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雨人生-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年青的李达居然考虑得这么宽泛和周详,文云主任当场就对大家满意地宣布道:“这件事今天就暂时议到这里。李达,既然这思路是你提出来的,那还得由你继续操心、劳神和费力;这样吧,你拟个书面的材料,我好及时报告和请示支行。”

牟琳和覃明听了,也举双手赞成,积极支持文云主任的意见,鼓励李达尽早把具体方案和书面报告拿出来。

李达想,这可是小菜一碟,拟写公文和报告虽然和写散文诗歌是两码事情,但毕竟也是自己的拿手好戏,于是,欣然应允道:“这个没问题,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保证上午就把书面报告和可行性方案拿出来!”

一边答应,一边站起来就要着手去准备。

坐在身旁一直没动的覃明连忙拦住李达,笑着吩咐道:“你还不能走呢,这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那伙食团还想交给你来管理和负责也!”

文云主任和牟琳会计也望着李达,神秘而诡谲地哂笑。

这可出乎李达的意料,谁都知道,那伙食团的事务太复杂了,不仅要安排好每天一日三餐的生活,还要随时跑东跑西,亲自买这买那;这且不说,这项工作完全就是义务性的付出和奉献;这且还不说,搞得不好的话,其他人还可能认为你从中捞到了多大一坨油水,落得个背名误实的骂名。所以,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谁也不愿意干。李达听了覃明的意思,什么都明白了。因为在此之前,伙食团就是覃明在负责。

李达想了想,不就是多一份额外的工作吗?这有什么为难的?自己从小就在泥土里摸爬滚打,什么样的苦没吃过?什么样的罪没受过?何况现在的工作单位与生活环境和过去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感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为单位和同事尽一份义务又何尚不可呢?于是,慨然应允:“这个没问题,交给我就是!只是我从来没有经管过这样的业务,还得大家多多指导和协助才是。”

大家听了,无不高兴。文云主任也满意地对李达鼓励道:“伙食团的事务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确实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不过,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大家都看得到,不会亏待你的。再说,作为年青人,多付出一些,多一些平台锻炼锻炼,对提升素质和增长才干也是大有好处的。既然你有这个决心和信心,我们就相信你能够把伙食团的工作做到位。别怕,也别担心,我们会支持和协助你的。”又对覃明吩咐道,“好了吧,你就去把伙食团的帐务和资料移交给李达;不过,工作虽然移交了,但你还得多带他一段时间,直到把他引正轨才能放手噢。”

“这个没问题,我保证做到!”覃明拍着胸脯承诺道。

说移交就移交,李达信心十足的接过覃明交来的工作,不觉身上又多了一幅担子和责任。
21。命运的困惑与沉思
自从接过伙食团的日常事务之后,李达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他每天清晨很早就起床,到小镇的大桥上去买最新鲜的蔬菜。这不仅是同事们的需要,也是和小影达成的一种约定——每天早上必须按时起床,在买菜之前或者之后陪小影转两三公里的山路;他们谁先起床,谁就要立即通知对方,彼此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所以,那些起早床的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候可以碰上这对浓得热烈而甜蜜的恋人。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买菜的事。

以前李达也经常买菜,不过,那是才参加工作的时候,营业所因修宿舍大楼撤销了伙食团,不得不单独开火。其中一段时间,李达、肖军和江文他们三个单身汉觉得独自一人开火既不方便,又不划算,便联合起来请单位的炊事员熊老娘为他们三人专门弄饭,每人每月交五十元的生活费。李达刚参加工作,又是从农村出来的,便主动承担起买菜的义务。不过,没过多久就散伙了。散伙不是因为李达嫌肖军和江文懒散,也不是因为肖军和江文嫌李达赚了钱,而是李达自己过意不去,觉得自己饭量太大,肖军和江文两人加起来都没自己一人吃得多,加上肖军和江文还经常另掏腰包买些额外的酒肉之类,而李达在这方面恰恰没有条件和优势,觉得这样做实在不好意思,便主动退了出来,又开始独立开火。不管是自己单独开火,还是和肖军、江文一起开火,李达买菜从不讲价还钱。不是他看不起那些角角分分的小钱,也不是他没有商业意识,而是他看到那些拖娃带崽儿卖菜的老农和妇女,便想到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仁慈之心和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认为农民种菜和卖菜很不容易,何况随便买一点就可以管上几天几顿,所以,他总是定点买那些老人和弱势妇女的菜,只要选好了,人家把称一过,也不管卖菜的人是否短斤缺两,把钱一付就走人。要是其他人买菜就一定这样,特别是那些老年人买菜,总是要精挑细选,在价格方面哪怕一分钱也尽量压下来;还有就是斤两方面也吃不得半点亏,在甲地买了菜,还要跑到乙地去称一下,看是否吻合得起来。所以,那些菜农有时候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愿和老年人打那些嘴巴仗,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打发开去。要是李达去买菜,菜农们就高兴多了,打心眼里认为李达是最优秀的消费者,从来不在菜的质量、数量和价格上占李达的便宜。

但自从营业所修好新宿舍恢复了伙食团之后,李达就基本上没有买过菜。

现在接过了伙食团的事务,又开始和那些菜农们打交道。可是,菜农们发现,李达现在买菜开始讨价还价了。

有菜农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突然变得小家子气?”

李达笑着解释道:“不是我小气,而是必须这样做。以前是给我个人买菜,现在是为大家买菜,不能因为个人的意愿和行为影响单位和集体的利益,更不能让别人认为我是个投机取巧贪小便宜的人,否则,谁愿意请你办事?谁还信任你?”

菜农们听了,无不佩服和理解。单位和同事们听说后,也对李达更加信任和尊重。李达也觉得自己的崇高品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尽管有时候很累,他也乐此不疲。

然而,这种难得的心情没过多久,便被经济上的压力和命运的困惑抵消了。

那是一天傍晚,冬天的天气黑得特别早,李达刚吃过晚饭,从伙食团走到营业所的大门口,就已经辩不清街上的行人了。模模糊糊的视野里,他看到两个人径直朝他走过来,从走路的姿态来看,仿佛就是袁立方和自己的弟弟李标。李达的心头一紧,不由得疑惑起来,心想:不应当是他们吧?如果是他们的话,怎么会戴着白色的帽子呢?再说,袁立方帮自己带工人到三叔那里去,还不到一个月呢;还有弟弟李标,不是在河北那边吗?他和袁立方既不相识,又天各一方,怎么会走到一起呢?

事实证明,李达的眼力没有错,但判断却错了。随着两人越来越近,李达不禁惊讶道:“还真是你们啊?怎么成了这幅模样?”

原来,他们的头上并不是白色的帽子,而是受伤后缠着的绷带。

袁立方紧紧握着李达的手,长叹一声:“总算见到你了,差点儿连命都丢了啊!”

李达连忙把他们请到屋里说话,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立方和李标这才一五一十的讲述起来。

原来,那凤县的铅锌矿洞是私人老板开的,袁立方把工人带去之后,对方不说任何条件,就要求工人马上干活。

工人当然不同意,要求李达的三叔李荣必须和老板签订有效的书面协议。

可只听得老板对李荣说:“只要干了活,保证按时结帐,不需要签订书面协议。”

为了做到两不误,李荣决定一边组织工人上班,一边与老板讨价还价。可是,半个月过去了,老板却拒不签订协议。

工人们认为,从早到晚在洞子里开山取石,挖泥运土,不签订协议就等于拿生命作赌注,万一到时候结不了帐,岂不是白白地干活?那时候,在外地务工特别是在矿山上务工,一做几个月结不到工资的情况太多太多。于是,工人们果断停工。

李荣去找老板说明原因,说如果不签约,工人就不做了。没想到老板是吃黑的地皮,一气之下大骂道:“不做就滚蛋!”

工人们一想,反正是卖力的人,哪里找不到事做?滚蛋就滚蛋,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结清工钱。

可老板却理直气壮的表示:“滚蛋可以,工钱没门!

工人们也有准备:你不付工钱,可以呀,我们有的是办法!

于是,袁立方和几个工友一商量,半夜三更的时候,由两个人把看守仓库的保管员约出去喝酒,另外的人便偷出那些爆炸物资和工具来,径直运送到预先联系的买主那里。

对方很快就发现了,连忙报案。还没来得及逃离,派出所的警车就上了山,以查身份证为由,把他们骗了出来。而老板手下带领的一帮人马早已等候在那里,不问清红皂白就开打。

工人们毕竟也在天南海北见了些世面,发现苗头不对,连忙操起棍棒器具对仗起来。

就这样,两起人马如在战场上一般,彼此针锋相对,只见那场面:这边的鞭子抽来,那边的棍棒上身;这边的拳头挥来,那边的脚毽踢出;这边脸上开始流血,那边手擘也受了伤……你进我退,你来我挡,不分高下。

只听得警察一声枪响,工人们全都吓傻了,在真枪实弹面前,再也不敢和对方以死相拼,只得规规矩矩地放下手中的武器,全被带走了。

李荣见场面已经不可收拾,只好暂时躲藏起来。等工人们被带走之后,他才一个电话打到潼关县,请求那边的朋友帮忙。朋友正好有一位亲戚在凤县公安局上班,通过各个环节和关口,总算把事情摆平了,没有让工人们吃更大的亏。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袁立方带去的工人不仅没挣到钱,而且全都负伤而归。

面对袁立方和李标,李达心都凉了,自己为了帮三叔找工人,不仅垫付的两千元路费泡了汤,而且还差点儿出现人命关天的事,这个结果比最坏的预料和担心还糟糕。由袁立方贷出的两千元贷款不得不由李达自己承担,虽然和三叔说好了,抵两千元的债务,但这两千元对于李达来说,又产生了每月二十元左右的利息支出。

还有弟弟李标,也是听说三叔那里差工人,才从河北赶过来,原以为可以多挣一点儿钱,没想到却多的都失去了。想起弟弟,李达更加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担忧叠加在自己的压力之上。

再想想农民工的命运,李达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困惑与沉思中。他亲眼看到并且亲身体会过,多少农民兄弟和亲友,从一开年就出门,可到了年底连路费都拿不到。特别是在那些矿山上打工的人,有的连老命都丢了,还得不到一分钱的补偿,打工的命运就这样苦不堪言。可是,如果不出门打工,呆在家里又哪儿去找挣钱的门路呢?为了生计,为了生存,即使面临难以估量的风险和不幸,也不得不在异地他乡做那些本就不想做的事。命运啊,为何就那么不可预测和把握?

唉,当农民的,打工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如果没有充分的社会保障机制,日子真的就那么一声叹息——难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22 打击超生游击者
眼看又是一年的最后关头,小镇各个单位在区委区公所的统一领导、安排和部署下,开始突击全年扫尾收关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和效果直接与年终奖励挂钩。

为了把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区委区公所还召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除了组建各个突击工作大队,还成立了宣传报道小组。李达正好被派上用场,除了做好分内的信贷工作,还顺带配合区委区公所采访各条战线的工作开展情况,拟写新闻通讯并投递到县广播电视台和相关报社。

李达之所以欣然接收这项安排,不仅是因为具备舆论宣传的特长和爱好,能够为各条战线摇旗呐喊,助威鼓劲,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能够和小影一起互相兼顾,协助小影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说起计划生育工作,那可是一项硬指标,一旦所辖范围内出现了违背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不管是书记乡长,还是计生干部,绝对实行一票否决制,当年评先评优以及职务晋升等都只能统统的靠边站。因此,为了严防死守,杜绝非婚生育,避免早生超生,只要农村夫妇结婚后有了第一胎之后,计生专干就必须予以严密关注和监控,一旦发现超生的苗头和动向,或者到了该采取安环、结扎等绝育措施时,就得果断行动。为了做好计生政策,从政策宣讲到利弊引导,从动之以情到晓之以理,从仁至义尽到强制执行,什么方式方法都得派上用场,一个目的,就是必须把人口增长控制在计划的比例范围以内。

可是,在文化落后、经济较差的贫困山区,传宗接代的意识根深蒂固,科学生育和优生优育的观念滞后,非婚生育、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等超计划生育现象累禁不止。有的还不到法定年龄就结婚生育,有的还达不到两胎之间的间隔年龄就想生第二胎,有的不生个儿子誓不罢休,这些“早栽秧早搭谷,早生儿子早享福”以及“多子多福”的传统意识和落后观念深深的烙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成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巨大障碍。

李达深刻地认识到计划生育政策这项基本国策的势在必行,切身地感受到人口泛滥成灾的恶果。还在读书期间,为了筹措学费,李达就经常到大山深处去打柴采药,可是,年少时眼中森林茂密、野兽出没的美好印象,很快就消失在你争我抢、滥砍滥伐的资源共享和生态破坏的刀光剑影之下。改革开放不到十年的时间,蓊葱的森林消失了,茂密的草场消失了,奔腾的獐麂消失了,飞翔的鹰隼消失了……狩猎奇遇的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再也没有看到过。这且不说,为了争土地、山林和住宅,左邻右舍之间的友谊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多了,自然资源供给不上。所以,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李达坚决拥护和支持。

也正因为如此,李达对小影的工作一向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在这次年终工作突击中,他不仅希望把宣传报道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而且决定跟小影一道,亲身感受一番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过中滋味。

且说河双乡丰产村有一王姓农户,男主人被人们称为天棒。何为天棒?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意思,自恃胆子大,力气大,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对待乡邻动不动就拳脚上身,棍棒相向,人们既恨他又怕他。可是,他却重法不犯,轻法不断,乡治安室和区派出所多次拿他试问,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可一点效果也没有。更为严重的是,他对待妻子也是百般发难,动辄拳打脚踢。问他为何如此,他却理直气壮:“女人这东西就是要打得好才规矩!”还有一句愤愤不平的话:“那婆娘是个没用的东西,生了无数个娃儿,就是不给老子生个带把的家伙。”那带把的家伙是什么?是男孩。

王天棒的言行举止引起众怒,群众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可就是拿他没办法。影响更为恶劣的是,他居然生了两个女孩之后,在给妻子做结扎绝育手术时威逼利诱,硬是让手术医生不得不耍起手脚,使得妻子做了结扎手术后仍然可以怀孕。这下可为难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因为按照政策规定,做过一次结扎绝育手术就不能做第二次了。所以,只能听之任之。不过,王天棒还是有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