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经济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本书不仅增强了上一版重视“信息网络经济”的色调,而且推进了“市场机制再度崛起”的时代旋律。前苏联、东欧,特别是中国改革的经验,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寻租问题、*问题、委托代理问题,也都有更多的新内容。“转轨经济学”是萨缪尔森多年来一直在呼唤的新学科。萨缪尔森在其传来的视频讲话中这样说道:转轨经济学,特别是中国道路的研究,应该说是未来诺贝尔奖得主的新难命题。有阅历的读者可能知道,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萨缪尔森曾经用“停滞膨胀”这个命题激励和(用诺奖)“悬赏”锐意进取的经济学后生。至于信息网络经济,或者说“新经济”,本来就是诺德豪斯近年精力投入比较多的领域。在本书中,污染许可证、无线电频道、网址域名等新型“商品”交易范式,都进一步得到了系统深入的讨论。
第三,“国际宏观经济学”等较前沿问题的篇幅有所增加。国际金融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多刷新和较大调整。这是对于近年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领域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战略发展的及时呼应。世界经济的首要火车头美国经济多年来一直高速走强,但是其贸易逆差却不断扩大,美元汇率也是不断走低。这种“强经济”与“弱贸易”、“弱美元”的并行不悖和相辅相成,应该说是对已有(国际)宏观经济学基本命题的正面而尖锐的挑战。至于全世界的“廉价货币”,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性的房地产泡沫和畸形高企的国际原油价格,显然也都需要当代经济学者正视和回应。
译者序(5)
第四,本书新意难以尽述,不妨借用两位作者的话作一归纳。在本书前言中他们这样写道: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它所揭示的是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随着经济学和它所置身的现实世界的发展,本书也在发展。本版《经济学》在以下七个方面不同于先前各版,依次是:1。 经济学核心理论;2。 经济学的创新;3。 强调小的即美的;4。 新世纪的政策问题;5。 关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6。 宏观经济学的论战;7。 力求更加简明和清晰。对于本书这七点新意,两位作者在其前言中都有详细的交代。在全文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也不时感触良多地发现:本版大量辅助材料,如资料、人物、案例等“专栏”,作者都进行了新一轮的斟酌、增删、调整和润色。
五、新世纪初期中国读者应该如何借鉴国外《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学是一门帮助人们增强洞察力和保障选择效率的学问。经济学有许多定义,就新世纪中国读者而言,我感到其中两个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是马歇尔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其二是罗宾斯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个侧面,即目的和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手段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20
坚持不懈地将“最优化行为”、“市场均衡”和“稳定性偏好假设”结合起来,21 经济学提供了各种范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确定目标、选择手段和保证效率之间获得一种均衡。高考复习时间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保证各科成绩最能相辅相成?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之后应否多做些“时间密集型”的事情,如生孩子或读MBA?经济适用房的装修应否追求豪华?是否应该用当“负人”的办法去购买第二套住房?科学家应否长期担任行政领导?股票价格指数(沪指)6 000点之后能否继续大量持有一线蓝筹股?面对CPI和资产价格的节节上涨,我们应否从“强调节流”走向“强调开源”、从“间接投资”走向“直接投资”?显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寻找一种一般性的参照“解”。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是情怀各异的芸芸众生,是特殊;而在经济学中,你遇到的将是具有“自利”目标和“理性”手段的“经济人”,是一般。找到了一般,显然有助于比照出特殊。认真系统地学习经济学之后,你将会用一种同以往迥异的目光去审视整个世界。
你所关注的可能不再仅仅是价格如何上涨,而是会这样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你所看到的“房地产调控”,可能不再仅仅是呼吁“降价”和声讨“暴利”,而是能否“扩大供给”和“缩小需求”?你所困惑的“大牛市”,可能不再是机关单位如何三令五申“不准上班炒股”,而是会反思:现阶段大牛市所激励的是“生产性努力”还是“分配性努力”?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你甚至有可能不再窘迫于同仁、同学或邻居的“赚钱效应”,而可能会变得更加宁静致远:探索和把握新兴的“自动稳定器”的性质及其变迁,既不恐惧于“绞肉机效应”,也不贪婪于“提款机效应”。而你所重视的“新农村”建设,则很可能不再仅仅是“剪刀差”、“财政拨款”和“税收减免”,而是“丰收悖论”、“蛛网理论”和“边际消费倾向”。总之,你会发现世界从来未曾变得如此地生机勃勃和趣意盎然!
译者序(6)
哈佛大学的曼昆教授说得好,“在我当学生的20年中,最令我兴奋的课程是我在上大学一年级时所选的连续两个学期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门课改变了我的一生。”22 无怪乎萨缪尔森敢有一句豪言:“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编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会在乎是谁在为它制定法律,又是谁在为它起草条约。”23 萨缪尔森的教科书不仅能够让初学者迅速地概览主流经济学的全貌,而且还能不断地刷新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在西方它堪称一部“小型的经济学百科全书”。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东西方经济学的交流和碰撞,对于中国新一代人才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应该说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工具,如“需求管理”和“比较优势”等,都已经为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所驾轻就熟。在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的进程中,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先改变汇率形成机制”的大政方针,中国学者关于“独享接轨红利”的经济学思路,中国企业挣脱“头脑肢体”国际分工困境的战略意识以及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坚实脚步,都已经让整个的世界刮目相看和瞠目结舌。
需要提请注意的一点是:尽管萨缪尔森造诣深厚影响巨大,但其书中某些观点并非不存在需要质疑和反思的地方。外国的经济学所植根的土壤毕竟与我国的不同,美国经济学家的基本立场也的确与我们有别。微观地说,对于中国股市屡屡“唱空而做多”的行径,就可谓一个夸张式的典型而现实的类比。宏观地说,美方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看似轻松的建议,也并非不含有敦促我们改革税收制度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战略意图,而这个意图在当今中国社会政治领域中并非不是足够地沉重与微妙!总之,中国学生及其他读者在大胆地借鉴、参考、择取和利用的同时,绝不可以轻视应有的分辨能力,也绝不可以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
萧 琛
2007年10月14日于北京大学
1“ 胡代光序” 第1 页,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 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2“ 金色的诞辰”,第2 页,萧琛译,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 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3 萨缪尔森:《保罗· 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第4 卷,MIT 出版社,1977 年出版,第870 页。
4“ 胡代光序” 第2 页,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 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5“Play it again; Samuelson”,The Economist,August 23rd,1997,
6“ 金色的诞辰”,第2 页,萧琛译,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 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7“Play it again,Samuelson”,The Economist,August 23rd,1997,
8“Play it again,Samuelson”,The Economist,August 23rd,1997,
9“ 金色的诞辰”,萧琛译,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 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3 年第7次印刷,第3 页。
10 林特:《批萨缪尔森》,1974 年德文版,1977 年英文版。
11“Play it again,Samuelson”,The Economist,August 23rd,1997,
12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译本上册,姚开建等译,高鸿业等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17 页。
13'美'《 商业周刊》1974 年6 月29 日第50 页。
14“Play it again,Samuelson”,The Economist,August 23rd,1997,
15“萨缪尔森致中国读者” 第1 页,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 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16“胡代光序” 第2 页,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 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17“Play it again,Samuelson”,The Economist,August 23rd,1997,
18 萧琛:“ 新经济周期与经济学新边疆”,《经济学动态》,2000 年第三期,第53 页。
19 萧琛:“ 现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成熟扬弃与回归”,《北京大学学报》,1993 年第四期,第69~77 页。
20'美' 杰克· 赫什利弗: “ 经济学帝国的扩张”,萧琛译,朱天校,《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92 年出版,第179 页。
21 加里·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方法》,1976 年英文版,第4 页。
22 曼昆:《经济学原理》中译本,粱小民译,三联书店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6 页。
23 张维迎:致读者(代序),经济学英文版第16 版影印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年7 月,第8 页。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1)
开卷之际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事实上,人们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
一些人学经济学是为了赚钱。
另一些人则出于某种担心:如果不懂供求规律,则势将成为现代的文盲。
还有一些人是出于对某些问题有着强烈的兴趣,如计算机和信息革命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会,或者美国近年的收入分配为何变得如此悬殊等。
撞钟为谁
所有这些还有其他更多的理由当然都很好。然而,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一条最重要的理由应该是:在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如果你不懂一点经济学,那么你的意见和建议就很有可能不得要领和令人费解。不学经济学,你也很难充分地理解和领悟当今国际贸易的进展以及互联网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也很难权衡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
选择终身职业,也许是你一生中要做的一项最重大的决策。你的前途不仅取决于你的能力,而且还要取决于你所不能控制的经济力量对你的工资的影响。此外,经济学也许还可以帮助你将自己从收入中节省出来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诚然,学习经济学并不一定能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不学经济学,命运却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毋庸赘言,我们希望你能够发现,除了有用之外,经济学本身还是一个很有魅力的领域。一届接一届的年轻学生们常常惊讶地发现,经济学竟然能够如此意趣盎然。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那么,经济学是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已经涵盖了形形色色的论题。如何定义这个成长中的学科?1若干重要的定义如下,经济学:
研究金融市场行为,包括利率和股价。
探究一些国家或人群保持富裕而另一些国家或人群却持续贫穷的根源,寻求各种提高穷国和穷人的收入的解决办法,而前提条件则是不损害经济本身的成长。
研究商业周期(也可译为“经济周期”——译者注),即失业和通货膨胀的上下波动,探讨如何利用货币政策来加以调节。
考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全球化的经济影响。
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就资源有效利用的激励方式提出建议。
提出并回答政府采用何种政策才能达到既定的重大目标,如加快经济增长、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水平和公平地分配收入等。
显然这是一份不错的清单,也许你还可以将它扩展好多倍。但是,如果将所有这些定义加以提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主题: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着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及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事实上,正是由于存在着稀缺性和人们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得经济学成了一个重要的学科。
不妨考虑一个不存在稀缺的社会。如果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如果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既然人们拥有了自己想要拥有的一切东西,当然也就不必再担心花光其目前有限的收入。而企业也不必为劳动成本和医疗保健问题犯愁;政府则不用再为税收、支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大伤脑筋,因为谁都不再会在乎这些问题。此外,既然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那么,也就没有任何人会去关心不同的人或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2)
在这个丰裕而理想的伊甸园里,所有的物品都实行免费,仿佛沙漠中的沙子和海滩边的海水。所有的价格也都因此变成了“零”,市场也因此而变得可有可无。如果是,则经济学当然也就不再是一个有用的学科。
然而,任何现实社会都决不是那种拥有无限可能性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经济品(economic goods)的稀缺的世界。稀缺(scarcity)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家都不会否认,尽管经历了两个世纪的经济快速增长,美国的生产能力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欲望。如果将所有的需要加总起来的话,你立刻就会发现,现有的物品和劳务甚至根本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消费欲望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的国民产出须得扩大很多很多倍,才有可能使得普通的美国人都能达到医生或联赛棒球手那样高的生活水准。更何况在美国以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和亚洲地区。在那里,成千上万的人甚至还处于饥寒交迫之中。
鉴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这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效率这个关键性的概念。效率(efficiency)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相反,如若一个经济中充斥着恶性竞争、严重污染和政府*,它当然只能生产出少于“无上述问题”时该经济原本可以生产的物品,或者还会生产出一大堆不对路的物品。这些都会使消费者的境遇比本该出现的情况要差。这些问题都是资源未能有效配置的后果。
在经济学中我们这样讲:在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