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记事簿-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司上市,说白了,就是把自己手里所持有的一部分股份到社会上公开发行,此时海鑫集团的股权,说起来跟别的公司有些不太一样,可是说是“清晰的混乱”,之所以说他“清晰”,是因为当初铜矿一介入,老朱原先在博物馆的股权已经分薄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后来,当内部股在海鑫集团内部发行的时候,老朱等人手中原先的股份,作价换购成了内部股。韩俊对公司掌有绝对的控制权。
说它“混乱”,是因为当初发行内部股的时候,韩俊仅仅停留在初步的想法,也就是单纯的为了集资从而扩大铜矿的生产。
至于他具体发行了多少内部股,而这些内部股究竟在海鑫集团所有股权中占有多大的份额,实际上不光是韩俊,就连其他人也都不甚明了。
在做的这些人,只知道白猛手里有股值5万的内部股,老朱手里有140万,苏维康手里有62万,而最多的麦克代森却有着300万。至于当初韩俊派送的那些干股,还有公司里其他员工以及矿场上的工人手里的加上后续出售的,差不多有个400多万。一来一去,早先发售的内部股股值,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样子。
经过粗略的测算,这一千万也仅占海鑫公司实际价值的3%左右,但有个问题,海鑫铜矿的实际储量巨大,韩俊心里很清楚。可对外宣称的是9万吨,那剩下的资源,是否要对外公布,则是要仔细考虑清楚的。
海鑫集团目前的实力看似强大,可一旦铜矿的储量公布,有更为强大的势力觊觎过来,谁也不敢保证没有失去它的危险。
所以,海鑫集团真正值多少钱,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
这一点,虽然对外是商业机密,但海鑫集团的这几个高层心里都是明白的。麦克代森是美国人,他在美国接触过不少上市公司,对于上市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尽管中国的情况略有不同,但“圈钱”的结果是一样的。
是以,一听说韩俊有运作公司上市的想法,大感兴奋的他立刻表示了赞同:“赞美上帝,亲爱的老板,上市绝对是个发财的买卖。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公司的实力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要让未来的股东们,对我们充满信心!”
而老朱则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意见:“韩总,我认为现在上市并不是个很好的时机,您看,咱们自行车厂现在刚刚整合完毕,各项生产也刚刚有点起色。说实话,咱们并不缺钱,为何要现在上市呢?”
老朱的意思很明确,公司要发展,但也应该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来,韩俊想要上市的提议,在老朱看来,有种没有学会走,就想跑的感觉。
俩人一开口,立刻形成了两种鲜明的观点,一方是赞成上市的“激进派”以麦克代森为首,苏维康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他的这一边。
而另一方则是认为应该暂缓上市,主抓好生产的“保守派”以老朱为代表,金芳认为上市会分薄韩俊手中的股权,而且她也认为公司不缺钱,理所当然地支持老朱。
白猛看着这个,又看看那个,这样的事情韩俊能叫着他一起过来讨论,让他受宠若惊,但实际上他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谱,他习惯了唯韩俊马首是瞻,表示韩俊怎么做,他便支持。
作为韩俊来讲,他虽然想立刻上市,但前期的工作必须要好,那么,手下这帮人必须齐心协力,而他自己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具体的事情还要他们去做,是以,计划必须要告诉他们,在认识上要达成一致,即便最终结果是选择上市,所有人的思想也必须统一,即便他们有其他的想法,韩俊也要设法把所有人的想法,导向到同一个方向上去。
四人观点鲜明,各抒己见,都想说服韩俊,就在这个时候,许世勋得到了韩俊的授意,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实际上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坐下来分析一下的。”
他玩了几年股票,对国内的上市公司也有些许了解,这个情况,在坐的人也都清楚,甚至他还是因为股票投资失败才被韩俊招揽到麾下的。不过并没有人因为这件事来笑话他,本来股市就是风云莫测的,要是他在前年大盘如此萎靡的情况下还能赚钱,那他就是股神了。
“恩?”听他这么说,几个人都好奇地望着他,对于许世勋这个新人,一开始他们都不怎么重视,但看到韩俊把他带在身边,他们便收起了小瞧他的心思,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他们也知道许世勋这人是有些才能的。
“老许,这还有射门好分析的?”朱培江问道。
许世勋看了一眼韩俊,迎来的是他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微微点头,许世勋说道:“咱们究竟是否选择上市,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看上市公司的条件,第二,就是上市与否的优劣对比。”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个。”许世勋不疾不徐地说道:“上市公司,首先,它必须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当然,股份有限公司并不一定要上市,但想上市,就必须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这跟有限责任公司有着本质的区别。然后,我们需要通过国务院下属的政权管理部门的审批,也就是证监会。如果在几个月以前,海鑫集团还是民营企业,想用正常的途径通过这个审批,恐怕是不太可能,即便是通过了,要花费的金钱和精力也将很大,所谓得不偿失,可现在不同了,我们有着自行车厂这个改制之后的国有企业。”
“另外,现在市里的领导对我们企业关爱有加,届时让他们出面斡旋,收效将会更大。”
听到这里,众人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现在无论从那一点来看,上市都是符合条件的。
“至于更为详细的,我们要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不能低于5000万,自行车厂现在定然是不行的,但海鑫集团没有问题。”
麦克代森点点头,海鑫集团自然是符合要求的,不用说总股本,集团的成立都是他一手经办的,注册资金就达到了10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也有8000多万。而且,韩俊还没有披露出公司最大现金牛铜矿的真实储量,即便那9万吨,市值也有将近十亿了再加上其他的经营的项目,十亿的股本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通过大量的注资,完全可以在财务报表上显示出一串华丽的数据,从而通过申请。”听他这么说,金芳微微点头,做了财务三年,她也学习了三年,虽然不是正规的科班出身,但具体的财务工作,她甚至比一般科班出身的大学生都有经验,更何况,她手下还管理着一个40多人的财务团队。
“还有就是,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没有违法违纪的记录,恩,我们不仅没有,而且在社会上的声誉相当的好,这,都是我们的优势。”许世勋说道这里,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措辞,可是话锋一转,却说道:“前面所说的,是我们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有劣势,其一,开业时间三年以上公司要连续三年盈利,海鑫集团成立三年不到虽然我们一直在盈利,但达到三年,需要到今年的九月份。另外一项重要的条件,就是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也就是千人千股,另外,因为我们的股本超过了四亿元,所以,要对社会发行不低于15%的股票。这个数字相当的庞大。”
“这就牵扯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成立时间不到三年,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股权要重新整合。”
苏维康听完,喃喃道:“这件事,听起来好像很麻烦。”
麦克代森则耸耸肩,无所谓地说道:“实际上也没有那么繁琐,但我们一定看到长远的好处,这能带来的利益实在太多了。”
“现在才是4月,要等到9月才满三年,现在谈这个是不是早了点?”老朱心里想到,嘴上却没说,刚才听了许世勋的一番话,他也感觉上市是可行的,他在管理位置这几年,已经不仅仅在是个文人,书画奇石已经完全成了业余爱好,在商场上,也是相当的老辣。
韩俊接口道:“不错,我们是应该往长远的地方的着眼,刚刚许助理已经把上市公司的条件讲了,我们海鑫集团完全有那个实力上市。而且……”
说道这里,韩俊路出一抹略带深意的微笑,接着说道:“我想问问大家,集团内的情况想必大家都清楚,以我们现在的资金实力,有没有可能随意的扩大生产,随意的拓展业务?”
这个问题一出,几个人不由的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海鑫集团有着铜矿不假,但目前刚刚收购了自行车厂,有两个多亿的负债,规定的时间是五年还清,资金上也算充裕。
但要是达到韩俊所说的“随意扩大生产,随意拓展业务”,也要看是什么样的项目,小型的比如实体店铺,小额的投资都是没有问题的。可他们却不认为此时的韩俊会对那些东西感兴趣,他口中所说的“随意”,规模自然不会太小,那样一来,这个“随意”的效果,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达到了。
韩俊接着说道:“可我们上市融资了之后,将为海鑫集团汇集大量的资金,我们可以用这批资金迅速还清贷款,同时把铜矿也解放了出来,而这些源源不断的资金,足以支撑我们让集团的经营项目再次拓展开来,届时,海鑫集团,就是滨海商圈的航空母舰!”
这番话,极具蛊惑力,就连持反对意见的老朱听了,都有些蠢蠢欲动的感觉。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蓝图呀?正如韩俊所说,如果不用考虑资金的问题,如何拓展还不是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诸位,我对公司上市,做了一番了解,他的好处实在不胜枚举,我们出售一部分股权,带来资金是一个方面,同时也能让我们的经营风险分摊开来,有着为数众多的股东与我们一起承担经营上的风险;而卖出股票,也能增加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对于公司的财务来说也是一个良性的保证;呵呵,只要公司上市,我们就不需再看银行的脸色,根本不用像他们贷款,真到需要钱的时候,银行还不眼巴巴的跑来求我们吗?”韩俊着实做了一番功课,此时说来,口若悬河,只把几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而麦克代森作为最知内情的人,也是眉飞色舞地补充道:“我们一上市,公司经营的透明度自然提高,到那个时候,员工对公司也会增强信心,对企业的凝聚力,是十分有帮助的,再说,我们要是成为上市公司,那知名度可就是全国性质的!”
老朱虽然有些动心,可他还是保持着一丝清醒,这个时候,他出言提醒道:“韩总,那万一有这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收购我们上市销售的股票怎么办?当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股票,岂不是会在公司拥有话语权?甚至……”他想说,甚至改变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简单来说,海鑫集团收购自行车厂,也是买下了它所有的股权才达到的这种效果。
可韩俊并不担心这一点,微笑着说道:“朱经理,您多虑了,咱们首次投放到市场上的股份,不会少于15%同样,也不会多于这个数字。即便被人恶意收购,也改变不了什么,即使他参与到董事会里来,他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吗?如果真是那样,我倒想看看,他是何方妖孽,居然有那么多闲钱?”
此言一出,众人都会心一笑。
老朱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听了许久,他也想开了,既然是对公司有好处的事情,那就干吧!
“行!我全力支持!”老朱一拍大腿,重重地点了点头。
“很好!”韩俊展颜一笑,说道:“虽然到9月份才满一年,正好我们也打着这个时间差,兵分两路,一边提交上市申请,一面抓好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许助理,申请上市的事情,你就协助苏经理去做,朱经理最近在厂里盯着点儿生产,白经理铜矿的工作先一放,你去销售部坐镇,让他们都动起来不能偷懒。散会!”
白猛被安排了新任务,自然是喜出望外,金芳自然是出了财务的工作不会被安排其他的活计,得到指示的众人纷纷离座而去,可所有的人都有相应的工作,可麦克代森却孤零零的坐在那里的,眨巴着湛蓝的大眼,愣愣地望着韩俊,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等所有人都离去之后,麦克代森有些疑惑地问道:“亲爱的老板,难道您如此的仁慈想让我休息一下吗?虽然我也很想休息,但大家都在忙,我如何能忍心自己置身事外呢?”
“嘿!麦克,少跟我来这套,难道你不知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吗?”韩俊哈哈一笑,他刚才没有安排麦克代森的活计,而麦克代森也知道韩俊根本就不可能让他闲下来,这个年轻人在麦克代森看来绝对是个合格的“资本家”,不榨**所有的“剩余价值”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耸耸肩,麦克代森故作姿态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谨听老板的吩咐。”
“我要你去一趟美国!”韩俊微笑着说道。
“美国?去美国干嘛?”麦克代森一怔,即便他思维相当的敏捷,却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韩俊让他回美国干嘛,海鑫集团目前正是用人之际,各项事务相当的繁忙,加之韩俊此时也有运作公司上市的想法,这个时候派他去美国,又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集团里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业务!”
“可是,我记得咱们公司跟美国方面并没有什么业务往来,硬要说跟美国有些关系,那也只有因为我是一个美国人。”麦克代森依然不解。
“呵呵,麦克,我有说是咱们现有的吗?”
麦克代森猛然睁大了双眼,兴奋道:“哦?难道您又有什么新方向了吗?”
“不错!我让你去收购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他的名字叫……”
麦克代森很疑惑,他很难想象一个从未去过美国的年轻老板,是通过何种途径知道美国的那家公司的,最为奇特的是,他身为一个美国人,这些年虽然跟美国那边的朋友没有断了联系,可也不知道那家公司的情况,似乎根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可老板居然让自己去洽谈收购,实在让他感觉十分的诡异。
更诡异的是,这个公司所经营的项目,在麦克代森看来都是那种新兴的行业,可老板居然说的头头是道,似乎已经浸淫多年,等韩俊说完之后,麦克代森惊愕的说不出话来。
也恍然明白为何到9月海鑫集团才经营满3年,但老板这么早就开始着手上市的事情,也明白了为何老板刚刚会提及“随意”那个问题,若非如此,想收购这家企业,还真是不太可能。但问题是,这家企业真的会如老板说的那样,如广阔的前景吗?麦克代森心里十分的不以为然。
可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恶狠狠地掐死了自己的好奇心,领命而去!既然老板已经说的那么明白了,自己依令行事就OK了,老板这么年轻就能取得如此成就,没准儿人家后面还有高人指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聪明的麦克代森,显然不会对事情的缘由进行探究,那是大忌。
至于麦克代森去哪了,韩俊给出的答复是“回国探亲”。没有人会质疑,也没有人有那个闲工夫质疑。
他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想上市必须借自行车厂的“壳”,但目前自行车厂的名字却没有“股份”这俩字儿,这,便要重新申请办理的。
而工人们,则要退出国有企业,与改制后的自行车厂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这也是企业改革的一个必然过程。
他们吃的不再是铁饭碗,而是引入了残酷的竞争机制的,新的劳资体系。
纵观九十年代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在最开始的时候,工人们对于“改革”还没有多少的抵触情绪,一来,他们享受着计划经济体制时所带有的各项福利,二来,大量资金注入企业之后,他们也能提高待遇。可随着改革的深化,原先的福利政策渐渐没有了,而改制后的企业为了轻装上阵,裁员成了家常便饭,到了9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