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变或较少改变原物或其部件性能的情况下,经过修复、翻新、再制造等措施后被原主体或其他主体继续作为原用途或其他用途的产品或其他产品的组件或者部件予以使用的活动的总称。
“资源化”,是指将废弃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原辅材料予以使用,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体而言,“资源化”是指在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将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某一工序或某次使用后产生的废弃物,通过粉碎、溶解、熔融、萃取、电解、回炉等措施,将其转变为原用途和新用途的原辅材料,以及将余能和蕴含在废弃物中的能量予以利用的活动的总称。
3。循环经济以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基本内容
按照“3R”原则的要求,节约和循环利用应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无论在生产、流通还是在消费过程中,都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行为应贯穿到循环经济闭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为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必须做到:从资源能源开采、生产和生活消耗出发,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消耗;在减少消耗的同时,通过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措施,相应地削减废弃物的产生量;把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但尚未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资源化;把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资源化。
4。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
循环经济是人们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产物。它通过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是克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之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反应和有效尝试。循环经济可以很好地协调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新型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见,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结果,内生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基本内容、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的经济实践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物质能量流动基本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设计、技术革新等手段,采用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综合利用等措施,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资源的替代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或者运行模式,它还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系统性
循环经济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看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资源环境是支撑人类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根本认识出发,要求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以生态学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经济活动要放在整个人与环境系统中去考虑,以减少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从而实现人类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的统一。这种系统协调性具体表现在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可以拉长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44)循环经济的系统性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正相契合。
(二)循环性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体现了物质的闭环流动过程,与“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传统线性经济根本不同。传统线性经济的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通过资源不断消耗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通过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经济的质量型增长。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在经济体系运行中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二是经济体系运行中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废物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影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三)环境友好性
循环经济环境友好性特征是其系统性和循环性特征的必然结果。循环经济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把经济活动纳入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循环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物质闭环流动过程,这使循环经济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降到最低。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使循环经济产生的污染物能够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之内。
五、循环经济的价值
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实践,它对于更新人们的思维观念、缓解资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循环经济推动思维观念更新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有力地推动和体现了人们新的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45)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经济观,即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的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它是质量型经济,通过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来追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别于传统经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价值观,它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中考虑资源和环境自身的价值,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生产观,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还体现了新的消费观,它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在消费的同时考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生产和消费观念。
(二)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索取、对资源的消耗。资源的有限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使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在资源的总量一定、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缓解资源危机、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单位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循环经济走的就是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尽可能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缓解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
(三)循环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二是向自然环境排放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在减少对自然索取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循环经济“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刚好契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循环经济在通过低开采和高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索取的同时,又通过高利用和低排放减少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此外,循环经济遵循生态规律,把生态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活动全过程中,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加强对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治理。
(四)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方式
循环经济科技先导性的特征,使其一方面依靠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其发展又不断开拓技术和生产的新领域,从而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循环经济循环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征,使其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仅给生态环境带来最小的扰动,从而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外,循环经济“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方式。
(五)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循环经济是在反思传统工业经济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高效的方式利用资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生产和消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以整个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为目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升级实现系统的整体合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特征使其能够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循环经济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一般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既是对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工作的经验总结,又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是一致的,都追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
(一)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所体现出来的尊重自然生态规律、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它要求人类在遵守人与自然和社会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从事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循环经济作为生态化的实践方式,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物质能量流动基本规律,体现了对自然生态规律的尊重。生态文明对人类价值观、自然观、伦理观和发展观的变革,不仅推动着社会实践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而且推动着生态环境观的生态化转向,即从只关注人类及其社会本身的发展转向既关注人及其社会的发展又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46)循环经济正是在这种思维观念的指导下,走出了传统工业经济把人当作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把自然当作人类征服的对象,疯狂掠夺自然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而转向把人类当作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与自然平等相处,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发展经济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质量型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追求
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对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人类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性认识。它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和谐为核心,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为精神动力,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改造为手段。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下的具体生态化实践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循环经济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基本内容的具体生产生活方式,最终都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关系,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形成是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积极生态环境成果是其本质。循环经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物质能量流动基本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设计、技术革新等手段,采用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综合利用等措施,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资源的替代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可见,循环经济的运行方式,反映了生态文明的本质追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上述要求,体现出要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的要求。在这场深刻变革中,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为基本内容,以实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统一,建设好生态文明为基本目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和价值,不难看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这场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从而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物质和能量在生产、流通和消费中的流动予以全程关注;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从管理、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
生态文明的建设有赖于它的实践基础——生态化生产和生活方式。循环经济正是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化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在生产方式上,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这就要求经济的发展对生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