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竞争中领先于对手。拉拉裤这一新产品的诞生,源于专注的需求挖掘,问题的明确界定,以及及时将问题转化成机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没有动物和小丑的马戏团
我在课堂上用了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给学生们作案例分析,这是一次机会,可以让他们锻炼自己挑战既有现状的技能。20世纪80年代时,马戏团产业陷入了困顿:老掉牙的节目,毫无悬念的表演,频频缩减的观众数量,而且对待动物的方式也受到抨击。一切情况都表明,那不是个组建新马戏团的好时机。当时还只是加拿大街头表演艺人的盖伊?拉利伯特(Guy Lalibere),却下定决心要新成立一个马戏团。于是,太阳马戏团诞生了,人们对马戏团的固有看法彻底改变。盖伊通过组建马戏团,把问题——一个濒临灭亡的产业——转变成了机遇。
放完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1939年的电影《马戏团的一天》(At the Circus)的影片剪辑后,我让学生们列出对传统马戏团的一切固有印象:巨型帐篷,动物演员,廉价门票,叫卖纪念品的小贩,几档节目同时上演,闹哄哄的音乐,小丑,爆米花,大力士,燃烧的火环。然后,我又让他们反过来看问题,想象每一个印象的对立面是怎样的。比方说,新的清单变成:小型帐篷,没有动物,票价昂贵,看不到小贩,一次只演一个节目,高雅的音乐,也没有小丑和爆米花。于是,学生们列举了希望从传统马戏团清除的事物,以及希望传统马戏团改变的地方,结果拼出的全新的马戏团形象,正是太阳马戏团。我又给他们放映了太阳马戏团近期演出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们感受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做过马戏团这样的练习后,再举一反三到其他行业或机构就相当容易了,像是快餐店、宾馆、航空公司、体育赛事、教育,甚至还有恋爱和结婚。
一旦掌握了诀窍,重新评估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练习就易如反掌了,关键一点是必须先花时间明确列出每一个可以改善的既有现状,通常这会是最困难的部分,就像前文中球囊血管成形术的例子一样,有时候既有现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很难找出来。不过,只需稍加练习,就能掌握这个有用的方法,从新的视角审察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很擅长发现并挑战既有现状。他们探索寻求创新方法,解决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挑战合理性和可能性的界限。为此,他们敢于在异国他乡开始全新的生活,辛勤开辟通往未知疆域的新道路,而我们往往只是畏惧地在一旁观看,没想过自己也可以迈出同样的一步。
让我们来看看桑德拉?库克(Sandra Cook)的经历吧,她成功地突破种种限制,挑战一切传统设想,打造了个人的传奇经历。桑德拉在拿了数理逻辑博士学位后,去了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又回到美国,在斯坦福研究院(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SRI)工作;接着又去了博思艾伦(Booz Allen Hamilton)咨询公司担任咨询顾问;后来在摩托罗拉负责通信业务部门的战略事务。这些职业生涯的共同特点都是要求一丝不苟,精准无误。桑德拉本来可以沿着她既有的职业生涯轨迹不断发展下去,但是,她觉得自己走错了方向,决定跳离这个令人羡慕的位置。
桑德拉热爱充满冒险的旅程,喜欢去荒凉偏远的地方。她曾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两周的时间,去中国西藏、印度、蒙古和尼泊尔旅行。后来又觉得这远远不够,想要对自己的世界来个彻底改变。2002年,为了能毫无牵挂地去阿富汗,桑德拉辞去了在摩托罗拉的体面工作。阿富汗在战争爆发后变成一片废墟,桑德拉希望自己能尽力帮忙做些什么。她申请到签证,买了机票,飞向阿富汗,盼望着人生从此有所不同。飞机在喀布尔机场降落后,桑德拉走下飞机,发现城市里看不到出租车,基础设施也少得可怜。她费力找到了一家从世界各地来此的记者们都会光顾的酒店,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希望自己能为这个国家的重建出一分力。她自愿撰写赞助申请,拟定商业计划书,甚至是扫地——任何事情,只要有帮助,她都愿意干。
桑德拉最后和南茜?杜普雷(Nancy Dupree)取得了联系。南茜时任喀布尔大学阿富汗中心(the Afghanistan Center at Kabul University)的董事,为了重建大学图书馆,让尽可能多的人能通过他们的小型流动图书馆系统(Box Library Extension)看上书,南茜不知疲倦地工作。待她们彼此熟悉一些后,桑德拉为中心写了一份商业计划,并因此被纳入机构的董事会任职。如今,她已是董事会副主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提高机构知名度,为机构筹款。桑德拉在本职工作之外,还积极开展阿富汗基层民众计划,如在喀布尔发放石榴树种。她个人出钱买了两万棵树苗,分发到居民手中种植,希望借此恢复在战火中被破坏的树木。
大多数人不会愿意放弃安逸的生活,前往遥远的他乡挑战艰巨的难题。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小得多的挑战似乎也一样让他们畏缩。对很多人而言,换工作或者从城镇一头搬家到另一头,如同去异国他乡开展救济工作一样冒险。维持目前“足够好”的现状,相比另一个不确定性极大的选择,当然是要安逸得多。多数人都满足于迈出小小的、可靠的步伐,这样虽然走不远,但也不至于惹麻烦。
 。。  。。 
有意义VS有钱赚
那些投资于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就以能准确地判断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敢于冒高风险的精神赢得了业界的赞誉。他们不会看那些一个一个逐步解决的小问题,只守望大机会的出现。他们展望未来,分析即将面临的新问题,然后再把钱投向能正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领域。KPCB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简称KPCB)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它在预见未来挑战、投资于相应的解决方案方面有着辉煌的纪录。早在生物科技、互联网商务、替代性能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前,KPCB就已经在这些领域投资了,因为它预见到了基因泰克(Genentech)、升阳(Sun Microsystems)、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网景(Netscape)、直觉软件(Intuit)、艺电(Electronic Arts)等企业对未来的影响。KPCB合伙人之一——兰迪?科米萨(Randy Komisar)指出,企业家的眼光就是看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机遇。他和同事们发现,找到难题并加以解决能给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带来丰厚回报。
兰迪在其著作《僧侣与谜语》(The Monk and the Riddle)中强调指出,尽管通过解决难题能够获利,但有一点很重要,即要拥有解决难题的热情,而不是被赚钱的动机所驱使。为了解释这两者的差别,他用传教士和雇佣兵作了比喻,前者满腔热忱追求崇高的事业,后者只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秉持传教般的精神,关注于找到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案,这样才能造就成功的企业。兰迪的观点得到了作家盖伊?川崎(Guy Kawasaki)的认同,盖伊说过“有意义应当甚于有钱赚”。如果秉持“有意义”的目标,那么在努力以创新的方法解决了难题后,赚钱是极有可能的事;如果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有钱赚”,那么到头来很可能既赚不到钱,也做不出什么有意义的事。
那么,上述创业家、风险投资家及发明家,和我们这些从5美元、回形针、水瓶起步,挑战用这些小东西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去了!这些例子都强调了同样的观点:挑战传统的思维局限,找出周遭的难题,不屈不挠地设法解决,结果会大有裨益。数不清的问题正等人拿出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呢。当然,这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团队协作精神,执行方案的能力,从失败中学习的意愿,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不过,首要的是态度,相信问题能够解决的态度。我和学生们都发现,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得越多,找出解决方案的信心就越足。
做好挑战一切的心理准备
我最近去苏格兰,为一个为期一周的创业新人训练营授课。该训练营是由苏格兰企业学院(the Scottish Institute for Enterprise)的詹姆斯?巴洛(James Barlow)举办的,参加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大学生,他们的专业从犯罪学到美容,五花八门,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创业经验。课程一开始,很多人就被第一道作业彻底吓倒了。我要求他们设计一种新产品或者新服务,然后还要把这种新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下午6点钟,我给每个小组发了50英镑作为启动资金,他们必须在接下来的18小时内完成任务。这道作业的目的是让他们走出安逸的现状,走进现实世界。很多学生后来告诉我,他们当时想,直接掉头回家算了(其实不用他们说,他们脸上的惊慌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过,所有人都坚持了下来,他们看到自己完成了任务,异常惊喜。一个小组成了“雨伞伴行者”,帮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困住的行人;一组在当地一家酒吧设立了即兴速配交友站;还有一组在闹市区的街头搭起了临时擦鞋店。
这道作业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一星期,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任务,包括看报纸揪出问题,头脑风暴找出创新的解决办法,设计新的经营项目,会见潜在客户,拍摄商业广告,向成功的管理人员兜售自己的商业构思。训练营结束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接受任何挑战的心理准备了。
其中有一组我觉得非常出色。那个小组由3个年轻女孩组成,她们从未遇到过类似的挑战。第一道作业布置下来的时候,她们还吓得发抖。可是当训练营临近尾声时,她们都提出了一个绝妙的好点子,不仅得到了裁判团的高度评价,而且还拿到了投资方的创业资金。她们发明了一种流动的上门服务项目——修改胸衣。这个发明源于她们观察到,多数女性觉得在商场试穿胸衣很尴尬,因此经常是胸衣买回来了却发觉不合适。她们的广告也拍得很优雅,成功地说服大家认同了这个有趣的商机。
训练营的最后一天,其中一个女孩跟我说,“我现在知道了,没有什么事是我做不了的” 。这个女孩,以及所有其他学生,都已掌握了充分的本领,能够完成令人啧啧称奇的事了。其实,我们所做的,只是让他们看到有形的事实,然后告诉自己,“把周遭的问题转化成机遇,我们也能”。
 。  。。  想看书来
没有不可克服的问题
Chapter2 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
——无法想象的“恶劣”推荐信
史上最惊人的推荐信,来自恶搞的狱友——但成功把他推荐进了斯坦福。
根本没有所谓的坏点子——规则不能限制你,你能把最烂的想法改造成最好的!
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 F。 Skinner)曾经在其文章中写道,总的说来人类的行为都是为了适应个人、种族或者社会的需要。可是,这三种因素常常不一致,形成明显的对立。生活中,社会规则居多,它们是由政府、宗教组织、公司老板、学校、邻居,还有目的家庭制定的。这些社会组织精心打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明确准则,目的是为了让世界井井有条,凡事有据可循,同时也是为了预防人们互相伤害,可是,人们为了满足个人需求,或者是本能驱使,常常会有想要打破这些既定准则的冲动。
那么,准则在什么情况下只是个建议?建议又在什么情况下演变成了准则呢?每天,身体会发出信号告诉我们要做什么,书面指导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举止,还有社会准则要求我们在特定范围内行事。事实上,我们还经常在别人的怂恿下自己给自己定规则。逐渐地,所有这些规则会融入生活。人们常常会思考自己能干哪些事,然后划定一些无形的界线,限定自己就干界线以内的事,这些界线往往比社会准则规定的限制还要多。我们从职业、收入、居所、开的车、教育,甚至是占卜等多个方面自我设限。所有限制都把我们禁锢在某种固有假定中,这些假定有自己是谁、我能干什么,等等。
我记得一句很出名的台词,是电影《与安德雷共进晚餐》(My Dinner With André)中的,台词说道,纽约人“既是守卫又是囚犯,因而,他们丧失了……从自我编织的囚笼中逃跑的能力,更有甚者,他们并不觉得自己身陷囹圄”。人们总是给自己创造规则,用这些规则编织牢笼,把自己限定在特定的角色中,看不到无限的可能性。可是,如果人们挑战这些既定的假设,结果会怎样呢?如果人们跳出既定的轨迹,结果是好是坏呢?打破既有准则的人又会面临什么呢?
谷歌的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就鼓励人们要适度藐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冲破既定准则。换句话说,就是要尽可能地把目标往大里想。拉里指出,大目标常常比小目标要容易办成事。目标制定得过小,达成目标就只有特定的几种方法,此外的更多方法就可能会导致走错路。可是,如果目标够大,人们通常可以支配更多资源,达成目标的途径也要多一些。拉里的见解的确很有意思。假设你要从旧金山前往喀布尔,有很多不同路线可以走,你有充足的时间和方法到达那儿,即使事情不如计划那般顺利,也能想到灵活机动的应对措施。可是,如果你只需要穿过小镇,路线就相当明确,你只希望能尽快到达。一旦途中塞车,你会被堵在那儿,沮丧不已。谷歌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不循常规地解决难题。
没有不可克服的问题
从不认为问题会大到没法解决,随时准备打破各种期望,走自己的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就是琳达?罗滕伯格(Linda Rottenberg)。她的观点是,如果别人认为你的想法很疯狂,那你就是走对了。11年前,琳达创办了著名的非营利性机构Ende*or,机构的目标是在发展中国家推动创业精神。琳达一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就创建了Ende*or,凭的只是为了推动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满腔热情。为了实现目标,她勇往直前,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跟踪”有影响力的企业大亨,只是为了接近他们,获得他们的帮助。
Ende*or从拉美国家起步,然后逐步拓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像土耳其、南非等。Ende*or制定了严格的流程甄别高潜力创业者,一旦评选出创业想法和执行能力兼备的创业者,就会从各个方面向他们提供成功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Ende*or不提供创业资金,而是将创业者引荐给同行业、同领域那些能给予他们指引的人。创业者还可以参加高强度的培训项目,和已经通过Ende*or取得成功的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些创业者如果取得成功,不但会成为积极的榜样,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他们还会回馈Ende*or,帮助后起的一代又一代创业者。
Ende*or的创业者之一,来自巴西的莱拉?瓦莱兹(Leila Velez)的故事就很令人鼓舞。莱拉生活在里约热内卢山坡上的贫民窟中,靠给人打扫屋子维持生计。然而,莱拉是个有想法的人,她注意到,巴西很多女人都特别渴望拥有一头柔软、垂顺的头发。于是,莱拉和小姑子埃卢瓦莎?阿西斯(Heloisa Assis)一起发明了一种产品,能把卷发变成直发。发明这种产品花了她们好几年时间,期间很多次失败几乎都让她们绝望了。后来终于找到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