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烽-第6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在王信念至一半,荀彧就已经汗流浃背,“大胆,狂妄,李固、庞褞想要害死皇上不成?”啪一掌拍在桌上,荀彧貌似怒不可遏,“王司隶,请立即派人将二人捉拿归案并严加审讯,反牵扯到朝廷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王信微微一笑,优雅起身,“如此甚好,卑职告退了!”

看着王信自信的背影,荀彧的怒色中闪过一丝愧疚。

不久,管家返回,看到荀彧仍自茫然,问道:“主公,可是在为李、庞二位中郎将担忧?王司隶虽然是秦王心腹,却也能秉公办案。洛阳令司马朗官声亦好,应当不会冤枉好人。”

荀彧闻言摇头苦笑,“那两人不过是忠心耿耿,为了皇上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罢了。我只是感到愧疚,朋友断交、兄弟反目,世事无常啊!”说完,荀彧颓然的走回内宅。

五月九日,司州警备队在鹰扬府司州卫专员的带领下突然出动,将李固、庞褞案牵扯到的人员予以抓捕。仅河南尹境内便出动两千余人,西园八校派兵三千人进入洛阳巡逻。气氛骤然紧张,压抑的人喘不过气来。不少官员闻风而动。纷纷跑到皇宫求见皇上,却无一得见。日渐长大的皇帝似乎全心全意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甚至还有乡学、县学的课本。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接到禀报的王信嗤之以鼻,反倒是一心扑在李、庞案上,想要借此抓出几条大鱼。受其影响,司马朗的注意力也转移过来,二人默契配合,更令河南尹、洛阳府的目光都集中到该案上来。

五月十日,又一支荆州商队进入洛阳,这已经是四个月来的第六十三支。虽然每支商队的随行人员都有详细备案,个别人士也受到司州卫的特别监视,可因李、庞案影响,一些细节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这一天,长安新修建的三座运动场内人山人海,驻军开展的联赛在高勇敲响铜锣后正式开始。西域商人也受邀观战,人们按照领取的门票就坐,欢呼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其中尤以学生区最为突出,整齐的呐喊,起伏的人浪,感动了所有参赛官兵。为了荣誉,为了信念。为了这难得的机会,首场比赛的六支队伍无不全力以赴,激烈的碰撞必然带来精彩。大概是受到军事理念的影响,所有队伍都以进攻为主,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贯彻到比赛当中。

高勇边看边点头,“这帮家伙,如果不是打胜了汉中战役,本王倒真怀疑他们有没有认真操练军典。看看他们的动作、意识,丝毫不比职业队差啊!”

赵咨笑道:“现在的各部队中,约有四成将士是新学设立后,经过三到九年学习后入伍的。识文断字,领悟能力很强,比起最早那批老兵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现在只要有条件的乡学、县学都组织有比赛队伍,甚至一些童学也有童子队。现今的年轻人如果不会几招,都不好意思与人打招呼。”

“啊?还有这么一说?”郭嘉登大双眼,“完了,嘉落伍了!”

“别着急啊,等天下太平了,让你玩个够!”贾诩一旁调侃道。

郭嘉一翻白眼,“太平?中原平定平江南,江南平定平南洋,南洋之后还有远东北,还有西域,还有匈奴、鲜卑。唉,劳累命啊!”

“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保证!”高勇哈哈笑道,“到时候即便我们都老了,也还可以让孩子们继续比啊!”

调侃中,一名侍卫快步走到贾诩身旁低语数声。贾诩吩咐两句后对高勇道:“主公,最后一批粮草辎重运抵,补充新兵已经进入河东郡,等其抵达后,驻长安各师可以立即开拔。”

高勇点点头,“先将联赛结束,五月十五日各师按照预案进驻攻击地域。”言罢转头问工丞孙资道:“政务院的建设物资调运进度如何?”

孙资回道:“已完成八成,分别集中在河东、安定、冯翊三郡。按照测算,北征战事结束之前可以全部完成。劳工招募也已完成七成,只要赶在秋收前结束,人力绝无问题。”

“很好,如此便可放心了。驱除南匈奴后,冯翊、河东便会成为后方,长安、洛阳两地区可以放心发展了。”

※※※※※※

小半月来,汉中方向的高军纪灵部并未做出任何挑衅之举,驻守两条主要干道的兵马仅仅扼守咽喉,商路依旧通畅。伴随战事结束,商队逐渐增多。起先。益州本土派坚决要求封闭边境,禁止一切北人进入益州,他们的借口是高勇必将以汉中为踏板入侵益州。然而,事实恰恰相反,高勇不但调走了参与进攻的绝大部分兵马,留下防守汉中的兵马也并不比之前张鲁多,这一点让他们困惑了。

封锁边境说起来容易,可对于习惯了北方各州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价格虚高、质量下乘的本地物产根本无法满足百姓需要。倘若仅牵扯到百姓也就罢了,偏偏其中还有一些重要物资是益州无法生产的,比如说糖、棉布、毛毯、酒、香料,所谓食不厌精,已然习惯了美味佳肴的豪族大户,再让他们回到清茶淡饭,无异于痴人说梦。

短短十余日,本土派竟然出现分裂迹象。刘璋察觉到后立即出手,连纵抗横,分化打压,在谋士的帮助下施展出高超的政治手腕,迅速击溃了支持刘瑁的派系,一举夺下益州牧的位置。由此开始,益州紧张的气氛慢慢退散。上台后的刘璋很是能集思广益,一边排除异己打压敌对派系,一边高调开放边境,主动派人赴汉中庆贺秦王取得的丰功伟绩。于是,闹剧一般的益州内讧结束了,代价高昂。如果刘焉地下有知,一定会掀翻棺材盖的。

吃着放入糖、香料、精盐烹炒出来的美味佳肴,穿着幽州最新生产出来的刺花丝绸,看着一个月前发行的报刊书籍,益州牧刘璋居然笑了起来,十分羡慕的对左右言道:“恨不生于北州,日日逍遥。”

此时客卿来敏禀奏,新野刘备派人前来庆贺,并希望益州能够允许粮食买卖。

刘璋笑眯眯的望向来敏,道:“记得你的老家便是新野吧,不知当年的徐州刘兵曹今日境遇如何?”

来敏微笑回道:“文武一心将士用命,今正与荆州大将文聘共同扼守要冲,抵挡北方兵锋。”

别驾张肃问道:“既然刘兵曹如此重要,为何荆州方面不支援粮草,反而千里迢迢进入益州救助?且刘兵曹若有如此实力,早当挥军北上,与秦王攻打汉中时逆袭宛县,杀入司州,却为何按兵不动?”

来敏面不改色,侃侃而谈:“此一时彼一时,刘兵曹缺粮已经半年有余,虽能依靠商贸赚取差价,却因此触动许多人利益,使得荆州上下不喜者居多,处处制肘。即使协助刘荆州平定了荆南叛乱,却也没得到分毫赏赐。可叹刘兵曹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却没有施展舞台。”

“果真?”刘璋闻言大喜,“既然刘兵曹如此实力,璋倒愿意扫榻相迎。刘荆州不愿重视,益州却是兵精将寡,敬达可代为转告,只要刘兵曹愿来益州协助,璋拜其为阴平太守,协助益州抵御武都。”

张肃闻言大惊,急欲出言劝阻,却听到张松击掌赞叹,“吾主英明,以刘兵曹守阴平,以庞羲守巴西,益州北部无忧矣。”

听到奉承之言,刘璋面露得意,立即指示来敏出行。同时下令巴东准备粮草五万石支援刘备。此举打破了刘焉定下的不许一粒粮食运出益州的警告,其后上行下效,封闭两年的粮食贸易恢复,荆州、汉中的商贾蜂拥而来,明里、暗里齐动手,吸食益州的战争潜力。

处置完毕武都、汉中的部队防务后,高顺带领陷阵营北返长安。陷阵营中约三分之一兵士重获自由,却不约而同的选择成为志愿兵继续服役。当然,连续作战是不鼓励的,这些转为志愿兵的猛士除了取得一份士官长俸禄外,还有进入蓟县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机会。学成之后,他们将成为预备军官,一旦战事需要,可以立即带兵作战。

五月十一日,联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高勇却带领贾诩、赵胜、陈群、郭嘉利用比赛间歇亲临城东依山傍水而建的第六座学府——长安大学的落成典礼。至此,整个北方共有六大学府,奉天大学、蓟县大学、邺城大学、并州大学、青州大学以及长安大学,允许近五万学子攻读各学科,每年毕业一万余人,迅速填补各地官吏的空缺,成为整个官府的基础。其中有出身士族者,有出身贫民者,有出身商户者,还有孤儿以及挹娄、三韩的族裔。由此引发的争论始终未曾停歇,好在前有管宁坐镇,后有高勇威慑,才保持了目前的平稳。

高勇心知其中弊病,却也只能依靠时间,一点点改变某些人的看法思想。

陈群面露欣喜,问道:“秦王,为何不在洛阳开设大学?”

高勇耸肩道:“皇上以及朝廷百官不允许啊!你说他们看到贱民的孩子、商贾的孩子与他们的孩子一样的学习,比拼的是智力能力而不是家势背景,心情能好得了吗?能不闹腾吗?他们一闹腾,把孤王惹火了,自然就要打杀,结果两败俱伤罢了!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七章 建安元年(4)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七章 建安元年(4)

洛阳皇宫侧门外。三名内侍快步走来,进门之际被驻守此门的羽林郎拦阻查验门牌。内侍对此习以为常,虽说羽林郎是在洛阳令的要求下增加门岗及巡逻,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每日总有一处直通皇帝寝宫的路线全部由忠于皇室的心腹把守。此时,内侍进入的便是这样一条通路。

一路畅通,三人鱼贯穿行在皇宫之内,时而隐藏于暗处躲避巡逻羽林,时而趁夜色掩护疾步如风。及至皇帝寝宫方才放慢脚步,引路内侍轻叩门环,“皇上,人带来了!”

屋内,刘协、杨彪对视一眼,“进来吧!”

中间内侍尾随入内,最后那名内侍却站在门口,右手轻按腰侧,机警的注视着四周动静。入屋后,引路内侍侧步站立,将中间内侍礼让出来。此人始终低头不语,可一身气度却是大异常人,怎么说呢。如果单看背影,会让人误以为是皇帝。

刘协微微点头,目露惊讶:“抬起头,让朕看一看,究竟是如何巧夺天工?”此言一出,徐晃手握剑柄,悄然侧滑一步,护卫在皇帝身旁。杨彪亦面露期盼,目光炯炯的盯住此人。

内侍身体轻颤,却迅速恢复平静。缓缓抬头,露出一张令屋内众人倒吸凉气的脸!

“像,太像了!”杨彪不禁脱口赞叹。

刘协亦如吞咽鸡蛋,张口无言。即便徐晃也闪过一丝惊诧,以假乱真,足以以假乱真!

杨彪手捋须髯,围绕着内侍转了一圈,赞道:“皇上,只要不近距离观察,看不出丝毫破绽!臣认为可行!只是难为刘荆州了,居然能找到如此貌似之人!”

刘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盯着面前之人沉声问道:“叫什么?祖籍何处?可是天生相貌?”

内侍急忙叩拜于地,“回皇上,草民何大牛,家住襄阳城郊望乡镇,相貌原本不是这样,后来刘州牧请人妆化修改一番,才有现在的相貌。草民亦学会了简单手法。相貌可以稍作改变。”

“哦?”刘协嘴角一挑,“给朕演示一番!”

刘通二话不说,立即取出一个小木盒,里面各式器械十余件,只见刘通娴熟的操作起来,很快面貌改变??????“禀皇上,草民原本是这个模样。”

“巧夺天工,想不到世间还有如此技艺!”刘协赞叹,“这些是谁教给你的?”

刘通躬身道:“草民不认识那个人,只是听其口音来自北方。”

“又是北方?”刘协脸上闪过一丝阴霾,旋即挥了挥手,“你做得很好,先保持这个相貌下去吧!”待其离开,才对杨彪道:“杨爱卿意为如何?”

“只要高勇不返回洛阳,皇上的金蝉脱壳计划便会万无一失!”杨彪欣喜道。

“金蝉脱壳啊!三十六计走为上,想不到最终朕还是要靠着高勇的兵法。趁着王信被李、庞案牵扯精力,杨爱卿要加快准备,否则夜长梦多。只是可惜了两位忠臣,若有来日,朕定当给予厚报!”真情流露的刘协一扫少年青涩,此时的他才有那么一点帝王气度。

当夜。皇宫内诡秘而寂静,三千御林军分时段巡逻换岗,其中不乏有王信安插的细作,可最终竟无一人发现异常,无人注意到宫内突然换了面孔的内侍。

月上中天,喧嚣的洛阳夜市渐渐恢复了平静,赚得盆满钵满的商户们喜笑颜开,下工的人们也各自回家,除了造纸坊仍在点灯夜战外,其他的作坊纷纷关门歇业。洛阳虽大,拿得出手的只有造纸行业,这个早年先帝从高勇手中讹诈来的行当。

洛阳城南有一处不起眼的小宅院,三进的院落对称的布局,唯一不同的是门楣上挂着的不是某某府邸,而是“鹰扬府司州卫”六个字。门口无人站岗,却没有人怀疑这个宅院的防卫能力。此刻,内宅的地下密室内,王信正面无表情的盯着木桩上捆绑的三个犯人。这三人很有趣,一个来自新城,任李固府邸管家;一个来自兖州,任庞褞府邸管家;最后一个来自兖州,却总是在固定时间与两位管家见面。

“说吧,我不想用刑,也没兴致折磨人。这些年对付倭人,各种刑罚早已用尽,可惜你们看不到,否则绝不会保持沉默。”王信年轻的脸庞散发着冰冷的寒意,平淡的目光扫过三人,仿佛在看死人。“李固、庞褞策划叛乱的证据一应俱全。谁也逃脱不掉律法的惩罚。只是,有一点我很感兴趣,你们知道的显然比主子要多。说说看,幕后主使是谁?珍惜机会啊,我这人别的优点没有,只是从来不给敌人第二次机会!”

说完,王信突然露出一个天真的笑容,拿出一节甘蔗,小心翼翼的剥开皮,一点点允吸里面的甜蜜汁液。而拨下来的锋利如刀甘蔗皮则整齐的摆放在案上。

三人年纪相仿,约四十余岁,听到王信的威胁话语,齐刷刷怒目而视,恨不得王信就是那节甘蔗。

等了一刻钟,密室内只有拨皮、咀嚼、允吸的声音,双方都保持着沉默。

最终,王信吃完甘蔗,抹去嘴角残留的汁液,再打破沉寂道:“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恭喜你们经过了重重考验,我决定给予你们敌人的尊重。鹰有几种,雄鹰翱翔天空。猎鹰俯瞰大地;还有一种夜鹰,专司窥探捕抓鼠类。游走于黑夜,蛰伏于黑暗,守护夜的宁静。鹰扬府,属于后者,是官府的夜鹰,一切破坏稳定意图叛乱的鼠辈都是他的目标。很不幸,你们成为鼠辈,而我却不是猫,没有戏虐的嗜好。”一边缓慢的说着,一边走到三人面前。并再次拿出一节甘蔗,“这是做糖的原料,是商业机密,当然你们没有办法带出去了。既然是甜食,就是蚂蚁的最爱,碰巧的是这座宅子内就有不少蚁窝。”这次王信并未拨皮,而是用刀划出几个口子,再用手攥紧挤出甜水,小心翼翼的滴在三人身上。

这时,三个黑衣人端着盛满蚂蚁的木盒走到近前。

王信嘿嘿笑道:“糖水还有很多,慢慢来。”说完开始雕刻般在三人身上、脸上割划,留下一道道浅浅的伤口??????“把蚂蚁放下吧,咱们出去吃夜宵,等回来时,这三个壮士应该会觉悟的。当然,若是还不觉悟,我们还有老鼠可用,毕竟他们是同类吗!”

走出密室,一人问道:“王校尉,他们能坚持多久?”

王信仰望夜空,一脸不忍道:“倭人最多忍耐一天,或许他们能强悍一些,谁知道呢!”

夜无声,诺大的洛阳静如潭水。

翌日,阳光明媚,洛阳的市集依旧人声鼎沸。而此时,王信的身影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