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 ★*★。。 ★*★。。 ★*★。。 ★*★。。
┗┛
//。。 。 【吃货自然萌】整理
附:【】
★*★。。 ★*★。。 ★*★。。 ★*★。。 ★*★。。 ★*★。。 ★*★。。 ★*★。。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全集
作者:刘为绾
内容概要:
笔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对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以期通过学习和交流,让更多的人能正确理解、学用中医学,从而对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做出各自的贡献——这就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本书是科普类的读物,希望有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内容由浅入深,叙述力求通俗简单,只求总的概念说明。
自序
笔者先学西医,后来通过早期“西学中”的学习,又从事中医,直到退休,又已多年。在这几十年里,既待过大小医院、疗养院,也到过缺医少药的边乡僻壤;既搞临床,也搞过教学。教过正规学校,也教过短期培训的保健员、赤脚医生。更重要的是,笔者又曾是饱受多种疾病折磨的患者,既当了病人,又当了医生,因此体会特深。特别是未学中医时,也曾对中医学半信半疑,甚至也笑过中医,很不理解。后来经过深入反复的学习与实践,才感到中医学的科学。
因而也体会到,中医流传已久,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不理解中医学的科学性呢?主要原因是我们过去对祖国医学的科学实质宣传普及得太少了,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为什么?”解释得很不够。比如中、西医学为什么差别那么大?为什么中医先生看病要用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书上说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带我们到解剖室里去看看?老师说:“那是看不见的。”既是看不见的,为什么又说它是宝库中的“宝”?这是不是说空话?中医看病为什么只用三个指头?搭那么一点桡动脉能看准吗?等等。一大堆的“为什么”,一般书上,详细解释的不多,但这些却是人们极想了解的。纵使有的目前尚无定论,但人们也都想知道目前争论研究的焦点。因此笔者曾一再呼吁:赶快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这对继承发扬以及对中、西医学的互相理解、交流等等,都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笔者有感于此,不自量力,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对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以期通过学习和交流,让更多的人能正确理解、学用中医学,从而对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做出各自的贡献——这就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本书是科普类的读物,希望有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内容由浅入深,叙述力求通俗简单,只求总的概念说明。
本书直接、间接引用了一些各书、报、刊上的文献资料,谨向各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另外,如有引用、理解不当之处,笔者除文责自负之外,敬请赐教指正!
宋康主任医师与冯利平副主任医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本书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刘为绾
2010年春
开场白:你知道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吗?
知道,我看见过,中医看病,简单得很。病人挂好号,轮到他了,他只要走进诊室往中医先生面前一坐,告诉医生什么地方不舒服,比如咳嗽啦,胃痛不想吃饭啦,失眠不想睡觉啦,等等。然后伸出舌头一看,又先后伸出两手往医生面前桌上的小枕头(叫“脉枕”)上一放,让医生给他切脉,医生再问了几句,病就看好了。
奇怪,中医生这样看病,能看准吗?
答复是只要这是位正规的中医生,或者是真懂中医的西医生,那么他就能看准看好。
那是什么原因?原因是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体系的医学。通俗地说,就是中、西医用的是各人自己的一套本领,方法不同,但目的和效果相同。西医用的是精细的将人体层层分析进去查看病变的方法,所以要做各种检查,而且越查越细。而中医的方法恰恰相反,它不能层层分析,用的是观察病人全身的外在表现(比如神色形态、舌、脉等等变化)以推测病人内部病变的方法。所以它要看病人外在的“全身综合反应”——中医学里称这为“证”,然后治疗。中医常说的“辨证论治”,就是此意。事实证明,只要这个全身反应的“证”治好了,那些局部的病也就不同程度地治好了。
上面中医生那么短短时间里的看舌头、切脉、问了几句等等,就是所说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过程。比如说上面那个病人病情怎样?行动如何?有无弯腰驼背或跛行?……病人一进诊室,这中医先生就开始注意“望”其神色形态了:脸色怎么样——是红,是青,还是灰暗?脸部表情怎样?行动如何?……这就叫“望诊”。这么一“望”,在病人还未注意时,医生已都在心中一一记下,留下了初步分类印象。如果医生认真而又有经验的话,那么这一“望”,对病人的身体素质、体格、心态等都已初步有个数了(后文另详)。接着病人一般都会主动告诉医生,他哪儿哪儿不舒服,这叫“主诉”。心急的还会迫不及待地“倾诉”起来。这时医生可以听出这个病人的情况:神气如何?体质如何?他自感的病痛在哪里?他的生活环境如何?有无心情忧郁的情况?等等。另外,医生还要绕着疾病这个中心诱导性地提问。这样,医生对这个病人的内在病因就大致有数了。这一段听病人的倾诉,是医生在“听”,所以就叫“闻诊”;医生诱导性地问,让病人答,这就叫“问诊”。细心的医生还会按需要一层层详细深入地问。这时病人的病因、性格、体质、情绪、心理状态,病人所处的环境等等都已是“思过半矣!”——基本有数了,所以说“问诊”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这些在现代术语里叫“医生的临床思维”,意即站在病人床边——“临床”,面对面收集病人的资料进行思考——“思维”,这样医生所看到、了解到的病人才是一个内、外、过去、现在的“全面整体”的病人,这个整体表现就是中医学里所说的“全身综合反应”的“证”,这样看病就全面多了。好,话拉回来,接着说。“望诊”之中最重要的是“舌诊”,即看舌头。病人虽只是舌头那么一伸一缩,没半分钟吧,但中医生却由此得到了许多信息。粗略地说,比如先看舌体歪不歪,如歪了,可能是中风病。再看舌质,即舌头的质地、颜色,过红的病情属“热”,过淡的属“寒”。中医有时说你“寒”了,他“热”了(俗称“上火”),这是主要依据之一。再是舌苔,就是舌面味蕾上一层白的东西,薄白是正常,厚白是有“寒邪”,厚黄是“热邪”,都是“实证”。没苔了,又不行,说明病人属“虚”,要“补”……总之名堂多得很,也是中医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再说“切诊”,具体说是“切脉”(即俗称“摸脉”)。所谓“切脉”,就是触摸病人四肢体表动脉搏动的变化来看病的方法,后来逐步简化成只摸病人双前臂腕上的桡动脉。这两个地方的“脉象”(“象”,即搏动的变化形态)在中医生看病来说它的关系可就大而复杂了,它把这脉象先分成至少是浮、沉、迟、数、虚、实、弦、滑、洪、涩等等许多种类。在部位上又分左手三部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三部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各内脏。凡是这些部位的脉象不正常了,就说明这些相应的脏腑有病……所以说来很复杂,它的内容已成了一部书。不管怎样,这“脉象”可是中医生看病的重要依据之一。简单举例:比如病人脉象是“浮”的,表示他的病在“表”,治疗就要用“表散”的方法;如果脉象是“沉而虚”的,表示病性属“里而虚”,要用“补”的方法。“散”与“补”,方法完全不同,用反了就会出问题……总之,中医学里的治病经验都和它的脉象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所以不切脉就不行(后文另详)。
好,上面的望、闻、问、切,就叫“四诊”。中医生就将这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结论:病人得的是阳证还是阴证?是表证还是里证?是寒证还是热证?是虚证还是实证?这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字、八大类就叫“八纲辨证”,合起来就叫“四诊八纲”。但这病到此还只是“初步印象”,还要进一步深入到更细的“脏腑辨证”等等,才能确立最后诊断,然后进行治疗。比如这个病人失眠了,经过这医生如上四诊八纲地辨证,得出是“心阴不足证”这个诊断时,这医生就将开给他中医叫“滋养心阴”作用的方药,他就可拿这方子去药房配方了……
看,这病人只在这中医生面前坐那么一会儿,在这中医生的脑子里就要闪过、联系上面这么多的东西,所以这医生就要用他的学识、经验,特别是对病人的责任心,才能正确地开出方子来,才能药到病除。所以说,当中医,看他坐着不动,貌似悠闲,但要做到认真负责,做一个完全合格的中医生,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治疗还需多方面比如药房、家庭等等的配合,才能达到全面效果。例如上面所举“失眠”病人,因是慢性病,医生还要告诉他一些日常注意的事项,这叫“医嘱”。比如叫他要注意心身两方面的休息,不过劳不心急,忌吃烟酒辛辣刺激物等等。另外一般有的还要“复诊”(即重复来看,俗称“改方”),医生将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进行“改方”。比如第一次的药方太“寒”了,病人服后有口淡、食欲降低不太想吃饭;太“热”了,病人有口舌干燥、大便秘结等等时,医生在复诊时就要加减药物进行纠正。这样,一次次复诊,仍是一次次望闻问切、四诊八纲地辨证,一次次改方,直到痊愈为止。因此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在复诊时,除了告诉病情变好的一面之外,同时也要将不好的反应等等告诉医生,因为这样才能彻底全面治好你的病。认真细心的医生也欢迎这种意见和病人的,因为这样他才可更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经验。因为说到底,治病是医生和病人多方合作的事,只有双方密切合作了,才能取得全面的效果。不要像旧时有的病人那样,故意不说病情以“考”医生,那样做只会贻误病情。(见附注4)
另外要注意的几点:
(1)复诊时一定要带原病历,因为上面记有系统资料。复诊时,医生要接着前面的资料、思路分析,然后进行改方。
(2)中医看病,要辨明是什么“证”才能治疗。这“证”的名称,也全用中医学概念的,而且要把“证”名写入中医病历,比如风热外感、风寒头痛、心阴不足等等。而一般社会上大多数人又都习惯于西医概念的“病名”,对中医的“证名”了解得少,这时注意不要牵强附会自行套用解释,以免生出许多烦恼曲折来。(见附注2)因为中医看病是先定“病名”再定“证名”的,而要治的是这个“证”,才能治本。比如“头痛”是“病名”,一定要经过“辨证”,诊得是“风寒头痛”或“肝阳偏亢”等等,才是“证名”,才能治疗。例如前举失眠病人,中医诊得他是中医的“心阴不足证”时,他如理解为西医的“心脏衰弱”,就全不对了,如果再进一步理解为“心力衰竭”,那就更要惊慌失措了。因为中医说的“心”和西医的“心”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和概念,相混不得。如果他一定要问这“心阴不足”是西医里的什么病?那这中医生也只能告诉他“可能相当于西医的神经衰弱”。为何只是“可能”?不能肯定吗?不能,因为西医的病名确立更严格,它必须经过他们那一套检查之后,才能确定,马虎不得。如果这病人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也可以,现在正规的中医大都兼通西医,他会按照西医的一套给他检查治疗。另外,也有中医生按照病情需要主动加用西医方法检查治疗的,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之一了。目前也使用得很多。特别有些病,西医方法查得细而深,有时也要作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便更好地结合治疗。
(3)有的病人,自己懂点中药,又爱钻研,常常在医生开好的方子上按自己的想法加减药物。这使不得!这容易打乱治疗步骤而贻误病情。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按当时所辨的“证”开好了方药的。一个方子的组成,有严格的规则,主次分明。中药学里所谓药物配伍的“君、臣、佐、使”,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随便一改主次,就成另一方子而不对“证”了。打个比方,中医方剂组成,如同演一台戏,生旦净末丑,在每出戏里都有定则。在这出戏里,剧情需要老生唱主角,而在另一台戏里可能要旦角为主。主角不同,剧情也变,你如乱变,这台戏就唱不好了。比如: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主角,他唱重头戏;猪八戒就只能是配角,出出丑逗逗笑。如果把猪八戒写成主角,故事失去了主线,唐僧西天取经也取不成,故事就没味了。用药主次之理,也是这样。
(4)中药的配服。(见附注3)
(5)有人说中药好,没有副作用,对吗?此说有对有不对。说对,是指它在辨“证”明确而且复方使用时,确是如此。(“复方”,中医术语,指由多味中药组成的方子。)因为如前所述,中医讲“辨证论治”,讲调整全身综合反应,又讲不断辨证“改方”,这每次改方的过程就有纠正副作用的过程。仍以上述失眠病人为例,如服药之后,说饭少吃了,复诊时一看满口白苔,复诊的中医就要说“上次的药太寒了”,复诊时就必纠正。如不纠正,就是“药不对证”,是医生没有水平,不合格。一改,不寒不热,病也好了,医生才放心——这才是合格的中医。因为中医学里,历代都要求辨证论治,要求“药必对证”,而且成了一种守则,大家都这样做,最后就少副作用了。所以说只要是“辨证论治”准确了的复方,就少副作用。
至于单味中药,用得不恰当,同样有副作用。古语说“是药三分毒”,这“毒”就是副作用。例如:鹿茸、肉桂、附子都是温热药,用于经辨证、体质属“寒”的人,用得适量,就无副作用。如不经辨证用于一般人,量又不大,可能也无副作用,但如瞎用在体质“热”的人身上,副作用就大了,轻的全身自感发热难受(但体温不一定高);重的可以鼻子、齿龈等处出血,中医叫“血热妄行”,这就是明显的副作用了。因此一般重视“辨证论治”的中医都喜欢用复方汤剂,因为它能随时加减,随时“对证”,这样才能调整失去平衡的“全身综合反应”的“证”而达到“治病必求其本的”目的。单味药(也含“单方”)则只用于针对个别症状,即“治症”而不治“证”,疗效不全面,所以少用。例如人参,常用的补养药,真正用于治病,尤其是复杂的慢性病,单独用的情况较少,都夹在复方中使用,比如人参养荣汤、参苓白术散、人参胡桃汤等等。最少的也拉上附子拼成“参附汤”,也常只用在“虚脱”(相当于“休克”)时,抢救一成功,就接用复方了。所以单一人参一类的药,一般只作保健药用,靠它单味治病就不常用。正如小说里赵子龙百万军中单骑救主的事,到底是少见的。就是这样,只用单味人参,中医学里也还不忘辨“证”,例如其中园参(人工栽种的)中的红参药性偏“温”,用于偏寒的人,生晒参药性“平”,普通人均适宜。西洋参,则药性偏“凉”,用于有“虚热”的人。……总之都有讲究,不能乱用,一句话:就为无病保健,也请中医看过,说明服法,才能保你的“健”!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