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本领恐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习化企业的育人,不仅是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还要提供一个团队学习的环境和文化,设立许多有助学习的反馈和评估制度。企业领导人,不仅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还要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优秀的学习者。领导人要以身作则,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化的人,给员工做表率。还要全力使员工具有“工学和合”的观念,把工作本身作为最好的学习。能力、素质都是在实践中培养的。有这样的意识,工作场所能成为素质提高、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
学习化企业,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终身学习化,使企业的全部成员都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提高本领,从而这个企业必将不断强大,不断发展,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学习化国家,就是使学习化成为国家的生存方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之道。如今,国家已经分化为“头脑国家”和“躯干国家”。未来世界,头脑国家将占主导地位,躯干国家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要成为“头脑国家”,就要大力开发全体国民的智慧和能力,要创造一个全民族、全社会学习化的大环境,从制度、机制、政策和文化、宣传等多方面入手,使全体国民能够自动地学习、终身不断地学习。特别要从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学习化国家的要求。
一定要建立全民自动学习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使人人自动地向着某个方面走。一旦建立了全民自动学习机制和创造了全民终身学习条件,就会使全体国民人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能力,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国民。由这样的国民组成的国家,能不兴旺发达吗?
由上可见,学习化生存方式,对个人、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都是21世纪最佳的生存方式。
本章要点
1、我们时代的重大变革决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在一切领域发生着空前的、全方位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革,可是我们的学习并未相应改变。我们学习的中心仍然是知识。
2、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共享时代+即时通讯时代+即时查询时代,如果仍然停留在知识层面,那么所得的知识很快就会随着知识爆炸而陈旧、过时,最终变得毫无意义。
3、今天的学习革命,就是要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能力为中心。因为,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都要靠能力。知识是死的,只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使知识活起来,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际效益。
4、巨变时代,需要的决不是充当“知识容器”的两脚书橱,而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否进行相应的学习革命,是成为时代的巨人还是时代的弃儿的分水岭。
5、高速度、加速度,是新世纪发展的最大特点。在“十倍速”时代,你惟一的选择就是变化得更快。要变化得快,不仅要学得快,而且要学得巧。学得巧,主要是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6、学习的内容,不外两类,一类是随时代一起变化的;一类是超越时代而不变的。要着重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是总的根本的应变之道,企业最看重的就是你有没有学习能力。
7、学习能力分为“维持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面向未来,一方面能根据你的创造需要主动地进行学习;一方面又能够同时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今天的成功者不是继续型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人。
8、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比终身学习更进一步,应当是终身学习化。要使学习完完全全地融入生活、融入工作,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融入人生的每时每地,成为“全时空学习”。
9、学习化,不仅是个人在新世纪的最佳生存方式,而且是家庭、企业、国家在新世纪的最佳生存方式。要建立学习化家庭、学习化企业、学习化国家。
10、学习化家庭,就是使学习化成为家庭的生存方式,从选择社区、营造家居、房间陈设到家庭关系、家庭氛围,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学习化。
11、学习化企业,是使学习化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佳选择。企业领导人不仅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化的人,还要全力使员工具有“工学和合”的观念,把工作本身作为最好的学习。要建立学习化企业,必须在选人、用人、育人三方面都根据学习化的要求进行。
(1)在选人上,要看重学习素质,特别是看重终身学习化精神、终身学习化能力。
(2)在用人上,要建立一套激励大力学习并以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3)学习化的企业的首要使命是培育人才,企业要成为高效育才的新型学校,要使工作场所变成最好的学习场所,要为每一个员工提供最佳的成长平台,要提供一个团队学习的环境和文化,设立许多有助学习的反馈和评估制度。
12、学习化国家,就是使学习化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之道。就是要大力开发全体国民的智慧和能力,要创造一个全民族、全社会学习化的大环境,从制度、机制、政策和文化、宣传等方面入手,使全体国民能够自动地学习、终身不断地学习。
大奇迹的大奥秘 。 。。 想看书来
中国共产党的其它领袖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史沫特莱
毛泽东是一个奇迹。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语言大师、演说大师、大诗人、大书法家。他不仅在中国是一位空前了不起的伟人,而且也是赫赫有名的世界伟人。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中,将毛泽东排在前二十位,竟排在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之前,并且,“大大超前于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足见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国界,成为历代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一个平常的小学教员,没上过一天大学,没喝过一天洋墨水,何以能够一跃而成为震惊世界的伟人呢?没进过一天军校的师范中专生,何以能统帅三军,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败力量比之强大百倍千倍的蒋介石?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奇迹吗?
让我们来揭开这个奇迹的神秘面纱吧!首先,要打碎笼罩在毛泽东身上的光环,客观地分析他的成长。人们常常仰望伟人,把他们看得高不可攀,是上天所赐的天才。其实,毛泽东不是天才,更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毛泽东不是天才,这是事实给予我们的答案。
请看毛泽东上学时的成绩:文、史两科极佳,但在他不喜欢学、没下功夫学的科目上则学得极糟。如数学、物理、英语、静物写生等课程都得过零分或接近零分,连一般同学都大为不如。毛泽东到湖南师范入学时已经21岁,毕业时都25岁了,此后到北大图书馆里做了名小职员。毛泽东回忆说:“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在党内,毛泽东的学历、资历、地位和社会影响,都远远赶不上陈独秀、王明、博古等等许多人。他在遵义会议之前,一直都备受排挤。他的军事才能,也并非是天生具有的,他也打过不少败仗,是在打仗中才学会打仗的。……纵观这一切,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绝非生而知之,绝非天才。
那么,毛泽东何以能获得如此辉煌的大成呢?他创造这个大奇迹的大奥秘是什么呢?最大奥秘就在于他获得了真正的学业大成,即获得了事业大成、人生大成所需要的高本领、高素质。再深入一步:毛泽东是怎样获得学业大成的呢?
绝不仅因为他勤学(同样勤学的人很多),更因为他善学——他早就实现了真正的学习革命!
毛泽东大大超越了《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单一层次的变革,他实现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层次的大变革,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学习革命,获得了学习的最大效益!可以说,毛泽东既是学业大成的光辉榜样,又是学习革命的伟大先驱。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像毛泽东那样,在“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层次都实现革命,那么我们一样能获得学业大成,一样能创造奇迹。
为何学的大变革
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
——毛泽东
“为何学”,即学习的目的,它决定着“学什么”、“怎么学”,决定着整个学习活动。
毛泽东的学业大成,首先得益于他在“为何学”上实现了大变革。毛泽东的“为何学”的变革,不仅高于他同时代的人,也高于今天的一般人。他“为何学”的变革就是不为文凭而学,不为分数而学;而为实现自己的大志而学,为获得实现大志所需要的真本事而学。
毛泽东的大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Ž;“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Ž;“改造中国与世界”。他给自己取名为“子任”,决心以“天下为己任”,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明确提出“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为做有真才实学的救国“奇杰”而学。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就说;“要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他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实现他的学习目的,他的学习目的贯穿于他的学习道路的始终,指导着他学习的方方面面:
——毛泽东不以文凭为学习目的,他多次主动退学。他的退学,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贪玩,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真知、真能。因为他认为退学自修,更有助于对准他的志向来进行学习。在毛泽东看来,上学与自修,哪个更能帮助他学到实现大志所需的真才实学,他就选择哪个,全然没把文凭放在眼中。
——毛泽东不以分数为学习目的,不做分数的奴隶。在学校的课程中,对实现他“改造社会、改造中国”最有帮助的社会科学科目学得极为投入,极为用功,而他认为与志向关系不大的科目则有的近于零分,甚至数学考试有时干脆交白卷(这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实现他的大志所需的本领)……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绝不做分数的奴隶。
——毛泽东对不出国留学的抉择,更能体现出他高超的学习目的。五四时期,全国掀起了出国求学的热潮。毛泽东专门担任组织新民学会会员留法勤工俭学工作,他自己明明可以留法,但经过反复考虑却做出不出国的决定。出国深造,是件人人梦寐以求的好事。为什么毛泽东不去呢?
毛泽东这样说:“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我们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他对那种抱着“出洋”为“镀金”或“做官”目的的人深表厌恶,不屑与之为伍。但他绝不是反对留学,而是认为自己不出国,留在国内学习,研究国内问题,了解中国国情,对实现他改造中国的目的“更为有利”。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抉择是正确的。毛泽东比那些留学的才子们多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当他刚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他所读的马列著作比起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等是很少的,但是由于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在革命的路线、方针的见解上超越众人,超越那些留法、留苏的高材生。毛泽东在出国留学问题上的抉择,充分显示了他在“为何学”上的不凡——完全以志向为导向,不随大流,不赶时髦,不慕虚名……
由上可见,毛泽东在学习上彻彻底底地实现了“为何学”的一大变革,这是他获得学业大成的根本原因!
每个人都应当在“为何学”上进行大变革。这并不是说让人人都像毛泽东那样不要文凭,不要分数,而是要超越文凭、超越分数这些低层次的目标,真正树立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为自己未来的事业而学习的目的。
学什么的大变革
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 。 。。 想看书来
——毛泽东
“学什么”决定于“为何学”。
毛泽东在“学什么”上实现了这样的大变革——根据自己的志向、需要来确定学习内容。他不被学校规定的“学什么”所束缚,始终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师范学校就读五年半中,他一直我行我素,自己确定“学什么”。根据他“改革社会”的目的,他把“学什么”的重点放在与此关系密切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方面,而对自然科学和其它课程,则无心钻研。有的课他根本不去上,更不顾及其考试成绩。学校当局因为他缺一些课而差点要开除他。
毛泽东在“学什么”上的变革也是多层面的,他不仅根据自己的志向自己选择学校规定的课程,而且不满足于学校规定的学习深度,在他最需要学习的科目——文、史、哲方面苦下功夫钻深钻透。比如,二十四史,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唐宋名家词选》,他读过的本子就有四种。毛泽东对《饮冰室文集》、韩愈的古文、唐宋诗词等都是反复地读,直到能熟背出来。此外,报纸也是他重要的学习内容,他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里,把三分之一的钱都花在报纸上,从报纸中了解国家大事、国计民生。
毛泽东在“学什么”上的又一大变革则是——不仅重学知识,更重学能力、学素质;不仅读有字之书,而且读无字之书。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就曾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他多次与好友用“游学”、调查的方式来学“无字之书”。
在长沙师范求学期间,不惜付出很多时间,组建“新民学会”、办工人夜校、组织学生赴法留学(自己都不去也愿意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办事能力。毛泽东还坚持进行冷水浴、风雨浴、长期露宿等常人所难为之事,这都是为了学素质——训练勇猛无畏、敢做敢为的意志素质,同时也提高身体素质。
“学什么”应当始终在“为何学”的主导之下,要时刻根据事业的需要进行学习;同时,“学什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学内容相应不同。
爱因斯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上大学时不喜欢数学,常常让同学帮他记数学笔记而草率应付过去。当他攻占广义相对论堡垒时,所短缺的正是数学。这时,他为了更好地在事业上获得大成,就下功夫学了七年数学,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取得了辉煌的大成。
在这方面,毛泽东前半生做得很好:他重视学习文、史等社会科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重视磨练意志,重视调查研究,后来又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式学习打仗……这些都对他实现大志极有帮助。而晚年的毛泽东却未能像他前半生那样很好地做到根据事业需要来确定“学什么”。在晚年,毛泽东的事业主要是建设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事业急需他学习经济学的学问,特别是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学问。但从那时毛泽东的书单中可以看出,他读经济方面的书很少,尤其是管理社会化大生产方面的书很少。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是他后期事业十分需要的,但他却未能把这个“缺”补上,以至于导致晚期事业决策的大失误。再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