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诈--又名;商之梦-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支平接着说;“其实呢,人们敢于偷漏,以税务处罚条例不合理也有关,按处罚条例对每位偷漏税款者处以5至50倍的罚款。这条款看起来比老虎还吓人,但其实就是个纸老虎。因为,如果真的按50倍的罚款实施商家全部都要倒闭,他还不如关门歇业,让你一分钱收不到。再说,这样做也不符合发展经济重要国策呀!”
天歌接着说;“对!别说50倍,就是按5倍罚款实施也如同虚设。就是罚他5倍税务专管员也没啥好处,商家还不如将应缴纳的部分给税务专管员本人,专管员瞒着漏税情况不报,不是大家都平衡了?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凌中和插了一句说道;“假如处罚力度按双倍缴纳,其中50%作为奖励给执法的管理人员,这样,把应纳税款去行贿执法税务员就没有实际意义了。税务人员才不会那么傻的冒着解除公职的危险。这不是大大提高了税收效率了吗?”
天歌接着说;“不错,所以,管理机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是关键的,遗憾的是,各管理机制确实是乱套了。岂能不出现经济混乱的局面?”
萧支平接着说;“嗯,是的,还有一个偷逃所得税的最佳办法就是“明亏暗盈”,什么叫“明亏暗盈”呢?故名思域。企业亏损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不存在利润所得,没有所得哪来的所得税呢?”
天歌接着说;“这主要是国家还没有出台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企业两本帐就成了普遍现象,让人无法看懂的小金库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小金库的产生既为偷税漏税提供了便利,更为贪腐现象提供了温床。”
天歌继续说;“其次,金融管理也是一片混乱。一个企业可以建立N个账户,这样,既无法控制现金的管理又对税管人员稽查也增加了难度。”
是呀!哪个时候的人们对“洗钱”二字还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可笑。这钱就是钱,怎么去洗?其实确有奥妙所在。聪明的商人将一部分资金以预付、应付、应收、预收等名誉打入另一个账户长期挂账,故意让它成为呆账、死帐,最后把它列入经营成本,你说,这企业不就亏损了吗?
。。。。。。
八仙过海
萧支平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谈天说地,其实都是发发牢骚而已,说这些有啥用呢?他们又不是决定政策的人们。当然,人生难得有知己,能够和知心朋友说说心里话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所以,凌、萧、天他们只要有机会相聚在一起都会这样无所顾忌的开心聊天。即便争得面红耳赤也无所谓。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胆子大点、步子快点”和与时俱进的号召下,无形中掀起了全民经商的热潮,各大、中、小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纷纷成立劳动服务公司。
他们名誉上是解决职工子女就业,实际就是为本单位合法的成立小金库。就连银行也不例外。银行的劳动服务公司那里是为了做生意?他们分明是借做生意为名实际发放高利贷。这经济市场岂有不乱之理?
萧支平有位同房堂侄儿亲戚,年龄虽比萧支平长两岁,可辈分比萧支平小。他在邻省某市医药公司下属劳动服务公司任经理。刚下海经商就被重重的呛了口水。好在亏的是国家的钱,不过他也付出了被撤职的代价。
从未经商过的他,原来在单位一直是从事政工,是负责团委工作的中层干部,劳动服务公司成立后调任经理。本想赚点钱为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谋点福利。结果第一担买卖就输的精光。还差点把萧支平也输了进去。
怪就怪他出了问题再来找萧支平,假如早点和萧支平合作,也许不会输的那么惨,毕竟萧支平在风里浪里飘了这么多年,就算能力谈不上比他强,可经验或许比他还是要丰富些。
那是他和离省城100多公里某县的陶瓷公司做了50吨、价值30多万元的氧化锌生意。按照合同规定货到付款。可等他将送货入对方仓库后,对方才明确告诉他说,账面资金不足,让他等他们的应收款到账。这一等就等了十多天,急的萧侄儿像热锅的蚂蚁团团转。
这氧化锌是萧侄儿所在城市的矿产品,倘若把货拉回去,在当地肯定销不出去,还要搭上一千多公里的汽车运输费。在外省出生长大的他在事发当地哪来的社会关系?他只好赶来省城找萧支平帮忙。
萧侄儿把情况和萧志平说明后说;“平叔,我想把50吨氧化锌拉到省城来你帮我销如何?”
萧支平对萧侄儿说;“这玩意儿咱没做过,没有销售渠道呀?它主要用在哪方面?”
萧侄儿对萧志平说;“用途很广泛,主要用于橡胶、油漆、特别是陶瓷行业用量比较大。”
萧支平说;“哦!橡胶、油漆厂省城倒是有几家,陶瓷厂省城就没有了。要么等我联系几家橡胶厂、油漆厂后再做决定吧?”
萧侄儿说;“不能等了,我看某县陶瓷公司就是故意拖欠货款,在他们哪等款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萧志平说;“你不是有销货合同么?找他们打官司呀?”
萧侄儿说;“打官司有个屁用,现在各地法院都有地方保护政策,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就是赢了官司,他给你来个无力偿还,无法执行。一纸裁决不等于是张空文?”
萧支平说;“说的也是,现在的经济官司都是个漫长的持久战。你不给点好处给执行庭,他们尿都懒得尿你。”
萧侄儿说;“就是呀!所以我想尽快把货拉到你这来,货存在你这我放心。你可以慢慢联系客户,等你销路打开了,说不准我们还可以长期合作发展这项业务呢!”
萧支平点点头说;“嗯,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办。”
……。
等到萧支平和他侄儿赶到某县陶瓷公司仓库拉货时,仓库的货只剩下30吨了,本来按理说对方该把已经销出去的货款给萧侄儿了吧!可对方还是不给,理由是他们还没接到货款。并振振有词的说;“现在企业三角债现象已经成了社会问题,我们也无能为力。”
萧支平他们将30吨氧化锌拉回省城找好仓库存下后,萧支平开始找关系联系销路。可在省城各家橡胶、油漆行业得到的答复是,萧支平的氧化锌是直接法生产的产品含量过低。他们全部是使用间接法生产,含量品位较高的氧化锌。萧支平在省城打开销路的想法成了泡影。
这烫手的山芋拿在手中,让萧支平也是进退两难,他只好把销售的目标瞄准距省城200多公里,陶瓷生产基地瓷都景德镇。
萧支平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瓷都的吴老板,这吴老板在小小的景德镇也算的上是个响当当的角色。农民出生的他通过几年的打拼,在景德镇闹市区置得了一份不小的家业。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拥有一幢不小的楼房。他同意一次性全部吃掉萧支平的氧化锌。但条件是先付50%的货款,余款待货物销出后一次性付清。
谨慎小心的萧支平亲临景德镇考察了吴老板经济实力后同意了他的方案。可让萧支平没能想到的是,吴老板将货销出半年多,这余下的十来万元货款迟迟没能收到,理由同样是接不到厂家的货款。
这“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萧侄儿当然难逃其咎。新的经理上任后当机立断来找萧支平,作为萧支平搭上了运回省城的运费和在省城的仓储费也就拉倒。要想让萧支平个人来承担这将近10万元的哑巴亏,萧支平当然不会轻而易举的答应。
萧支平陪同新经理和萧侄儿一道来到景德镇找到吴老板,最后,新经理他们无奈之下,只好拉了满满的一卡车54头青花瓷餐具回单位发福利。
萧侄儿被撤职了,萧支平亏损了,奸诈的吴老板可是双赢。抵债的54头餐具可让他大大的赚了一笔。
表面上看萧支平是亏了,可实际上萧支平并不亏。在推销氧化锌中他得到个重要信息,原来化工原料的产地不同,价格不同,它的利润空间很大。他要涉足开发化工原料产品贸易了。
……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群魔乱舞
九十年代初的经济市场,真的是一片混乱,哪怕用疯狂的世界来形容都不为过。由于经济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导致商界汝尔我诈现象应蕴而生。最让人搞不懂的是,各类工业、农业以及民用产品的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出厂价。
别看萧支平的“天牛商场”以往经营的只是布匹零售买卖,可营业执照的经营项目还挺广泛的,包括五交化、家电、服装、百货等应有尽有。
在商家原始资金积累、全民经商的年代,刚刚步入商海学习游泳的人们,不少人的良心基本上都被狗吃了。
自认为聪明、睿智、智商颇高的萧支平这次遇到点麻烦事了。萧支平承包的“天牛商场”,企业性质是全民所有制。相对而言,在当时,国有企也在外界的信誉度远比个体户要高的多,最起码那时的个体户给人们的印象是缺乏一定的经济实力。
因此,有很多刚起步做生意的有志之士,都纷纷挂靠在“天牛商场”做生意。这种挂靠方式,业内人士称之为“跑单帮”。
睿智的萧支平倒是认为这种松散型合作自己并不吃亏。一来,不必支付工资、差旅费等经营成本就能笼络到大批的社会精英,二来,开阔视野、了解市场动态、掌握各种买卖营销渠道。三来,业务买卖成功,自己又有利润分成而提高经济效益。他只不过是帮助他们转转帐、开开发票、提提现金而已的举手之劳。
按理说这种经营模式是双赢,挂靠人员也无风险,即便无业务可做也不必固定缴纳管理费用。可一旦遇上道德品质败坏的人麻烦就大了。
萧支平有位平常相处不错的朋友以“天牛商场”名誉与人签订合同,支付了货款5%的定金,在广州调进了200多万的家电产品过来。货刚到省城,这位叫张平方的朋友就以六折的跳楼价将货出手。把100多万元的现金捞到手中后就逃之夭夭。
广东客商收不到货款当然不可能就此罢休,他们找不到和尚肯定就要找庙了。萧支平知道麻烦来了,他在天牛商场门市部硬着头皮接待了广东客商。
萧支平对客商说;“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商场根本没有张平方这个人。不信,我可以叫财务上把职工工资花名册给你过目。”
客商对萧支平说;“不会吧?萧老板!这合同章总该是你们的吧?”
“不是,不是,你看我们屁样大的商场,就八十平米的经营门面,加上两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哪来的合同章(8)?我们商场就一枚公章、一枚业务、一枚合同章。连业务部都没有设立,哪来的业务八科?你这合同章(8)肯定是张~张什么来着?你看,我又记不住这人的名字,肯定是他伪造的。”萧支平说完将所有印鉴给对方过目。
“你们不会就这几枚印鉴吧?萧老板?我们是可以通过公安局查找备案的。”对方不相信萧支平的鬼话说道。
萧支平十分坦然的对客商说;“不相信你去查好了,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商场只做布匹零售,从来不做家电生意,怎么可能调进你们的家电呢?再说了,我们是国营企业,有银行开户,有财务管理制度,那十几万元的定金怎么可能不通过银行转账而直接支付现金呢?”
萧支平的一番话说的广东客商是哑口无言。打发广东客商走后,萧支平深吐了一口凉气,他何止合同章(8),都发放到合同章(16)了。不得了,乱套了,当务之际,就是赶紧要结束对“天牛商场”的经营承包了。再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会整出什么乱子来呢!
哪个时候的经济市场真的是乱套了,拿着欠款当利润是蔚然成风,跳楼价产品比比皆是,非怪有市场价低于出厂价的奇怪现象出现。
聪明厚黑的张平方黑到100多万立马消失了一段时间,待风平浪静之后,他率先在省城搞了个大型、顶级、高档酒家,并取名为;“梦都城”。他是把粤系菜肴引进省城的第一人,尽管价格暴贵,可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当时,省城确有不少人认为,似乎能在“梦都城”吃上一顿饭是无比的炫耀,是高贵的象征。因此,生意常常爆满,有时不预订还坐不上位置。待这位张平方先生腰包赚足后,他又率先搞起了歌舞厅、夜总会、卡拉OK、桑拿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若干年后,他也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省城娱乐界的大亨了。
……。
萧支平放弃了“天牛商场”的承包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主要还不是无法掌控他的经营模式,更主要的还是他在“通货膨胀”时期发了一笔国难财后,布匹零售业务是越来越难做了。服装行业随着进口设备的侵入,成品服装逐渐占领服装市场。正在取代“扯布做衣衫”的格局。
服装行业是变化最快的行当之一,萧支平的“涤纶萝卜裤”很快就被牛仔裤所取代。生意也在每况愈下。萧支平的“仁和服装厂”要想跟上服装发展的新步伐,除了要更新设备外,更主要的是,要有服装行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是服装设计人才。单凭萧支平学到的那、还不到半桶水晃荡荡的,要想设计开发新的产品谈何容易?正所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哇!
对了,裁剪培训班?服装培训班?服装培训学校?服装学院?服装大学?萧支平可是位思维宽阔、脑子非常活络的人。社会环境在变,人的思维也要跟着变。传统的学徒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发展的需求。向社会培养有用的技术人才可谓是一举两得。
嗯,好主意!先办一所服装培训学校,一步一步来。等笼络到一批有资质的教师后,再升级成“服装学院”乃至“服装大学”。学校,服装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双管齐下。自己一批淘汰设备也可以作为教学工具还能发挥余热。学员实习帮自己做产品还不必发工资。这真的是太划算了。
注意已定,萧支平开始着手筹备办一所“服装培训学校”。当务之际,就是要先物色好一个场地,一所教学大楼。
萧支平是个力求完美的人,要做就要做的像模像样。他四处寻找、物色和打听场地,可到哪里能找到像样的空闲教学大楼呢?看来要干大事不冒点风险也不行,无奈之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萧支平拿定主意,还是买地,自己建一所教学大楼好了。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蒸蒸日上
校址选在何处?城区内恐怕不妥,虽然那时的决策者们还在晕忽忽的摸着石头过河,还没有想到买地皮来积累政府资金。但人口密集的城区拆迁工作不会让你轻松。倘若遇上几个得寸进尺的钉子户肯定会让你头痛。
加上,城区拆建办理手续也相当复杂。什么城建局、规划局、建工局、消防局、市政管理局等等几十个部门的打点。就连白蚁防治所也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利捞点好处。这在画中改画确实比在白纸上图画难度大的多。
萧支平是位能够考虑可持续发展思维的人,他绝不会只考虑招收本市学员那么目光短浅。今后的发展是要向全省、乃至全国招生,这不仅仅只是建一幢教学大楼那么简单,还要建学员集体宿舍、学员实习加工基地使用的生产车间、教师员工住宅和学校食堂等多项设施。这种规模的占地面积可不小,他把目光投向了市郊,农民地多还便宜,向农民伯伯买地去。
当时买地真的太便宜了,他们的计算价格的方式也很简单。第一,每亩地按规定缴纳青苗费就行,按当时每亩每年农作物收成情况来计算年收入不会超过400元。这样按400元/每年乘以50年合2万元一亩。第二,他们另外要求每5亩地解决一个劳动力就业就可以了,工资按当时用工最低标准即可。反正如果学校办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