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蟠龙岛-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与老油条皮庭华的区别。与廖政不同,皮庭华是从部队转业进的公安,回来就是个正科,干了十多年,还是原地踏步,已经成老油条了。用廖政的话说,皮庭华是已经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但他廖政做不到。爱憎分明,公开场合偶尔顶撞领导,私下里发点牢骚,这是他的性格,历尽苦难也改不了,这就性格,或者说是一个人的命运。命运就是人性格发展的轨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也难怪,作为一名中国革命史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廖政参加工作之初是干的教书育人的勾当,后来招考才当了警察。白面书生入了行伍,自然一时半刻轮不到他出头。好在他这人自恃才高八斗,终于在公安局办公室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最初是材料专干,后来由办公室副主任熬到主任,再后来市局需要一个笔杆子,他又一步步由材料专干熬到办公室主任,但在办公室主任岗位上待了五年之后,他虽然领导关系处理得不错,但群众基础差,升迁无望,这才平调到了经侦支队,从一个虚职到掌了一下小实权。
廖政和皮庭华两人来到皮明绪的办公室,廖政听皮明绪说局里决定不仅要立即放了莫友之,还要处分他和皮庭华,处分通报还要上网,回帖还要由他起草再交宣传部、市两办和政法委三家审核,他哪里沉得住气?当时就拍了纪委书记的桌子。要杀要剐由你们,放人你去放,案子我不办了,要我回帖子,没门!皮书记对外虽然是个赫赫有名的纪委书记,但对内却是个老好人,因此廖政如此放肆,他也涨红脸,但他还是在做廖政工作,他太了解廖政的弱点了。他说局里不内部处分你,市纪委正等着抓你的典型。皮书记本来以为这样能把廖政这头犟牛搬转弯来,不料廖政今天是吃了豹子胆还是怎么的,牛鼻子一硬,竟摔门而去。眼看皮书记下不了台,幸好皮庭华这个老油条打圆场说,放人的事我去放,放人回来我再给他做工作。牛鼻子队长,老油条政委,这就是史上最为流行的最佳拍档模式。
捉人容易放人难。皮庭华去放莫友之,莫友之非得要个说法。皮庭华磨破了嘴皮,莫友之最后才让步:一,关于公开赔礼道歉的事,莫友之原来要求公安局至少要在省报上道歉,最后同意了皮庭华提出的在网上道歉。二,关于要求局长当面道歉的事,皮庭华以局长正在开会为由不同意,最后莫友之坚持非得支队长廖政道歉。三,关于国家赔偿的问题,羁押二天,按标准是300元,钱的问题莫友之没有提出异议,不管是300还是1元,他争的不是钱而是一口气,换个法律术语叫权利,但他要求公安局出具书面的赔偿决定,最后皮庭华不敢作主,经请示皮书记,皮书记答复同意出具书面赔偿决定。
对于莫友之提出的这三个要求,平心而论,莫友之的要求并不过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讨个说法,这也是国家推进*法制进程的必然,但有一点却难住了皮庭华。廖政这时候正在气头上,他能委曲求全来向莫友之道歉吗?廖政连代表组织谈话的皮书记的桌子都捶了,自己能把他的工作做过来吗?做工作又怎么做?自己又在皮书记这里夸下海口,也就等于立下了军令状的。但政委毕竟就是政委,廖政的软肋他一掐就准。他只给与廖政有关的两个女人打了个电话,就坐在看守所等廖政来向莫友之道歉。当然,他只是告诉两个女人廖政被停职检查,隐瞒了局里对外公布就地免职的情况。这两个女人是廖政什么人?真的有这样的本领吗?
作为朝夕相处的同事,皮庭华的判断当然不会错。廖政之所以捶领导的桌子,这正说明他是个性情中人,性情中人的弱点也正在这性情二字。廖政的家庭是幸福的,父母和岳父母都健在,大家住在一起,相处和睦,妻子贤惠,儿子争气。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廖政的家庭又代表了这种从农村走出来和大一代能承受的最多不幸。廖政父母和岳父母都是农民,迁到廖政的户头上成了市民,原以为这一迁是好事,谁知现在是两头落空,乡里的社保没有份,城里的低保也不够格,于是养老的巨大负担就压在了廖政的头上。廖政的妻子白俊原先是个民办教师,后来因为廖政的关系,加上她自己的努力,转成了公办,谁知现在教育改革时兴公办转民营,民营学校的老板嫌她年纪大,她被聘掉了,聘掉了就是相当于退休,没了其他津补贴,只有*工资。知识分子爱面子,再加上四十多岁的女人,要劳力没劳力,做生意一无本钱二无门路,所以只得接了给几个学生补习的业务挣点钱贴补家用。所以廖政的家虽然是个和睦的大家庭这不错,但实际上也同时是个养老院兼补习学校。每逢学生来补习,老人们就只得上公园去消磨时光。这是廖政的高兴处,也是他的心酸处。廖政的儿子是争气,读书一路顺风,读完了本科又考取了硕士,还准备读博士。廖政喜是喜,可这中间的苦却不能言。养老,子女教育,还有医疗、住房,生活费不说,人情往来不算,单就这四项刚性支出,廖政的这点本来就是革命战争年代延续下来的生活费性质的工资要应付起来就难免经常出现阿Q式的“用度窘”,时常穷得“要将褡裢卖给赵白眼”了。单位虽然经常组织这样的扶贫那样的募捐,但从没有哪个部门会把他作为扶助的对象。但天无绝人之路,廖政有个初中女同学叶红,从初中情窦初开,到高中风华正茂,一直都暗恋廖政,她倾慕的是廖政横流的才华和翩翩的风度,可惜的是最后因为爱情而荒废了学业,到了高考之后,因为不能和廖政比翼双飞,她只得掐灭爱情之火开始谋生。后来廖政虽然一直就没有摆脱一个穷字,但官事顺利,在同学之中算是个佼佼者。他虽然事后从其他同学的口中知道叶红一直因她而未嫁,他震惊过后也没有过多表示。因为他已成家,要对家庭负责。因此也就没有更多地去关注叶红。但叶红并不能忘记她。虽然现在死守初恋的女人少得像稀世珍宝,但叶红偏就是这么个执着狂,即使她守的一场暗恋,两人之间甚至连拉手的亲昵都没有一个。但廖政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当上办公室主任时,叶红由一位毫不起眼的小菜贩子却成了一家大型绿色食品公司的董事长,手下掌控着两个批发市场和一个生产基地,虽然是徐娘半老,但打扮起来要比廖政的妻子年轻许多。事业成功,财大气粗的叶红要接济穷官廖政,廖政接受她的接济的同时也接受了她那份执着的感情。这件事,也是让廖政既幸福又悲哀。这件事皮庭华知道,但廖政的妻子不可能知道,老公拿钱回来,说的是支队的福利,其实现在时兴阳光工资,哪有福利可言,但白老师关心官场中的事少,所以也就没多过问,作为家庭妇女,关心的多是钱的数目,而不是颜色。
皮庭华政委在此无助之际,迫于无奈才分别给这两个女人打了电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49章 廖队之脑筋急转弯
廖政正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生闷气,首先接到了白老师的电话。老公,你没有任何背景,你是靠着熬坏了眼,坐驼了背写材料才有今天的,你要得罪了领导,挨了处分,撤了职,我们一家人怎么过?要是再调到别的地方,还有这么好的福利吗?白老师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这句话起了作用。这句话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打开了廖政心中的酸甜苦辣。他惭愧、他憋屈、他抓狂,他无奈……七尺男儿,他摘下眼镜,因为他已经涌出了泪水。他正擦拭着泪水,又接到了叶红的电话。叶红说得比较直接,但同样击中要害。老公,捶桌子算哪门子爷?你要像个爷,立即辞职,你来当我这个董事长,我甘愿为你当绿叶当家庭主妇。你要放不下你的自尊,你就要受得了委屈,该给人家道歉的道歉,该给领导赔礼的赔礼。廖政放下电话,鼻子里半天没有出气,他能舍弃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吗?他能不守着自尊吗?不,他所受到的教育,以及职业生涯中受到了再教育都告诉他不能这么做。把自己拴在情人的裤腰上,他丢不起这个脸,他是个男人,爹妈生他时放了大把大把的爆竹的。
皮庭华不愧是个老油条式的政委,他知道廖政的软肋,而且一掐就掐个正着。两个女人三两句话掐中的正是廖政的软肋。白老师点的是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你廖政每前进一小步都是自己努力加领导器重的结果,因为牵涉了一家族人的生计,你不能砸自己的饭碗。叶董事长击中的是廖政的男子汉的自尊心,廖政你堂堂一个正处级官员,总不能因为赌气而放弃前程,放下自尊。这时候,廖政才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幸好船小好掉头,于是只得自己转弯。死得快,活得快,这正是廖政的特色,死得快,因为他的性情;活得快,这就是他的生存智慧。不待皮庭华来做他的工作,他主动向皮庭华作了自我批评。所谓自我批评,也就是人在转弯之后扇自己耳光时所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廖政一自我批评,皮庭华就知道自己双管齐下的招术起了作用,难免有些忍俊不禁,但他没有笑出来,因为同病相怜,他心里也泛酸。
接下来,廖政就像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先是向皮明绪赔礼,在皮书记面前痛哭流涕,把自己狠狠地自我批评一通,接着又深挖思想根源,上纲上线,不管是大帽子小帽子,全往自己脑壳上扣,好在皮书记对他知根知底,不与他计较,他在皮书记这里很快就过了关。攘外必先安内,处理好了内部问题,廖政立即到看守所给莫友之道歉。廖政在向莫友之道歉时,他先是把自己王八狗日的大骂一通,接着嘘寒问暖关心地询问了莫友之呆在号子里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后是一遍又一遍地请求原谅,只差下跪叩头,其心情之虔诚,其态度之谦卑,连皮庭华都看得心寒。莫友之见廖政做到这份上,也只得同意暂时放他一马,说问题究竟如何处理?他需要咨询律师,还要请示曾总。这话在廖政听来就像是一个犯罪嫌疑人听法院的判决,而且还是判的缓刑,因此也就有个缓刑考验期,要以观后效的。
廖政回到办公室,面对索来斯的帖子时,回帖又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回个帖子,要是平时,廖政很快就会在虚无飘渺的文字中找到自我,下笔如有神小菜一碟,但今天,他感到笔头千斤。因为回帖就要正面回应,要正面回应,这就要首先起草对自己和自己同事的处分通报,所以他下不了笔。除了这正面回应之外,他也想到了打悲情牌,博取网民民理解。但这更令他憋屈,因为他的那篇博客也就是在办案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干预之后有感而发的,因为自己的私人博客文章而成了网民攻击的靶子,成为受处分的依据,他想不通。宪法赋予了公民言论的自由,因言论获罪的官员越来越多,自己又算多大的官?所以他还是想不通。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索来斯“公权对私权的*”这个噱头抓得恰到好处。对于这一点,廖政自己也上身有体会:按照相关规定,公车不能私用,工作日午餐不能饮酒等等,这是公权对私权的限制,但公务员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却又受到公务员的身份限制。地震中,政法书记说出了自己的身份结果招致了网络的炮轰,一场简单的交通纠纷,局长因说出了自己的身份遭就地免职等等,难道这不也是公权对私权的*?想到这里,廖政甚至产生了一个搞笑的想法:难道要求公务在*的时候也要表现出他身份应有的素质不成?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公权*私权的牺牲品?这是其一。第二,对于网上舆情,他本来就有点看法。涉案当事人或者其亲友利用网络,争取舆论同情,抓住办案过程中的某个瑕疵任意放大以吸引网民眼球,对办案人员进行人身攻击,行围魏救赵之计,以达到逃避法律制裁之目的,这是典型的舆论干预司法。作为一个法律人,他觉得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对此,平常他就很有感慨:作为一个法律人,办案应该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法律的标准。但在现实中,衡量一个法律人的却有三个标准,一个法律标准,一个领导满意,一个群众满意。当然,按理说,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领导是人民的公仆,这三者从理论上讲是一体的,也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标准尚且不容易度量,要将这三个标准统一起来,是何其难哉!正因为有了思想上的故障,所以以廖政之才华,回两篇帖子,他竟磨了两个小时。
但在宣传部审核时,他又受到了质疑。腾部长对他的《公安办案不容易,小题大做为哪般?》不满意,认为他大倒苦水,如“禁令守则一大堆,左脚动不得,右脚也动不得,命案必破,而破案受到种种限制。再说警察的装备,车子跑不赢犯罪分子的车,公安抓人赤手空拳,犯罪分子有刀有枪。警察工作没日没夜,蹲坑守卡……”这些话,他认为廖政逐条驳斥索来斯的写法属于态度不够诚恳,不能令网友满意。他删除了这一段,又修改了阐述的方式之后,腾部长这里是通过了,但到了贾秘书长那里又通不过。贾秘书长说他谈到这起案子的性质时认识不到位,他据理力争,还是败下阵来,最后又在“这起案件”之后加上“是一起性质非常严重,影响非常恶劣的案件”等一系列加重语,然后从办案指导思想开始剖析原因,从原始社会讲到现在而今,从外国讲到中国,再从中国讲到三沙,总算是挖出了办错案的思想总根,最后归结到是办案人员的素质问题,原因是自身学习的不够,思想放松所致。其余的一些套话,贾秘书长倒认为写得恰如其分。最后到了政法委,接待他是执法监督室主任刘宏。廖政之和刘宏,两人曾因办案子发生过分歧,因此话不投机,这又差点惹起了廖政的性子,但此刻,廖政也没有了脾气,只得按刘主任的思路又重新改了几个地方。
经过三审,廖政总算交完帖子,但廖政刚回办公室坐定,朱超拿着闵大武案的卷宗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廖政一看就知道,朱局长此举,说明余沐生已经从%B
第50章 吓诈哄丢办案四字诀
凤凰岛海底别墅,洪峰正在看三沙市公安局的回帖,曾国良来电话说莫友之已经从三沙市公安局放出来了,曾国良同时就莫友之是否向三沙公安局提出国家赔偿的事征求洪峰的意见,洪峰一笑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人放出来了,歉也道了,不必得理不饶人。在曾国良,不过是转述莫友之的诉求,听洪峰如此一说,他也没有强求。但通过莫友之这件事,他算是亲历了洪峰的能耐,不管洪峰使的什么手段,反正已经达到了目的,因此他对洪峰更加深信不疑,开始着手筹划曾母暗沙工程中标后的相关事宜。洪峰放下电话,也长嘘了一口气,捞出了莫友之,也算是在曾总面前挽回了一点面子。因为三沙市公安局的回帖中没有提及闵大武,洪峰预感到闵大武这里出问题了,果不其然,他接着就接到了肖一平的电话,说闵大武已经被三沙市公安局刑事拘留了。闵大武是以什么罪名被刑事拘留的?肖一平说是非法经营罪。洪峰一听,心里有了底数。闵大武一向牛逼哄哄,所编的故事是那么天衣无缝,洪峰一直赞赏他是个可造之材,可怎么事到临头上却成了个扶不上壁的刘阿斗?他是怎么被三沙市公安局突破的?洪峰不免有几分好奇。同时,洪峰也不得对朱超和他手下的余沐生刮目相看。
原来朱超接到闵大武自首的电话,立即电话将蹲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