,评析穆旦诗歌“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这种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以及所谓“非诗意”词句写诗的特点。
此题要求结合具体的作品,论述穆旦诗歌的独特性,在知识性的掌握之外,还应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指的是穆旦诗歌所展现的一种矛盾的、复杂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他擅长于在几种力量的冲突中,展开自己的语言。“非诗意”,指的是他自觉疏远传统风花雪月式的诗美,广泛地接纳现代生活的异质元素,使用一种抽象的、思辨性的理性语言。回答这个问题要立足于具体诗作,如在讨论《诗八首》时,可以扣住“你”“我”“上帝”这三种力量的不断交织、穿梭、呼应,来谈“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同时也可举出若干诗句,分析诗人如何采用不断否定又不断肯定的辩证语式,形成一种“非诗意”的抒情效果。本书评论节录中郑敏的《穆旦〈诗八首〉分析》,以及《三十年》第二十六章第二节,都是可以参考的材料。
(3)概述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不同阶段“新诗歌谣化”的尝试,并重点评析40年代解放区歌谣体叙事诗的总体特征和艺术得失。
本题偏重知识性,可参考《三十年》第十六章第三节。应先勾勒歌谣化尝试的三个阶段,包括早期白话诗人对民间歌谣的征集与借鉴、30年代中国诗歌会的自觉推进,以及40年代解放区出现的歌谣化运动。注意把握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重点分析40年代歌谣化运动与解放区意识形态要求的关系,以及在诗歌的语言形式、美学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这一运动带来的改变。在论述过程中,可将《王贵与李香香》作为40年代歌谣体叙事诗的代表,讨论这部作品怎样化用传统的戏曲原型、比兴手法以及信天游的民歌格式,创作出新的美学,传达出了革命的主题。至于艺术上的得失,应结合自己的阅读,进行独立的判断:一方面,关注“歌谣化”带来的新的美学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思考当歌谣化的尝试被推向了极端,对新诗的发展所产生的潜在限制。
(4)如何评价40年代“新诗现代化”的文学史价值。
此题属于拓展性的思考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需要对新诗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整体把握。首先,对新诗现代化的内涵,要有基本的了解。可阅读《三十年》第二十六章第二节,及本书附录中袁可嘉的文章,尽量体会40年代诗人的现代化追求:为了表现日趋复杂、丰富的现代生活,诗人也主动更新语言和思维,追求一种更具辩证性、包容性,充满内在张力的诗歌方式。在基本了解之外,可思考从“五四”开始,一代又一代诗人如何探索新的语言、新的思维,来驾驭现代世界的繁复经验,胡适的“诗的经验主义”、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提出的要用“现代诗形”表现“现代情绪”,以及非个人化、象征化手法的采用等,都是应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中,进一步体会新诗现代化的历史意义。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考察对新诗历史的整体把握,以及理论综合的能力。
(5)从冯至、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的创作实际看抗战时期现代主义诗歌的蜕变以及现代主义为何参与抗战诗歌的创作。
注意从具体作家作品入手,分析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的发展流变,并将其变化与当时的历史现实结合起来考察。要点包括:1.几位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诗歌转向的作品:卞之琳的《慰劳信集》、冯至的《十四行集》、何其芳的《夜歌》、戴望舒的《灾难的岁月》;2.分析诗歌题材的扩充,诗人开始注重广阔的社会现实。其次是诗歌表现出浓郁的爱国主义热情,抗战救亡成为他们诗歌的主题。最后,诗歌改变了朦胧、晦涩的美学风格,更强调现实的感染力;3.客观全面地评价现代主义诗歌的转变。一方面应该清醒看到强调诗歌现实功能之后对诗歌审美功能的损害,另一方面,这些优秀诗人也在努力将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融会到抗战诗歌的写作中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战诗歌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4.现代主义之所以参与抗战诗歌创作,一方面是社会现实与诗人爱国热情的相互呼应,另一方面也是现代主义诗歌自身发展成熟的要求。现代主义诗人将许多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方法注入当时艺术性普遍不高的抗战诗歌中,使现代主义诗歌获得复苏与重生(可参考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谈谈“九叶诗派”(以穆旦为例)与“现代诗派”(以戴望舒为例)的不同和发展。
此题综合性较强,可参考《三十年》第十六章第三节、第二十六章第二节,以及第十六章附录中卞之琳、蓝棣之、孙玉石的文章,第二十六章附录中袁可嘉、谢冕、郑敏的文章,也可参考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中的相关章节。
这个题目要求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脉络有足够的了解。因为同为现代主义诗歌的支流,“九叶诗派”与“现代诗派”处理的诗歌问题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诗的思维、诗歌语言的现代化等,不过,九叶派更将现代诗的反叛性与异质性发展到极致。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比如关于基本的诗学观念:现代派依然主张“诗的本质是抒情”,现代的诗要表达“现代的诗绪”;而九叶派强调诗应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尤其是将“玄学”明确为诗学的基本要素,使得九叶派诗歌的知性特征大为提升。其他层面的变化与发展也与此相关,比如从“散文化”到“戏剧化”、从戴望舒诗歌“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相统一到穆旦诗歌“最无旧诗词味道”、从现代诗派对中国传统诗歌主流的接引到九叶派直接与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西方20世纪诗歌的联系等,都可逐一展开。另外需注意,谈“发展”,并不意味着诗歌艺术价值的高下,而是现代主义诗歌向不同层面探索的趋向。
(7)中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相比,其审美倾向与美学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对此做一论述。
这是一个跨度很大的题目,主要考察对古代与现代诗歌的整体特征的把握。研究生考试常有类似的综合性较强、要求知识面较宽,而又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题目。《三十年》讨论新诗的各章中,其实都不断提及每个阶段新诗同传统诗歌的关联,有“断裂”,也有某种意义上的“回归”。可参考第六、十六、二十六章,以及郭沫若和艾青两章。
大致而言,古典诗歌经过较长历史时段的沉淀,又以文人诗歌为主,其审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