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烽-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得到赵云的确认后,高勇心中兴奋和激动一起涌了上来,“没想到这个人真的是赵云!”心里的激动却又不能显露在脸上,只得再次将师傅推出来搪塞,说道:“这个吗,我是听我师傅所说,他曾经提起过常山赵云,并说他忠肝义胆,武艺超群,胆识谋略更非寻常武将可比,如遇明主必将成为将领之楷模!”边说边打量这个真正的常山赵云。这赵云身长六尺(现在他才14岁),姿颜雄伟,洒脱之气弥漫眉间,有着古之良将之风,不愧是众人崇拜的对象。
听到高勇说完,赵云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抱拳道:“多谢令师抬爱,云愧不敢当。”
“吾师所言,句句属实;我今一见,便觉这一次贼人遇的不冤。”高勇客气道。
赵云微微笑到,看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一般高的高勇,只见他年纪虽轻却依然英气勃发,双眼异常明亮,浑身散发出一中自己从没有感受过的气息,举手投足间一股霸气隐约显现。心中不免惊诧,说道:“我与兄台今日一见,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这就叫缘分吧!”
高勇点头同意道:“确实如此,刚才看到你与劫匪搏斗,我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我们注定要相遇一样。”
“既然上天安排我们如此,那我们何不结为兄弟?”赵云看着高勇问道。
高勇一听,心里自然十分的欢喜,暗道:“我正愁怎么与赵云拉上关系,没想到他自己主动要求。看来古人常常因为一句话而为成为肋插双刀肝胆相照的朋友确实不假。” 接下来,摆石为案,立草为香,高勇与赵云并跪与前,高勇首先虔诚地说道:“在下姓高名勇,字旭东,幽州玄菟郡人。延熹十年(公元167年)十二月生人,今年十五岁。”同时做出对天发誓的手式朗声道:“高勇对天发誓,愿与赵云结为兄弟,终我一生:有福同享,有难我当。肝胆相照,生死相扶!”
当赵云听到那句‘有福同享,有难我当。肝胆相照,生死相扶’的时候露出了激动神色,显然这些话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于是也学着高勇的样子做出了发誓的手式,高声道:“在下姓赵明云,冀州常山人。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八月生人,今年十四岁。在此对天发誓,愿与高勇结为兄弟,终我一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肝胆相照,生死相随!”
最后二人对视一眼同声道:“我高勇(赵云),今与赵云(高勇)结为兄弟,生死同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按照年龄排:高勇为兄,赵云为弟。
结义之后,赵云就问道:“高大哥,这些匪徒怎么处理?”高勇只顾着高兴了却把地上那些被捆得结结实实十几个匪徒给忘记了。带着赵云,走到了这些匪徒面前,看着他们那残破的衣服问道:“你们哪些人是农民?”十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都是。”高勇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不好好的在家种地,要出来干这种事情?”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人气愤的说道:“还不是因为官税太重,我们的地都卖给财主了,我们还种什么地?老婆孩子都……”说着留下了眼泪。高勇听着这一切,叹了口气说道:“都是苦命的人!这样吧今天看在你们没有胡乱杀人的份上,我放了你们,以后不要再做这伤天害理的事清了。”说着转身对这家丁说道:“取些钱来,每人一千钱。”
看到高勇如此处理,赵云深受感动,为能够与这样的一个好人结拜而感到高兴。随后由赵云带路直奔真定的赵云家。一路上二人言谈甚欢,都为对方的气度所折服。
大约走了小半个时辰,一行人就进入了一个有着十数间房屋的村子。赵云指点道:“高大哥,看到那个开着门的院子了吗?那就是我的家。”说话间就到了院门前,赵云急奔入内,高兴地喊道:“大哥,小妹,快出来,我给你们介绍我的兄弟。”这时高勇已经跨入院内,这院不大,却也布置得紧凑得体,显出主人的治家之能。赵云从屋内跑着出来,后面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与赵云有几分相似,却比赵云高了许多,方脸,显得英俊有力。他的后面站着一个扎有两个小辫的小女孩,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院内这个赵云刚刚说过兄弟,嘴角上翘,带着几分顽皮,带着几分可爱。高勇急忙上前,弯腰抱拳行礼,:“见过赵大哥。”
“大哥,你看我没有说错吧,这是我今天结拜的兄弟,姓高名勇,字旭东。高大哥,这是我大哥,赵胜。这是我的小妹妹赵青。”赵云高兴地说道。在赵云互相介绍的同时,赵胜已将高勇打量一边,看到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和一身勃发英气,心中暗自惊讶:“这是哪里来的少年英俊?”
赵胜双手抱拳,口中说道:“不错,我一看便知,贤弟英气不凡。哈哈,快请进!”
留下家丁在院内整理车货,高勇随兄妹三人进了堂屋。各自落座后,赵云就将两人相遇的经过,当讲道高勇明知不敌也仍然像对方进攻的时候,赵胜赞许的向高勇点头表示敬意。高勇急忙摆手解释道:“这个没有什么,我当时就是想:即便我死了,也要拉几个垫背的。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宁可战死,也不要做孬种!”
“好一句战死也不做孬种!以前常常听说辽东人彪悍,今日听到这句话,我完全可以感受到那一种要做男子汉的气魄!”赵胜赞扬道。
看看天色已晚,高勇就只好在赵云家里过夜,几个家丁也被分散安置在周围的邻居家里。在饭后闲谈中,高勇这才知道,原来赵家曾经是常山一带的大户,田地百余顷,房屋数十间。本来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是新来的县令看中了赵家的田地,于是与常山郡太守合谋,诬蔑赵家窝藏劫匪,抄了家,占了地。赵云的父母急怒攻心先后故去,留下他们三兄弟,而且赵胜并非赵云的亲大哥,而是他大伯的孩子。这几年全靠赵胜的维持,才能够将赵云和赵青养大。更为赵云兄妹请了武师,学习武艺。
高勇听道这样悲惨的家史,心中十分感慨,说道:“赵大哥,二弟,现在到处都是赃官当道、腐败横行。不仅这里,在玄菟也是一样,当外族前来劫掠的时候,当地的郡守拒不发兵,使得靠近边界的村庄惨遭蹂躏,我就曾亲眼见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尸体的惨状……”
好一段时间众人都没有说话,许久高勇继续说道:“我在蓟县有几处产业,正需要可靠的人管理,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赵大哥能够帮助我。”赵胜闻听此言突然一楞,“这怎么可以,我是村汉,种个地还差不多,其它的我可真的是什么都不会了。”赵胜急忙辩解道。“不然,”高勇笑道,“我进院时,看到院内摆设布局合理,易紧易松,而屋内则更加巧妙,这些都显示出主人的治家之能;而我看赵大哥气宇轩昂,精神内敛,便猜赵大哥必定是能文能武。可叹这世道,竟让如此英才埋没。”这几句正说到赵胜的心里,脸上有些落寞,仿佛触动了心事。过的片刻,赵胜昂首道:“好,蒙贤弟看得上,我帮你就是。”
在赵云家里逗留数日后,高勇决定继续启程向洛阳进发。赵云和赵胜坚决要求同行好保护安全,被高勇婉言谢绝,只同意让赵云随行。并且将自己在蓟县的产业告诉赵胜,并手书一封信告知荀彧关于赵胜的事,请赵胜熟悉业务后接手工厂。而赵胜因为要变卖家产,然后移居蓟县,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高勇则与赵云准备出发,这是赵青突然跑了过来,非要一起到洛阳去,看到她哭得可怜兮兮的样子,赵胜只得点头同意。
一路上,三人有伴,高勇向赵云请教武艺,赵云倾囊相教。怎奈高勇的功底有限,除了会三十六式太极拳和已经忘得差不多的军体拳外,什么都不懂。然而即便这样,在赵云的悉心教导下,高勇仍然获益匪浅。至少骑在马上能够似模似样地舞动几下。而赵云也为高勇的三十六式太极拳法所吸引,特别是太极拳所强调的那种意境:似有似无,似强似弱,无声无息,连绵不绝。这种意境正好于他所练的充满阳刚之气的武艺相辅助,使得武艺更上一层楼。
几日后,一行人赶路至广平郡易阳地界,时烈日当头,虽时至五月,却由于没有下过一场雨,而倍感天气燥热。于是几人行不数里就要在树下乘凉休息一阵,等凉快些后再继续赶路。中午时分,当众人躺于树下小憩时,突闻林间小路上传来阵阵歌声,“我观天象夜无眠,中星弱,边星亮。紫薇暗弱,诸黄闪。趋时趁乱浩劫起,奈何百姓苦无边。”顺声音眺望,见一灰袍老者骑于驴背,悠行于林荫之间。高勇等人觉得好奇,就向这位老者走了过去。
奇怪的是,本来看到老者距离自己这个地方有不短的距离,可是没走几步却已经到其跟前。三人一起行礼,之后高勇首先开口道:“老人家,晚生刚才听闻您的歌声,觉得隐隐暗含天道变化,不经意想起了曾经听过的几句话: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踯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忘,百姓苦。不知您可否指教晚辈。”赵云和赵青也一起点头。这老者微睁双目,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三个年轻人。目光经过赵云时,微微点头。视线落高勇身上时,确有微微惊诧。待细细观察之后,不由得合上双眼闭目沉思,过了好一会,这老者才对着赵云开口道:“吾观汝有大将之风,统帅之气,如果稍加磨练必将出将入相,富贵不可言状。”这几句话说得赵云微露兴奋之色,似懂非懂。老者稍微侧脸看着赵青说道:“汝虽有富贵之命,却稍有戾气,恐有伤天和。故汝虽可母仪天下,去不得正位,可惜可惜。”赵青却是满脸的不解……(毕竟年龄还小吗!)老者顿了顿,看着高勇,朗声出口,似训诫,似规劝,“汝非世人,却以世人之躯现于世上,此应天意。吾本不该多言,然为天下苍生计,吾送汝几言,望汝常记心上:本族为人,外族亦人。狩渔之时亦能网开一面,何况于人。切记!切记!”说到这停了一下,由怀中掏出了一本书,继续说道:“这本书是吾偶然所得,此书现世正是天下大乱之徽兆。吾本欲毁之,恐无道之人得之遗祸天下。然近日忽心生感触,此刻见你方知其天意若斯。此书于吾无多大用处,吾就代天传予汝,盼汝救天下苍生,还以太平盛世!”高勇听着这老者的话语,字字敲于心上,心说:“这老人家肯定是神仙,怎么我的事他好像都知道,甚至我的想法。”高勇于是跪于地上,伸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书,回道:“晚辈谨记先生教诲,必以天下苍生为己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对外或可网开一面。”老者手捻须然,一派道风仙骨,微微一笑,又看着赵云、赵青开口道:“汝二人可跟吾进山修习,两年后可回。”这二人一愣,同时望向高勇。高勇心思一闪,马上明白了这老者是何人——左慈!心道:“这古代文献还是很准的吗,我还以为赵云就这样跟着我了呢,结果他还是要跟左慈修行。也罢,就当作免费培训经理了。”想到这,高勇一点头,对老者说道:“谢老人家收我二弟、青妹为徒!”并叩拜余地。赵云、赵青也同时叩拜。老者哈哈一笑,手捻须髯轻声道:“机敏过人,孺子可教!”
就这样,高勇看着赵云、赵青随着老者远去,直至望不见身影。这才收回心思,回到路边坐上马车继续赶路。
待进入易阳,找好客栈,高勇坐于房内,将老者给予的书拿出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书皮上四个大字,虽然是用自己叫不上名字的字体所写,却也凭着那些字形结构猜出了这本书的名字《遁甲天书》。高勇兴奋不已,要知道这是一本传说中的奇书,毕竟只是听说过,估计全世界就这一本,翻开书的第一页,“天啊!”高勇大叫了出来,因为那上面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高勇使劲的回想自己曾经看过的各种字体,各种介绍,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本天书!估计左慈他老人家也看不懂,才交给我的!
一路上,高勇开始全力研究这本书,毕竟还有几千年的知识作为基础吗!慢慢的也看懂了一些字,但是离看懂一段还差得远呢。
越是向南行进,村镇就越密集,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每日里不是研究天书,就是欣赏沿途的风景,别有一番情趣。
终于经过十几天的赶路,高勇一行来到了东汉的国都——洛阳。“真是一座规模宏伟德都城啊!”在北侧一共有九座城门,三大四小,中间的三座大门关闭,只开放两边的城门。洛阳城城墙大约十五米高,城上卫兵个个衣甲鲜亮。长长的主街有几里长,街两边满布店铺。交了城门税,高勇进入了洛阳。在安顿好后,开始上街浏览一番这东汉第一大城!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各色服饰的人以及各种口音此起彼伏,马车多如牛毛。整个洛阳城分为数个区,有官员区、商业区、居住区以及最辉煌最壮观的宫殿区。看到那雄伟的宫门,高大的宫墙,还有不停走动巡逻的禁卫,高勇长叹一声。暗道:“就是这样一座宏伟高大的皇宫将皇帝与百姓永远的隔离,宫墙内奢侈享乐日费千金,而宫墙外则是饥民遍野惶惶终日。。。。。。大汉朝气数将尽啊!”
休息了一日之后,高勇亲自到十常侍(PS: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张让府邸拜见,在花了相当数量的小费后,那个守门人才笑逐颜开地拿着高勇的名帖进入了宅院。高勇则只能够在门外安心等待。现在买官卖官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妇孺皆知,只要有钱郡县一级的官基本上都可以买到。但是却都需要有人保举才行,这次就是多亏了蓟县太守(他是从张让这里买的官,花了15万钱。),果不其然,不多久有人来请高勇入内。
这个府邸可真称得上是豪宅,高墙阔院,亭台楼阁,池畔垂柳,“TMD这只是一个太监啊,就成这样了!那汉灵帝得是什么样子啊!”高勇心里骂道。一路左转右拐,过了不知多少道门,跨过了不知多少座桥。再走了一身汗之后才来到一座侧厅,里面有一身穿绸缎的人站立在墙前,双手背负,束发霞冠,好不气派!高勇进内,跪地行礼,恭敬道:“小人玄菟郡草民高勇,见过常侍大人!”
“嗯!听说你家里很有钱啊?好像是幽州第一大户,是不是啊?”那人尖声尖气的问道。
“不敢,小人家里却是薄有积蓄,但又怎敢称幽州第一啊!不敢不敢。这里是小人孝敬常侍大人的一点薄礼。”说着高勇由怀内掏出五根金条递了上去。
“好,好,难得你有这份孝心。说吧你想要个什么官啊?”
“小人家在幽州,就只想回家做官,也好威风威风!”高勇小心的试探到。
“好,有志气。不过。。。。。。”张让故意将声音拉长。
“这。。。。。。不知常侍大人还有什么吩咐?”高勇急忙把话跟了上去,同时心中也开始紧张起来。“不要紧张,这么跟你说吧,在你之前也有人想要到辽东做官,他出的价钱可不比你低啊!”张让有意将‘价钱’二字说得很重。高勇那还能不明白,这是他在有意抬价。于是试探性的问道:“不知常侍大人还需要什么?如果小人能够办到,一定为您办妥。”
“听说只有你家的作坊可以造出白纸,看样子你很厉害啊!为这蓟县太守还曾保举过你。”那人讥讽道。
“这些都是托圣上洪福,小人那敢造次。”高勇回答道,心里却在不停的转,“这个张让真是够狠的,连我这赚钱的东西都想要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