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日九姐儿一直忙着往娘家跑,还有四个月就又是秋闱了,蒋氏十分重视,愈发督促那文景水。
这次文景水也并未像两年前的恩科一样,患了考试终合症,相反,既自信又踏实。
蒋氏和那便宜老爹自然高兴,开始张罗着帮他找个老师提点一下。
可那王祭酒又丧母,回乡守制,也只能再重新找了老师了。
这事情自然还要杨国丰帮忙才行。
坐在马车里,九姐儿不由得想起当初她嫁给杨国丰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个时候,自己和他还未解开心结,当时为如何开口求他,自己还好一番纠结呢。
想起以前,她禁不住笑了。
那时这家伙可整日摆一张高冷脸,让她恨不得马上离他远远的……
马车驶近二门处,就有一个婆子脚步匆忙慌乱的迎了上来。
“罗妈妈,怎么了?”等那婆子走进,她禁不住一阵惊异。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这位妈妈这般慌措……
“王妃,老太妃让您一回来就快点过去。”罗妈妈并未回她的话,而是面色凝重的对她道。
啊……
她莫名的就心慌,顾不上许多,快步就跟了这罗妈妈去了太和堂。
到了太和堂才知道,真出了大事——
今日早朝下,皇上就将杨家三兄弟,还有几位阁老大臣一起请到了御书房,也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将三兄弟囚禁起来,罪名是通敌叛国欺君罔上……
……
——————题外话——————
亲们,不虐的,别怕,必须有这个过程,不然没发展。
至于那水流,写她,自有用意。
☆、三一九 细说
通敌叛国欺君罔上?
要说别人别家,九姐儿还信,但要说杨国丰还有这杨家,打死她也不信。
和平年代的兢兢业业,国难来时的一马当先,这些她都是看在眼里并有亲身感受的。
但这一切都是别人陷害的?又有些不可能,昭和帝就是再忌讳杨家,也不可能拿这样一大顶帽子直接扣上去。
杨国丰是朝中大员,兵权在握,这是一点;再是就是杨皇后和太子殿下那里,他们也不可能放任昭和帝这般冤枉杨家;另外就是那些朝中大臣,支撑一个王朝至此,自然不都是一帮浑水摸鱼浑噩无志之辈。
但如果不是陷害的,又该是什么事惹来这样一大顶帽子呢?
九姐儿一边想着,一边不时瞥向那坐在炕桌前的孟老太妃。
孟老太妃在简单的陈述过事情的状况后,就一直未再开口,望着手中的茶盏肃然不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那早早赶过来的小严氏,坐在孟老太妃的左下首,目光一直未离孟老太妃,脸上满是惶恐无措。
凝滞沉闷中,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那小严氏终于忍不住了,开口对孟老太妃道,“母亲,怎么会这样……这该怎么办呀?这般大罪名,可是全家问斩的死罪呀……”说到最后一句,更是禁不住哭了起来。
孟老太妃初时并未理她,但她哭声却愈发加大。
“你回娘家吧,不要让我们杨家拖累你。”孟老太妃终于转向她,却是十分平静的一句。
“啊……”小严氏一怔,然后摇头,“那又怎么可以,先别说我们三爷这么些年的夫妻,只说我这三个孩子,我要是走了,他们怎么办,小杨明还在襁褓中呀……”
“走不得,那就给我闭嘴!”孟老太妃再次开口,却是厉喝一声。
这一声还真管用,小严氏立刻不吱声了,连抹眼泪的动作都是小心翼翼的。
“母亲,怎么回事?刚才听那出门办事的婆子说,街口上围了许多御林军,大门也被把住了,说是宫里的命令,从这刻起严禁任何人出入。”就在这时,云映雪匆匆进门来,惊异地问。
本来她和几个婆子在议事厅算账,后来又去了库房那边,巧蓝去通知她的时候,并未见到她,又想着还要去叫小严氏,所以就拜托了她身边的妈妈。
但一经传话,那气氛也就打了折扣,所以这会儿她并不形式的危机。
“什么?”听了云映雪的话屋里的几人都禁不住神情一变。
“欧阳桦,没想到他你竟然这般无情……”孟老太妃更是悲愤起身,直呼昭和帝名讳,但没想到的是话音未落,老人就是身子一软。
“母亲,母亲……”几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了老人。
听见响声,罗妈妈也快步进来,帮老人抱过迎枕垫在身后。
众人手忙脚乱的让老人靠在迎枕上,又是捻耳垂,又是掐人中,老人总算未昏厥过去。
小严氏罗妈妈帮老人喂了些暖茶,九姐儿则简单的向云映雪说了事情的大概。
“怎么会这样?到底出了什么事?”云映雪听完,禁不住大为震惊。
九姐儿没说话,只是看向那刚刚缓和过来、却依然脸色十分难看的孟老太妃。
“你们信我们杨家会通敌叛国吗?”孟老太妃看向两人,忽然问道。
两人一怔,摇头。
老人见了,脸上闪过欣慰,“事情的详细我也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愿你们清楚,那就是我们杨家行的正坐得直,于心无愧、于国无愧、于民无愧。”
那坚定的语气,听的众人心安。
众人禁不住纷纷点头。
“寿儿媳妇,你去看看几个孩子回来了没有;庆儿媳妇,你和罗妈妈一起,去安抚一下府上的佣人,顺便再去看看外面什么情况;丰儿媳妇,你留下来,我有事要和你说。”接着老人又吩咐众人。
众人很快各自走了,而屋里只留下九姐儿。
“刚才杨凡让人传话过来,也没说清,只说这件事主要牵涉到庆儿,私通西亚。”这时老人才看了她道。
“啊?”九姐儿闻言禁不住大大吃惊。
竟然是杨国庆?还以为是杨国丰呢。
但转念一想也对,不管是杨家那个兄弟,出了这样的大事,都跑不了。
“你一向聪慧,想必小杨成不是丰儿义子,而是庆儿亲生儿子这一点早已明了了吧。”老人又道。
九姐儿听了就又是一愣。
难道和这件事有关?
也是啊,让杨家人如此讳莫如深,这小杨成的来历自然是关系重大的。
“庆儿十八岁那年,也就是昭和六年,韬儿战死在对战西蒙西亚联军的西北战场上,抛下了慧儿娘俩,还有我这把老骨头,志儿又一直都身体不好,所以庆儿便瞒着我去了西北大营,准备帮丰儿,但作为幼子的他,一直都养在我身边,哪里又受过什么锤炼,所以刚到了战场上就受了伤,当接到丰儿传过来的消息的时候,我当然是又气愤又心痛,很怕再失去一个儿子,立刻写信让他回来,丰儿当然听我的嘱咐让人将他送回来,可恨这孩子天生就是不让人省心的,走到了半路,就设计将送他的人甩掉了,又折回去想返回营地,没想到的是却遭遇了西蒙西亚的盟军,被人射了一箭,然后……然后掉进了喀什湖……”老人又再次开口,语气沉痛,说到最后更是老泪纵横。
九姐儿赶紧掏了帕子递给她擦泪。
试问满门忠烈如何炼成,其实也不过是一部血泪史。
老人深吸口气,轻抿了口茶,然后又继续道,“只不过庆儿却命大,并没死,他被人救了,知道救他的人是谁吗?”
“呃……”
“西亚长公主公羊雅若,也就是如今执掌西亚大权的狄太后的女儿。”
“啊……”
原来是叫“雅若”,而不是“雅茹”,九姐儿忽然就想起云映雪让查的那个名字。
据说这狄后,不只文韬武略,志向心胸一样不输男儿。
在西亚皇上英年早逝之后,力排众议,垂帘问政,执政几年,更是将这个不大的国家,打理的一番繁荣昌盛。
她一直觉得这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却没想到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好像也距离她不远。
料想后续故事也是杨国庆因恩生情,然后两人私定终身之事。
事实证明,她的料想还是十分正确的——
“却没想到庆儿和那公主竟然日久生情,生发出一段虐缘,那公主为了能留住庆儿,使出无数解数,其中更是包括向庆儿隐瞒身份,和无媒无证的私自嫁给了庆儿。”
“但纸又怎么能包得住火,庆儿还是有一天知道看了真相,当时的他既恨这公主的欺骗,又怜惜她已经怀了他的骨肉,矛盾纠结的他当知道了我为了他下落不明而病倒的事后,再也没有留恋,毅然抛下了那怀了身孕的公主回国。”
“回来后我听了他的遭遇,想着那未出肚子里的小孙子,便又打发他去见那公主,让他告诉那公主,只要她放下身份,我们杨家会接纳她这个媳妇,但没想到的是,他不仅公主未见到,反而差一点死在那狄后手里。”
“后来他侥幸逃了出来,那公主又让人送信给他,说她正准备嫁给表哥,孩子也已经打掉了,庆儿伤心至极,便又回了国,再后来就是那公主的贴身侍女找到了还留在西北的丰儿,说公主已逝,还将尚在襁褓中的一个孩子交给了丰儿,嘱托他交给庆儿,说这就是他和公主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成儿。”
老人终于讲一席话说完,然后闭上眼,脸上的表情复杂而痛苦。
应该是为孩子们的命运而辛酸伤怀吧,哎……
九姐儿不敢出声打扰她,只轻轻的伸手过去,动作小心的将她面前的茶盏斟满。
只是没想到,老人很快又睁开眼,端起面前的茶盏轻抿一口,然后又道,“这些事知情的人并不多,你二嫂你三嫂知道的也只是一些细枝末节,你说要真是为了这事,外人又怎么知道的呢?可若不是为这事,主要牵涉庆儿,又是西亚,还能有什么事呢?”
九姐儿听的却是心尖一跳。
猛然就想起了她带小杨成回娘家时见到宁致远的情景,以及晚上和杨国丰说起杨国丰说看着宁志远眼熟的事。
难道是她这个姐夫去告发的?
她自然不敢隐瞒,一脸郑重的对孟老太妃讲了这事。
老人听罢先是蹙眉,后来摇头,“想必你这位姐夫应该是西亚的将军,或者当年公主身边的人,但他是不可能说出去的,因为这事说出去的话对他无一丝好处,再说,你若这说给丰儿的话,丰儿一定会提前想好了对策,我相信丰儿,他做事很少出纰漏。”
九姐儿一愣。
听这个意思,杨国丰已经安排过这事了,这男人还真是会瞒她。
但如今并不是恼这个的时候……
“可那问题又出在哪里呢?要不,根本就不是因这件事吧?”她思索着,也就说了出来。
“我也不清楚!”老人再次摇头,然后又不无忧虑的道,“也不知丰儿他们几个如何了?”
“母亲,放心吧,王爷这些年南征北战,功绩赫赫,相信皇上会网开一面的,再说王爷自来有主见,这事也定难不倒他。”九姐儿赶紧安慰老人道。
“但愿吧。”老人点了点头,脸上疲惫之色尽显。
“母亲,我伺候着您歇会吧。”九姐儿见了,又道。
“我又哪里歇的下……”
“母亲,天大的事也没身体重要,这个节骨眼上,您可千万要保重呀。”九姐儿又劝道。
老人听了这句最终点了点头。
九姐儿则上前,帮老人解了外袍,伺候老人躺下,然后才轻声出屋来。
只是当她站在芜廊下,看着西方天际那红如血的晚霞,脸上也禁不住满是忧虑。
今日马上就要过去了,也不知事情要如何解决,杨国丰他们那边又是什么情形。
其实对于这一天,她一直都有思想准备,但却不知道她来的这么快。
但愿上苍能保佑这事尽快化险为夷,云开月明……
……
就在九姐儿忧心忡忡之时,大越皇宫的惠安殿里,有一个人也再忧心不已
“光明殿那边怎么样?那赵公公说了什么?”这个人正是杨皇后!
此刻这位皇后娘娘正抓着去讯息的水灵的手,急切的问道。
“皇上还是谁也不见,太子殿下还跪在外面。”水灵据实答道。
“竟然……”杨皇后听了禁不住纷纷的握紧了拳,沉默了一刻后,又坚定的对水灵道,“吩咐人摆驾,光明殿。”
水灵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在众内侍宫女的簇拥下,杨皇后便坐上了前往光明殿的车冕。
光明殿是皇上批阅奏折和重臣议事兼休息休养之地,自然建的气势非凡,富丽堂皇,而在此刻夕阳的映衬下,更是别有一番胜景。
只不过杨皇后却毫无一丝欣赏的心情,她蹙起的眉心当落在殿前台阶上那个月白色的身影上时,蹙得愈发进了。
欧阳桦,你还是真忍心,儿子已经跪了多半天了,连午膳都未用。
她再次握紧了拳,然后快步走过去,“智儿……”
“母后。”跪得已经有些颈项坚硬的欧阳智转过脸。
“你身子骨弱,先回去吧。”看着儿子,杨皇后禁不住满是心疼。
“可是……”欧阳智则转头看向那漠然紧闭的殿门。
“去吧,这里有母后呢。”边说着,杨皇后更是用力扶了儿子一把。
欧阳智只好起身,但双腿已经麻了,竟然起了几次都起不来。
“都是死人吗。”杨皇后则立目看向候在的几个侍臣。
那些人赶紧上前,小心的扶了欧阳智起来,然后将欧阳智扶往东宫去了。
等儿子身影看不见了,杨皇后才整了整衣襟,往那殿门而去。
“皇后娘娘,请留步,皇上吩咐过他在休息,谁也不见。”只不过刚上台阶就被一个拂尘挡了驾。
“赵东海,”杨皇后停了脚步,肃杀的美眸落在挡她的太监脸上,“今日本宫一定要见皇上,你听清了没有?”
那太监因她这气势一颤,但却还是勉强笑道,“娘娘,您也知道我们这些当奴才的……”
“让她进来……”但就在这时,忽然殿内传来一个低沉却异常清晰的声音……
……
☆、三二零 烧火
“见过皇上。”看一眼那一身明黄,坐在金丝楠翘头书案后面的男人,杨皇后上前隆重的行了跪礼。
“皇后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吧。”昭和帝见了立刻道,只不过一双狭长凤眸却依然落在手中的折子上。
杨皇后禁不住暗暗蹙眉,当然没起身,“皇上,还请您看在我杨家多年的忠心上,网开一面。”
昭和帝这时才看向她,却是冷笑,“皇后想朕如何网开一面,如今证据确凿,要真的不惩处你们杨家的人,又叫天下人如何信服。”
“那皇上,”杨皇后听了禁不住再次紧紧握拳,强压心头的悲愤,“臣妾能不能知道您要如何处置他们兄弟三人呢?”
“怎么,皇后想教朕办案?”昭和帝不答,反问。
“臣妾不敢,臣妾也只是关心三个侄子。”杨皇后赶紧垂下头,低声道。
“不敢?你要是真不敢的话也不会在这里了。”昭和帝将手上的折子一摔,声调蓦地高了起来,“关心侄子,你要是真关心他们的话也不会帮杨国庆瞒下招赘为西亚驸马之事,而是大义灭亲,将他检举出来,更不会在去年他们顾念旧情、和西亚串通一气、取消我大越对西亚用兵、更违心的将大马山一带割让出去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一席话说的杨皇后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皇上……”语调也不由得高了几分,“臣妾承认,不管有多少不得已的理由,当年庆儿与那公羊部公主结下孽缘之事,臣妾与杨家都有考虑不周全之处,庆儿更是年少无知,您无论惩与罚我们也认了,但去年那取消对西亚用兵之事,臣妾敢说,从来就无一丝私心,那事我杨家完全是为了大越朝廷,为了和平,为了大越人民免遭战乱之苦,其心日月天地可鉴。”
这次轮到昭和帝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了,“好一个天地日月可鉴,皇后,你的的意思就是朕昏聩,冤枉他们了?”
“臣妾从来没说过皇上昏聩,只是有可能妄信小人。”杨皇后据理力辩。
“小人?呵……皇后,你何必要藏头藏尾的映射,谁是小人说说看,将证据拿出来,不然,作为一国之母,这般说话,朕即刻就治你个失仪之罪。”昭和帝更恼了。
“失仪之罪,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上也不过就是想惩治我们杨家罢了。”
一连几月来的郁烦与愤懑,终于被一句“失仪之罪”勾起,杨皇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