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喻柏道:“你呀,就是麻烦事儿多。”虽是责怪,脸上却是一副小得意。妹妹答应大开方便之门,全是瞧在自己面子上嘛。

王氏低了头笑。

李朝小声问:“还留有席面么?”他没经营过,不知道情况,还真以为乐思齐手里私留一些给那些富绅做人情呢。

乐思齐摇了摇头,道:“还真没有。”

所有人怔住。王氏一张脸变得苍白,一句被耍弄的话才到嘴边,乐思齐已道:“既然只多两席,想必也调度得来。就在我的总经理室摆上两席,中间用屏风隔开,可好?”

原来如此。王氏不由大为感激,道:“那敢情好。能在妹妹的私人地盘摆席,等闲人哪能办得到?说起来还是我们面子大,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也只能摆两席,”乐思齐强调道:“再多,怕是摆不下,只能在院子里搭棚子了。”

一句话说得几人都笑起来。

喻柏自然是留下的,王氏得了准信,喜孜孜先回了家,衣服也没换,马上派人去给章大太太与闫三奶奶送信。

果然得了席面,却只有一席,明显不够嘛。两个妇人得了信,想着能再多得点,马上备了车赶到喻府。

王氏笑吟吟地道:“两位姐姐怕是不知景福楼的席面有多难拿到手,要不是我家相公与乐东家认了干亲,我成了她的干嫂子,怎么能拿得到呢?就这,还是在她的房里摆席,等闲人想都不用想的。”

认了干亲?章大太太细细问了一番,才道:“我们从小到大的交情,你也太不像话了,这么好的事不早说一声,我们也跟她结为干姐妹就是了。不过是认个亲,难道能少斤肉不成?”

要是认了亲便能这么有面子,谁不会认呀。

闫三奶奶道:“正是。你也不早点说。现在才得了一席面,樱儿会不依的。你让我上哪再变一席出来?”

栅儿是她大女儿的小名。小妮子嘴快,早就跟公婆夸口了。

王氏但笑不语。只是招呼两人吃茶。到得晚间,让小丫鬟守在书房,打听喻柏回府马上来报。

喻柏想到妻子今天还算配合,进了府直接过来,叮嘱道:“妹妹忘了自己身世,在这儿没个亲人,你可得好好待她,不许拿乔。”

 第114章 眼缘

王氏是喻家长媳,嫁过来后小心伺候公婆,举止得体,颇得公婆欢心。

喻老太太主持府中中馈多年,到现在也没放权交给王氏,在府中说一不二,是个强势人物。这些天亲戚走动,自然免不了谈起景福楼,以及天天门前排起的长龙。大家一边嘲笑排队人士,一边让家里的小厮半夜里抱着铺盖卷儿去占地盘。

三姑六婆喝茶闲聊中,有人便说起喻柏:“凭他的名头,景福楼得上赶着请他去撑撑场子吧?他可是出了名的美食家。”

上次何家的厨子不就是因为他一句“做工精细”而在富绅间出了名么?难道景福楼不请他过去品评一番?

长子胸无大志,除了会吃别无所长,喻老太太也没办法。别人揶揄也好,取笑也罢,她都坦然受之。好在长媳识得大体。

这会儿听长媳说起认了景福楼的东家为义妹,喻老太太可一点没觉得意外,只是好奇地问:“真的很美味吗?”

要不好吃,想必儿子不会跟她结亲,自己的儿子,谁能比她更了解?

王氏想了想,老老实实道:“这个,儿媳没有尝过,不好说。”

喻老太太吃惊,道:“你没尝过?”

“是。”王氏道:“门口很多人等着订位,想必味道差不到那儿去。”

她还不知自己丈夫给乐思齐做了免费宣传员呢。

喻老太太“哦”了一声,便不言语了。王氏见老太太没反对。马上张罗乐思齐拜见老太太的事。按规矩,既是喻柏的义妹,自然是老太太的义女了。

喻府亭台楼阁,光是从大门口走到喻老太太所居的上房。就得一刻钟。仆妇们抬了软椅恭请乐思齐上座,道:“路有点远,小姐还是坐着去的好。”

家里几个小姐,哪个不是在府门前下了车便上了软椅,从没谁会走路的。

乐思齐笑着道了谢,道:“不用,我走着去好了,顺便欣赏府里的景致。”

仆妇们不敢劝,直到跟在乐思齐身后走完全程,才咋舌道:“小姐腿力真好。”

这位传说中的乐东家。跟府里娇生惯养的小姐们可真不同。一刻钟走下来。不累不喘,气定神闲,难怪可以开酒楼呢。仆妇们暗暗竖起大拇指。

喻老太太五十四五岁的样子。头上插满珠翠,见一个少女娉娉婷婷走过来,在仆妇的引领下参拜:“见过义母。”忙招手道:“快过来我瞧瞧。”

乐思齐近前,按她的指示,在她身侧坐下。

她细细看乐思齐的眉眼肌肤,道:“漂亮是漂亮,就是太素了。”吩咐贴身丫鬟:“拿我的赤金步摇来。”轻拍乐思齐的手,道:“我来给你打扮,保证你一下子光彩照人。”

乐思齐嫌首饰头面沉重,平素并没戴什么首饰。只是让冬儿梳了头,一头墨黑青丝竟是一件首饰也没。

王氏笑道:“婆婆会调理人,身边的丫头哪一个不被调理得水灵灵的。”

喻老太太便呵呵地笑,乐思齐不要首饰的话自然说不出口了。

不一会,步摇、钗子、簪子插了满头,乐思齐只觉脑袋沉沉,脖子几乎无法承受这些重量了,却还得陪着笑,不由徙叹奈何。

审视着自己的成果,喻老太太满意地道:“这样子还差不多。”

大家这才坐下喝茶,喻老太太对王氏道道:“我们是思齐的亲人,你这当嫂嫂的,要多费点心。”

又是这话,王氏心里委屈,脸上不敢有丝豪表露,温顺地应“是”,道:“我想着,把妹妹的行李搬过来,打扫了碧螺居让妹妹暂且住下。”

“现在住在哪儿?”喻老太太紧拉着乐思齐的手问。

乐思齐到永定府还没十天,一直忙着永定分店开业的事,哪儿顾得上买宅院安定下来?见老太太问,便道:“喜相逢客栈。”

“这哪儿成,”老太太不高兴了,道:“我们家的姑娘当然是住在家里,哪能住客栈呢。”

王氏见婆婆首肯,抢着让自己的贴身丫鬟带人去打扫碧螺居了。

喻老太太拍着乐思齐的手,道:“我的儿,你既是我的义女,自然跟我的女儿没有分别。以后不要见外,安心在这儿住下,缺了什么来跟我说,断没有人敢欺侮你的。”

乐思齐起身福了福,道:“谢义娘。”

她合了老太太的眼缘,被拉着说话,又留着用饭,饭后喻老太太叫了几个儿媳妇一起打马吊,让乐思齐在旁边帮着看牌。

顺庆老店凉棚里常年备着各式消磨时间的器具,马吊是等候席面的太太们的必杀技之一,在李纪氏的指下,乐思齐也学会了,就是技艺没趋一流境界。

喻老太太见她时不时地帮着出出主意,偶尔还赢一把,更高兴了,道:“可见你是大户人家出身,只是可怜见儿的,忘了自己身世。”

乐思齐汗了一把。

直打到二更鼓起,喻老太太乏了,牌局才散。

乐思齐的行李早在碧螺居安顿好,小丫鬟掌了灯领主仆过去。

小小巧巧一个院落,只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院子里种了一棵银杏树,把半个院子都遮蔽住了,夏天想必很凉快。

王氏十分体贴,拨了自己院子里的粗使丫鬟和老妈子过来,五六人一齐见礼道:“大奶奶说了,奴婢以后侍候小姐,听候小姐差遣。”

家里八位小姐都已出嫁,按排序这位新小姐理应唤九小姐吧?可是主母又没有给排上,她们只好一律以“小姐”称呼了。

喻府的情况乐思齐不是很了解,每个人得知她的身份,谈论的话题便绕着景福楼和席面,要不是王氏拦着,妯娌们也争着为自已娘家亲戚和手帕交谋福利,哪有时间了解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大半天没见府里的小姐,她还以为府里只出男丁呢。

夜里凉。洗了个热水澡,乐思齐披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走出来。冬儿捧了首饰头面过来道:“小姐既在这儿住,怕是得入乡随俗,赶明儿得去银楼买一些了,也不能天天戴这些。”

乐思齐蹙了蹙好看的眉,道:“先收起来吧。”却不就寝,坐在梳妆台前就着眉笔在手帕上画起图来。

房外侍候的婆子丫鬟候冬儿出来沏茶,拉着她问:“小姐可要吃宵饭,喜欢什么口味,姐姐告诉了,我们也好让厨房做去。”

人家是开酒楼的,怕是等闲的东西入不了人家的眼。她们不禁有些忐忑。

冬儿摇头道:“我家小姐不吃宵饭的,姐姐们尽管去睡,自有我侍候。”

“那怎么成。”婆子们齐声道。在大奶奶屋子里没有出头之日,听说这位新主人连自已身世都不知道,想必不是什么好出身,容易侍候。她又只有一个丫鬟,只要入得了她的眼,哪怕没有个出路。因此坚决不肯。

冬儿自也只能由着她们去。

乐思齐画了三四张图才放下眉笔,伸个懒腰,坐在罗汉床上看书。

冬儿沏了茶,把婆子们的话学了一遍,笑道:“她们待小姐倒是心诚。”

乐思齐喝了一口茶,慢吞吞道:“只不过看在主母的面子上如此待我而已,到底不是我们自己的人,你以后说话小心些。”

冬儿悚然,道:“是。我还以为她们真心呢。”

这丫鬟心思单纯,还真没想那儿多。

第二天,乐思齐还是戴了今天的首饰去上房晨省,喻老太太见她戴的还是自己昨天送的头面,高兴地道:“还是你这孩子珍惜物件,可不像我那些出嫁的女儿,什么东西到手便丢开了。”

乐思齐这才知道她的女儿都出嫁了,回头让冬儿去打听清楚。

与王氏一起陪喻老太太用过早饭,便告退了,道:“景福楼还有些事须去处理。”

喻老太太摆手道:“我知道你不比那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娇小姐,还有一摊子事等着你呢。快去吧,不用陪我这老太婆了。”

乐思齐含笑道:“义娘哪里老了,只是自己这么想罢了。”

五十多岁,搁在现代可是跳广场舞的生力军,哪里就老了呢。

喻老太太心里舒畅,哈哈地笑,道:“可有人跟着?”现派了人,跟原先府里的小姐出门一般的排场。

乐思齐住到喻府,段勇韩先他们还住在喜相逢客栈。她辞道:“不用这么多人,我有些侍卫,倒也不缺人。”

喻老太太道:“既是府里的小姐,自然得照府里的规矩来。”又道:“才一个小丫鬟服侍,太孤单了些。”

王氏一早过来侍候婆婆梳头,这时凑上前道:“昨晚赶着派了六个人过去了。”

喻老太太这才点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我如今老了,一时没想起来,你也不提醒我。六个人怎么够呢。”指着身后一十五六岁的丫鬟道:“以后你跟小姐吧。”

乐思齐可不愿动辄有人打小报告,忙推辞道:“我还有好几个丫鬟的,在顺庆没带过来呢,我这就差人去唤。”

喻老太太这才作罢。

出了喻府,乐思齐先去银楼,按着画的稿样打了一套金饰,又挑了好几件玉器。来自现代的女孩,哪个不觉得金饰俗气呢,只不过不想让人以为她连几套首饰也拿不出手罢了。

 第115章 挤爆

段勇、韩先在喜相逢一夜不自在,候到天亮,马上赶到永定分店等候乐思齐。

乐思齐安排段勇和韩先带了五个侍卫一起搬去碧螺居,其它人一律安置在永定分店的员工宿舍,十几人住了四间房。

接下来,自是免不了与喻府的三姑六姨见面,每次乐思齐头上只插一枝或青翠欲滴或通体雪白的玉簪,不亢不卑的应酬着不相干的女眷们,引得女眷们啧啧称奇。

王氏事先得了喻柏嘱咐,帮乐思齐挡了不少走后门请托席面的,引得亲戚们打趣她:“又不是吃白食,犯得着这么紧张吗?”

丈夫有言在先,她怎好不听?幸好乐思齐淡然道:“刚开业头几天人肯定很多,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的,伙计们又忙,或者有照顾不周到的地方,等待上菜的时间可能会长了些,各种不自在。不如过几天,人少了些,才去吃,服务又周到,又不用等,各种方便。”

女眷们一听,倒也是。一人便笑道:“怪道思齐小小年龄已能独撑局面,确实分析得有道理。我们还是别去赶热闹吧。”

又一人道:“那过些天,我们要去尝鲜的时候你可得给我们行个方便。”

乐思齐道:“那是自然。”

应酬了三四天,乐思齐悄悄跟喻老太太道:“开业在即,事情太多,实在是没放不下……”

喻老太太点头道:“我理会得,你自去忙你的去。”

这样。乐思齐只早晚晨昏定省,其余时间依然在永定分店。倒是王氏平时闲着没事,眼热乐思齐有了自己的进项,跟喻柏说了。也跟着天天跑到永定分店,看什么都新鲜,跟个小学生似的问个不停。

伙计们忙着做开业前的准备,哪有那么多时间理她,她问东问西的又不能不答,没两天,不知谁开的头,给她起了个绰问“问多”。有那性子不是很沉稳的,远远的见她过来,马上找个借口跑了。

有了顺庆店的经验。永定店各方面开业前的准备有条理得多。吕简生又是个熟手的。乐思齐想到的他已做到。乐思齐没想到的他也做到,总之面面俱到。

很快到了四月初二,午时一刻。城东的居民听着震天价响的鞭炮放了大半个时辰,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很多人顺着鞭炮声跑去看热闹。

永定分店门前早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订了席面的食客们争先恐后地要挤进去,谁也不肯稍慢一点。混乱中,连订第二、三轮的食客也跟着往里面冲。

吕简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场面一度失控。

段勇和韩先带了所有的侍卫维护治安,却被人潮给冲散了。眼看着踩踏事件可能发生,与李朝、范阳、纪刚剪完彩才放下剪刀的乐思齐急了,忙让冬儿去喻府借家丁。

喻柏连着吃了十多天火锅,天天变着花样吃。吃上火了,这两天嘴上起了泡,疼得他直叫唤。义妹开业,他自然得来捧场。站在前头看热闹呢,被拥挤的人群一冲,当即摔倒在地。要不是身边两个小厮用力拽了他一把,他早被踩成人酱了。

望着大门口推搡的人群,他惊魂未定,张大口半天说不出话。

赶来看热闹的老百姓见有便宜可拣,也跟着往里冲。

好不容易挤进院子里的人们,又为抢位子打了起来。

被挤到墙角的伙计们也傻了眼,先反应过来的想引领客人到座,却苦于鞭炮声响个不停,人的说话声全被鞭炮声淹没。吕中喊着嗓子都哑了,连自己也没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不由咒骂范阳:“都是这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拉了一车鞭炮才能震声威的主意是范阳出的,也是他力排众议并坚持的。现在好了,放了一半的鞭炮无法摁灭,伙计们无法检查客人们的座票,现场一片混乱。

喻老太太听说景福楼出了事故,忙让护院家丁们人手一根棍子,小跑过来了。好在两地距离不远,家丁们很快就到了。

几十个手持长棍,凶神恶煞的家丁,到底让失控的场面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被推倒在地的谢有财赶忙爬了起来,把同样跌坐在地上,被人踩了好几脚,身上腿上好几个大脚印的婆娘拉了起来。

这么一会功夫,家丁们在段勇和韩先的带领下,分成两队,一队在外竖起人墙,把像潮水一样往里挤的人潮给控制住,韩先打手势让客人们排队,侍卫们把前胸贴后背推搡在一起的人们拉开,一个个按队伍的形状站好。带家丁们来的管家挥手,让家丁们有样学样,鞭炮点完,大门口的队伍也排好了。

外头没人涌进来,院子里的人一下子减轻了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