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气凛然-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兄长高瞻远瞩,控制了热河和吉林等地的军政大权,恐怕日本人在沙俄垮台的时候,就已经浩浩荡荡开进东北了。”
萧益民停顿一下,再次表明自己的立场:
“可是,不能因为中央政府管不到就不管了,这也是小弟全力支持兄长和又铮兄派兵挺进蒙古、打击分裂势力宣示神圣主权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以小弟如今的地位和实力,很多事情只能望而兴叹,但不管如何,只要是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事情,小弟就会尽力去做,至少在收复库伦这件事情上,小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又铮兄率部进驻库伦之后,小弟还将继续予以武器装备和粮饷方面的支持,如果兄长觉得可行的话,小弟甚至愿意派一个师北上库伦。”
段祺瑞听了深为感动,虽然萧益民派军北上库伦不符合如今中央政府的政治要求,会引发日本和俄国的强烈不满,从而给段祺瑞带来外交上的巨大压力,但是段祺瑞仍然对萧益民的心胸与品德充满钦佩:
“贤弟,你是个我平生仅见的英才,你心里确实装着国家和民族,不止是这件事,这几天在南京内外的所见所闻,也让我和众弟兄看到了你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令愚兄无比感佩,自惭形秽!可是国家积弱已久,前路荆棘密布,一不小心就会身死名裂,抱憾终身,急不来,急不来啊!”
看到段祺瑞的脸庞在微光映照下满是伤感,萧益民只好暗自叹息,拉着段祺瑞的手,沿着女墙继续前行,心里却在反复权衡,要不要将自己心中的一个重要计划向段祺瑞透露一二。
也许是段祺瑞不想再继续谈论那些沉重的话题,走出几步便调整了情绪,指着草场门内与鼓楼之间的一个灯火通明的工地笑问:“贤弟,那地方像是距离日本领事馆不远吧?看样子工程规模不小,建的是什么呢?”
萧益民顺着段祺瑞的手望去,很快哈哈一笑:“要是小弟不说,恐怕兄长想都想不到,那是新建的德国驻南京总领事馆,边上是德国教会和小弟联合投资的德华医学院。”
段祺瑞禁不住停下脚步,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向萧益民,他怎么也不相信萧益民会犯下如此简单的政治错误。
萧益民含笑解释:“兄长别急嘛……小弟知道自从兄长代表中央政府对德宣战之后,德国只能留下北京公使馆,其余各省的德国领事馆全都裁撤了,唯独剩下小弟当时主政的重庆那一个,还不能公开行使职能。
“不过,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欧洲战场可以说是大局已定,德国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除了主张严惩德国的法国外,英、美等国对待德国政府的强硬立场有所松动,就拿这个新建的德国驻南京总领馆来说,也是获得英、美两国驻华公使默许才开始动工的。
“小弟历来重视与德国的友好关系,英国人则一向注重保持欧洲各国的实力平衡,不愿意过度削弱德国而让法国一家独大,而且考虑到抵御苏俄十月革命后**在欧洲的泛滥,必须要让德国具备一定的自保实力。加上美国对于战后的德国也有经济方面的诉求,因此尽管法国公使对此表示反对,但依然建起来了……
“当然了,这主要是小弟全力坚持的结果,英、美都想让我们打开国门,以便让资本力量进入,而法国也不认为战败后的德国能够掀起多大波浪,加之长江流域又是英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所以才在抗议无效后,采取了较为克制的态度!
“唯一受到强烈刺激的,恐怕只有日本政府了!小日本取代德国侵占了我国的胶东湾,害怕同为白种人的德国将来重新崛起后秋后算账,肯定会为此上蹿下跳,估计以后会连累到兄长。”
听完萧益民的解释,段祺瑞终于放下心来,虽然不免为萧益民狠辣的眼光和出色的外交手段感到顾忌,但也不会愚蠢到当面表达不满,于是连连道: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对了,我听说你在大战爆发前派去德国进修军事的几十个人都参战了,有这么回事吗?”
萧益民诚实地点点头:“有,四十九人分别以德国各军事院校实习军官的名义,加入到德国陆军各部队开上前线。德国驻华公使纳尔特上个月初通报说,考虑到外交关系方面等因素,我们的所有学员都将在近期内被秘密送回国……”
停顿片刻,萧益民颇为难过地说出详情:
“完好无伤的加上断手断腿的,如今只剩下二十五个了……不过,我为我的这些军官们感到骄傲,他们中的三十四人以其优异表现和立下的赫赫战功,获得了德军的各级勋章,得到德军上下的高度赞扬。
“德皇威廉二世听到他们的英勇事迹后,感动得亲自给其中四人寄去亲笔信,其中就包括在东线战场德军前线总指挥部担任作战参谋的曾超然中校,他是我的结拜大哥,你应该知道他,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他直接到德国柏林陆军学院深造,在对俄战争中策划的两个作战计划,被德军前线最高指挥官采纳,战果出来后,他的名声就在德军高层中间传开了!
“等他回来后,我会让他担任我的参谋长,这样军务方面我就能轻松许多,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段祺瑞震惊不已,由此而联想到更多更远的东西,要不是夜色浓郁,他脸色的快速变幻定会尽落萧益民眼中。
~~~~~~~~~~
ps:谢谢七两黄鳝、子天云、淡看历史大大的打赏!
天子诚挚地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感激涕零!
第二〇三章图穷匕首见
段祺瑞和萧益民的南京会晤,彻底打消了南北大战一触即发的谣言,随着段祺瑞一行在高调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后离开南京返回首都北京,各界民众少有地为其唱起了赞歌。
随着南北之间仿佛是一触即发的战争危机一举解除,历时五十天的“粤桂战争”也很快由多点激战转入全线对峙状态,疲惫不堪的两军官兵,沿着韶关、四会、肇庆、云浮、阳西这条从北到南三百多公里长的战线,悄悄舔舐伤口,相互收敛同袍的尸体掩埋祭奠,同时也在紧张地进行物资和兵员补充,悄然调整阵型调动军队,为即将到来的生死决战进行最充分的准备。
段祺瑞抵达南京与萧益民会晤的同时,广东政治集团内部隐藏的矛盾突然公开化——广州中央政府陆军总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以“代表人数没有达到法定的三分之二”为由,否定了革命党总裁孙文“召开特别国会,选举法定大总统”的要求,自此,以孙文为首的精英派与陈炯明为首的本土派之间不可调和的巨大矛盾终于激发。
孙文一派纷纷谴责陈炯明等人的“军阀行径”和自私自利,愤怒地抨击陈炯明等粤籍军政官员是政治投机分子,妄图凭借手中的枪杆子,趁革命事业陷入危难之际叛变革命,彻底暴露出篡党夺权的丑恶嘴脸。
陈炯明一派本就认为自己打生打死劳苦功高,到头来却被排斥在政府核心之外,无数广东男儿的鲜血最后染红的却是别人的顶戴,再听到孙文一派毫不留情的攻击,勃然大怒之下立刻反唇相讥,不但在大小会议上猛烈攻击孙文提出的《政府组织大纲》有悖宪法,逐一批驳孙文要求的大总统五项权力与满清皇帝同出一辙,痛斥孙文企图总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独裁主义实质,同时发动本土各大报纸揭露孙文一派长期以来奢侈糜烂的私生活,掀开了“世界华人华侨巨额捐款用在何处”这个紧捂了十几年的酱缸盖子。
从全国各地汇聚广州的大批革命者终于彻底失望,一个接一个黯然离开广州,多达百余名老同盟会员和国内知名政治人物赶到上海,投入到林森、于右任、蔡元培等人重新组建的国民党旗下。
等愤怒不堪相互攻击的两派核心人士醒悟过来,广州革命政府近半部门已经人去楼空,所有军政事务都已陷于瘫痪状态。
就在这个时候,广西督军陆荣廷一声令下,十二万桂军官兵再次向人心浮动、内讧频发的粤军发起猛烈的全线攻击。
八月四日,广东梅县百花洲,粤军右路军前线指挥部。
许崇智扔下手中令人气馁的电文,用手搓搓紧绷的眼角,掏出金表看了一眼,转向门口:“蒋参谋长和刘师长还没到?”
副官连忙上前立正:“报告司令,昨天下午刘师长就已经回电说连夜启程,现在差不多下午两点,估计他们快到了。”
急促的马蹄声从辕门方向隐隐传来,副官欣喜地说声“到了”,随即吩咐不远处的几名参谋快快准备茶水。
许崇智整理好身上一尘不染的军装,不紧不慢地扣上风纪扣,接过副官递来的大盖帽端正地戴在头上,迈开步子走出门外,脸带微笑,屹立于烈日下耐心等待。
浑身尘土满脸大汗的蒋介石和刘秉先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策马而至,距离许崇智十余米便勒住战马,跃身而下,双双来到许崇智面前举手敬礼,在许崇智和另一位副师长的热情招呼下,一同进入司令部。
彼此落座香茗奉上,许崇智挥退室内的参谋和侍卫,拿出张电文递给坐在对面的蒋介石:“介石兄是否也收到同样的通报?”
蒋介石接过看了一眼,递给身边的刘秉先,面向许崇智,谦逊地点点头:“实在想不到,整个战局竟会在三天之内急转直下,唉!”
许崇智颇为无奈地摇摇头:
“全线溃退的罪魁祸首是全权负责韶关一线防务的李烈钧,要不是他擅自率部南下英德,留在韶关一线的滇军和湘军也不会向大举进攻的川军王瓒绪部投降,桂军马济第四军也就不敢大举南下,与桂军沈鸿英的第三军合围肇庆,从而造成我肇庆守军两面受敌死伤过半,最后不得不饮恨后撤的惨痛局面。”
刘秉先想了想,如实提出自己的意见:
“汝为兄,李烈钧恐怕是奉大本营之命率部南下的吧?虽然在电传通报上没有做出解释,但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之处。”
许崇智并非没有考虑到其中复杂的政治因素,只是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他都偏向于陈炯明为首的本土派,加上长年驻扎在广东各地的滇、黔、桂、赣、湘等所谓的革命军贪得无厌,对粤省民众的残酷掠夺和压榨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革命党领袖孙文和所有外省籍军政大员对此却不加以整治和约束,反而对诸多客军将领一味抚慰,不断给这些人提职晋衔极为器重,所以不知不觉中,许崇智的政治立场也随之悄然改变,再也没有当初追随孙文时的革命激情。
短暂的沉默过后,许崇智和气地问道:“子承兄何时率部返回广州?”
刘秉先知道许崇智非常精明,肯定是已经从通报中推断出孙中山要调动本部拱卫广州大本营,因此也没有任何隐瞒:
“昨天上午已经接到孙先生的电令,我和介石兄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来向您汇报请示,再决定何日启程赶赴广州。”
蒋介石在一旁补充道:“福建李厚基蠢蠢欲动,兼之福建全省驱逐我革命军的呼声高涨,我们都很担心撤离潮汕之后,李厚基部大举来犯。”
许崇智欣慰地点点头:“感谢二位,其实自从浙江全境被萧益民的南昌行营并吞之后,福建军政两界也随之向南京效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实在不愿继续驻扎在没有一个盟友的闽南一线了。
“放心吧,我已经下令第七旅撤离龙岩回防蕉岭,第八旅也正在离开漳州以南防区,撤到潮汕接手贵部的防务,我的司令部暂时还留在梅县。”
蒋介石和刘秉先一听就明白,许崇智是在逐步收缩,保存实力,既不愿继续遵从孙先生的意愿攻打福建,也不愿意返回广州面临艰难的选择,所以干脆继续留在相对富裕的潮梅地区,静观风云变幻。
蒋介石看到刘秉先不愿再开口,只好硬着头皮提醒许崇智:
“汝为兄,有件事我和子承都无法判断,不知川军王瓒绪部拿下韶关,是否与桂军方面达成了秘密协定,如果是的话,川军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与桂军联合进攻我军,而且据报道,福建李厚基前几日赶到南京晋见段祺瑞和萧益民,因此,南京方面很有可能与李厚基达成了某种协定,不得不防啊!”
许崇智心中凛然,他仔细权衡过李厚基的反击可能,但没有把萧益民麾下的江西两个军考虑进去,如今看来,既然王瓒绪能与桂军大将马济联合作战,那么也完全有可能与福建的李厚基部联合攻打潮梅地区。
想到这里,一脸凝重的许崇智站起来,郑重地向蒋介石和刘秉先致谢:“感谢介石、感谢子承!若非二位提醒,我还在惘然之中啊!”
蒋介石和刘秉先连忙站起来回礼,刘秉先诚恳地说道:“汝为兄,我们率部离开之后,您手里可调用的部队只剩下三个旅,而且撤回蕉岭的第七旅连续征战一年有余,尚未得到应有的补充,若是局势真的如我们预料的一般,恐怕潮梅地区难以坚守啊!”
许崇智感激地点点头:“谢谢子承提醒,愚兄定会小心应对……之前,愚兄对子承有诸多误会,实在不该啊!今日愚兄向子承致歉了,还望子承多多原谅!”
“兄长言重了!”
刘秉先连忙上前,托住许崇智的双手,怎么也不让许崇智弯下腰来:“其实秉先和兄长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恩怨,只是在某些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罢了,在秉先心中,兄长是位真正的军人,是心怀国家民族的军中前辈,一直是值得秉先尊重的楷模!”
蒋介石听了眉开眼笑:“好了、好了!这样就好了,其实我就知道二位之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隔阂,这不,虽然孙先生催得很紧,子承还是坚持先赶来和兄长道别,由此可见,二位心底里还是惺惺相惜的嘛,哈哈!”
许崇智眼睛微微发红,抓住刘秉先的手,久久不放:“先别走,怎么样都要喝一杯再走,自从你来到潮汕驻防,我们就没有在一起吃过一餐饭,两次联合作战和数次会议,也都是匆匆一见就各奔东西,想起来心里就倍感惭愧啊!”
“好!小弟就留下来和兄长喝一杯,否则,很可能会遗憾终生。”刘秉先高兴地答应下来。
两个小时不到,火热的太阳仍挂在偏西的湛蓝天空上,许崇智和刘秉先、蒋介石等人已经在江畔的大榕树下举杯畅谈了。
正说到高兴处,许崇智的副官和几名侍卫架着一位双腿染血、几乎脱力的军官到来,许崇智等人一看就知道出了大事,连忙站起来大步走过去。
刘秉先看清满脸泥土和汗渍的来人,心头剧震,两步冲上去大喊闪开,抱紧几乎认不出模样的心腹副师长刘骥先,大声呼喊:“四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从潮州军营里逃出来再骑马疯赶两百多里的刘骥先,此刻已经累得奄奄一息,他瘫在族兄刘秉先怀里,艰难地张开满是血痕的嘴唇:
“大哥,军队哗变了……一旅长萧飞,还有二旅长徐彤耀,还有教导队和特务营……他们突然发难,逮捕了大本营派驻的吴主任和七名政治教员……全都杀了啊……”
第二〇四章 阴谋阳谋
潮汕守备师兵变的噩耗,震得刘秉先和蒋介石双耳轰鸣,刹那间脑袋一片空白。
全身僵硬的刘秉先,突然跌坐地下,怀里的副师长刘骥先瘫在他怀里,看样子已经先晕了过去,吓得蒋介石和许崇智等人连忙上去搀扶。
刘秉先晃悠悠地站起来,脸色阴沉,双目赤红,在一片担忧的目光中转向北方,对着莽莽青山,落下了痛苦的眼泪。
蒋介石立刻明白刘秉先的意思,心里顿时浮起阵阵酸楚和刺痛,他拉住想上前安慰的许崇智,示意先把刘骥先抬下去好好救治,然后望着刘秉先孤独而又颤抖的背影,悄悄在许崇智耳边低声解释:
“子承心里不好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兵变来得太过蹊跷了,寻常人根本办不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