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阶辞-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叹息间,她忽听身后一声略带怯意的轻唤:“阿娘……”
绮素回头,却是长寿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她身后。
“怎么了?”绮素有些奇怪,长寿可很少有这么低眉顺眼的时候。
长寿跪下,低声道:“阿娘,我错了……”
绮素看着儿子,忽觉有些头疼:“你可是又闯祸了?”
“不是不是,我真的没再闯祸。只是我听莲生奴说,太子若被废……”他才起了头,却被绮素伸手止住。
“绿荷,你们都退下。”绮素吩咐。
绿荷点头,带领宫人退出。等人都走净了,绮素才问:“莲生奴和你说了什么?”
“他说如果现在的太子被废,阿爹会立康王为太子,是这样吗?”
绮素一怔,倒没想到才九岁的莲生奴也能看得这么清楚。她点头:“的确有这个可能。”
长寿哭丧着脸:“我没想到会这样……”
绮素拉起他,轻声道:“算了,你起来吧。你阿爹今天很生气,下次可别再这么莽撞了。”
长寿点头,起身后犹带几分胆怯的问:“如果阿爹真的立了康王,我们怎么办?”
绮素轻叹一声:“忍。”
皇帝的身体尚可,她还有时间等这两个孩子长大,还有时间慢慢筹划。
长寿咬了咬嘴唇,忽然问:“有没有办法不让阿爹立他?”
绮素失笑,不知如何应对儿子如此天真的提问。
长寿见母亲不答,有些局促的说:“莲生奴说,太子之后就以康王居长,所以他最有可能。这是不是说,因为阿爹没有其他选择,才会选择康王?”
长寿的话让绮素有些意外:“你的意思是……”
“如果有更好的人选,也许阿爹就不会立康王?”
“更好的人选……”绮素沉吟,“你是指……”
长寿肯定的点头:“莲生奴。”
 
84、史鉴 
绮素听到“莲生奴”三个字时已掩去了自己惊讶之色。她未发一言;而是回身对镜,揭去额上金钿;又低头用金簪自盒中挑出一点香膏;放于掌中仔细涂抹。她越是慢条斯理,长寿越是心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说错了话。
“阿娘……”他轻声唤。
绮素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盛着面药的银盒,回过头对他道:“莲生奴只有九岁,去年才封了楚王,遥领潞州刺史,目下并无实权;康王为太子母弟;年满二十;领雍州牧,这几年又已参与朝政,不少朝臣也与他相熟。长寿,你告诉阿娘,现在的莲生奴拿什么和他争?”
长寿语塞,越发泄气。打从知道自己弄巧成拙时起,他便在苦思补救之法。将莲生奴推出去当太子是他觉得最可行的办法,想不到母亲依旧不认可。
绮素见长寿面有愧色,拉起他的手,以尽量温和的语气道:“你说的阿娘不是想不到,只是目前不是时候。阿娘几番告诫于你,务必和太子、康王好好相处,你真以为是阿娘软弱可欺么?小不忍则乱大谋。后宫也好,朝堂也罢,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不能莽撞。”
长寿深深垂头,小声说:“我知道,以后再也不敢了。”
绮素慈爱的抚摸长寿的头顶:“发生了的事就别想再了。不早了,回去睡吧。”
长寿点头,默默退去。他刚走到门口,绮素忽然心里一动,脱口问:“长寿,若以后继承大统的人是莲生奴,你会怨恨么?”
她之前意外的并不是莲生奴这个人选,而是这是由长寿提出的。她记得很清楚,长寿小时候并不是个懂得谦让的孩子,兄弟俩常因一点小事打架。后来还是莲生奴渐渐晓事,知道退让,才算是相安无事了几年。可俩兄弟毕竟还小,暂时未有多少利益冲突。她有些担心,两个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生出龃龉,甚至手足相残?特别是长寿,毕竟把他过继给元沛为嗣是她的主意。长寿一开始就失去了问鼎皇位的资格,他会不会有怨?
长寿听见这话,身形一顿,片刻后答:“以前会,以后不会。”
“这是为何?”绮素不解。
长寿慢慢转过身,抬头看向母亲,平静道:“祖母都告诉我了,阿娘是为了保护我才这样做的。若非如此,也许我活不到现在。”
绮素沉默。她一直觉得长寿不懂事。可他现在说着这样懂事的话,她反倒心酸起来。若是那时她有实力,也不致付出这样的代价换取长寿的平安。
长寿似是看出绮素的想法,向母亲微笑:“反正我不喜欢读书,对政事也没兴趣。这种苦差事还是让莲生奴去做比较好。”
此话一出,顿时驱散了绮素的愧疚,笑着瞪了他一眼:“你这孩子,就知道说嘴。”
长寿见母亲心情不再低落,向她露齿一笑,然后撩帘出去了。
绮素看着儿子的背影,颇为欣慰。比起一时、一地的得失,她倒更在意长寿表现出的变化。若经过此事能让长寿明白点事理,倒也值得。以她如今的地位,这点损失是能够承受的。
这一夜,有人欢喜,有人担忧,没有一个人想到后来的局势竟会如此复杂。
皇帝一向雷厉风行,次日便在与宰相议政时表示太子无才无德,言辞间大有废黜之意。
程谨闻知皇帝之意,不由向宋遥看去。他虽一向不看好太子,但当年宋遥是支持现在的太子的,不知他会有何说法?宋遥却仿佛没听到一般,笼着双手端正跪坐在茵褥之上,不发一言。
见宋遥似有默许之意,程谨不免诧异,面上流露出几分惊讶之色。宋遥何时转变了立场?或许皇帝瞧见程谨的神情,便看着他道:“程卿对此有何看法?”
程谨微微低头,向皇帝道:“储君废立乃是大事,臣以为不可轻率。”
“那卿可认为太子能当大任?”皇帝问。
程谨稍稍犹豫,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臣以为太子才具不足,性子柔弱,恐非上佳之选。不过……”
皇帝没有让他再说下去,伸手让他打住,随即转向宋遥:“远迩,你怎么看?”
宋遥向皇帝拱了拱手,慢吞吞道:“昔年先帝以陛下贤德之故,舍哀孝王而取陛下。臣以为,为天下计,陛下效法先帝亦无不可。臣所虑者,立储关系天下兴亡,废太子后由谁接任储位,还须陛下思量。”
皇帝垂眸,淡淡问:“远迩以为谁堪为君?”
宋遥沉思片刻,胸有成竹的回答:“康王贤孝,臣以为是最佳人选。”
“太子虽然失德,然我等外臣犹有不忍之意。康王却从头到尾,毫无友爱兄弟之意。于公,太子为君,康王是臣;于私,太子为兄,康王是弟,如此无动于衷,不知贤孝二字从何说起?”程谨冷冷接话。
宋遥转视程谨:“国赖长君。太子之下康王最长,以康王为储名正言顺。程阁老对康王如此不满,或许有更好的人选?”
程谨不说话了,其他几位皇子年纪都不大,的确无法与康王抗衡。可康王性格阴骛,实非程谨所能欣赏。宋遥这么一诘问,他只能哑口无言。
皇帝见场面稍冷,便打个圆场:“二位所虑皆有道理。不过朕还是赞成远迩方才之言,先帝当年择贤而立,朕为其子,岂有不效法之理?朕以为,一国之君,重在才具,而非嫡长。”
宋遥心一沉,皇帝这话看似公允,实则对康王不利,三言两语就抹去了康王的优势。偏偏皇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拿他刚才的话堵他,让他实难开口辩驳。程谨显然也体味出了皇帝之意,含笑接到:“陛下所言极是。”
“朕想立储之事不必急在一时,”皇帝续道,“不妨花个两三年时间,观察储王人品、才学,而后再作决定。”
皇帝已有所决断,且又说得在理,众宰臣自然不能再反驳。这件事就这样暂时定了下来。
议政结束,众臣鱼贯而出,唯宋遥落在最后。皇帝与宋遥多年默契,抬首笑问:“莫非远迩有话要说?”
宋遥拜在皇帝身前,向皇帝道:“臣有罪。”
皇帝吃了一惊:“这是做什么?起来说话。”
“太子出事,康王第一时间便想入宫求情,是臣担心陛下盛怒,康王又忠直,恐有冲撞,才将康王拦了下来。康王贤孝,并非虚言,是臣一时糊涂,致使陛下误解。诚请陛下降罪于臣,勿怪康王。”
皇帝掸了掸衣袖,笑着道:“远迩,你想多了,朕没有针对他的意思。”
“那陛下……”
“远迩,”皇帝正色道,“天下不能交给无能之辈,朕说考较储子,并非戏言。国事为先,你是朕肱股之臣,朕希望你明白这一点。”
宋遥应了声:“臣从不怀疑陛下之公心。只是……”
“只是什么?”皇帝靠在凭几上问。
“若是考较下来,贤妃之子拔得头筹,陛下又当如何?”
皇帝眼光一闪,却漫不经心的问:“朕对几个儿子一视同仁,贤妃之子又有何不妥?”
宋遥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踟蹰半晌后才道:“臣有句肺腑之言,不得不说。然此言一出,或有杀身之祸,恳请陛下屏退左右。”
皇帝听他说得严重,也知他的话必然非同小可,敛去笑意,郑重点头,挥手斥退了侍立一旁的宫女、内官。很快殿中人都走得干干净净,只余皇帝与宋遥在内。皇帝这才淡淡道:“说吧。”
宋遥直起身,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贤妃二子皆在幼年,将来或有母强子弱之患。以史为鉴,陛下不可不防。”
皇帝扶在凭几上的手不自觉的一紧,声音却还沉稳得不露任何情绪:“那你以为朕该如何?”
“臣……”宋遥额上冷汗淋漓,却仍清楚的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若陛下真有心择立贤妃之子,臣请陛下效法汉武故事。”
 
85、传信 
紫宸殿外;一名年轻内官把耳朵贴在墙上,试图倾听殿内动静;忽然有人在他脑后一拍;那内官吃了一惊,吓得猛一回头,不想扭到脖子,疼得倒抽一口冷气。拍他的人乃是皇帝身边的一名内侍,名喚余朝胜。
余朝胜见他又惊又痛的样子,有些好笑,随即皱眉问:“鬼鬼祟祟的,在这里做什么?”
“我我我……”内官结结巴巴回答;“我是来送酪浆的。”
“酪浆呢?”余朝胜沉下脸;盯着他空空如也的两只手,冷冰冰的问。
“我……”内官摊手小声道,“我给忘了……”
余朝胜哭笑不得,骂道:“你就是这么做事的?还不快滚!等着挨打么?”
年轻内官应了一声,连滚带爬的退下了。
余朝胜眯着眼看那内官远去,眼中闪过一抹幽光。他张望四下,确定再无旁人,才站在刚才内官站的位置上,细听殿中谈话。
殿内却一片静谧,良久才听皇帝的语气在殿内淡漠的响起:“汉武故事?宋遥,你要朕杀了贤妃?杀了朕两个儿子的母亲?”
宋遥所谓汉武故事,指的乃是汉武帝晚年欲立幼子弗陵为嗣,担心其母钩弋夫人揽权,故杀其母而立其子之事。
空荡荡的宫殿里,宋遥承受着皇帝锐利的目光,只觉若芒刺在背。他额上汗珠滑落,滴在地上,形成一个个颜色略深的圆点。
在此之前,宋遥一直很自信。他与皇帝识于微时。皇帝从先帝庶子到如今的天下至尊,每一步都有他的陪伴与扶持。皇帝也投桃报李,即位以后给予他最多的信任与无匹的贵盛。宋遥曾经以为,皇帝与他的羁绊不会被任何人所影响,所以他才能无所顾忌的在皇帝面前说话。然而现在,皇帝眸中有若实质的威压,似有千钧之重,让他不敢抬头面对。宋遥第一次意识到,也许他走了一步错棋。
“臣……”宋遥几次张口,却说不出话来。他深深吸了口气,勉力让自己镇定。既然话已出口,索性讲个痛快明白吧。他重新伏地道:“臣自知今日之言,将来或招杀身之祸。然为江山社稷,臣不得不言。敢问陛下,宁王撞破太子私通之事,果真是巧合么?还是受人指使?这样的时机、地点,说是巧合,未免太过牵强。若不是巧合,以宁王的年纪,竟能想出如此计策,不得不让人生疑。臣闻宁王素来单纯,如此孩童竟能设计太子,若说背后无人代为谋划,陛下信么?而后宫中既能促成此事,又能指使宁王的人,还会有谁?”
皇帝垂目不语,宋遥说的正是让他生疑之处,可若说是绮素指使,手段未免过于低劣,不像她的章法。
宋遥见皇帝沉吟不语,以为自己的话起了效果,趁热打铁道:“臣之所以认为国赖长君,即在于此。退一步说,即便陛下有意择立幼子,也须绝了后患,以免将来幼主受人辖制。”
“这件事……”良久之后皇帝才道,“朕得好好想想……你先回去吧。”
宋遥见皇帝没有表示,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此事非同寻常,不敢逼得太紧,深深一礼之后退出殿外。
正在外面偷听的余朝胜见宋遥出来,急忙隐于廊柱之后。好在宋遥满腹心事,并未留意四周,而是匆匆前往官署。
宋遥走后,紫宸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余朝胜估摸皇帝暂时不会出殿,匆忙绕至大殿之后。殿后两个十来岁的小内官正在玩耍,他们正是跟随余朝胜做事的人。
“你过来。”余朝胜看了一会,向看上去机灵一点的一人指了指。
那两个小内官本是趁余朝胜不在,才在这里偷懒玩耍,被他撞见,吓得大气不敢出。被指到的那个更是战战兢兢,只道要受罚,不想余朝胜并追究,而是问:“你可知杜宫正居于何处?”
小内官见他不是要责罚自己,心內一喜,雀跃道:“知道。”
“那好,你替我传个话给杜宫正,就说……”余朝胜沉吟片刻后道,“就说陛下或效汉武故事。”
小内官莫名其妙:“什么故事?”
“汉武故事。”
“那是什么故事?”小内官不解,大着胆子道:“这话不明不白的,杜宫正能听懂么?”
余朝胜不耐烦道:“你哪这么多话?你只要原话告诉杜宫正就行了,她会明白的。”
小内官“哦”了一声,刚要走,却听见余朝胜阴恻恻的说:“这件事若是办不好,小心你的小命。”
小内官吓得缩了缩头,赶紧走了。
安排妥当此事以后,余朝胜才返回前殿,正巧看见皇帝走出来。余朝胜心里格登一下,忙上前恭候。
皇帝果然不悦:“你到哪儿去了?”
“内官们偷懒,奴婢在责罚他们。”余朝胜恭谨道。
“你不偷懒已是难得,竟还有脸罚別人?”皇帝冷笑。
见皇帝心情不佳,余朝胜不敢顶撞,恭声应了便跟在皇帝身后。
幸而皇帝并不追问,有些烦躁的道:“朕想走走,你跟着就行,让其他人都散了。”
“是”余朝胜应了,挥手让其他人都避了开去。
皇帝不再管他,自行走在前面。余朝胜入侍多年,为人极是乖觉。他既知皇帝心事重重,自然不敢造次,老老实实跟在皇帝身后,尽量不让皇帝察觉到自己的存在,以免被他怒气波及。
皇帝漫无目的的走着,越想越心烦。太子情事荒唐也就罢了,竟引出这样复杂的情势,须臾之间就将他苦心维持的平衡打破。康王固然有他自己的心思,宋遥和程谨也各有各的打算,甚至一向善解人意的绮素也让他有些看不透了。皇帝第一次对自己生出了怀疑,治国齐家,他真的都做到了么?
“阿兄,潞州在哪里?”正叹息间,忽然一个清脆的童音在不远处响起。
这是瑶光的声音。
“在这里。”一个清亮温和的声音回答,是莲生奴。
余朝胜偷眼打量,见皇帝听到兄妹俩的声音后面色稍霁,连忙上前道:“听声音好像在太液池边上。”
皇帝白了他一眼:“多事。”话虽这样说,人却往太液池畔走去。
绕过假山,果然见莲生奴和瑶光在池畔的亭子里。瑶光这日没有束发,齐肩的短发披于粉色衣裙之上,极是可爱。莲生奴则着一袭淡青的衫袍,略显老成。兄妹俩都未穿鞋,趴在一幅巨大的地图上指指点点。
侍立在两人身侧的内官和乳母见皇帝过来,皆欲行礼,却被皇帝一个手势止住。他轻手轻脚的走上去,悄然立于两个孩子身后。
“那西京在哪里?”瑶光浑然不知父亲到来,依旧兴致勃勃的发问。
“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