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棋行天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朱总的正确意识领导下,格力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分体式的技术问题——主要是氟里昂泄漏问题解决后,应该会大有市场。它的外型美观、不占地方,噪音小,而人对生存环境的忍耐力,只会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弱,受不了夜深人静时空调机在房间里没完没了地发出噪声。但对1992年度的全国市场来讲,肯定是窗式占主导。因此,格力在1992年之前,主要以生产窗式空调为主。
可以说,正是朱总的远见卓识,才为格力的进一步起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朱总又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企业家,深知9293年是格力能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最重要的一年。因此,当他发现江苏和安徽的销售情况反差这么大时,马上着手亲自在华东地区考察。
考察完安徽市场后,朱总很满意,又提出要我陪他去江苏看看。于是,我们又从合肥到了江苏的徐州,然后赴南京。
我这个人性格外向,有话在肚子里憋不住,一路上嘴巴没有闲着,一个劲地向总经理讲述自己的营销观念,反正朱总也没当过业务员,还不算班门弄斧。我说,真正良好的销售策略,不仅仅在于是否把货卖出去、把钱赚回来,而且要看工厂和商家之间,能不能通过操作的一致来达到利益的一致,这样,生意才能做长久。对用户来讲,这也是最有利的,消费者可以拿到最好的产品,得到最好的服务,不会在厂、商的扯皮中浪费时间。空调可不比别的产品,大热天一坏,不赶紧修好还不把人热死?当然,它最好是别坏,这就要产品质量过关了。作为业务员,我可没少为产品质量听人埋怨。我们的售后服务也有待加强。等等。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积在心里的不满委屈也一股脑儿朝外倒了。
路短话长,我们到了南京。
六朝古都南京,繁华如旧。她是长江之畔著名的火炉之一,华东地区最大的空调集散地。这里的夏天虽然没有南中国漫长,但年年有长达40多天的酷暑。其时烈日烘烤着石头城,入夜也没有一丝风,人就像在烘箱中受刑。这里绝对是一个做空调生意的风水宝地,但是,格力在此地却没有知名度。
南京市场和安徽一样,做空调生意的除了十几家大的、有实力的商场,就是家电专营店、医疗器械商店等。我们先去了几家大的商店,经理听我们介绍完身份,就摆出趾高气扬的样子:“格力?没听说过。”
接连走了几家,都被“钉子”碰了回来。
偌大南京,哪儿才有格力呢?我们在街上转悠,来到一个与我们有业务关系的商场。找到家电部,我把朱江洪介绍给他们部门经理,他连头也不抬,坐在那里纹丝不动,也不叫人倒茶、让坐,一开口便是:“您们的货很不好卖啊!”
我和朱总对视了一眼,朱总问:“到底怎么个不好卖,我们想听听您的意见。”
您们的产品不行,虽然质量好,但你们的服务跟不上,你们的人员也找不到,没人来管我们,没人来做具体的工作,我们要调货要配搭品种,根本找不到你们的人。这样子当然不好卖。对方的埋怨一古脑儿朝朱总发过来。
我们只好道歉,说格力工作没做到位。
其实,朱总和我都注意到,这家电子公司的展橱里摆着一台“海利”。格力空调已经打了一阵子品牌了,安徽的海利早已卖完,这里却还有剩货。很显然,格力没能进入南京市场,在江苏没有品牌形象。那一年,格力在安徽的销售额达1200多万,而江苏只300多万那么,驻江苏的业务员这300万是怎么完成的呢?真难为他了。一直没有打开局面,一直没有正规销售渠道,日子肯定是很难过的。在中国这块最富饶的市场上,他打的是游击战、麻雀战,太可惜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片兵家必争之地竞争空前激烈,连迎燕、宝花等拓荒产品,都被当时咄咄逼人的春兰、华等压下势头了,格力也处于一个相当弱势的位置。
一走出了这家商店的门,朱总就开玩笑似地说:“只不过跨了一个省,怎么像是到了两个国家?”
接着,他又感叹地说:“看来,这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啊!”
我明白他的感受:相对于安徽经销商的热情,南京这里的反应太冷淡,对比太明显了。也难怪这儿的经销商们,人家不熟悉格力,更没有因为卖格力挣到钱,能给我们好脸色看吗?
接着,我们又去了常州等宁沪线上的中等城市,不管有没有客户的商场,都去摸摸行情,问人家是否有经销格力的兴趣。
江苏之行,给朱总留下的印象很深。
考察完江苏市场,我把朱总送到上海机场,一路上,他的脸色很凝重,眉头皱得很深,我知道,他又在为一项决策大伤脑筋了。嘴巴闲不住的我这次没有打扰他,从心底来说,我对这位总经理深为敬佩,不仅仅是他卓识的远见、宽阔的胸襟,还由于他朴素的作风、开朗的性格,更由于他的知人善用,对下属体贴入微的关怀。说一句不过份的话,这许多年,我能忍受那么大的委屈,顶住那么大的压力,把太多太多的心事深埋不露,而忘我地为公司卖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对这位总经理的知恩图报。这恩,就是他对我的肯定与理解。
我常想,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不管走多远,当她回首往事的时候会发现,能使她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要说格力的总经理朱江洪对我就起了这种作用,我认为一点儿也不过分。
一个月后,我回珠海总部报帐的时候,他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问我:“小董,你能不能把江苏市场也拿过去?”
跟朱总分手的时候,我就隐隐约约地猜到了朱总想让我接手江苏市场的想法,但我想不到朱总决定得那么快。
我既感到有些突然,又有些犹豫。
如果从上级领导的信任角度讲,我应该义不容辞地去承担这个责任,但是,如果从面对我的同事这方面来说,又觉得是对同事的一种伤害。
我这样想不是没有理由的。当时,格力业务员的提成为1%,江苏的市场再差,一年也有300万的销售额,我这样一接手的话,不是明摆着抢了别人一年三万元的收入吗?我的性格虽然外向、坚强,但骨子里毕竟有中庸传统的一面,没法坦然面对因为自己强而令同事丢掉饭碗的事实,这样的精神压力我随不了。
再说,安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把一件事做好,必须深入进去。把江苏也拿过来我可能顾不过来。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我是不愿意接手江苏市场的。
但看到江苏的现状,我又不得不为企业考虑。就像朱总所说的:“在要不要接手江苏市场的问题上,你不能太自私了,你得为整个公司着想。”
经过慎重考虑,我说:“我服从公司的决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只接南京市场,江苏其它地区留给人家,也给人家一个机会。
就这样,我一方面要继续开发安徽市场的同时,还要兼开发南京市场,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又重了好多。
过不了几天,我就从广州坐火车赴南京。那是1992年秋冬,从空调销售的角度说,正处在淡季。
当火车驶进江苏境内时,身负重命的我心里竟涌起了一股难以言状的感觉。上个月与朱总在这里跑了圈,我深切地感觉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的那种阵痛。在这儿,商家是官商,财大气粗,对用户对厂商都是颐指气使。南京空调市场的规矩就是先发货后付,没得商量,爱做不做。
合肥追债的经历,时时浮现在我的脑际。如果按照南京的规矩,款能不能收回来?我会不会一年用300天时间来讨债?又有谁愿意陷入这种追债的泥藻中呢?但是光凭我,能改变南京空调市场的规矩吗?
我想,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借鉴安徽的经验,先对整个市场有所了解,选择好的经销商。
南京市场比安徽市场困难得多,稍微了解一下当时空调销售的背景就知道了。
第一, 格力在南京市场上的牌子不硬。江苏由于人们的文化素质等等都比较高,空调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当时华宝、春兰,在江苏都不可一世。南京空调市场国产品牌最响的是春兰,春兰是南京市家喻户晓的名牌。春兰的前身是江苏泰国州的一家冷冻设备厂,1986年开始搞空调,1990年工业产值达1。2亿,1991年光用于售后维修就拿出了100多万,1992年又放出话说要再拿500万元来强化“无忧无虑服务活动”,能够跟春兰一较上下的国产空调是广东顺德的华宝,这家1988年制造出全国第一台分体式空调机的厂家势头很猛,在江苏市场的年销售额有好几行万元。
第二, 格力还要面对的另一大强敌就是“洋空调”。和其他电器一样,这些舶来品以其质优价高傲视群雄。进口空调机普遍比国产机售价高出30%至50%左右,其中窗式单冷1。5P售价高出国产货59%;窗式冷暖5P高出30%。分体式更邪乎,单冷IP高52%。日产三菱MSD09GCIP分体式空调,1990年4月至1991年4月的市场零售价是8850元,1992年4月涨到9130至9400元。日本年产空调约800余万台,家用普及率达70%,富裕的中东沙漠国家、西欧国家;电力充足的南美国家、东欧国家;经济起飞的东南亚国家等,商用民用空调器的90%来源于日本。其三菱重工、松下、日立、夏普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而空调鼻祖美国,亦携飞歌、飞仕达、雷神等对中国市场探险头探脑。格力等国产空调,暂时从质量来讲还无法与之抗衡,只能从服务、价格方面着手迎战。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作为我来说,一个不知名的品牌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给我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该怎样迎接这种新挑战?
我想,在种环境下,我首先得为自己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我考虑到了格力自己的有利因素:
首先,格力起步虽然迟些,却应了那句老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正赶上了空调市场全面启动的关头。空调进入家庭消费始于1985年左右,基数虽小,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1991年,全国空调产量约60万台,家庭消费占总量的2%。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统计,截至到1991年底,我国房间空调器的社会拥有量为446万台,其中集团拥有量为384万台,居民拥有量为62万台——这个数字相对于城市家庭数目微不足道,大有潜力可挖。电力紧张一直制约着空调业的发展,但到了1992年,这个瓶颈已随着国家电力增长渐呈突破之局。与此同时,大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只要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的家庭,就可能成为空调用户。因此,普通人家开始成为购买空调的主要成分之一。70年代,象征一个家庭富裕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80年代为彩电、冰箱、洗衣机;90年代则是音响、录像、电话、空调。因此,中国的空调市场是在1992年突然启动的。
其次,在江苏,由于人均收入和夏天的气温都较高,空调市场的前景会比其它地方更好。
再次,格力产品价低质优,更接近一般市民家庭的承受压力。比如1P单冷窗式空调,市面售价仅2900多元。因论底气、论前景,我认为格力是不输于人的。
到南京后,我选择了南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新街口,企图从这儿打开一个缺口。这儿有南京市最大的人民商场,是我决定要攻破的第一个“堡垒”。
在这家商场的家电部逛了一圈儿,发现他们经销的大都是进口空调和国产名牌。没有“海利”,更谈不上“格力”了。
找到经理室,跟经理自我介绍完毕,我以在安徽的一贯方式,和这家商场气派很大的部门经理谈起了“格力”。
“格力”?对方夸张地瞪大了两眼,我怎么没听过?哪个格,哪个力?新牌子吧。
一开始,我并没有被他傲慢的神情所激怒,而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起了“格力”的品种、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并向他讲了在安徽的销售情况。
我们从来没有销过你们的产品,不能光听你的一面之词,他打断我的话说:“这样,你先送来一批,看看销的情况再说。”
我不失时机地提醒他:“那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把款汇到我们帐户上呢?”
“什么?”他又一次瞪大了双眼,要我们先付款后提货?实话告诉你,我们从来都是代销别人产品的,别说你们的什么什么牌子了,就连那些名牌空调,我们都是销完了货再付款的。
我耐心地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制度,他们是他们,格力是格力,在安徽,格力都是先付款后提货的……”对方看了看我的名片,截住我的话头说:“董小姐,我看你是进错门了。”
我愤然地从这家商场冲出来,我的潜意识告诉我,这是一个非常刁蛮的经销商,他利用他的商场的位置和他先天的条件来要胁我,我不吃他这一套,我不信除了他就在南京市场找不到突破口了。
出了人民商场的门,已到了中午我在附近找了家面食店坐下,要了一碗面条,一边吃面条,一边琢磨江苏人和安徽人有什么区别……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再物色第二个目标。
这一次,我选择了靠近中山陵的太平商场。这是家大商场。很大一栋楼,位置好,附近都有是院校、部队和机关,消费档次不低,关键的是,他们跟海利有过生意来往。
太平商场的经理是个女的,姓雷。很面善,我想,女人跟女人毕竟容易交流一些,看样子又有希望。为了慎重起见,我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训,对雷经理换了一种方式,先介绍自己是格力新业务员,以前南京由某某人做,现在是我,你们做海利碰到什么问题吗?前任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我们尽量来改正等等。
听了我的介绍,雷经理的话脱口而出:“不行,你们的海利,质量不好,服务也不好。业务员也不来,货到后三个月才露一次头,用户投诉连人都找不到。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我连连表示道歉,对不住,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请您放心,以后我一定会尽力在货源上、品种上和商场配合。
现在我们不忙进货,你们的海利还有一些,卖一段时间再说吧。
话就说到了这儿。走出太平商场的大门时,我觉得这家商场挺有希望,剩下来的工作就看我到不到位了。凭感觉,这个雷经理的话弹性很大,留下来的余地也很大。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就是要能敏感地捕捉到客户话里的弹性与余地,然后才能再找到更佳的突破口。
我选定了太平商场,选择了雷经理,我要用服务和行动来打动她,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经销点。
于是,在南京最初的一段日子里,我除了天天乘巴士跑其它市场外,一有空余时间就到太平商场“上班”,向雷经理推销格力。
在太平商场,我发现他们将海利摆在一个销售不利的位置上,我委婉地向营业员表示,能不能把海利换个位置,说不定就卖出去了。营业员听了不以为然:“人家即使买国产空调,也是要春兰、华宝、宝花、迎燕这些名牌的,谁买海利呀?”
话虽这样说,但因为我常和她们一起站柜台,帮助她们推销空调,她们的热情也不由自主地高涨一些,有时会主动向顾客推荐我们的产品。
南京是个繁华之地,在这里站柜台,我学到了在安徽做生意时没有学到的更多的东西。比如,不能强迫推销,不能一直盯着顾客,要让人家轻松自在地尽兴逛。顾客有需要时,才上前协助,还要尽可能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为他们做参谋,帮他们分析,尊重他们的嗜好。遇到顾客前来退货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