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激动。稍稍平静了一下,接着道:“我按照主公的意思,好说歹说将他们劝了回去,也因此,他们特别配合我们的拆迁计划,现在已经差不多安置妥当了。现在三郡人口共16万3千人,计4513户。”高勇听完汇报,深深的向荀彧鞠了一躬道:“荀大哥辛苦了!”接着转身问赵胜,“赵大哥,你那里情况如何?”赵胜起身说道:“一切都好,我已将纸业发展到了南方,赚的钱勉强够我们这里的开销,只是。。。。。。”高勇看到赵胜有些犹豫的表情,好像有什么话不好说,于是开口道:“没事的,接着说。”赵胜看看了高勇,获得了支持后,继续他刚才的话:“只是,洛阳也新开了一家纸厂,其纸与我们的不相上下!”高勇一听,忍不住笑了出来,两边的荀彧沮授看得莫名其妙,心想:“主公这是怎么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纸业遇到了竞争,利润就会下降,都这样了还笑得出来?”高勇看着他们莫名其妙的样子,解释道:“没有什么,那家纸厂是皇上开的…哈哈!!!”“啊!”三人齐声道。“我不是说过用那造纸术换来的三郡太守吗!想那皇帝看这赚钱容易,当然不会放过。还有,赵大哥,我们的纸不要向司州贩卖,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怪不得,我还以为…哎,让主公见笑了!”赵胜致歉道。“我已按主公要求将幽州、冀州经验丰富的工匠尽量相请了,可是他们一听说到辽东边地,就都摇头,说什么也不来!所以来的工匠都比较年轻,还需要锻炼。”“无妨,对了,郑浑你打听到了吗?”高勇笑问到。

“请来了,说来真怪,别的人一听说这辽东边地就不来,可是这个郑浑却说,辽东边地有上好的铁矿石,只是可惜缺少木炭,没有办法炼精钢。于是我就将主公的话跟他一说,他就巴巴地跟过来了,一路上还直催我快走,真是的!现在正住在城内的客栈里。”“呵呵,辛苦赵大哥了,今天晚些时候就带我过去。”高勇说道。

这时,门卫近来禀报,有几个工匠要来见大人。高勇就吩咐让他们进来。这几个人就是被派去试验烧制瓷器的工匠,只见为首的一人上前跪拜,“禀大人,草民等按照大人吩咐,经过上百次试制,终于在五天前烧好了第一窖瓷器。听说您今天见客,就赶紧拿来请大人过目。”说着,后面的几个人抬进来一个大箱子,打开盖子后,将里面放在稻草中的瓷碗、瓷盘、瓷瓶等一一拿了出来,摆在了桌子上。这几件瓷器,晶莹剔透,光泽四溢,那在手里清凉顺滑,沮授等人每人拿了一件慢慢细看,不时地发出赞叹的声音,“主公奇才,如此物品古之未有,但不知主公何以知之?”沮授最先开了口,居然还刨根问底,高勇当然不可能说是两千年后学来的,“此乃我的老师传授与我,只是现在。。。。。。睹物思人啊!”一句话,将这技术来源彻底封死。沮授也没有多想,继续的啧啧称奇。赵胜看了几遍之后开口道:“主公,这瓷器如果拿到外边去卖,我看定能卖上高价。”“那赵大哥,你看这个能值几何?”“三万钱!”赵胜咬牙道。

高勇笑了笑,遥遥头,说道:“非五万钱不卖!”接着对那几个工匠说:“诸位辛苦了,等一会每人到账房领一千钱,此外给于你们协助的人每人五百钱,由你们代领。回去后你们就扩大规模,将生产出来的瓷器都交于赵胜。有两点你们要注意,第一,烧瓷工艺要严格保密;第二,诸位回去后,想想看,能不能在这瓷器上面弄出一些图案来。比如说花草鱼虫等。”之后,高勇就将这几件瓷器分别赠予了沮授等人。

接下来,高勇就将自己写出来的《育人纲要》分别交给荀彧、沮授、赵胜,“我想按此种方法创建我们的教育体系,至于老师吗,文学部分我想请大儒管宁,物理、数学、化学这几科现有我来教,不过这学生还要请荀大哥、沮先生和赵大哥推荐一些聪明之士,等这些人学成之后,就可以作为第一批教师了。军校主要是为军队培养军官,技校则是专门培养工匠的地方。”“这,大学里面怎么还有商学部、工学部,这工、商怎么可以登得厅堂?”荀彧有些气愤得道。“荀大哥,不要急嘛,我知道你认为这工人做的是奇淫技巧之事,那商人本就不入流。可是你看,没有工人我们怎么做得出着瓷器,没有商人我们又如何能够维持官府的运作。在我看来,天下万民皆平等,士农工商如兄弟,离开了谁这个国家都无法维持,既然这样又何必非要分出高低贵贱呢?只要这个人没有犯罪,那他就和其他人是平等的,这一点不因为身份不同而不同。我知道现在你们还理解不了,不过我相信慢慢的你们就会明白了。”荀彧点头答应,“好,我马上准备。”高勇又将《新军纲要》交给沮授,命他与高顺按照上面所载,筹建新军。随后高勇便在赵胜带领下去会那个大铁匠郑浑。

来到客栈,高勇直接就进了郑浑的房间,这郑浑正在休息,赵胜见状就要上前弄醒他,被高勇给制止了。细一打量,着郑浑也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体消瘦,手掌比常人要大上一圈,脸上黝黑,估计是被火熏的。高勇便站在一旁静等。不多久,郑浑悠悠转醒,刚一张开眼睛,就看到赵胜正阴沉着脸看着自己,而赵胜的身前还站立着一个少年,这郑浑还能不清楚状况,一个翻身就站了起来,随即又深施一礼,也顾不得衣衫不整,高勇不等他说话,抢先道:“恕晚生无礼,打扰了郑大师休息。”这个郑浑也是反应奇快,马上就接口道:“无妨无妨,倒是郑浑累两位久等,惭愧惭愧。”两人分别跪坐后,高勇首先开口道:“久闻郑先生再冶铁锻铁上颇有造诣,勇不才,想借助先生之力试验一种新的炼铁方法。”郑浑闻言,马上精神一振,急忙说道:“还望速速言来。”于是高勇就说出了高炉炼铁法①和平炉炼钢法②,并拿出早就画好的高炉与平炉的示意图。这高炉选址应在水流湍急处,其盖炉所用炉砖应专门特制,在普通砖坯内加入煤渣等物,并用焦炭烧制,这样才能够耐得住高温。高炉烟囱高达三丈,直冲云霄,在烟囱上安有引风机,靠水车为动力。平炉旁边还建了水塔,用机关控制水的流量以便更好的控制铁水的冷却。郑浑听完大呼,“先生大才,先生大才。郑浑自愧不如!”高勇介绍完了两种方法之后,话锋一转,说道:“炼钢炼铁最主要的就是炉温的控制问题,现在之所以无法炼出好钢就是因为炉温上不去,也就是说木炭已不堪用了!”“正是正是。”郑浑一幅欲听下文的表情。“某不才,与前些时候发现了一种煤石,这种煤石既可以用来燃烧取暖,也可以使其焦化,特别是焦化之后,便是炼钢的最佳原料!”郑浑听完,便央求高勇立即带他前去,无奈高勇只好带他看自己早先准备好的焦炭。看的郑浑心痒难耐,马上就要了一些人,到城外选址建设钢厂去了。高勇见劝阻不住,就只好派上军兵严加保护。

过了几天,高炉、平炉都开始动工建设了,瓷器、布匹也已经开始向外贩卖,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外人只知道这些瓷器从是从很远得海外运来。布匹的小规模量产,使得成本下降,并且根据高勇的建议招收女工,这样使得许多妇女有了工作机会,尽管好些人觉得有伤风雅,可是当这些妇女因为工作得到工钱后,又改善了生活,又有了余钱。那些反对的声音也就变得软弱无力了。瓷器的买卖出乎寻常的好,一件普通瓷器就可以卖上个十二三万钱,这些钱大部分被用来购买粮食、铁、盐等战略物资。这样一来三郡的府库也渐渐充盈起来,除了维持正常的行政、生产开销外还有大量结余,高勇认为组建新军的时候来到了。

(注①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竖炉炼铁的国家,我国古代冶炼生铁主要使用竖炉、炼铁竖炉是从炼铜竖炉发展起来的。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竖炉冶铸生铁了,从战国到西汉随着铁器需要量的大幅度增加,炼铁竖炉建造得越来越大。

竖炉炼铁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炼铁方法。从上边装料,下部鼓风,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燃烧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料层上升把热量传给炉料。其中所含一氧化碳同时对氧化铁起还原作用。这样燃烧的热能和化学能同时行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下层的炉料被逐渐还原以至熔化,上层的炉料便从炉顶徐徐下降,炉料被预热而能达到更高的温度。  注②1856年,德国工程师威廉·;西门子使用蓄热室为平炉的构造奠定了基础。1864年,法国工程师马丁利用有蓄热室的火焰炉,以煤气或重油为燃料,在燃烧火焰直接加热的状态下,将生铁和废钢等原料熔化并精炼成钢液。同转炉炼钢法相比,可大量使用废钢,而且生铁和废钢配比灵活;对铁水成分的要求不像转炉那样严格,可使用转炉不能用的普通生铁;能炼的钢种比转炉多,质量较好。平炉炼钢法问世后立刻为各国广泛采用,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在1930年至1960年的30年间,世界每年钢的总产量近80%是平炉钢。50年代初期氧气顶吹转炉投入生产,从60年代起平炉逐渐失去其主力地位。平炉炼钢时,经过下层蓄热室预热的空气和煤气被送入上层熔池,在铁水表面吹拂、燃烧,能够比较完全地将铁水中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得到优质的钢。虽然平炉冶炼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24小时),但熔池很大,一炉便可炼百吨钢水,产量较高。而且限于生铁,废钢、铁屑、熟铁、铁矿石均可,炼出的钢质量稳定、均匀,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作品相关 古代兵器(转载)

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不需要借助火yao而作为杀伤能源,用于与敌人格斗的械具。主要用于近距离白刃格斗。冷兵器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特点可分为打击用,如大木棒、锤等;刺杀用,如剑、矛等;劈砍用,如斧、钺等;多用途,如匕首、军刀等。冷兵器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狩猎工具,最初是用木头、兽骨、石块等制作,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使用青铜、铁和钢等金属制造。火yao出现后,随着火器的制造和使用,冷兵器逐步退出战争舞台,但也有一些冷兵器如匕首、短剑等,至今仍在继续使用。

狼牙棒

形如棍棒、头部装有狼牙钉刺的打击用冷兵器。狼牙棒系木制,棒长4──5尺,粗大的一端表面用铁皮包裹并带有铁钉,打击威力很大。此外,还有一种在棒的两端都装有铁刺的狼牙棒。



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剑身和剑柄两部分。剑身细长,两侧有刃,顶端尖而成锋。剑柄短,便于手握。剑常配有剑鞘。中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剑和钢剑。现代剑只用作锻炼身体的器械,或用于艺术表演。

中国春秋末期越国君王勾践使用的一把青铜剑。此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越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即“勾践”,“乍”即“作”)铭文。该剑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剑身光亮,无锈蚀,刃薄锋利。铸造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大量装备于古代军队中。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和兽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有了青铜和铁制矛头。现代火器出现后,矛逐渐从军队装备中消失。

吴王夫差矛

中国春秋末期吴国君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此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矛头为青铜铸造,长29.5厘米,最宽5.5厘米。矛刃锋利,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其铸造工艺精细为同类兵器所少见。



中国古代将戈和矛功能合为一体的格斗用冷兵器。由戟柄和戟头组成。戟柄为竹、木质,戟头为金属材料。早期使用的是戟是青铜质,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戟。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骑兵使用的重要利器。(见图战国三戈戟)



中国古代用于近距离砍和劈的单刃格斗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刀身狭长,刃薄脊厚。刀柄或长或短。刀是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早期为石刀,后来发展为青铜刀、铁刀和钢刀。其种类很多,有大刀、腰刀、环首刀等。

匕首

一种短小似剑的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长20──30厘米,由单刃和双刃之分。匕首短小易藏,从古至今一直是军队使用的冷兵器之一。现代军队中的特种部队普遍用作防身自卫和野外生存的工具。



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打击兵器。有两种形式:一种由锤头和锤柄组成,锤头为石质、铜质或铁质,锤柄为木质,也有用铁质的;另一种是在锤头系一根绳索,靠士兵掷出打击,称流星锤。锤起源于早期人类捕杀野兽和采集野果,当时是在短木锤的顶端安一石块以增加砸击的力量,而后发展为青铜和铁制锤,并成为古代骑兵的重要装备。

鄂尔多斯式铜锤头

十八般兵器

中国民间对古代兵器的泛称。其名称来源于十八般武艺,具体说法不一,最常见的是指刀、枪、剑、戟、斧、钺、叉、矛、盾、弓、弩、鞭、锏、挝、殳、钯、绵绳、白打。



古代军队使用的手持防护器具。形状有长方形、梯形或圆形。材料为皮革、木材、藤条或金属等。大盾高约1米,宽约60──80厘米;小盾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盾作为一种防护兵器使用历史悠久,至今仍是单兵防护的必备器具。



中国古代军队用于钩杀和啄击格斗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质,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中国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以后已绝迹。

铠甲

古代军队将士身上穿的防护器具。最初是以藤木和皮革等原料制造,十分简陋;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铠甲,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和铁制兵器的攻击。有的铠甲还巾有金、银,显得富丽华美。古代铠甲由3部分组成;甲身、甲裙和甲袖。甲身固定编织,甲裙和甲袖可以上下伸缩,便于作战。河北省出土的一种铠甲,由2589个金属片编成,总重16.85千克。现代火器出现以后,作为防御冷兵器的铠甲随之消失。现代军队装备的头盔和尼龙防弹衣等,则是古代铠甲的发展。

火器

泛指利用火yao等的燃烧、爆炸作用或发射的弹丸进行杀伤和破坏的兵器。如中国古代的火、火箭、火枪、火铳、火炮和现代的枪、炮、炸弹、手榴弹、地雷、水雷等。火器的出现和使用是武器发展的一大飞跃。火器比冷兵器威力大,破坏作用强。

铁火炮

中国宋、元时期军队装备的铁壳爆炸性火器。又称震天雷。用生铁铸成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yao,并留有安放引火线的小孔。点燃后,火yao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