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钱钟书讲文学-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往往出于作家的虚构,但这种虚构是以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加工变形为基础的,钱钟书发现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许多情节可以互相印证。在这种充满偶然性的巧合中隐藏着必然的东西,或者是一种民间智慧,或者是一种生活真谛,钱钟书没有具体说明,但是透过对它们的描述,我们在这种神奇的现象里可以自己领会到一些东西。本节内容就例举了中西文学作品当中巧合的一些故事情节。
皇帝的新衣
骗子为皇帝织了一件新衣服,得到了许多金银财宝。节日来临了,皇帝穿上这身新衣服招摇过市。在满城百姓的赞美声中,一个单纯简单的小孩的声音渐渐传开:“其实皇帝什么也没有穿啊!”。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
其实,钱钟书发现早在安徒生写这个童话之前,这个故事的雏形在一本名为《鸠摩罗什》的佛经里已经存在了。《鸠摩罗什》上记载,曾经有个狂人让纺织师傅织锦,要求越细越好。织工竭尽全力把锦丝织得细如微尘,狂人还是认为太粗。织工大怒,指着空气中说:“这就是细丝。”狂人问:“为什么我看不见呢?”织工回答道:“这种丝太细了,像我们这样技艺高超的工匠都看不见,何况是普通人呢?”狂人立刻转怒为喜,重赏了织工。明代有人读到过类似的故事,然后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于是故事又变成下面这样的:遮须国的国王希望能织出像清雾一样轻薄的料子来,于是悬赏各国的织工说,织成了就赏给你们15座城池,织不出的一律杀头。日子长了,城墙下的尸体成堆。有个聪明人就把自己关在屋里,许多年后他走出来说:“布已经织好了”,然后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地呈给国王。国王一看,什么都看不到,于是龙颜大悦,重赏了他。李贺的诗《艾如张》曰:“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田野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前面以空为丝,形容荒诞无物。这里又以丝为空,成了奇妙的比喻。
19世纪的欧洲和古老的东方竟然能有这样的巧合,人类生活经验和精神的沟通竟然能达到这样心有灵犀的地步实在是令人感慨,让人深思。钱钟书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书卷中找出这几个情节近似的故事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只有超人的记忆力加上穿透重重迷雾的能力,才能在杂乱无章的材料中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慧眼识真金。
结拜兄妹
《西厢记》里崔莺莺一家被叛军围困在白马寺,老夫人许下诺言,谁能设计突围,就将女儿许配给谁。张生献计退兵,可老夫人想张生一介穷书生怎配得上自己这种相府人家,公开食言又不好意思,于是正当莺莺、张生喜滋滋地等待着母亲赐婚时,就出现了下面有趣的一幕——老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张生背过脸去说:“呀!声息不好了也!”莺莺说:“呀!俺娘变了卦也!”张生退席说:“今日命小生赴宴,将谓有喜庆之期,不知夫人何见,以兄妹之礼相待?”行了兄妹之礼就不能结为夫妻,狡猾的老夫人想以此对付张生。在把道德规范看得极其重要的古代中国,用这种迅速结为兄妹的办法来打消对方非分之想可谓是屡试不爽:唐朝初期的李靖和红拂女的故事中也曾用提到过这个办法。当她看见同行的另一名侠客虬髯客凝视自己梳头时,就说;“小女子我也姓张,还算得上你妹妹呢”;《水浒传》里和皇帝幽会的妓女李师师看上了随从皇帝的英俊小生燕青,用言语挑逗他,燕青立刻问了师师年龄,说:“既然蒙您错爱,愿拜您为姐姐”。
无独有偶,西方也有人采用这种伎俩。钱钟书讲到当代一名英国小说家写自传的时候,其中就说过曾认识一位女小说家,很有才华却容貌丑陋,为了避免她爱上自己,就抢先一步写信说要和她结为兄妹。这种办法在现代人看来也许有些可笑,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社会里道德砝码在人们心中的重量。
两女争儿
元曲里有一出戏叫《灰阑记》,写包拯断两个女人争夺孩子的案件。青天大人让手下取来石灰,在阶下画个圈儿,孩子放在圈内,命令两个妇人将这孩子拽到圈外,那个不肯用力的女人就是孩子真正的母亲。
《新五代史》里记载有一对夫妇告儿子不孝顺,法官拔剑给父亲让他杀掉儿子,父亲流着泪说“我不忍心啊”,母亲则在一旁恶狠狠地骂着,挺身而前,抓过剑就去追孩子,一问才知道她是孩子的继母。法官明白孩子是无辜的,就把这个恶毒的妇人杀掉了。大约人性是相同的,聪明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用的方法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古代的智慧居然和所罗门国王的办法如出一辙。《旧约全书》里记载所罗门国王碰到了和包公同样棘手的问题,所罗门命侍卫取来宝剑说,孩子可以剖成两半,你们一人一半好了,一个女人恳求千万不要杀掉孩子,自己愿意让步;另一个则大声赞颂国王的英明,结果一目了然。每个人都不忍心伤害自己所爱的人,法官正是利用了这个人性的特点来断案的。但是,钱钟书还讲了另外一个特例。人类学家发现大洋洲的土著人有两男争娶一女的风俗,两个人各自拽住女子的胳膊往自己身边扯,力气大的人就可以娶到她,结果往往使女子胳膊脱臼。钱钟书说这是因为倾心而忍心,由爱而生恨,所以不惜用力硬夺,甚至扭折胳膊。或者是因为土著人还比较野蛮,或者因为没有英明的法官给他们做判断,只好由强力说了算了。
视壁造艺
想像力在艺术创造中作用非常突出。钱钟书把墙作为对象来说明想像力是怎样起作用的。应劭'2'《风俗通义》记载,虎偾寺因为屋漏,墙壁上流满了黄泥,出现不规则的剥落,洛阳百姓纷纷传言墙里有一个黄人,胡须毛发都能看见,于是数万人都跑去观看,场面轰动一时。古时百姓鬼神迷信的思想严重,由于想像力作祟,就把自然景物看做了有生命的东西。但是,艺术家恰恰利用这一点,一面裂痕纵横,青苔遍布的墙壁可能就成了灵感的来源。
达·芬奇在《笔记》里写道,画画需要构思造境时,可以面对班驳的墙痕,错杂的石色,专心致志地看,用心想像,人物风景就好像从中显现。《梦溪笔谈》里记载一位画家说,画画要得到天趣,最好先对着一堵破墙早早晚晚地看,日子一长,墙上高低曲折的纹路就都成了山水的形象。墙壁上的痕迹自然天成,艺术家的想像力可以在其引导下自由发挥,比起凭空造物来仿佛多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底本,而这底本又妙在朦胧含糊,全靠艺术家凭自己的灵感和素养从中提炼。技艺高明者可以在里面找到变幻多姿的自然。唐代诗人顾况写了一首《苔藓山歌》曰:“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挂闲。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早霹雳;险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杆。”野人是指农夫一类隐居的闲散之人,因为天真的心境,在苔藓里竟然发现了如此精彩迭出的风景。墙是平的,又有些纹路,它既是实物,又有不大确定的东西,想像力就能凭着这点儿因头儿飞舞起来。钱钟书拈出一个墙来,非常巧妙地把想像力发生作用的条件、方式剖析得一清二楚。我们也从中看出钱先生异常善于利用具体的东西把抽象的理论讲清楚,而且西方的、中国的事例信手拈来,能达到中西合璧的效果。
钱钟书又说,不仅墙壁可以被艺术家看出风景,窗上的冰花,空中的云彩都是灵感的源泉。古代有诗人形容冰花说:“倏忽虚无境,迷离山水情”。关于“看云彩是山头”的说法还有一个历史记载,郡府的乐官为太守击鼓时,突然忘记了节拍,上司拿他问罪,他回答说:“我虽然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但天生酷爱画山水,那天击鼓时,偶然看见云彩好像高耸的奇峰,可以提供作画的范本,因为不能一心两用,揣摩时就忘记了节奏。”上司听完后,不仅没有给他定罪,还高兴地夸奖了他一番。每个人看云都能看到不同的姿态,有人看到“孤云横飞,淡伫可爱”,有人看静止的云“重叠如沙汀”,有人看见“云似碧山天似水,霁波平浸两三峰”。卢梭'3'的《忏悔录》写仰望晚云成族,露出点点天空的罅隙,就好像飘在湖中的岛屿。杨万里写天上的云影变幻说“银河到晓烂不收,皎如江练横天流,中流点缀金沙洲……天光淡青日光白,道是银汉也不得;云师强狠赶不奔,堆作沙洲是碎云”,将碎云比做沙洲,和卢梭异曲同工。自然不经意就将它的秘密展示给人看,协助艺术家完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作品,古人称此为“天开图画”。他们把冰霜结成的图案叫做“天画”,说清晨的冰花让人工的相形见绌,画意甚至超过南宗。自然神奇地用它的手指作画,而优秀的艺术家窥到天机,用心灵作画。古今中外的例子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些艺术的奥秘。
中西文学中的镜子母题
所谓母题,是指文学中经常涉及的主题,经常运用的比喻,比如爱人的黎明怨别,诗人的哀怨等等。母题里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经过在漫长时光中的积淀逐渐成型,可以说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精神的浓缩。母题像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去能看见星空的辽阔。镜子就是中外文学中常见的母题之一,钱钟书解释了镜子的多方面含义。
镜子的骗局
《笑林》'4'里讲了一个笑话,丈夫买了一把镜子回来,妻子拿起来照,大惊失色地对母亲说:“你儿子又领了一个媳妇回来了”,母亲照了照说:“连亲家母也领来了”。还有一个故事讲妻子去取葡萄酒,打开瓮后看见自己的影子映在水里,以为丈夫有外遇,非常愤怒,丈夫亲自前去,看见自己的影子站在妻子身边,就一口咬定是妻子偷偷藏了一个人,夫妇俩大打出手。佛经里面也有一个相类似的故事,一个傻瓜走路时捡了一只盒子,盒子里有面大镜子,傻瓜照见自己的影子,以为是盒子的主人,恭恭敬敬地冲着它鞠躬行礼,然后走开了。
有的人误把自己认做别人,有的人却把别人误认为自己,两者都是镜子惹的祸。道家著作《大庄严论经》里讲,一个妇人被婆婆责骂,独自走进树林里,躲在一棵树上,树下有个池塘,水中映出妇人的影子,这时她的婢女来池塘边担水,见到水中的影子,竟以为是自己,叫道:“我多美啊!为什么要替别人担水。”然后就把水瓮打破了。
钱钟书说,佛经里用镜花水月来比喻世界的真实和虚幻,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反而是上面的这两种用法显得更亲切一些。的确,一面小小的镜子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佛家从中悟出的是有关人生无常的大智慧,民间百姓也能从中找到引人一笑的生活调味品。
自恋症与镜子
人类往往喜欢自我欣赏,镜子就为有这种心态的人提供了一个表演机会。最著名的当数古希腊关于水仙花的传说:一位美少年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被深深迷住,从此在水边流连,终于有一天溺水而死,化为终日临水照影的水仙。中国古代也有对“自恋症”的描写,《博物志》'5'里的山鸡喜爱自己的羽毛,整天在水边对影起舞,最后头晕目眩,一头栽进河里淹死了。顾影自怜往往和美女的红颜薄命相连。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丽人曲》写道:“红颜称绝代,欲并真无侣,独有镜中人,由来自相许。”明代才女冯小青临死前爱上自己的影子,作诗道:“瘦影自临秋水照,卿需怜我我怜卿”,这首诗在《红楼梦》中也曾为林黛玉吟咏过。钱钟书评价说,女主人公是因为太了解自己进而自我陶醉,眼睛里只有自己,再也无法理解别人,因此反过来感叹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正是顾影自怜者的通病,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忽视了和别人的沟通,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彻底封闭起来,知音难求的感慨其实很大部分是由自己造成的。
镜子之厌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顾影自怜,丑人对自己的容貌耿耿于怀,顺便也对镜子心生恶感。唐代民间传说里的通天犀总是自惭形秽,厌恶自己的影子,因此只喝浑浊的水,和对镜起舞的山鸡相映成趣。钱钟书发现历史中有许多“自厌”的例子。三国时期的夏侯淳在战斗中伤了左眼,每次照镜子都大怒,把镜子摔在地上。唐代诗人李益在《罢镜》诗中揣摩他的心理写道:“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衰飒一如此,青光难复持。……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夏侯淳无法接受的不只是自己现在的样子,更多的是现在的自己和往日的自己的对比,其中显示出个人在命运的冷酷前的无能为力。中国诗歌里出现过许多镜子诗,诗人们借此感叹青春的流逝,和夏侯淳的心理有相似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镜子是昏暗不明的,对它的厌恶又会变成喜爱。刘禹锡的《昏镜》诗说:“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钱钟书说,因为看到自己的丑陋而憎恨镜子的明亮以至于不照镜子,和看不清自己的真面目而喜爱镜子的昏暗所以频频照镜子,一个自怜,一个自厌,两者其实有因果关系。自厌是因为对自己期待太高,过分自爱,以至憎恨容貌和本人无法相称。自厌的人还会经常自怜。《阅微草堂笔记》'6'里记载艺人方俊官年少时色艺双全,老了以后揽镜自照说:“方俊官竟然成了如此模样。”这里自厌自怜和感叹年华流逝的无奈感伤交织在了一起。
即使镜子照出丑陋的面目,仍然有人对自己的形象爱怜不已,这里面就有诙谐滑稽的味道了。《西游记》里讲猪八戒去会他的心上人之前,收拾打扮,自语道:“今日赴佳期去,对着月色,照着水影,是一表好人物。”在意大利作品《十日谈》'7'里,也有一个和猪八戒类似的乐观怪物,向少女求爱时遭到拒绝,来到海边看着自己的倒影还说:“我长得也不算丑嘛。”
照妖镜
《管锥编》里集中描写了中国古代小说和故事集里的照妖镜。古代传说中的镜子法力无边,无论妖怪变化成什么样子,被镜子一照都能现出原形。《搜神记》里讲,两个年少的女子来找书生,书生先在墙上挂了一面镜子,回顾镜中看到的却是两只鹿站在床前。但是西方人认为鬼怪没有影子,所以即使站在镜子面前,也看不到什么东西。不过用隐身术的人遇到水或者镜子时,就无法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了。中国古代还以为人快死的时候照镜子,镜中会出现无头人的形象。《梁书》里记载一个将军将要战败,拿出镜子一看,发现自己的脑袋先没有了。大概死亡意味着要成为无头鬼,所以先被通灵的镜子看到了。中国古书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道家和佛家的仙人圣人没有影子,鬼也同样没有影子。佛经里说:“诸天之身,有形无影”。戏曲《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为执着的爱情感动了阎王,因此死而复生,可是父亲坚决不认女儿,说她是鬼变成的,杜丽娘只好请皇帝做证,让百官都看到她“有踪有影”,以证明自己的真实存在。如此说来,鬼和神仙圣人岂不是成了一类,这正是中国文化的有趣之处,在天为仙,在地为鬼,但只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