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足球梦难圆-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很难看清深层的原因,但具体事件折射出来的意义还是让我对这些决策者们深感失望。他们似乎经常干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经常出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法规,也经常用权力嘲弄自己的政策,还经常比一个外行还要外行地总结和规划。形象些讲,中国球迷所面对的是一群有阵歇性狂躁性精神病患者:你无法预知他们什么时候会干出不可思议的事来。
据说中国足协自1997年开始召集了各俱乐部老板会议,当然是讨论中国足球的发展大计,第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突然就发生了:中国足协的主席肯定要讲话,他居然不清楚中国的甲A联赛有几支球队。他说了8支,然后又觉得有差错,“是8支吧?”他问。常务副主席小声回答:“12支。”如果是在英格兰或者西班牙,的确不好记牢,今天22支明天18支后天20支,弄得谁都难免出错,当然足协主席可不敢出错。但中国的顶级球队实在太少,而且12支球队存在了许多年,当然中国足协换届的时间很短,才刚刚四年。
第二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有些突然。干足球的人有些担心为打世界杯停联赛会有坏处,足协主席很生气,说什么联赛不联赛,一切为了世界杯。于是就这么定了,联赛一停就是六十多天,各俱乐部受到的损失很大,国家队也没能进世界杯。这与后来的“定位说”很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只表明了决策者在对待足球上存在着过多的足球之外的东西,它有意无意间伤害了足球。
第三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更早些的时候。海埂春训采取军营方式,有军警站岗,还有军犬护院。足球拒绝记者的介入,更不允许球迷的介入。于是在海埂差不多天天演出闹剧,今天记者和门卫吵架,明天记者被驱逐,后天有人被短时间拘留,大后天新闻无新闻。这种事情确实有些离谱,足球拒绝新闻界的理由似乎是担心球员训练受影响,真不知道我们的球员在足协官员的眼中是些什么东西,难道球员真的就这么幼稚?事实上是管理者的不可思议。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或许是足协对新闻界的警告和惩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和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有关,但我知道党中央大约不会提倡足球成为独立王国。
第四件不可思议的事一直在发生:12分钟跑测试。这么干的结果是每年的春训变成了田径训练,而且愈演愈烈,发展到1997年春训的每天一个万米跑。马俊仁听到男足通不过12分钟跑非常震惊,他说踢球的12分钟跑不了3200米还怎么踢球?我的女队员也比他们能跑。在这里我想告诉中国足协,足球场上的跑真的和田径场上的跑不一样,前者无氧跑动更多,后者有氧跑动更多;足球运动员对短距离的冲刺奔跑要求更高,对柔韧性和突然性要求更高更强。洋外援中的绝大部分都对这种测试表示惊诧,也表现出十分的不理解。虽然韩国人特别看重体能训练,但韩国前辈崔殷泽也同样对中国足协的12分钟跑感到莫名其妙。国内的足球人对12分钟跑大呼头疼,但中国足协的命令还要执行。整个海埂基地倒也热火朝天,但足球运动员却在向马家军学习每天一个万米跑(马家军是一天一个马拉松,海埂还需要加量)。哪个球员跑不动了,走也要走完一万米;哪个球员缺了课,俱乐部也要一起受罚。技战术的事迟些再说,一切为了体能测试,如同一切为了世界杯。结果是几十天的大好春光就这样跑掉了,职业联赛几年并没有使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得到几多提高。
第五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不早不晚的时候。大约是球员挣钱挣得猛了,中国足协没有和出钱的俱乐部打招呼,几个人核计核计就出台了一项法规,搞了个工资和资金的限额。制定好了才想到征求老板们的意见,据说当即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足协可从来不管别人反对不反对,它决定的事死活也要做。于是文件照发,于是各俱乐部根本不执行。足协弄得满脸灰土,自己把自己的威信搞得低下。其实很明了的事,足球已经进入市场,一切就要按市场规律办事情。哪家俱乐部也不愿意多花钱少办事,但球员资源有限,价值和价格的背离就成了不能避免的事情。这就如同艺术品市场,全人类就一个毕加索,他的画由几十美元卖到几十万几百万也就顺理成章,据说他的一幅画在今天最多能拍卖到六千多万美元。如果有一千个毕加索,很显然卖不到这么吓人的价钱。中国足球现阶段的球员价格肯定偏高,但只有在好球员多起来之后这种情况才会有所改变。用法规形式搞硬性规定,从根本上违背了市场规律,人家不能明着反你,但私下里我行我素就成为必然。各俱乐部要对自己负责,它不可能为了执行足协的疯子原则而毁了俱乐部的基业。你足协张开嘴巴就说了,让俱乐部跟着倒闭,除非哪个董事长也患了同样病症才会照办哩。类似这种说了不做或说了没办法做的事情很多,但足协一直没能让自己理智起来,于是它的威信和可信赖性一天不如一天。到了'98世界杯外围赛失利之时,人们不由自主地要联想到发生过的许多荒唐事,中国足协真的是人提人骂不得民心了。
第六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大约也是发生在这一年里。中国足协召集全国体育新闻单位开会,会中都议了什么不十分了解,但知道给各新闻单位提出了很多要求,或许是上级指派了足协干这件事,但无论怎样足协干这种事是贻笑大方。足协的职权范围从未听说可扩大到管理舆论界,足协是管踢球的,它应该受到舆论界的监督,如今反过来了,足协监督了舆论界。而新闻界真的就老老实实接受了监督。其实中国的新闻界已经非常老实听话,批评足协的事很少发生,顶多大捧小骂,但还是让足协不满。中国足协领导居然敢当面指名道姓斥责一家专业报纸“添乱”,而这家报纸居然屁也不敢放一个,散了会也只敢抱怨“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足协领导不是党中央也代表不了党中央,这么干确实有点“定位”不准,把自己看成老子天下第一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从来没有拒绝过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一个国家和政党要想不断进步,就必须有面对尖锐批评甚至辱骂的勇气和心胸,否则就会失去公众的支持和信赖。我实在想不出一个体育项目的专业组织怎么就有这么大的权利,有记者写了《中国足协十问》,结果这家载文的报纸就得检讨,写文章的人就要穿小鞋。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体育协会简直成了衙门,这种情况十分不正常,和日益民主的时代精神相去甚远。我只能说是中国足协自己误会了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把自己定位成了一流的党和政府。真有必要就这些事咨询一下国务院和国家政策办公室,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中国足协在中国的政治中到底是哪种角色。
足协在各支球队的训练方面管得太多,甚至吃喝拉撒睡的问题也要介入。每年一度的海埂集训之所以能沿袭至今,恰恰表明足协在观念上没能跟上职业化的需要。足协管得太多看上去似乎是为俱乐部帮忙,其实真正的效果是显示足协的权威。在职业化的过程中,足协角色的转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足协一直不肯适应这个必然,他们用“中国国情”为借口在拼命维护曾有过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力。球员的工资奖金管不了,教练的任免管不了,我还能控制你们训练和比赛,如果连这个也管不了,还要足协干什么?我们难道都是吃干饭的不成?从这几年的情形看,发展良好机制健全的俱乐部顶讨厌搞什么全体集训了。这种集训的最大弊端是消解俱乐部的职能,一切由足协来管,一切由足协来办,俱乐部只剩发奖金和为演练阵容操心了。从竞技本身来看,十几支球队本来都要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人员,设计战术,诸如此类需要保密的东西都统统作废。一年的联赛开端就没有悬念没有戏剧性,这个功劳应该记在海埂集训上。一年的联赛如同一出戏剧,只有不停地出现悬念才有味道,但集训的环境决定了每支球队都没有秘密,包括引进的外援也会在这么长的集训中被对手了解透彻。没听说国际足联会规定每个洲每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训练,也没听说哪个足球发达国家的足协要管理俱乐部的训练。足协在许多方面可以行使权力,唯独在这些方面不该说东道西。说得具体些,没有哪个足协官员比俱乐部老板比主教练更了解球员的情况,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对训练发表指令。更没有哪个足协官员比俱乐部老板和主教练知道缺什么少什么,只有他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足协的这种做法不单纯是行使了不该行使的权力,更主要的是破坏了职业足球的规则,不知道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如果国际足联也是一群四处伸手的人,恐怕真要制裁中国足协了,但国际足联的一贯做法是进行原则性指导,从不干涉一个下层足协的具体实施手段。中国足协至少也应该学习国际足联,只管原则就行了。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足协从不接受批评和建议,一直就顽固地坚持这个愚民政策,'98赛季之前依旧老套子照搬,只是把军犬撤了,据说是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实际上军犬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根本内容没有变化,集训的弊端依旧。中国足协经常开会,为什么不召集各方面人士开会好好讨论一下中国足协到底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呢?
国奥队国家队主教练人选问题历来是各个国家足球的重要部分,按照国际惯例,至少要事先有个民意测验,同时还要有新闻界和专业人士在一起研究讨论,然后才能圈定几个人选,最后由专家进行考评确定,也就是说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很复杂很周密的酝酿才能形成决定。但我们这方面依然是长官意志,几个人坐下来议一议就可以拍板决定。据说徐根宝又要入主国奥队,我不知道真的选中徐根宝有什么根据,只能说明徐根宝深得足协官员的赏识。他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眼见着比职业化未曾开始以前还倒退了一大步。想当年年维泗时代国家队国奥队重新组阁还搞了一个象征性的竞选演说呢!至于徐根宝究竟是不是新一届国奥队和国家队主帅的合适人选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足协在兵败十强赛之后并没有从深层次自我反省,他们依旧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处理这件对未来国家队至关生死的大事。
1993年中国足球发展十年纲要设想的东西——打进'96亚特兰大奥运会和'98法国世界杯——都成了笑谈,这就进一步使2000年和2002年的远大目标变得充满讥讽意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了解中国足协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就不会对他们急三火四讨论主教练感到奇怪。也就是说“定位”归定位,但他们还是要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反省的情况下用新一届国家队国奥队进行赌博。这是一些只想对自己的官位负责而并不想对中国足球负责的人,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便可以证明这一点,十强赛打成那个熊样子,中国足协居然总结出了十条经验,而败因只有四条。即使吴承恩从坟墓中跳出来亲自操刀捉笔,恐怕也不会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
涉及到中国足协的时候,我总是没办法生气,只是心中一片奇怪。我觉得这是一群没有理性却习惯颐指气使的人,失败并没有使他们的霸气受到丝毫打击,他们照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怎么也想不到足协新近又出台了转会细则,这个细则属于最典型的拉倒车。
比如它规定各队严禁球队与球员进行私下交易,先不说球队和球员会不会遵守,单纯以商品交易的角度也无法说得通,又不是封建社会娶老婆嫁汉子,进了洞房才揭盖头。说穿了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次反动,是计划经济在足球领域的死灰复燃。问题是足协的这个章程又要形成一纸空文,他们这么干也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执行不执行,只要做得不明显,大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接下去的转会规定是球队当年名次将决定购买次序,这更荒谬得离谱,它几乎是扼杀了转会,也扼杀了整个足球的良性循环。中国足协做事像有意和球员和俱乐部过不去,12月22日公布首批转会名单,到一月底国内球员的转会就宣告结束。如此短的时间对足协来说真是分秒必争,就像讨论主教练人员一样雷厉风行,但对转会本身来说,造成的混乱肯定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显现出来,人财两方面的盲目投入肯定会造成无谓的损失。你真说不清楚中国足协到底出了什么毛病,为什么老是干一些心血来潮想当然的蠢事。我一直寄希望于中国足协能按科学理性精神做事,但想来只是决定足球进入市场这桩事干得符合足球规律。但足球一旦进入了现代模式,你发现我们的领导者却不是由现代思维构成的集团,他们一方面试图改变中国足球的旧有规范,一方面自身的修养又使他们不能适应突变的形势,进而产生出抵制情绪。单纯从一个转会问题上闹出的风波就连续数年没有平息,怪就怪在他们经常有机会出国考察,怪就怪在经常会有考察报告,怪就怪在时时刻刻要向世界先进的足球管理模式靠拢。
'98赛季的前途已经由新出台的转会规程决定了,它甚至不如前几个赛季那样有活力。世界杯外围赛失利的阴影本来可能依靠国内球坛的活跃去冲淡,然而足协的规定和继续集中春训的决定再一次使国内足坛陷入一潭死水之中,实在让人齿寒。
足协在这些年干了许多类似的事,我只记住了上边几件最让人震惊的事。我不想把这些简单成数字的罗列,我只是想从中看到中国足协工作上的问题,这样干大约不涉及党纪国法只涉及足球运动自身的健康发展,对我对中国足球都容易接受些。
我想说中国足协的决策层或许有良好的出发点,但他们还不习惯从行政命令转向市场管理的新规则。足协能发布许多执行不了的法规,体现的是良好的愿望和实践效果之间的误会,也表明这些人对足球进入职业化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他们当了多年的专职干部,但却刚刚涉足职业领域,因而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无知和充满偏见。在我所列举的几件事中,有因无知造成的混乱,更有偏见造成的笑话,其中除了第一件事属于无知,其余的都是两者的混和,你几乎无法定义于单纯的范畴,因此随意性和武断固执不计后果便成了足协几年来经常显现的面目。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应该是足协决策层的当务之急,否则足协本身将是中国足球进步的最大障碍。更深层次的革命要来自人的观念,他们只有早日从官本位的思路中走出来,才会像世界各国足协那样把自己的根本位置定在为本国足球为各俱乐部为球员服务上面,然后管理、协调、指挥职能才会有理性的发挥出来。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国际足联,它们哪怕是推行最微小的改革措施,也都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然后还要进行民主表决,即使通过,还要有很长的试行期,直到被证明对足球运动的发展确实有益处,才最终定为法规。比如说越位规则的改变、背后铲球的判罚标准。
不许回传球给守门员的规定、比赛多球制的试行、扩大球门的动议、脚发界外球的尝试、双主裁判的建议,都是用这种方式解决。我们既然要服从国际足联的指导,为什么不能学到一点国际足联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呢?更主要的,这种思路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路完全一致,都是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