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闻理论十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公司做了一件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而被媒体报道,比它花同样的钱做广告效果还要好,这叫公关、叫策划,可以做的。这个事情对传媒来说有新闻价值,所以传媒报道,也是自然的。
再如,长江里有一条渔船,船里放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风浪一起,电视机从船上掉到江里面去了。船工把它捞上来烘干,拧开,还能正常收看节目。这件事被传媒报道了,生产该电视机的厂家随后利用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本品牌的质量如何好。当时还没有“公关”这个词,但这个厂子显然具有公关意识。这是自然发生的事,抓住它做宣传,比花多少钱做广告都有用。
对传媒来说,新闻是自身之外客观发生的事实,事实发生了,传媒可以“组织报道”,即讨论如何报道,从哪个角度报道。在这个意义上称“组织报道”为“新闻策划”,问题不大。但是“策划”这个词容易与“无中生有”挂钩。如果理解为传媒可以制造事实,然后报道该“事实”,这便是“传媒假事件”。本来事实很小,没有新闻价值,媒体推动事实的发展,或者事实不存在,媒体找个由头,制造事实,然后再去报道。这种新闻是不真实的,这一点至少我们在理论上应该十分清楚,尽管一些传媒经常这样做,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的新闻学者发表了如下言论:
新闻策划是一张改变现状的蓝图,是一场演出的导演过程,是由新闻媒介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发展并予以报道的一种新闻类型。新闻事实可以由媒体自编、自演而后自播,从找新闻、抢新闻到制造新闻,这是对过去理论的突破,不能被事实牵着鼻子走;新闻策划符合新闻工作的发展规律,是媒介竞争的秘密武器,是新闻改革的新的增长点。
那时候刚刚开始市场经济,大家的头脑发热,不懂得什么是市场经济。当时也有批评性文章,把这种情形概括为“天下本无事,新闻策划之”。如果这种鼓励公开造假的“理论”能够容身,新闻学就完结了。
出现这样的“理论”在于有这样的实践,只要传播成功了,大家都说好话,不考虑行为的伦理。《华西都市报》创刊之时,制造了一系列事实,然后报道事实,引起轰动,一下子把品牌打出去了。这个经验一度被广泛传播。并非成功了就是正确的,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样的做法不符合新闻职业规范,其新闻的真实是暧昧的。
例如,他们组织的“送孩子回家”行动。最初,记者跟着警察到外省去打拐,作为旁观者报道打拐,这是新闻的职业工作。打拐过程中解救了8个很小的孩子,不知道父母是谁。由于民政部门不作为,该报总编辑灵机一动:我们把他们管起来。如果是传媒做好事,应该表扬,但是把这个事情作为报道选题,每找到一个孩子的家长或有人出领养,都有大篇幅的报道,强调本报出了多少力,这里面内含明显的传媒利益。四川省里的新闻理论研究者再写文章从理论上支持这种做法,于是就出现了“突破”理论的那些话。原来要求的新闻真实,似乎过时了,现在公然声称,传媒制造事实是新的理论!
后来,类似这样的事越来越多,传媒动不动就发起一场运动,解决什么问题。传媒的基本职责是报道新闻。把事实报道清楚,传媒的职责就完成了。的确,不少事情行政、司法、社会部门不作为,传媒若有正义感,就向公众揭露他们的不作为,但是不能替代这些部门办事。你可以替代这些部门偶然做一件事,你能都管起来吗?别的部门不作为,不能成为传媒越权的理由。传媒做好事只能以社会的普通一分子来做,不能利用自身的传播资源自我吹捧。若有宣扬自己的目的,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应该回避。社会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是基本的社会秩序。
新闻策划下的“假事件”如果作为一种新闻的基本类型,就要考虑一下新闻职业是什么,是告诉公众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还是不断地制造的一系列美好的或恐怖的“新闻”来替代真实的世界?假如传媒报道的内容主要是由传媒策划出来的,那你报道的是一个什么世界呀?是一个你制造的世界!
传媒参与制造事实,这不是新东西。19世纪末美国的“黄色新闻潮”就是这样做的。比如,传媒安排一位漂亮的女郎周游世界,每走到一个地方,传媒就报道这个女郎做什么了。当时的传媒都打着为了公众利益的旗号,其实商业利益才是真的。
传媒以外的商业企业组织一些活动,如果有新闻价值,传媒可以适当报道,但要对它们制造的“新闻陷阱”保持警惕。有的公司公关部门很懂得新闻价值,例如,突然宣布赠送某著名影星一套高级住宅。名人身上出新闻,只要传媒报道,这家公司的名声就出去了,公司花同样的钱做广告可能达不到这个效果。传媒处于竞争中,你不报,会有别的传媒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情况。这样的新闻不是传媒制造的,涉及商业企业的公关伦理问题。
“传媒假事件”不是一般意义的假新闻,它的“假”,有几个特征:第一,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照理说,新闻的消息来源在传媒以外,除非记者正好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不过这种事情的几率很小。在传媒假事件中,制造事实的和报道事实的都是传媒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下新闻真实,是可疑的。
第二,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有时候事实不是传媒这个组织推动的,而是记者推动的,制造了一个轰动的事实,把它报道出来,客观效果是自己出名。
第三,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这方面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重庆市的市领导到棚户区去看望,当地一家比较主要的传媒漏报了这条新闻。相关记者眼看就要受到处罚,灵机一动,自己花钱买了一些面粉、白菜、猪肉送到棚户区他相识的哥们儿那里,然后以棚户区居民的名义起草了一封信,让他们送给市办公厅。信中说,感谢市领导对我们关怀,听说市领导是北方人,请市领导到我们家来吃饺子。记者本来的意思,是就此写一条棚户区居民如何感谢市领导的报道,这只能是他的独家新闻,以此抵消漏报新闻的过错。没想到市办公厅真把这封信转到市领导那里,主要市领导太忙,请一位副市长去了。记者当然是独家采访,发表了独家新闻:棚户区居民感谢市领导看望,副市长与居民同吃饺子云云。这个记者很得意,到处讲他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导演事实。这样的事儿,不是经验,应该是教训,典型的传媒假事件。
第四,事件媒介化。媒体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就是将事件媒体化了。传媒运用处理新闻的各种技巧,来对事件的进行诠释,或通过报道框架(主题),提供给受众一种经传媒精心组合的“媒介真实”。
第五,暧昧的“真实”。这种由传媒建构的社会真实已经存在,但它是传媒掌控的“客观存在”,由传媒决定事实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暧昧的社会真实。由于我们的传媒对这样的策划习以为常,很多当事人认识不到它与新闻真实的要求相悖。
下面这几张照片是最常见的导演电视新闻的过程(图3…7)。先写好一张条子:“今天下午,我们看了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记者招待会,非常受鼓舞,非常激动人心。我们充分相信,在新当选的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然后找个人照着条子念一遍。我们现在的电视新闻中很多镜头不就是这么产生的吗?这是最简单的“传媒假事件”。念了一遍还不放心,可能表演不太好,再找个人念一遍,觉得哪个好就使用哪个。最后那张照片无意中透漏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后面有一个商店写着“黄石店”,这个传媒假事件发生在湖北黄石。
图3…7…1 常见的“传媒假事件”
图3…7…2 常见的“传媒假事件”
情节比较复杂的“传媒假事件”,可以关于杨丽娟的报道为例。杨丽娟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她追星确实有点疯狂,这是真实的,第一次报道她基本是客观的。第二次报道,传媒开始推动事实的发展,要圆杨丽娟的追星梦,而且还打着关注弱势群体的旗号,追星的这个女孩算是弱势群体吗?哪个穷得吃不上饭的人会去追星啊?传媒当时的这个由头,逻辑上都讲不通,然而事情越做越大,2007年连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也关注起这个“弱势群体”来了。此后所有关于杨丽娟的报道,均是传媒争相导演事实。2007年年底时,各传媒盘点“成就”,又把杨丽娟作为新闻人物再次曝光,行文中均没有对报道中传媒导演事实有所检讨。
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对这类“新闻”的价值判断,有无可置疑的否定性,但是依然常见常新,种子绵绵不绝。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出于政治需要的,出于利益驱动的,出于追求轰动和耸人听闻的,迫于竞争或生存压力的等等。
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一张雷锋的照片(8),便是因政治环境的原因,人为修饰的假照片(图3…8)。原来的照片上,雷锋手里提着一个有花篮图案的编织兜子,背景是天安门。发表时,雷锋手里是空的。为什么?一个士兵手提这样一个兜子当时被视为是“小资”,于是发表的时候,提兜被技术处理掉了。
图3…8 不同的雷锋照片
在“文革”初期的1966年,曾经出现过换头术的虚假照片。当时,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以后,刘少奇和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的地位降到了第七位和第八位,记者拍摄的时候,过分关注毛泽东和林彪了。在发稿的时候,按照当时的规定,每一个政治局委员都要露一次脸,而邓小平漏拍了。必须有一张邓小平的照片,怎么办呢?于是有人就把邓小平别的地方的照片的头部,移植到一张照片中陈毅的头部,登上了《人民日报》。这属于政治要求下的造假。后来“四人帮”逮住这个事情整老干部,那是后话。
2007年7月,CCTV…12《天网》栏目播出了一个专题片《揭秘传销》。这个选题很好,传销应该揭露。专题片讲述了某位女大学生参加传销,在被父母强行带回家的途中跳火车自杀身亡的案例,这是个真实的事情。报道中,还播发了死者生前的三张照片。眼尖的网友发现,所谓死者的“生前照片”竟然是网上热传的Ayawawa的生活照(图3…9)。这个节目评上了第17届中国新闻奖,公示阶段被揭发造假,悄然拿下。这种造假的事情应该正视,公开批评。
图3…9…1 中央电视台《揭秘传销》中移花接木的照片
图3…9…2 中央电视台《揭秘传销》移花接木的原照片
针对传媒的种种造假,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罗列了十种表现新闻不真实的情况,现在看来,这十种现象仍然存在。下面介绍一下:
一是言过其实,总是把要报道的东西说得十全十美,明明只有七分、八分,却要把它说成十分,或者十二分。
二是夸大拔高,就是溢美溢恶,把事物极端化起来。
三是万能表态,只要上面一有什么号召,新闻记者就把先进人物搬到报纸上来表态,没干过的事,也安到他头上。
四是未做先报,会还没有开,事情还没有做,记者、通讯员就把稿子写好了,而且描绘得有声有色。最大笑话是南京开全运会,由于下雨,延期了,结果上海的《文汇报》报道说全运会召开,怎么怎么样,闹了很大的笑话,后来紧急收回报纸。
五是捕风捉影,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像煞有介事地描绘上了。
六是导演作假,过去新闻照片搞摆布的特别多,现在拍摄电视新闻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的是本来没有这个新闻,就导演出一条新闻。
七是所谓统一口径,就是不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而按照领导的需要来“统一口径”,有组织地造假。
八是真假不分。新闻文体必须是真人真事。但是有的同志把真人换成了假名,掺进了许多假事,弄得真假难分。
九是纯属编造,根本没有的事却被编造得活灵活现,把新闻当作文艺作品来写。甚至在被评为“好新闻”的作品中,也发现了这样的作品。
十是颠倒黑白,明明是犯罪分子,却还把他说成是先进分子,甚至把死人说成是活人(9)。
《真实——新闻的生命》这本书是1985—1986年中宣部新闻局与社科院新闻所合编的,我是编者之一。这本书讲的很多东西都没有过时,我们现在仍然有这些毛病。上面所列的假新闻,多是故意制造,有的出于经济利益,也有的是体制性失实。
现在还有新的原因,即传媒间的竞争激烈,一些记者不择手段地偷新闻、买新闻、编新闻。尤其是体育报道,在韩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中,中国的体育记者丢尽了人,制造了很多假新闻。
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套话、套路描写不可能反映真事实情。下面是上海戏剧家沙叶新对我们现在某些新闻套路的描述: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
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
接见没有不亲自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
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
效率没有不显著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抗洪没有不英勇的,抢救没有不及时的;
美国人民没有不友好的,前总统没有不是老朋友的……
这些八股有多少真实性?恐怕记者们自己也不相信。
这些都是套路,我们习惯性地随便拿过来就用上了,对于叙述的事实来说,是不真实的反映。
还有某些惯用的写法也是不真实的,2002年5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情爱洒在雪山草地》的通讯,下面摘录了其中的一些行文,括号中是李希光教授的批注:
雪山诉说(雪山能说话吗?这是记者个人感情的抒发。新闻在于……展示事实,而不是讲述记者的感觉)着子弟兵的恩情(用字太大、太空,应该用一个具体感人的细节和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展示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草地有记忆吗?写新闻不是写诗)着“金珠玛米”的功绩(又是一个空洞的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或事是来展示这个功绩?)!
这样的话都不应该出现在新闻中,这是文学语言,就是文学语言也是很俗的语言,俗得不能再俗了。再看下面的报道,这样的话我们经常使用,应该从新闻真实的角度检讨(括号中有我的,也有李希光教授的批注)。
“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需要细节说明,否则这两个字读起来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夸大其词的感觉,以后我们写东西要注意,“始终”两个字不能用,只要有一次不是这样就不是“始终”了)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没有具体、真实、感人的故事,如何让读者感觉这种血肉关系的存在呢?)联系,使万名(有冲击力的新闻重点是一家一户的故事,远胜于“万人”致富的概念。用具体数字,如果是9999,你就说9999,而不要说含糊其辞的“万名”)生活贫困(如何贫困?全家穿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