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雨人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毫不迟疑地把所有功劳推给全所职工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的结果,特别是想到文云主任的经历和愿望,都快五十岁了,原本就从支行下派到基层的,结果总是以基层缺少合适的人才为由一拖再拖,至今还呆在小镇营业所,他觉得支行应当首先考虑文云主任的问题,便极力建议把文云主任调到支行去,至于自己,毕竟还年青,还有很多的机会可供选择。
县支行党委听了人事科长的汇报之后,几个行领导无不为李达的心胸、想法和打算深深的感动,乐意的接受了李达的建议,将文云主任调到支行,小镇营业所开始由李达全权负责。
42 啃掉茶厂硬骨头(一)
小镇茶厂是个乡镇企业,地处出境交通要道,场地宽大开阔,除了厂长、会计和出纳三人是固定职工,其余职工均为临时招聘。因为茶叶加工、销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除了春夏两季热闹非凡、茶香四溢外,其余时间基本上处于门可落雀的冷清状态。
提到小镇茶厂,李达就想起自己家乡那个茶厂的状况,那是八十年代初,经过生产队多年培育之后,茶树漫山遍野,单靠以前人工制茶已经满足不了茶叶加工的需要。于是,由乡政府选址,农民出工出力出资,很快就建立起用机器设备制茶的加工厂。
小镇茶厂的筹建与自己家乡那个茶厂如出一辙,也是农民自己出资出力出钱建立起来的,目的就是为茶农们提供就近销售鲜叶的加工厂,还可以到茶厂务工,比如晾晒、选配、包装等。
为了明确责、权、利,五年以前,镇政府以承包的方式将茶厂承包给龙友光经营。龙友光负责税费、银行债务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打理,政府除了负责协调一些关系,每年还向茶厂提供一笔财政周转资金供收购鲜味使用,保证茶厂不向农户打“白条”,所得的回报便是每年一万五千元的承包费。但主要的筹资渠道还是要依靠小镇营业所。营业所和县支行对茶厂也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银企一家亲嘛,银行离不开企业,企业离不开银行,俨然就是鱼水关系。
且说那龙友光,四十岁上下,早就是小镇的“茶叶通”,掌握了一套制茶的成功经验和技巧;可是,他的性格古怪,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耳朵听不进半点孬话,是个愤世嫉俗的人,一般人都很难与他相处。有一年春天,一位县委副书记到小镇视察工作,顺便参观茶叶加工厂。这样的参观和视察,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认为是一次争取政府和政策支持的难得契机,镇政府也正在力争县里的有关部门将用于全县茶叶加工厂的技术改造项目资金分一股投入到小镇茶厂,因此,预先对龙友光进行了特别交待和提醒,要他一定要注意茶厂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形象。他嘴里“嗯嗯嗯”地答应得好听,暗地里却背道而驰,心想:凭什么要我给你们当官的争脸面?这个平常本来还注重茶厂环境和茶叶细节的人,偏偏和政府的意见唱反调,眼见那位县上的领导在一群干部的拥戴下朝茶厂走来,他连忙跑到寝室换上一身烂朽朽的衣服,戴上一顶破草帽,挥舞着竹扫帚来到晒场上,将晾晒在场里的茶叶从四周向中间扫去,做出一幅争抢时间码堆茶叶的忙碌架式。
县上那位领导走近他的身旁,他不仅不热情招呼,还却佯装不知的问道:“请问你想买茶叶吗?”
“你这茶叶怎么个卖法?”县领导阴沉着脸问道,一脸不高兴,而一同参观和视察的其他干部,急得脸上红一阵紫一阵,还不断的从县领导的背后给他使眼色,希望他识相一点儿。
龙友光心里明白得很,他才不管你是县上来的还是省里来的,大模大样的回答道:“批发零售随便怎么卖都可以,你要多少啊?”
“我一点也不需要,只想问一问,你如此扫来扫去,符合质量卫生标准么?”
“哎呀呀,这个你就不懂了,我们生产的是大市茶(粗茶),主要针对普通消费者,这样扫来扫去根本就不影响茶叶的卫生和质量。”几句话就把县领导抵得无话可说,怏怏不乐的离开了。
后来,镇长找他大骂一通:“哪有像你这样当厂长的?要不是看在你有一套过硬的制茶技术,不是考虑到老百姓每年都要销售鲜叶的话,我真消得马上就请你回老家去!这下可好,就你这一幅德行,县上原计划投入到厂里的技改资金被安排到其它乡镇了,这个损失你承担得起吗?你呀,你呀!”镇长越说越生气,以至于咬牙切齿,只差吃他的生肉了。
龙友光先是不愠不火,安慰道:“不就是几万元的技改资金吗?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这厂根本就不需要技改;如果非要争取那么一笔资金,说不定今天这个领导来视察,明天那个领导来指导,应酬和招待都不得了啊。这且不说,耽搁的时间就可能创造很多的利润。这样算来,争取那笔资金可能得不偿失啊。我才不稀罕呢。如果认为我经营不好茶厂的话,我可以马上走人,你们另请高明就是!”说着,把厂房的钥匙朝镇长面前一放,就要离开。
镇长见势不妙,看着眼前大摊大摊的茶叶,真担心他说走就走了,只好顺从他的脾气,连忙好话不尽,这才把他挽留住。
就在这年底,茶厂销往甘肃的货款划到了营业所的帐户,龙友光却因大雪封山被堵在陕西无法返回,应付利息三万多元无法处理。眼看决算的日期临近,又无法和龙友光取得联系,营业所认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无须和他商量,可以直接从帐户上扣收。这样的处理完全属于权宜之计,其他任何人都可能理解和接受。可是,偏偏他龙友光却不是这种通情达理的人,等他在春节前回来听说这件事后,便认为营业所不和他商量就硬性宰帐是违规行为,一气之下,从此与营业所一刀两断,发誓不和营业所打交道,至于所欠贷款和利息,他充耳不闻,还讥讽道:“你营业所的权利大,从帐户上扣啊;从此以后,我的货款不回到你营业所的帐户上总可以吧。”
就这样,龙友光开始了资金的体外循环,既不还本,也不付息,差流动资金的时候,就搞民间借贷,所有的经营活动置银行的参与和监督之外。
李达也曾经和文云一道不只一次找过龙友光,但每次都是不欢而散,不过,摸清了龙友光的性格和脾气,找到了他和营业所断绝业务关系的原因,在人们认为很难和龙友光相处的情况下,他却反而认为这样的人是最好相处的。理由很简单,这种人直爽、清高、倔强,说话做事一根肠子通到底,酷似烈马一般,只要顺着毛毛摸,让他感受到对他尊重和信任,一旦和你达成某种协议,他就会说一不二,绝对和你密切配合和协作。但要取得他对你的信任和理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委屈身份,和他交心谈心做朋友,主动帮他解决疑难问题和实际困难,甚至作好倍受他挖苦打击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再说,李达是什么人?就是喜欢和干毛嚼狗的人斗耐力和毅力,只要脸皮厚,不怕吃不够,扭到你龙友光死缠烂打,看你心肠到底有多铁!
在一个夏日炎炎的中午,李达来到龙友光的办公室。
那办公室同时也是龙友光休息的寝室,龙友光正要躺到床上去,见李达来了,便不冷不热的应付道:“正是大家休息的时候,你来干啥?”
李达笑道:“中午你也休息吗?”
“你这话是啥意思?”
“你认为是啥意思就是啥意思!”
“难道只有你们高贵的人中午才休息?”
“我没说你不高贵呀。按照你所说的意思,只有高贵的人中午才休息,那中午不休息的人就不高贵;我是个中午不休息的人,这不正好说明我是个并不高贵的人吗?而你却准备睡午觉,我看你才高贵呀!”
龙友光看着李达高兴的样子,又听李达这么一说,心头好受多了,但还是冷冷的说:“你来只能干坐噢,这里虽然是茶厂,可没有开水也。”
“哎呀呀,我知道你是个舍不得半匹茶叶半杯水的人,所以,我在屋里早就喝够了才来的。”
“我是那种连水舍不得的人吗?”
“如果你是大方的人,为何连开水都不烧一杯?”
“哎呀,我这人懒散惯了,不是舍不得,是不愿动。”
“这吗还可以理解。不过,我确实不渴,不需要喝水,只想抽中午来和你聊聊天,因为我知道你一个人在这里可能寂寞,再加上我们都是从农村生活过来的,我估计你中午没有睡午觉的习惯,结果还是让我猜错了,一来就影响你的休息。看来,只有等你休息好了之后再来找你聊天了。”说完李达就准备起身离开。
龙友光听说李达是从农村生活过来的人,对李达就产生了一种亲近感,连忙挽留道:“坐一会儿,坐一会儿,既然来了,肯定有什么事吧?何况,你还真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我这人中午本来就没有睡觉的习惯,只是工人们都回家去了,我一个人确实没事做,天气又这样热,不睡觉干什么?”
“好吧,看来我们一定找得到共同的语言,还可能说得到一块儿。”
“那要看说些什么,如果说贷款和利息的事儿,我们肯定说不到一块儿。”
“不一定。不过,今天我们不提贷款和利息的事。”
“那说些什么?”
“想请教一个问题,我虽然人很年青,但对茶这东西却情有独钟,喜欢谈论茶经。你是个远近闻名的茶叶通,不和你谈论这些,在这小镇上还去找谁呢?”
“这你算找对了人。不过,一般人我都不会和他谈这些话题,因为和他们谈也是对牛弹琴。”说着,就起身烧开水去,态度就此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热情起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43 啃掉茶厂硬骨头(二)
夏天的水壮在电炉上的锑铁壶里,很快就烧开。龙友光拉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包精制的新茶,对李达说:“这点儿茶叶是我清明节那天亲自选择采摘亲自配制而成的,今天让你尝尝,看你能否尝出特别的味道来。”一边介绍,一边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拇指拈出一小撮递到李达面前:“你看这茶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李达仔细端详,果然不一般,只见黑褐色的茶叶,一粒一粒的,扁平的形状和大小如葵花仁般相似,而那沁人心脾的异香早已弥漫于整个房间。李达不禁直呼道:“还真是绿茶中的上品,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
“不仅你没见过,除了我自己,谁也没见过呢。”龙友光一边自鸣得意,一边取来一个洁白的陶瓷敞口杯,把茶叶粒往里一丢,只听得茶叶粒和瓷杯碰撞出干脆利落的清音,余音在杯中微微缭绕。
见李达一脸的沉醉,龙友光继续介绍道:“好的茶叶不过为好的味道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关键还在于泡茶的细节。这清明时节的茶叶非常柔嫩,开水的温度不宜太高,掌握在摄氏八十度即可;再就是不能一下就把杯子斟得满满的,掌握在三分之二即可。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才会色香味俱全。”一边说,一边已经提起冷却了一阵的开水壶,倾注在陶瓷杯里。黑褐色的茶叶被开水一冲,旋即在杯子里打了几个转儿,然后就沉静下来,只见那杯子里的茶叶粒慢慢腾腾地松散开来,水也由纯白变得淡黄;茶叶在开水中进一步散开,茶水越来越黄里带橙;当茶叶复活出鲜嫩而浓郁的原形时,只见开水中呈现出全为三瓣的细叶,一律朝向空中绽放开来,整齐的竖立着,像在倾听李达和龙友光对它们的赞叹和品评似的;而那汤汁早已透黄得不带一点任何的杂质。
“喝得了。喝!”龙友光举起自己的茶杯,招呼道。
李达像龙友光那样,小心地举起茶杯,慢慢的放在嘴边,呷了一口,咂舌吟颂道:“好茶,好茶呀。世人皆说茶有道,我却把茶当饮料;今日领略龙兄茶,方知茶里藏玄奥!”
龙友光听罢,爽朗大笑起来,也附和而出:“我才不过初中生,不及李兄墨半升;若论茶叶情与经,敢比孔孟高五成!”
两人一唱一和,哈哈大笑,早已忘记身处茶叶加工厂的简陋办公室,沉浸于茶文化的情境之中。
李达又深深的喝了一大口,问道:“你这茶的色香味已经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没有批量的生产?”
“这是特制的茶,哪有批量生产的条件?”
“为什么没有这个条件?”
“我这茶叶是专门选择清明这一天,从每一笼茶树上选择同一标准的茶叶精制的。何为同一标准?就是在向阳的茶地里,选择茶树向东的那一面刚好发出三瓣的叶芽;这样的茶叶,一笼茶树上最多能够选出半斤左右,并经过人工多道工序才制得出来。在大巴山方圆几百里之内,恐怕也只有我才这样做,这也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方法。所以,数量绝对有限,除非家里来了特别的贵人才会拿出来泡一杯,一般都不会轻易示人。”
“那我今天算幸运了,承蒙龙厂长看得起呀!”
“不要客气,我这人在当官的心目中印象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认为我是个不识抬举的家伙。其实,哪里是不识抬举?还不是性格使然,孤傲的性格虽然不是好性格,但本性难改呀;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不会吃人家的软饭,完全凭借本事立足。所以,我一般都不跟人家说什么好话,也不喜欢与别人打堆,包括摆“龙门阵”。就拿茶叶来说吧,除了和那些同行的人在一起切磋切磋,和大多数人都谈不到一块儿,因为普通老百姓除了能说出好喝还是不好喝的子丑来,还能谈得出为什么好喝与不好喝的寅卯来?就是那些坐在办公室的干部官员们,他们应当谈得出茶叶的甲乙丙丁来吧?可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像你这样,有兴趣和我一道谈茶论经。我不敢肯定你真的对茶文化的深浅掌握得很丰富,至少我感觉得到你对茶这东西所蕴含的道理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今天,我算是遇到知音了。遇到知音不拿出上好的茶叶来,还在什么情况下拿出来呢?”说罢哈哈大笑。
李达觉得今天中午没有别来一趟,既然龙厂长对自己坦诚相待,我李达又怎能心怀异心?完全被龙厂长的一席话打动,大笑着感激道:“不瞒你说,我对茶文化倒是了解一些皮毛,但品尝茶叶种类却不多,什么龙井铁观音,只是听说而矣,根本就没品尝过;茉莉花茶与红茶,倒是不只喝过一次两次,但总觉得那味道里缺少一种厚重感;本地绿茶我也喝过不少地方生产的,但今天我才真的领略到你这祖传秘方制出的绿茶算得珍品了。这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古人云: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看来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茶叶这东西,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啊。”
“你说得非常好,说不定比我这茶叶好的大有出处,我这是孤芳自赏,不知你所了解的绿茶比我这茶叶的色香味还要好的有没有。
“迄今为止,确实没有碰到过比你这茶叶更好的了,只可惜,你这茶叶的量太小了,要是能够批量生产,将其转化成商业价值,那就可谓霸道了。鸡鸣寺的茶叶你应当知道吧,其色香味还赶不上你这茶叶,可它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成了皇上的贡茶;现在,通过批量生产,每年供应县上还供不应求呢。既然你有这样的绝技,为何不抓住机会开拓一把呢?现在可是市场经济啦,你完全可以做一篇了不起的文章啊。”
“我不是没有想过,只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说实话,鸡鸣寺茶厂的茶确实已经有了名气,但我对比了一下,我这茶叶的优势远在它之上。不说色香味,只说熬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