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零到亿万-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人社会讲究门当户对,假如你没有一艘豪华游艇,就无法驶入华商巨富们的港湾。
和田一夫买下的这条大型游艇,舱位宽大,可乘坐50人左右,内设豪华的会客室和三间卧室。
在艇上可举办宴会,招待商业伙伴。
香格里拉酒店郭鹤年董事长曾经这样对和田一夫说:“在办公室里洽谈生意就像是一张包装纸,只有在游艇上或在主人家里一起用餐这样的交往中,才真正谈及实质性问题。”
一语道破华人经商风格的天机,也一语点醒和田一夫这个外乡人。
因此,和田一夫连同游艇一道,买下了三幢海滨私人别墅。
初时,游艇的原主出于关怀之心,劝说和田一夫:“你今后不仅需要游艇,也同样需要别墅。”
和田一夫以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以为连别墅一起买,费用一定很高。但卖主一报价,竟是与游艇单价相差无几,几乎就是奉送。
和田一夫乐得连游艇带别墅一同买下。
这游艇和别墅在原主手中也招待过李嘉诚等要人的。而这游艇和别墅是香港经商必需的“社交场所”。
香港是英国上流人士和华人共同开发的。香港的统治者是英国人。而英国是等级森严的古老国度。太平山顶原来只有历届港督才能在此建造别墅,后来英国的巨富陆续入住。
中国人和日本人原来是根本不能入主的。
云峰居的原主是英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董事长。汇丰银行是香港金融界第一大支柱。
和田一夫从蒲伟士董事长手中买下这“香港第一豪宅”,显示了八佰伴在香港的社会地位。
自1841年(道光20年)1月26日,英国远东舰队支队司令伯麦,在香港岛西北部一个高约200英尺的海角登陆,第一次升起米字旗,正式宣布占领香港以来,150年,香港的上流社会几乎一直都为英籍人充斥。
因此,华人财阀的日常生活里除了保留着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外,深深渗透着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
在游艇和海滨私人别墅里招待客人,就是移植于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习惯之一。
华人又很讲究门当户对。假如你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地位和身份的体现,那么无论你多么精明强干,你还没有与华人财阀交往的资格。
和田一夫拥有了“香港第一豪宅”云峰居,装潢了香港独一无二的日式房,购买了全香港位列前五名之内的大型游艇和三幢美仑美美的海滨私人别墅。可以说,在与华人财阀交往的硬件建设上已经扎下了根。
事实上,这些物业为和田一夫创造的效益,价值已远远超出其本身。
比如说,日本财阀要会见香港经济界要人时,一般要有较长时间的预约,同时必须通过某人的介绍。
而和田一夫则可直接联络,因为彼此已经是朋友。
如蒲伟士先生、李嘉诚先生、何鸿囗先生、郑裕彤先生、郭鹤年先生等等一大批香港财经界顶尖巨富都已常来常往,过从甚密。
“硬件”已完备,和田一夫就积极开发“软件”。
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蒲伟士董事长的引荐下,和田一夫加入了皇家赛马俱乐部。
香港赛马会是香港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另两大支柱分别是长江实业集团、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皇家赛马俱乐部实行会员制。在该俱乐部里,日本人会员寥若晨星。
究其根由,日本企业的最高负责人不来香港,而属下的第二、第三把手,该俱乐部又不予接纳。
香港的上流社交圈有着强烈的家族性的一面。在香港的日本分公司职员之所以无法打入香港经济的核心,是因为日本企业的最高负责人自己不愿跳出集团圈子。
蒲伟士先生是赛马的热心人士。和田一夫经他推荐,参加皇家赛马俱乐部,并不时应他之邀,去观看赛马。
和田一夫偕夫人坐在皇家赛马俱乐部高级厢座里,颇为引人注目,因为日本人就只有和田一夫夫妇俩。其余均是香港高级社交圈里的英国人。而且,和田一夫夫妇的厢座就在蒲伟士夫妇的隔壁,即使在高级厢座中也是最高主座席。
和田一夫在这里经蒲伟士先生引荐、介绍,相识了许多香港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显绅,包括许多英国系统的商界人士。
和田一夫还参加了由一位法国葡萄酒国际权威主持的一个世界美食家俱乐部。
就是这位先生,在太平山顶的云峰居成为和田一夫的迎宾馆的那天黎明,特意从法国给和田一夫寄赠上等香按。
和田一夫在美食家俱乐部也结识了许多商界巨头。支撑香港经济的华人头面人物,几乎都是美食家。
和田一夫在云峰居宴客,一般以西菜为主,日本菜为辅。在湾仔总部宴会厅,则一般都上中国菜。但无论上何种菜,和田一夫都极为讲究。
对客人的口味首先要打听清楚。比如吃不吃鱼,是否喜欢生鱼片;喝不喝酒,喝哪种酒不喝哪种酒,等等。
其次,材料要货真价实。比如牛肉,绝对要正宗的日本松阪牛肉,而且一定要从日本运来。因为无论美国牛肉,还是澳洲牛肉,都比不上松阪牛肉。
再如厨师,从香港酒店之冠的半岛酒店请来。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和田一夫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香港人,成为华人社会中之一员,对华人的经商习惯、生存之道已相当熟捻。
华人社会是家族社会,八佰伴也是家族。因而其价值观是相通的。这也是和田一夫得以顺利进入华人社会的原因之一。
移居香港后,和田一夫对华人经商风格感触较大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香港的华人大企业不独占利益,而是互相分享。
因此,和田一夫每每接触华人头面人物,钦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在华人社会里,企业高层或实业家为分享利益,经常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交往,一起探讨协作的可能性,研究合作计划,所以彼此很自然地交换大量信息。
其二是华人实业家当机立断的经商准则。
有一次,和田一夫当面请教李嘉诚:“您对于新项目,一般是怎样做决定的呢?”
李嘉诚答道:“一旦有了新想法,我马上考虑和谁一起搞这个项目,先在脑海里定好伙伴,接着我就打电话去请他合伙。”
首脑亲自通电话,这在日本商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和田一夫对此感到惊讶。但惊讶不止在此,应李嘉诚之邀的对方回答说:“请让我考虑一下!”仅仅只过了一刻钟,对方就复电:“OK!”
这就是华人经商当机立断的作风。
和田一夫就亲自接过李嘉诚邀他当商业伙伴的电话。比如在澳门建造休养胜地、在香港蓝田开店等项目。
和田一夫也就礼尚往来。比如计划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创设国际购物中心,就直接与李嘉诚联络。
在这样直截了当的联络交往中,彼此沟通了大量的商业信息。
而日本的企业体制却无法当机立断。因此,尽管日本企业在香港有很多机会做大宗生意,但往往由于这个原因错失良机。
一个日本公司香港分公司的经理,曾经不无抱怨地向和田一夫讲述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回,李嘉诚在宴会上向他述说了一个携手合作的好主意。他一听就拍案叫好,差点脱口而出:“就这么办!”可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地吞回去:他没有这个决定权!
他只能按部就班报告日本总部,经过层层探讨论证研究,最后决定参与该项目的时候,时间已过了1个多月。
黄花菜已凉,李嘉诚早就与其它企业合作上了。
要命的是绝大多数日本企业根本无视华人的这一商业作风,甚至连起码的理解的努力都不去做。
日本企业和华人实业家很少能够成为商业伙伴,这不能不说是其根源之一。
作为一个哲学家,和田一夫总结了香港和日本经商习惯和商业体制等方面的异同和优劣。
和田一夫认为由下而上以及传阅批示的日本式决策方式,在统一职员意见这一点上,效果是显著的。尽管这对于集团的运转十分重要,然而却也不能忽视其消极一面。
消极面就是要用过多的时间才能拍板定夺,没有人负责做决定,坐失良机。这些消极面容易造成谁都不负责任的后果。
与日本相比,香港的商业社会更接近欧美模式。
和田一夫认为,日本“以和为贵的精神”确能发挥日本式组织力量,有其积极一面;而香港、欧美采用的“职权分明”的“从上而下”方式也有其积极一面,如果把这两者的积极面结合起来,那最好不过了。
香港式经商法有其利益共享、当机立断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根据和田一夫的观察,华人实业家在自己所能见到的范围内经营得非常出色,但似乎不善于经营组织化。
纵观中国餐馆经营状况,发现他们一般雇用亲朋成友,生意做得红火,但却不愿培养人才,提高他们的能力,来加强经营组织化。
和田一夫设想,如果华人注重信用的经营诀窍,能与日本企业重视培养人才、讲究经营组织化的诀窍合二而一,就会诞生一种完美的经营方式了。
和田一夫完全融进了香港这个华人大家庭,颇有点乐不思蜀了
第16章 餐馆称王 香港札幌情两依
“九七”临近,又兼1989年那场风波,香港中国餐馆出现大雪崩现象。和田一夫当机立断:大规模收购中国餐馆。3年创百店,成为香港中国餐馆之王,继而在世界各地开设连锁店。八佰伴国际饮食公司不到一年就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创造了奇迹。到港一年,八佰伴发展了百货店、餐馆业、不动产开发业、肉食制品贸易公司、西饼连锁店、鞋包公司、家电产品公司七大支柱。在札幌,开设了日本首家集世界商品于一处的大型商场。
和田一夫说
我要说的,不外是一句话:人,原来就是一无所有。不过,你要有梦想,再凭坚定的信念去耕耘,梦想就会成为真实,而每一个人,其实都具备了做富翁的条件。
八佰伴原来是专心致志从事流通事业。
以移居香港为契机,和田一夫正扎扎实实地计划扩大事业,突破单一零售。
开设中国餐馆连锁店发展食品加工业和不动产开发业,还有家用电器等等。
八佰伴的公司名称叫国际流通集团(后再改为现名“八佰伴国际集团”),但随着饮食食品、开发业不断扩大,正在向一个大型综合企业的方向发展。
这是和田一夫21世纪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流通与非流通两翼齐飞。
中国菜享誉世界,名闻遐迩。中国菜的精华与厨师精英都集结在香港。
和田一夫移居香港之时,正值香港中国餐馆大雪崩,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和田一夫初到香港,就有许多餐馆老板上门商谈转让事宜。
一位将餐馆卖给八佰伴的商界华人对和田一夫说:“我喜欢香港,香港是最能赚钱的地方。但是考虑到紧急情况时能有个安全保证,我已作好了移居加拿大的准备。为了让几个孩子去加拿大留学,将财产转移到加拿大,我愿将餐馆卖给八佰伴。”
这位老板的心理,代表了不少急于将餐馆出卖的老板的心理。
他们一方面希望香港回归中国后继续留在香港做生意,另一方面随时准备万一有变立即撤离。
这是1989年风波之后香港商界的实际情况。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并且一直努力着的人们。
早在移居香港前,甚至在1989年前,和田一夫就已将香港中国餐馆列入了他的全球战略计划。
1989年4月,和田一夫派出一个得力职员前去香港的中国餐馆学习经理业务。
这位职员实际上是和田一夫的“侦察兵”,为八佰伴实地勘探,火力侦察。
从某种角度讲,和田一夫可算是理想主义者。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极为稳健的人。
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其时,和田一夫对香港中国餐馆的情况所知无多。因此,指示那位职员以合作的方式与一位华人老板试验性地共同经营一家中国餐馆。
这位职员将一切有关数据详尽地记录,了解和分析这家中国餐馆的经营现状,以便窥一斑见全豹,推断其它餐馆的情况。
结果令人欣喜,该餐馆生意兴隆,其它餐馆生意也很好。
餐馆生意好,但餐馆业正发生大雪崩现象。
“1997”在临近,1989年又发生了一场风波。香港中国餐馆的老板人心浮动,一心只想变卖财产,移居海外。
老板们已经是无心恋战了。
信息迅速反馈到和田一夫脑中。“敌”退我进。香港餐馆老板对未来深感不安,而餐馆的现状和前景都那么乐观,岂不是天助我也?和田一夫在每天必修的晨祷“神想观”中坚定了信念,下定了决心:中国餐馆这把赌注值得一押。况且,现在出击,正是最佳时机!
和田一夫立即通过香港八佰伴向全香港发布信息,八佰伴决定大量收购中国餐馆。
果然不出所料,卖店的老板蜂拥而至。
为了稳住军心,以保证经营能顺利展开,和田一夫马上制订对策。
收购中国餐馆时,可以连同厨师、经营者一起盘进,并让经营者保留两成股份。如果赚得利润,就和经营者分享。
八佰伴这一制度,深受很多餐馆老板的欢迎。
另外,扩大宣传如果加入香港八佰伴就能去海外的八佰伴工作这一政策,让这个信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正如期望,不少优秀人才加入了八佰伴集团。
很多手艺高超的大厨师都提出申请,要求在八佰伴收购的店里工作。
可到海外这一条十分有诱惑力,这些身怀绝技的大厨师希望在八佰伴店里工作,就有机会调离香港,到纽约等八佰伴的海外分店掌勺。
和田一夫高瞻远瞩之处是选择了在香港收购中国餐馆这一环宇间得天独厚、唯我独尊的行业。
中国菜名闻遐迩,中国餐馆遍及世界各地。但全世界的优秀厨师,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香港。
中国菜的根源在中国,但现实是,在中国内地却不容易吃得到美味可口、质量一流的菜肴。
应该承认,中国菜的精华在香港。
还由于香港中国餐馆大都实惠而美味,因此,香港的中国餐馆业竞争非常激烈。
非常激烈的竞争就有机会和条件让许多优秀的经营者和优秀厨师脱颖而出,而且保证质量,价廉物美。
和田一夫掌握住了最佳时机。
在日本,如想收购生意兴隆的公司,可能性很小,除非你舍得斥离谱的巨资。一般而论,在日本能收购到的,只能是一些亏损企业,换言之,是一副烂摊子。
由于掌握住了最佳时机,八佰伴在香港收购的,全都是生意兴隆盈利丰厚的公司。
这且不算,在中国餐馆大雪崩的香港,购得一流优质的公司,只需要日本1/3的价钱。
餐馆公司的老板还对八佰伴十分感激。比如说,一位老板急着带钱移民到加拿大。八佰伴提出收购他的餐馆,他自是喜出望外。在他来说,这是一笔求之不得的好买卖。
因为若不是八佰伴提出收购,他的餐馆将无人接手,这正是这位老板为之苦恼的事。
现在,他将餐馆卖给八佰伴之后,就能拿着钱到加拿大去了。
可谓皆大欢喜。
由于选择了收购的最佳时机,要求卖店的老板纷至沓来,和田一夫得以稳坐钓鱼台逐一筛选。
首先是应该重点收购哪一类型的餐馆。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因而形成了各具个性风味、异彩纷呈的诸多菜系。
在香港,主要是粤菜的天下,其次是京菜、川菜、潮州菜、上海菜、客家菜等等,不一而足。
餐馆的档次也千差万别,为了便于收购,和田一夫将香港的餐馆分为三档。
经过论证,和田一夫发现太高档的餐馆常受市场因素影响,赚不到钱,往往入不敷出。
中国菜的至尊无异算满汉全席。但能做得出满汉全席巨大阵仗的超豪华的一流餐馆,不见得就是赚钱的餐馆。
最能赚钱的,是那种一到吃饭时间,一般顾客蜂拥而至,排队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