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民国之流云惹-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流云面带忧色的对约翰大夫说,自己的丈夫刚才因为情绪激动,又晕厥了。而后对约翰医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建议:能不能每天给方少陵用些利于睡眠的镇静药,毕竟频繁晕厥,很不利于病情恢复。
瞧,娶个懂医理的老婆也事件挺恐怖的事情,于是我们的情圣大哥陵少开始进入浅睡眠状态,并且一睡就是七八天。
在这珍贵的几天里,沈流云支派林大夫、武志强,孙副官三元大将抓紧筹备药房开业的事情。武志强对沈流云专心忙自己生意的做法颇有微词,因为开业准备的事情让他忙到连打听桑采青现状的时间都没有,少爷醒来时会不会痛骂自己?他可从来没让少爷失望过啊。
沈流云也没闲着,她抽空去督促、检查兼指导了一下那群复旦穷酸教授们研究抗生素的进展情况,以期抗生素快点研究出来后,她好大批量生产狠赚一笔。亲自去上海申报跟某个杜月笙的老朋友杜主编商议了一下关于登广告宣传她的药店的相关适宜,同时沈流云还带去了自己以前写得关于段祺瑞执政府的时局评论,她要毛遂自荐在申报开个时评专栏。
那个杜主编看到沈流云辛辣的笔法、慷慨激昂的文字,一点不不敢相信这是出自眼前这个俊俏弱女子之手,多年在政治圈子里打滚的杜主编,立马从中嗅到了有用的信息,那些带有预言式同时又有理有据的的评论看上去可信度很高啊,难不成不久之后上海真要爆发一场大规模的罢工运动?无论预言能否成真,这女人写的文章又如此具有煽动性,定能吸引广大看客的眼球。于是慧眼识人才的杜主编为了笼络住这个是“杜月笙的结拜妹妹”,主动提出了免费帮沈流云做广告的建议……喏,又让沈流云赚到了。这广告费可有一大笔啊。她现在挪用方家的公款挪用的有些心虚了,能节省一笔算一笔吧。
另外,沈流云还通过杜月笙见了一个她仰慕已久的人物黄金荣的军师兼老婆桂生姐。一顿友谊饭吃过之后,两个聪明女人对生意、时局、生活、甚至男人的看法,竟然惊人的相似,二人相谈甚欢,同时为她们相遇甚晚而惋惜不已。在沈流云的辗转叙述下,桂生姐这才知道黄金荣竟背着她养了外室,桂生姐火冒三丈,这个女人的火烧起来可不是这么容易灭的,桂生姐可是个狠角色。果然,凭着自己混迹上海滩10年的手腕,桂生姐轻而易举的将桑采青整的生不如死,还不落黄金荣埋怨。高手啊。于是前天还是敢跟黄金荣甩脸子的清高女子,后天就成了人人可以摸来摸去的舞厅小姐。不过“失身“对于桑采青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太大的折磨,因为她牢牢的记着她娘临死前对她说的话呢,“一个女人失身并不可怕,千万不要失心”。所以成了舞厅小姐的桑采青依然可以心高气傲,依然可以对占她便宜的男人们冷眼冷色。或者肉体的折磨反倒更激发了她无穷的斗志也说不定啊。
沈流云悄然潜伏在仙乐都舞厅的角落,冷眼旁观着被恩客们搂着灌酒的桑采青,她在等待着,桑采青精神被打垮的那一刻,然后再让方少陵来施救,这样从此这个女人眼睛里就只有方少陵了吧?那方少陵这一生就不会再因为一个得不到的女人而精神变态了吧?到那个时候她沈流云拯救完了方少陵,也就可以毫无牵挂的从方家的舞台上退场了吧?
病房里的方少陵一直安安稳稳的沉睡着,他始终不知道他深爱的采青姑娘正在遭受着非人的折磨。沈流云回来后,看着方少陵英俊的容颜沉思了很久,从跟杜月笙结拜的那一刻,她心里已经有了离开的打算,反正皖系军阀在未来的几个月后不免会因为五四运动以及直皖战争的爆发而一败涂地,身为皖系军阀之首的方家失势的局面估计也是命中注定的了,她也就没有必要再回方家做前途未卜的方少奶奶了,还不如留在上海狠赚一笔后,去国外太平地界过那神仙般的日子。记得当时日本法西斯无法无天的时候,瑞士始终是中立免战国,去那里当个有钱的富婆未来应该很有保障吧。
沈流云不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她始终怜惜着电视剧中那个深情的男人,可惜,方少陵始终没有对自己生过情谊,她又何必留在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身边,但是无论如何,她是要挽救那个原电视剧中因为桑采青而自杀的痴情种的。以后,我会让桑采青成为你的人,你前世悲凉的爱情,今世我成全你。

 
作者有话要说:准备让沈流云离开方少陵了




58。明星计划

对于药店的开幕式,在杜月笙的引见下,虽然没有请到上海的大亨黄金荣,但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捕头,还有青帮旗下几个头目,申报的杜主编和几个记者,光通银行经理陈光耀,杜月笙平日里跟这些人还算熟识,再加上虽然沈流云是远道而来的,但毕竟是安徽督军的儿媳妇儿,所以在上海滩混的中等层次的三教九流都来捧场了,在礼炮轰鸣中“中西合璧”大药房开始试揭牌了。
那天沈流云穿着得体的旗袍,全身没有什么俗艳的首饰,但顾盼生辉间仍让人惊艳,众位没见过沈流云的宾客,还有围观的看客们纷纷想:经没想到这药店的东家竟是这样一个美貌妇人。沈流云面带淡然的微笑得体应对在场来宾,众宾客在露完脸不久后,就由孙副官带着去吃喝玩乐,沈流云则嘱咐林大夫还有西医大夫陈大夫开始了一天的免费义诊活动,由于沈流云提前登了广告,同时还让街上的流浪儿们四处宣传,所以,来中西合璧药房的人排起了长队。这其中以衣不蔽体的穷人为多。
四周拥挤不堪,药店充斥着脂粉味汗臭味还有其它的味道,自从来到民国就一直娇生惯养的沈流云不禁皱起了眉头,看来她的药店还得专设个VIP诊室才行啊,不然有钱的跟没钱的全都挤到一块来,像什么话。
跟随武志强一起来上海的几个荷枪实弹的方家军在维持秩序。
第一天就做免费义诊这样赔本的买卖,沈流云心里还是挺心疼那些钱的,这个药店的经理暂时由那些保镖中的陈文郁接任,这个姓陈的小子,办事能力不差,更重要的是心是向着沈流云,比起朝不保夕的战争生活,停下了过过安稳日子,倒也合了方家军们的心意。所以沈流云就打算把他连同其它几个头脑比较清楚的都收为己用了。此外还有一个自家人“林大夫”,聘用的专业会计职员,沈流云打算等店里生意稳定了就把方夫人接到上海了,彻底笼络住林大夫这个国医高手。
于是这个店面不大的药店就这样运行起来。外有杜月笙手下的小喽啰保护,内有方家的荷抢护卫保护,还有打了招呼的法国巡捕房,沈流云第一笔生意自然是红红火火。
在这期间沈流云一直嘱咐着孙副官带着潘云芝出去见世面,跟宾客们应酬,既然已经决定要离开方少陵了,潘云芝这个丫头要仅仅的笼络在身边才是。虽说在潘云芝照料方少陵的期间,此女应用的是冷言冷语刺激陵少计划,小有成就,目前方少陵对潘云芝产生了一些少爷对女仆不该有的关注,但也只不过是好奇心使然罢了。方少陵一心扑在桑采青身上,这个“小四儿”插足的计划泡估计是要泡汤了。
既然“美人计划”对陵少没什么用处,就将美人用到别处吧,比如说“明星计划”?在民国时,明星们过得日子也是相当奢华的,她们拍一集电影的酬劳,可以够普通人家吃十年的,若果能够尽早抢占电影或者剧院这个市场的话,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个潘云芝本身是唱黄梅戏出身的,表演底子好,嗓子好,身材好,脸蛋长的也好,这样的女子,注定是要做“星腕儿”,那沈流云就在这贫贱女子背后推一把吧。
反正以后做生意免不了要交际应酬,要是能将潘云芝打造成上海滩一颗耀眼的明星。潘云芝红遍了上海滩,或许这女子也能成为沈流云手里的一张王牌吧。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
沈流云得空又跟杜月笙商讨了一下这个在民国上海来说还算新生事物的东西。趁着目前,还能借着方家狐假虎威,沈流云要进军电影业,让自己的事业在上海全面开花。曾经经常浏览国内外通俗兼高雅小说的赵小豆来说,写几个乱世才子佳人小剧本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吧,有了好剧本还能愁没有好电影出炉吗?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的。合伙人杜月笙这方面有些难度。
这时候的杜月笙跟黄金荣正张罗着开舞厅,开剧院来着。杜月笙相当的沉迷京剧,因此怂恿了黄金荣搞个京剧社。对于电影这种新生事物,他想,不过是一些没声的人在演些皮影戏,有什么好看的,不如京剧悠长又演的精彩。他对于沈流云的这个提议有些心不在焉。
沈流云知道了杜月笙的心意,俨然一笑说:“说句大哥不爱听的话,大哥今日的这番见识就有些短浅了,目前的电影是没有声音,可是已经有很多洋人在研究加声音的电影了呀,相信不久之后,有声音的电影,甚至有色彩的电影,定会尽快的流行起来。电影所表现的内容比单在戏园子里听的戏呈现的内容多了去了,京剧唱来唱去还不是那几个经典唱段,并且不是名角唱的没什么新意,而电影呢,只要写的故事好,我们花几天拍出一个故事来,就可以在全国各地重复的上演,你想想这其中的利润该有多少?我再加一句,等到电影变成了有声电影,把你喜欢的名角唱的电影拍下来,岂不是天天可以看到你朝思暮想的那个姑娘的倩影?大哥你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提议吧。”
沈流云知道杜月笙正深深的迷恋一个唱京剧的小妞儿,不知道从这个京剧小妞入手,能不能打动杜月笙。其实老杜可能真是坠入情网了,智商下降了,不然,以他的智慧,他不可能看不出中国电影业有多大的利润可捞的。他又是一个如此好文雅之事的人,电影戏剧可比卖鸦片正当多了。唉,但愿他能想清楚。
沈流云回到医院陪伴方少陵的时候,她突然遇到了一群不速之客。那时一大帮拎着斧头的人物,他们依次抬了十来副担架,担架上或是昏迷不醒,或是哼唧哼唧喘粗气的人,没有皮外伤,看来不是打架斗殴的人,可是他们怎么了,干嘛成群结队的堵在了广慈医院门口?难道这时候斧头也帮出来活动了?可是不在码头商埠寻衅滋事,怎么跑到了医院闹事?瞧,那些带斧头的个个凶神恶煞的。不会,民国也发生什么聚众医闹事件吧?





59。虚拟流感

沈流云赶回医院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将医院堵了个水泄不通的流氓团体,孙副官寻问了旁观者才知道,原来担架上那几个人是斧头帮的小头目跟几个兄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三五天内全都病倒了,而且是接二连三的病倒,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病得最厉害的竟是几个年轻力壮的小头目。这群莽汉看到头目生重病,就赶紧拿着吃饭的家伙冲到医院来了。花钱看病?不,他们用不着钱,直接用斧头吓唬吓唬小小护士小大夫们就行了,反正这群斧头帮的莽汉,连警察厅巡捕房见了都要让三分薄面的。看那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大有治不好病,就要血洗广慈医院的架势。
切,我还以为是广慈医院除了啥医疗事故雇佣斧头帮的人来寻仇了。原来曾经叱诧上海滩的斧头帮就是这样“横行霸道”的啊………。
沈流云远远看了一眼那些躺在担架上的人模样,昏睡的昏睡,憋喘的憋喘,咳嗽的咳嗽,哼唧的哼唧,而且是突然间咳嗽之后大范围的病倒,要么是集体食物中毒,要么就是传染病了。在民国,医疗条件差,又没有抗生素,无论是拉肚子还是咳嗽,都是足以要人命的。是非地还是离得远远的好。
沈流云喊回正好奇的朝人群中看的保镖方甲,严肃的嘱咐他们离远点。万一真是传染病,像“非典”之类那还了得。不过,这场景倒是让沈流云心中一动。
就算是没有传染病,我就制造些“传染病”。药店刚开张不久,正需要一些扬名立万的名头呢。仅靠报纸虚华的宣传可是万万不够的呀。
依稀记得2002年非典时期,某些投机分子就靠着非典可是大发横财啊,嘿嘿。沈流云眼珠乱转,立马就来了坏主意。
她嘱咐方甲,立刻请申报杜主编的首席记者小孙来,说有重大新闻线索提供。而后吩咐方乙去上海光华纱厂定制一万套医用口罩。派方丙发动流浪儿行动小组,四处探听哪里又有大批因咳嗽病倒的人。对了,这里得插一句流浪儿行动小组的成立情况了。
前些天沈流云在上海繁华的大街上闲逛时,刚出门就被一群小乞丐围住了,那些乞讨经验丰富的小乞儿嘴巴甜甜的给沈流云磕头道“高贵的夫人,可怜可怜我们,给俩钱花吧……(省略华丽乞讨词一段。”沈流云自然知道,这民国,自然是这边朱门酒肉臭,那边路有冻死骨,既然穿到民国了,对于被乞丐围住的场景,肯定是少不了的戏码。
那一日沈流云请这群乞儿吃了一顿饱饭,并且每人赏了点钱,而后恩威并施的将这群乞儿的几个小头头收为己用。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屈尊降贵的去跟一群小乞丐混在一起?当时陪在身边的孙副官是相当的纳闷。因为沈流云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爱心充沛到肯陪又脏又臭的乞丐吃喝玩乐的主儿。
沈流云只是给孙副官讲了个故事,讲了一个大神探如何靠一帮流浪儿的帮助屡屡破奇案的故事。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人都知道,那个心思缜密的福尔摩斯有个小小侦探团贝克街小分队,这群流浪儿出没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负责跟踪,打探,搜集情报,可是帮了福尔摩斯同志很大的忙。所以沈流云因此也就比着葫芦画瓢,成立个沈氏小分队了。别说沈流云的药店开幕时在下层社会所做的宣传工作全都是由这个小分队完成的,效果显著。
沈流云要依靠报纸、舆论,制造一个关于重大传染病的新闻。反正眼前就有现成的“传染病”受害者不是吗?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全国人民对于传染病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有所准备的沈流云大赚一笔,一举两得,干嘛不做呢?
沈流云立马传唤林大夫和陈文郁回医院汇合,好根据眼前那些人的病情,调几个预防、治疗流感和肺炎的方子出来。记得好像银翘散啊,板蓝根啊,柴胡啊,维生素C啊之类的都还挺有用的,至于西药呢就按照广慈医院专家的药方,多跟药厂定制一些特定药就是了,即使上海的“传染病”爆发不起来,中国可有这么多省份呢,总有几个城市要爆发的吧?并且医书上说,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呢可爆发了好几次流感呢。
沈流云不怕药材销不出去,只要做好“传染病”爆发的宣传噱头就事半功倍了。沈流云打算就在方少陵的VIP病房旁边的陪护室了,开始她这项阴谋了。沈流云一想到,白花花的银子要堆满屋子的情景,忍不住偷笑起来。
“少夫人,有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孙副官看到沈流云一脸算计的奸笑,心想,不知道这女人又要打什么鬼主意了。这些天真被她接连不断的鬼主意给折腾坏了呀。这女人,鬼点子怎么就这么多呢?孙副官满眼赞赏的盯着沈流云。
“切,孙副官,你又在奸笑什么,呵。”沈流云冲他一笑,这么多天,孙副官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帮自己干“私活”,有时候,沈流云会生出一种错觉,仿佛孙副官真的成了“自己人”,不是方家人,而是自己人。其实沈流云也一直在纳闷,孙副官在方家待了这么久,怎么跟方少陵这样生分?连方少陵这次受伤,都表现出一副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的样子,还真是奇怪。沈流云还了一个纳闷的眼神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