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出轨的教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礁龊⒆佣颊盟诖迦嗣媲俺鼍×朔缤罚呗返难硕即虻谜股欤祷耙彩撬视猩惺贝笊っ湃煤谯氪笸逅械娜硕继玫健2涣弦字猩弦嫡却峙涔ぷ魇比闯隽苏飧霾碜樱路鹛於家吕戳耍晕说绞值奶雇朐伊耍涑闪艘桓霾恢登哪喾雇耄隳芩邓击鋈簧裆耍恳字猩灾伟彩一丶液螅郧矸蓟刮创泳曛谢汗⒗矗笔钡P模估锘棺龆衩危笔泵蔚蕉哟由结鬯は律窖拢约荷斐鍪窒胱プ∪词贾兆ゲ蛔牛斡啥酉蛳缕ィ用沃行牙矗郧矸季退蛔牛纱硕隙ù耸驴隙ɑ姑挥型辏谆八蹈2凰粒霾坏バ校恢蓝拥那敖飞匣挂龅绞裁囱拇煺邸<由辖问奔渌已燮だ咸范ǹ隙挥泻檬拢字猩パ1ǖ胶螅鸵恢痹诘却字猩南ⅲ谔梦堇镒呃醋呷ィ宰派颀惒皇蹦钸叮乖谛睦锬囟运廊サ恼煞蛩担欢ㄒS佣颖ǖ剿忱灰俪鋈魏蔚氖铝耍嗳醯男睦镌俪惺懿涣舜煺哿恕

双河口村小离公社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近年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有门路的,在外打工挣了钱的,或整家搬出了双河口村,或想其它法子孩子跟随父母外出就学,所以村小的学生越来越少,原先每个年级都招得起生,现在却是一年一个年级向下递减,到目前为止也就剩下两个年级了,每个年级的学生都不满二十个,二年级是由一个老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老师教,这期就要退休了,如果不分配一个新老师来,课就开不起了,另一个班是四年级,没有正式老师,是临时请的代课教师,现在代课薪酬很低,一般有文化的年轻人都不愿去代课,他们随便在外打点工都比代课强,何况年轻人那忍受得了寂寞,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就是下点苦力,每月挣的钱也够买一年的粮食了。学校校长贺知仁早就有想法把这个村小撤并到公社完小来,只是苦于老百姓的压力,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上头文件三令五申地要求各地根据实情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给老百姓提供优质教育,让他们的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想法是科学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然,老百姓却不管你优质不优质,他们只图个方便,学校远了,他们照顾学生不方便,他们就不答应,常乐县在撤消一个偏远公社人数较少的初中部时就遇到了阻力,老百姓把县教育局去协助解决的领导的小车围着不准开走,说把初中部撤了,他们的孩子读书要多花好多钱,坚决不准撤掉初中部,附近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把一个小小的学校围得水泄不通,害得公安派出所的同志到现场才把事态平息,结果初中部没撤成,第二年还不得不增派了几名老师去。贺知仁是有个想法,就是把双河口与临近的村合并建合格村小,但具体把学校建在哪个村的地盘上,与村民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开学一大早,禹贵芬大妈就带着孙子来到学校,禹大妈的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孙子从小就跟着她,是她一手带大的,眼看就到读书年龄了,听说双河口村小分不来老师要撤并,她就着急了,孙子这么小,怎么去上学呀,她多次到公社找到张宗保书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要求不要撤了村小,就让孩子在村上上学,找多了,张书记也不耐烦,推说有事,叫她去找学校领导,她来到校长贺知仁的办公室,大声武气地质问:“凭啥要撤我们村小?娃儿这么小,我又年纪大了,又没钱在公社租房,要孙子到完小来读书,哪有法哟!”贺知仁也许见惯了这种阵仗,忙让禹大妈坐下来:“有什么话好说嘛,你是哪个村的?”“双河口村。”贺知仁听了,沉吟了片刻,说:“双河口村原先打算撤并,现在新分了一名老师来,你回村小去报名吧。”听说双河口村小分来了一名新老师,禹大妈就没有了先前的激动,说:“只要能够在家门口读书,我也就没有意见了,那我走了哈。”

贺知仁看着禹大妈离去的身影,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喜得好没有撤并双河口村小,不然可能今天自己就没法办公了。

易中升那天回到家,闷着头没有开腔,赵琼芳问工作安排得怎么样,易中升就只简单地说了几个字:“安排好了。”就回到自己房间睡觉去了。

妹妹易全梅已经到护士学校读书去了,家里就只剩下母子两人。

煮好夜饭后,赵琼芳对着易中升房间喊:“起来吃饭,明天还要去上班。”

易中升蒙着被子说:“我不饿,不想吃。”

赵琼芳立马火了:“快点起来吃饭,不然我端去喂狗了哈。”

易中升翻转身子,面向床里,在母亲赵琼芳超响的涮锅涮碗声沉沉睡去。

双河口村小是一个由两排教室平行组成的学校,共六间教室,两间老师的寝室,寝室很少有老师住,村小兴旺的时候,有六个班六位老师,不过这些老师大多离学校很近,几乎住在自己家中,只要放学了,双河口村小就静了下来,只能听见潺潺的小河水翻腾着向远方流去。双河口村小最先是一个知青点,城里一共来了六位男知青,个个都是青春焕发的,显得与乡下人不同,常常把麦苗认成蒜苗,围打村里的狗,偷吃村民的鸡,光着膀子冲澡,举着喇叭唱歌,歪着脖子拉琴,鼓着腮帮吹笛,都是些村里人没有见过的玩意儿,知青点还村里漂亮姑娘爱去的地方,胆小的躲着远远地偷看,胆大的,就直接跑到知青点与这些青年疯玩,知青点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易中升那时候还小,没事就往知青点跑,围着知青点捉迷藏,下双河去洗澡,累了邀约伙伴们去知青点屋后,趴在青石板墙壁的缝隙里偷看双河口村最漂亮的易芳菲与城里知青在床上光膀打架,后来,易芳芳肚子大了,肚子无缘无故大了,在村里就不是一件小事,易芳菲不敢出门,有人还在她家门前扔些破鞋,搞得易芳菲父母点都没得脸面,就去找那个知青,架吵得很凶,吵得很难听,易中升们就去看闹热,跟着易芳菲父母背后跑跳,后来,易芳菲跟着那个知青去了城里,后来易芳菲再也没有回过村里,再后来,好像易芳芳与那位从工厂下岗的知青离了婚,跟着一个老板跑到沿海去了,再后来就没有任何消息。

离村小不远处是村委会,村委会的房子也很破烂,共有三间,一间村委会办公室,一间是小卖部,一间是废弃的打米站。村委会易中升从来没有进过,那是村上几个干部开会的地方,很神圣和严肃的,一般的村民都不喜欢去,只是偶尔有几个村民反映事情才进去一下,平时少有人去光顾,几条木长凳上黑黝黝的,积满了灰尘,村上的会开得不多,因此很少有人去,倒是那间小卖部很是热闹,是村民们购物的唯一去处,这个地方易中升到是去得最多,因为那里有糖果,有小玩具等等好吃好玩的东西,易中升每次经过这里就会踮起脚通过跃儿门向里张望,没钱买,看一下也舒服。

易中升没让完小派人送,本乡本土的,自己一个人去就行了。双河口村小的样子没有改变,与他读小学时一样,小小的操场长满了杂草,此时操场里已经站了不少报名的学生和家长。一身牛仔服打扮的易中升,心中有些失落,长长的头发飘逸洒脱,显得有点不羁和忧郁。难道这就是自己的舞台?难道这就是自己要为此献出青春的平台?不禁回想读师范时同学们那青春飞扬、激扬文字的豪情,这反差也太大了点。

“易老师,来了哈。我听说我们村要新分一个老师来,没想到是你。”一个皮肤黑黑中等个子的年轻人走过来。

“青维武,你还来得早嘛。”易中升认识青维武,招呼道。

青维武说:“不早,不早,学生报名都很积极的,你看他们都基本上来齐了。这把钥匙是你寝室的,我已经帮你打扫了。”

“谢谢,这个学校就我们俩哈,你要多帮助我这个新手。”易中升谦虚道。

“说哪里话,你是科班出身,哪像我这个半路货哦。”说是半路货,这真是的,青维武是顶替他父亲青松柏来教民办的,青维武他父亲正式民办教师,年纪大了,一时又转不了正,就给村支部书记说让青维武来顶替他,工资表上仍写他父亲青松柏的名字,这样工资就要高些,民办教师的工资比较低,与公办教师同工没有同到酬,公办教师工资七十多元,而民办教师的工资却只有二十多元,上面解释说民办教师家里还有庄稼,低些可以理解,整个西康省都是这样。青维武顶替父亲青松柏代课,在当时是占了点便宜,可是后来民办教师统一转正时却遇到了麻烦,导致了青维武的无数次上访,成为缠访重点户,因闹事被关进拘留所,儿子问题也搁置起来没得到解决,两爷子四处打工也挣不到钱,一家人生活非常的困难,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我们先把名报了,把学生人数清理好,下午我们就到公社去领书。”青维武说,从斜背着的黄布包中拿出一摞收据来递给易中升。

“要得。”易中升收起收据,在教室里搬了张木课桌,就摆在寝室门口,开始收费。

易中升对着吵吵闹闹的家长和学生大声说:“大家先排好队,依年级来,不要乱。”

易中升开始开票,青维武就忙着收钱。

“易老师,怎么今年的学费又涨了?”一个家长看着收据问。

“我怎么知道,这是学校让这样收的,我们收费又得不到一分钱,多收你的干啥?”易中升显然对这种情况的处理还没有经验,他也不很清楚学费的组成部分,语气说出来有点生硬。

青维武经验要老道得多,忙说:“学校要求村小都要把烂课桌椅换掉,每个学生加收五十元,所有收的钱由公社完小统一统筹安排,另外还有学生的保险,作业本费,资材费,报刊费等等,杂七杂八加起来比往年是要多些,我们也是按学校定的标准收,没多收大家一分钱。”

只有两个班的学生,收费很快就结束了。

易中升翻了翻收据,统计了一下数据,青维武把黄布包从脖子取下,掏出包里的钱开始清理。易中升班上共计十八个学生,青维武班上共计二十三个学生。

“我记得你班上上学期是十九个得嘛,怎么少了一个?”青维武记忆力超好,还记得这么清楚。

“易小梅不读了,家里没有钱。”一个小学生在旁边怯生生地说。

“再穷也要读书噻,青老师,我们去一趟易小梅家。”易中升对青维武说。

“算了吧,有多少学生教多少学生,易小梅家太穷了,交不起学费。”青维武不想麻烦,他与易小梅两家邻居,平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有点过节,以为这趟浑水还是不趟为妙。

“你不去我去,无论如何书还是要读的,交不起学费我到完小去找贺知仁校长支持争取,学校实在不解决,我给她垫上。”

易中升说着收拾东西,锁上门,往易小梅家走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媒妁之言
第四章 媒妁之言

下午,易中升与青维武两人来到公社完小,在会计王兴中处把费交了,领了收条,王兴中又把他们带到学校的库房,两个年级的书倒是不多,不一会儿就分好了,他们分别用背篼装了,背回了学校,明天正式开学,就好发给学生了。

禹贵芬大妈的孙子也在易中升班上,报名时,禹贵芬早早就带着孙子来到学校,孙子能够继续在自己的村上读书,禹贵芬大妈心里很高兴,易中升又是本村人,熟悉,一定要他把孙子严加管教,把书读好,将来也像易中升一样,当一名老师,这也对得起外出打工的儿子媳妇了。在禹贵芬心中,老师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了,天干干不到,水涝涝不了,旱涝保收,不求长官发财,能够平安幸福就行了,于是爽快地把学费交了,想对易中升说点什么,后来报名人又多,于是就忍住了,牵起孙子回去了。一路走禹贵芬一路想,易老师刚从学校毕业,一表人材,不晓得耍朋友没得,如果没有说亲?那要一定给他说一门好亲事,攀上了老师这们亲,对孙子的学习肯定有好处,自己也可以挣得一笔外快,想到这,禹贵芬大妈心里就乐滋滋的。

禹贵芬大妈是附近有名的媒婆,一年至少都要促成婚姻好事五六件,每次都能从中挣到一个猪老壳和一笔不菲的喜钱红包。谁家小伙子长成人,谁家的姑娘待嫁了,她心里一清二楚,禹贵芬大妈当媒婆还是很讲职业道德的,介绍对象时一般不夸张,如实撮合,经她配对的家庭都很和睦。

一回到家,禹贵芬就对着镜子把衣服整理了一番,然后用瓢舀了点水,抹到头上,叫孙子在家好好待着,自己检查一下暑假作业,看还有哪些没有做起,还有没有搞忘了做脱了的,有就补上,没有就自由玩耍。自己就径直往赵琼芳家跑去。

“哎哟,好久没到你家来了,中升妈在干啥子哩?”禹贵芬快人快语,还没到赵琼芳家,远远地看到赵琼芳在家晒谷子就扯开嗓子说话了。

赵琼芳家是三间一头横的小青瓦房,石木结构,阶沿很宽,是农村比较流行的亮檐,阶沿上有一副石磨,还是湿漉漉的,看来刚磨过豆子或者其它什么的,赵琼芳善于持家,把一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就在是晒坝里晒谷子,稻谷粒也让她用竹爪扒得规规矩矩。

“快点来坐,快点来坐。没啥子事,我趁这几天太阳好,赶紧把谷子晒干。”赵琼芳边说边进屋端了一根凳子,用袖子抹了抹,禹贵芬一屁股就坐下来。两人家长里短地唠了一会家常。主题很快就转到了易中升身上了,禹贵芬说:“还是你家中升有出息,当老师了,我今天在村小见到他了。”赵琼芳说:“有什么出息哟,一个村小老师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快莫那么说,黑垭大湾就数你们家风光了,有两个吃国家粮的。”

禹贵芬这句说到了点子上,赵琼芳马上脸上就笑开了:“也是哈,合着这俩姊妹争气,没让我白守寡这么多年。”禹贵芬接着说:“这些年辛苦你了,你家没有欠账吧。”赵琼芳自豪地说:“没有,没有,你看我养了多少鸡鸭,房屋团转又都是些可以变钱的竹子,我家分得的材山又多,光砍树子卖也能将两姊妹的书供起走,加上我现在还动得,庄稼活与人换着干,家里虽没啥结余,倒还没到欠账的地步。”

禹贵芬见赵琼芳有点误会自己的意思,忙解释道:“我不是说你家穷,我是觉得你太能干了,不仅把子女盘大,而且有出息了,你看村上哪个不夸赞你。”

说到出息,赵琼芳心里还是有点纠结,说:“现在社会太乌教了,我家中升原本是要分到公社完小教英语的,结果来了一个女的,硬把中升挤到村小去了,你说在村小工作,可能连媳妇都不好找,不知要混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

禹贵芬听到这儿,心里有底了,但为了稳重起见,她还是试探性地问赵琼芳:“中升现在还没有耍朋友么?”赵琼芳说:“晓不得现在的年轻人心里怎么想的,他又不说,我问过几次,叫他把女朋友带回家来,让我这个老太婆看看,可是中升就是笑笑,说自己现在业都未立,哪里谈得上耍朋友成家,那表情好像根本没把耍朋友当成一回事,何况现在他又分到村小教书,他说如果不做出点事业,坚决不会耍朋友。”

看来易中升还真的没有女朋友,这下禹贵芬放心了,她就不信说不动他,回头给他找一个漂亮的妹子,看他动心不?禹贵芬说:“中升他妈,我去留留心,给中升找一个好妹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