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记事簿-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辈子,路,依然要你自己走下去的。”周显光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怎么不锻炼我父亲呢!他才是你应该重点培养的人物!”周明瑶不服气地说道。
“呵呵,你父亲可比你稳重多了,但他稳重有余,进取不足,而你刚好有着你父亲所欠缺的。好了,你是成年人,我不会干预你的选择,如果你执意回美国,明天就可以订机票。不过,我希望你完成学业之后能再次回来,这里,将会给你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是美国……所不能比的。”
“我……考虑一下吧。”听爷爷说完,周明瑶提不起一丝反驳的情绪,颓然地摇摇头,转身走掉了。
望着孙女离去的背影,周显光喃喃:“这下,不光是万俊集团的实力,恐怕连带着我的益华国际都要上个新台阶了,老朋友,这小伙子,恐怕比你想象的还要厉害的多呢……”
万俊公司“招安”大旗一竖,立刻从者云集,前来商讨合作事宜的二级生产商与日俱增,不管是姜万勐还是韩俊,都惊讶于居然有这么多的厂家偷摸儿生产着VCD,俱是庆幸自己选择的是“招安”而不是“死磕”,试想,如果仅仅使用法律维权,这么多厂家,还如此的隐蔽,如何打击的过来?而万俊公司的其他人,则愈加佩服领导长远的眼光,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了。
招安了如此多的厂商,无异于给万俊VCD寻找了大批的“组装厂”、“售后站”,从原本只有一个生产厂,一个组装厂的“小公司”,立刻变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庞然大物!
而此种做法所带来的好出,即便是始作俑者的韩俊,也是没有想到的……

第一百三十章新官上任

万俊公司这一“招安”的举措。引来喝彩一片,不论是有心参与到VCD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的商人,还是关注此事的民众,无不对此拍手叫好。
他们不会关心万俊公司这么做是否是为了解决他们公司要面对的困难,只会关心自己从此事中获得的好处。
事实也是如此,万俊公司“大方”的表现,给了诸多从业者机会,而借此以级数扩大的产能,瞬间填补了二三线市场无法顾及的空白,也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VCD这一新产品所带来的视听享受。
当然,尽管最终万俊公司提出的合作要求,是每台VCD抽成两百元,并要求他们接受万俊公司统一的渠道统筹安排。可这又有什么呢?一个合法的身份远比这些来的合算的多,至少,他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而且,万俊公司将提供大量的技术指导和经济上的援助。
在做工上,有了技术人员的指导,以前一些难以顾及的细节会被做的很好;在销售商,有了万俊公司的渠道,他们不需要自己耗费精力去推销自己原本是“冒牌货”的商品。只要一生产出来,自然有益华国际的代理商上门提货;在资金上,原本只能的组装的小作坊,如果规模不错,也可以得到万俊公司提供的生产线。
统一的包装、统一的调控、丰厚的回报,都让大大小小的“作坊”趋之若鹜,虽然自己我行我素地仿冒,也许会比加盟万俊接受调控所得的利益大上那么一两成,可如果为了这一两成的利益,搭上被法律严厉打击的风险,未免有些得不偿失。毕竟,鲜活的例子摆在眼前,对于“不听话”的人,有着政府支持的万俊公司可不会像大众所认知的那样“仁义”,那样“和善”,动辄几百上千万的索赔,是那一两成的利润能比拟的?
“姜总,到目前为止接受合作协议的中小厂商已经达到四十二家,其中有十二家规模较大的,可以为其提供生产线,剩下的三十家,规模中等,可以进行组装工作……预计产能,年产两百六十万台……”
合肥,在一次例行会议上,外联处的主任拿着手里的文件,一一讲解给姜万勐听。与会的各个部门的领导,得到这个数字之后无不欢欣鼓舞,原本在他们看来无比棘手的问题,老板却轻描淡写地将他们转化成了自己的力量。
不仅最大程度的打击了仿冒,还成级数的提高了自己的产能,这些个组装厂,生产厂,如果换做自己亲自来做,恐怕绝对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可此时看来,仅仅一个多月,居然就能形成如此的规模产能,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此时的姜万勐才真正的放下心来。他现在甚至已经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原本让他头疼不已的生产问题,只需要不断培训技术人员,分派到各地指导合作厂商生产即可。腾出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再次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当中去。
不过,在安心的同时,他则非常清楚,这个法子,还是那个神交已久却素未谋面的韩俊提出来的,虽然他的照片多见诸报端。可两人一个忙碌于滨海,一个打拼在合肥,都是分身乏术,哪里有见面的机会。
“恩,很好,对于跟我们合作的厂商,我们要给予最大热情的帮助,和最好技术支持,当然,对于那些依然不接受合作条约,以及没有过来的,我拟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打假部门,大家意见如何?”姜万勐听完他的汇报,做出了最终的决定,自然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散会之后,姜万勐回想了一下从研发VCD至今,几个重要的决策,甚至说关乎存亡的决策,几乎都是在那个素未谋面的投资商的指引下进行的。有时候想起来,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当初接到韩俊的电话,也没有见过面,他怎么就那么轻易地相信了他的身份?可结果说明了一切,如果当初自己犹豫了,或许,今天恐怕就是另外的一个局面了。
有了如此多的合作厂商,让姜万勐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下来,心里暗道:“差不多是时候去见见我的那个投资商了……”
94年的新年,对于韩俊来说。是喜悦并同着纠结,喜悦的是,自己参与的各个产业全面开花,带来的收益大的惊人,特别是苏维康原本自作主张的那个投资,带来的收益甚至超过了铜矿,当然,韩俊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铜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撼动的。不过有了投资VCD所带来的收益,对他明年转战自己既定的生产市场却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力补充。
可纠结,也依然存在,93年年底、94年年初,火热的VCD市场,又要处理仿冒商的问题,联络记者发表声明,商业协会应酬不断,牵扯韩俊大量的精力,1月底的年终考试,韩俊的钥匙上即便挂着柯南,可最终除了专业课之外,其他科目无一例外地挂掉了。为此,他遭到了来自寝室全体成员取笑,大叹“有得必有失”。
当然,当“事情”真正来临之后,韩俊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想和不适,尽管“金身”被破,那校长还真能不发毕业证给自己?即便不发,又有什么关系?
真正让韩俊纠结的是,于长胜要走了。
这两年多来,在于长胜或明或暗的帮助下,着实给韩俊省却了很大的麻烦。如果有可能,韩俊真的不想让他就此离开。
可是,总不能挡了人家的升迁之路吧?对此,出了衷心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之外,再无其他。特别是得知于长胜要调任却上海市委担任要职,韩俊也是为他高兴,上海这个历史性的国际大都市,岂是一般人能去的了的?而于长胜凭借着这些年所做出的成绩,也算是实至名归。
年前,交接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没有特别的送行仪式,尽管是升迁,于长胜也不会搞个什么庆祝会,那只会被人认为是变相敛财的手段,对声誉不利,无论如何,低调,都是应该时刻保持的。
而且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有人再去关注他,不论升迁还是调职,一来,反正他都是一个要走了的人,这个时候却巴结人家还能在上海提携一下远在滨海的你吗?二来,也是为了避讳某些不必要的麻烦。要知道,**的山头也不是铁板一块。
可韩俊并不在乎,他觉得于长胜这两年来对自己无论怎么说都是照顾有加,虽然他提供给自己的几个项目,韩俊有着自己的打算,都没有接受,可那番心意,足让韩俊感激。
年后就要调任,在初二这天,韩俊就带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来到了于长胜家,这是韩俊第二次到于长胜的家。
一年过去了,他家里的陈设依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的普普通通,二室一厅的房子。也仅仅是面积比韩俊家大了一些而已。去年来拜年的时候没有见到他的儿子于海军,今年从外地赶过来过年,是一个相貌普通,身量不高,眼神却很犀利的年轻人,早先就听他说过,在北京工作,具体干什么,于长胜没说,韩俊也没有问。
见到他过来拜年,于长胜夫妇都很惊讶,热情地把韩俊让进屋,简单的寒暄过后,看着韩俊大包小包的礼品,于长胜笑道:“小韩,你这是干什么?”
“于大叔,再怎么说,你也升官儿了,我来恭贺一下还有什么问题?”韩俊道。
“你呀你,不怕别人说闲话呀?”于长胜说道。
韩俊则毫不在乎地说道:“闲话?有什么闲话可说?我管他们?还是他们管我?”虽然于长胜那么说,可看红光满面的他,显然是心情不错的。即便不能当面接受的别人的恭喜,哪怕一个电话也能让他很开心,更何况韩俊亲自来了。
“你小子这两年还是这样,呵呵,最近听说你那个新动作效果还不错?”不再就这个问题讨论下去,于长胜转而问道。
韩俊咧嘴一笑:“小手段而已,今天咱不谈其他,我就是单纯来给你拜个年,顺道恭喜你升官。”
“升什么官,我就是**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啊。”心情大好的于长胜跟他开起了玩笑。韩俊则顺势说道:“那您这块儿砖可忒金贵了。”
俩人相视一笑,于长胜转而正色道:“我接到消息,这次市委班子调整不会很大,原有班子基本不动,市委副书记由吕文接任……”
“吕文?”听了于长胜的话,韩俊一愣,他知道这次调动不会牵扯到很多人,毕竟滨海的经济发展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飞速发展,临阵换将这种事情,绝对不会是一个大范围的举动。可是他想了一圈儿滨海市委他认识的这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却没有一个姓吕的。
“是济南那边过来的。呵呵,你可要好好配合人家的工作哟。”于长胜解释道,他所在的位置,就是主抓经济发展,而在此时的滨海,也是一个最能体现政绩的位子,他此次的升迁,不知道引来了多少羡慕的眼神,不过直接由省里调派而不是原有领导班子里提拔,也有些出乎于长胜的预料,不过这跟他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哦。”韩俊点点头,若有所思。
于长胜见他沉默,说道:“吕文其人我了解的不多,不过他却是从一个基层干部一步步走上来的。能力不俗,凭着你现在的地位,跟他想来会有一个很好的合作。”
“呵呵,这个我倒不担心。”韩俊笑道。其实他感觉如果从现有领导班子里提拔对韩俊自己来说会更为好一些,毕竟熟悉,接触起来也更方便,新人,总要有一个熟悉,了解的过程的。
“对了,你父亲那边怎么样了。”聊了一会儿,于长胜想起韩世鹏的安排来。韩俊说道:“我爸现在天天上课,得明年才能毕业呢。”
“恩,这是个局级干部的培训,出来后,副局是跑不了的。”于长胜点点头,看起来韩世鹏接受了自己的好意,这样一来,对于韩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转而笑道:“恩,小韩,你生意既然都做到合肥去了,有没有兴趣到上海发展发展呀?”
“谢谢于大叔的关心啊,有机会……我一定去的。”韩俊此时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滨海一地,只是要布武全国,则需要一段时间。
拉了拉家常,于长胜家又有客人到访,韩俊则借故告辞,拜年,在新年里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爸,那小青年就是那个投资VCD的韩俊?”待客人走后,一直不怎么说话的于海军问起父亲。
于长胜点点头,微笑着说道:“不错,就是他,怎么,北京那边也能听到他的名头?”
于海军点点头,说道:“他什么来头,看起来太年轻了。”
“可不是?只有十八岁,后生可畏呀。说道来头?那可大了去了,不过我更相信那是凭着他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韩俊如何发迹,他可是都看在了眼里,除了说服市委领导答应戴科斯公司投资高尔夫球场的项目,隐隐有陈老的影子之外,韩俊其他的生意,几乎都是在他自己一力主持下应运而生的,而且,韩俊不是几乎,而是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提起过他跟陈老的关系,这也让于长胜对他高看了一眼。
如果他只是凭借着高人的庇护能走到如今的局面,于长胜也不会这么重视他,但在于长胜看来,韩俊有着如此出色的能力,还真有点儿想把他“带”到上海去。
“这么厉害?”于海军惊讶道,接着问道:“爸,你跟他关系不错吧?能不能让他投资一下我的项目?”
于长胜瞥了儿子一眼,疑惑道:“你们研究所不是有资金吗?找还用找风投?”
于海军则无奈地说道:“那点儿钱够干嘛用呀?今年元旦国家加入PCT公约了,我们还准备申请国际专利呢!可没资金,研发进行不下去啊。”
于长胜自然是疼爱自己儿子的,可如果他现在还在滨海主持工作,跟韩俊说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问题是,过两天就要去上海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跟韩俊关系是不错,但直接这么开口却丝毫没有回报他的可能,让他如何张得开嘴?
问道:“海军,你们研究的是个什么项目?”
“蓄电池啊。”
“蓄电池……”沉吟了一番,于长胜还是摇了摇头,心道,韩俊可是个商人,他能投资VCD自然是看中了VCD的商业价值,可这个蓄电池跟VCD比起来,实在有点儿……当然,如果这块蓄电池能让每个人都天天背上一块,那么韩俊一定会投资的。可问题是,如果真是那样,于海军还用愁资金吗?别的风投不都一拥而上了?
“海军,这个事情……咱以后再说,找个机会,我会给韩俊提一提,至于他能不能投资你们,我也不敢保证。”于长胜说道。
“哦,好吧。”于海军倒也不是特别的失望,在他看来,找不到投资的事情完全已经习惯了。
可心里,却打算着抽空找个机会悄悄见一见韩俊,问问他的意思,没准儿父亲低估了他跟韩俊的“感情”,一旦韩俊碍于情面投资了,起码自己在资金上就不用愁了。何况韩俊那么有钱,投资个千把万应该也不会给他造成什么负担……
过了正月十五,吕文低调抵滨,在市委书记,副市长徐中和的安排下,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是介绍吕文。
而吕文则表示了很高兴能来到滨海主持经济发展工作,并提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几个大方针,深化促进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民营企业、通过旧城改造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等几个方面。
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谁来当官并不重要,但吕文提出的“提高市民生活水平”这一点无疑是深得人心的。
不过在有些人的心里,这番话所表达的则成了另外的一个信号。
随即,吕文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诸如召集滨海市内的大大小小的商业协会,传达了他的“善意”,希望他们要在滨海的经济建设中人尽其力,合力塑造出滨海良好的经济环境。
当然,滨海商业协会自然也是位列其中的,而韩俊身为副会长,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初见吕文,看起来有五十多岁,似乎要比于长胜更年长一些,虽然年龄不小,可身材保持的很好,不见发福,很是匀称,背头打理的一丝不苟,表情严肃不拘言笑,微微下拉的嘴角,让他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给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