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牧唐-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二条有真才实学,写得文章能够入得考官法眼,不然托谁的福也都是没用,”李承乾轻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不止是二条,还有那个张楚闻,见识和才学也都不错,今年的科举复试,他与二条,可是都很有希望,孤对他们,很期待。”
“承太子殿下吉言,想必内兄和家弟若是知晓太子殿下此言,也定会万分地高兴,断不会让太子殿下失望。”听懂了李承乾话中的意思,柳一条又向李承乾拱了拱手。
看李承乾现在的造势,越来越有了当皇帝的样子,让柳二条和张楚闻跟着他干,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
现在李泰已死,侯君集已逃,李世民那个明君对他这个儿子又这般的器重,想来李承乾这个太子,也应是已经没有了再要造反的理由和必要了吧?
“太子殿下,又有一批船队返回,不过船上依然没有幸存之人,除了派出的兵士,船只运回的,全是一些死尸。”这时,李纪和从外面进来,拱手向李承乾禀报,不过所说的,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次有多少人?”李承乾把手中的茶碗放下,轻声向李纪和问道。
“十只船,共运回一百六十八具尸体,那些尸体,都已经开始腐烂发臭了。”李纪和小声地向李承乾说道。
“嗯,好了,还是依着先前的办法,全都盖上石灰,就地埋了吧。嗯,告诉那些船队,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打捞这些尸体了,让他们全力去搜寻那些还活着的灾民。”李承乾冲李纪和轻挥了挥手,轻声地向他吩咐道。
“是,太子殿下!”李纪和轻应了一声,向李承乾行了一礼后,便转身出了大帐。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312章 高昌国王
 更新时间:201072 18:33:47 本章字数:4150

给我三年的时间,”侯君集站在高昌王文泰的面前手指,自信满满地冲文泰说道:“我就能为大王练出一支比大唐军队还要强悍十倍的勇士,帮大王带着他们,杀入长安城,坐拥中原之主。”
来到高昌的第二天,侯君集便领着残剑,得到了高昌王的接见,当着高昌王的面,侯君集便说出了这般大逆之言。
“侯将军的本领,本王自是相信得过,这也是本王肯接见侯将军的原因。”文泰端起茶碗看了侯君集一眼,道:“只是,本王想知道,一个大唐朝最忠诚的勇士,怎会做出此般决定?侯将军拿什么让本王来相信你?”
面对眼前这个曾让无数西域人胆寒的唐朝大将,高昌王一并不敢真的相信,小心使得万年船,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一个苦肉之计?中原人最爱玩的,便是这些阴谋手段了。
“家破人亡,没路之人,在侯某踏出大唐境域的那一刻起,侯某便已不再是大唐之人,”侯君集紧握着拳头,显是又想到了长安城的那一段光景,遂看着文泰说道:“侯某逃出长安城时,便曾发过宏愿,他日回长安,手戮仇人血,大王若是不信,侯某这便告辞,西域诸国,总有我侯君集容身之地。”
说完,侯君集向文泰拱了下手,转身便作欲走之势。
“哎,侯将军慢走,此事关系重大。侯将军可能容缓本王思量一二,再作答复?”文泰挥手将侯君集叫住,轻笑着向侯君集说道。
“如此,侯某就多谢大王了,大王事忙,侯某先告退了。”冲文泰拱手行了一礼,之后侯君集便领着残剑一起,出了文泰的大殿。
“老爷。”出了殿门。残剑紧走两步。跟上侯君集地身形,轻声向他问道:“这个高昌王行事这般地拖延,会不会是想把老爷的行踪告知大唐,拿老爷回去?”
“不会,”侯君集看了残剑一眼,面无表情地向残剑说道:“文泰是个多疑之人,且心中又有若大的野心。早有侵犯大唐之念,只是手中无可战兵,国力且不繁盛,一直都没有机会而已,而我们,就是他的机会。此番文泰拖延,怕是派人去查探咱们的老底去了。待他的探子回来之时,便是咱们在这高昌立稳脚跟之日。”
大雨阻路。侯君集被大唐通缉的事情还没有传到西域各国。高昌王不信他自也是情理之中,侯君集并不觉得意外,不过。侯君集相信,文泰并不会让他离开。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自己,侯君集一直都很自信。
“国力不盛,怎可兴兵事之举?老爷,咱们是不是来错了?”残剑看了他们家老爷一眼,不知侯君集为何会选择此地安身。
“国力不盛,便不可兴兵吗?”侯君集依然迈着他的步子,轻声向残剑说道:“想想以前地突厥利,兴兵攻打长安之时,他地国力便充足吗?只要有了英勇无敌地士兵,没有粮草,没有女人,去大唐抢来便是,以战养战之法,古来有之,不足为奇。”
“老爷说得是。”残剑颔首轻应了一声,跟在侯君集的身后,不再言语。
“丞相对此事怎么看?这侯君集,可信吗?”侯君集主仆刚出了殿门儿,在大殿的内侧便走出一人来,文泰看了他一眼,轻声地向他问道。
“回陛下,”高昌国的第二把手,大丞相屈义夫,拱手向文泰施了一礼,轻声言道:“这件事情,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底数,又何必来问较臣下?”
“呵呵,就是不知丞相所思,是否与本王心中所想一致?”文泰轻笑着伸手请屈义夫在一旁的椅上坐下,开口向屈义夫问道。
“大唐的君主不是一个傻瓜,断是不会派侯君集这样的大将来试探咱们这高昌小国,”屈义夫看了文泰一眼,道:“所以,臣下相信侯君集所言,他应是已经反出了大唐。而且,以侯君集地能力,三年的时间,他确是可为陛下练出一支精兵来,得侯君集,大王的宏愿,有望矣。”
“呃,呵呵,”文泰轻笑了笑,赞赏地看了屈义夫一眼,轻喝了一口茶水,开声言道:“英雄所见略同,对这侯君集的才能,本王也是爱惜的紧,不过到底要不要收留侯君集,还要看大唐那边的消息是否准确。”
“陛下所虑甚是,”屈义夫轻向文泰拱着手附和了一句。
“今年大唐定是犯了天威,先是大旱,后又是大涝,现在又有一绝世之将判逃至我高昌国,丞相你说,这是不是预视着我高昌国的气运已到,苍天也特来相助?”文泰的脸上有些狂热,高昌地环境一向恶劣,地域又极为贫瘠,对于大唐地那片肥沃之地,他可是眼红得很。
“天佑高昌,天佑陛下,不过,”屈义夫见他们家大王有些忘形,便在一边儿小声地劝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唐虽有天惩,却还远远不是我高昌所能敌,大王行事,还须三思而定。”
“而且,大王莫要忘了那‘柳氏水车’,”看了文泰一眼,屈义夫轻声说道:“‘柳氏水车’虽然也解决我高昌的常旱之态,不过大唐受益却是更多。还有那‘柳氏耕犁’,‘柳氏肥坊’,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强国富国地无上宝贝,大唐有柳一条这样的大才之人存在,陛下还是小心些好。”
“嗯,丞相所言极是,是本王有些自大了,”文泰轻点了点头,以大唐的广疆沃域,再加上柳一条所造出的那些有利农具,更是犹如一只添了双翅的猛虎,除非他们年年都能遇上今年这般的天灾,否则他们就是不想强大起来,也难。
自从从大唐偷偷地引进了一批‘柳氏耕犁’和‘柳氏水车’后,高昌国今年一季的收成,比竟往年提高了近五成,对这些农具的巨大作用,他们自也是清楚得很。所以,对于能够造出这些东西的柳一条,他们也是既欢喜,又惧怕,大唐有这样的人物,实不是他们高昌之福。
不过既始如此,对柳一条这个只是木匠的平民,他们也并没有多少的敌意,毕竟,柳一条造出的这些农具,受益的不仅仅是大唐一国而已。就像是那些郎中一样,不仅可以救人,也可以救已。
“皇上,乾儿就要回来了吗?”长孙皇后亲自给李世民端递了一碗冰镇酸梅汤,然后轻坐在李世民的旁边,温声地向李世民问道。
近半月没见李承乾,长孙皇后心里边儿早已是牵挂不已。
“呵呵,皇后有些心急了,援助的钦差朕刚派出去,太子要回来,怕还要再等上几日方可。”轻喝了一口酸梅汤,李世民轻笑着向长孙皇后说道:“太子此去,虽然遭遇了一些意外,不过比起此行的收获来,却也是不值一提。”
把汤碗放到桌上,李世民看了长孙皇后一眼,轻声说道:“观太子这半月来在豫中的举动,沉稳有条,行事有度,颇有大将之风,比起以前,太子他,确实是已经长大了。”
儿子长了本事,李世民这个当爹的,心里边儿自也是欢快了许多,毕竟,在此以前,为了太子的事情,他这个明君可是没少操心。
“乾儿从小就聪明异常,以前行事莽撞,也只是缺乏磨练,皇上应多给他些机会才是。”长孙皇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端起桌上的酸梅汤,也轻轻地喝了一口。
“皇后的心思,朕都明白,”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轻笑了笑,道:“此次的豫中水灾,除了那些不幸被淹之人,再没有人为了疫病而亡,太子此行,可谓是功不可没,等太子回来,朕自是会对他进行封赏。”
“嗯,还有那柳一条,献方有功,朕也不会亏待于他,他既是不想为官,那朕就多赏赐他一些财宝便是,还有他在三原的那个炭矿,朕也不再追究,并免他十年的赋税。想来他定是不会反对。”想起柳一条那小子一向爱财,李世民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皇上英明,”长孙皇后微微颔首,轻笑着向李世民说道:“这次水灾能够这般安稳度过,实是大唐万民之福,待乾儿从豫中回来,皇上不若带着朝臣去祭祀一下天地,以慰黎民?”
“嗯,皇后所言极是,朕心中也亦是有些打算,连续两次天灾,是该去为万民祭祀一下天地了。”李世民看着外面的万里晴空,轻声向长孙皇后说道。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过却也多是庸人自扰,想开了,看透了,也就淡了。。。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313章 归期在望
 更新时间:201072 18:33:47 本章字数:4061

柳二条想去长安游学。
这是天晴之后他所做出的决定,通过乡试之后,所言的时间他几乎都呆在家里复习以住所学,准备迎接三个月后的省试和来年一月份的复试。
不过呆得久了,静极思动,难免他伙助了想要出去走走的心思。
他想去长安拜会一下他的恩师,王志洪,浓恩师的跟前聆听教侮,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到长安的国子监去见识一下,看看大唐朝最好的学府,长的是什么样子,看看那里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如传言所述,全是天之娇子。
柳二条地这个想法,没有什么不妥,尤其是现在家里边有了一些闲钱,儿子要求学,老柳与柳贺氏也没有理由去拦着。
而且,楚楚,柳无尘和骆宾王,这些柳家里有些见识的人,也都很赞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柳二条也是时候该出去走走了,不然,老是让他呆在家里也只是会让他变成一个书呆子而已。
再说,长安城距三原又不是太远,他们柳家在长安城又有一所空当地宅院,正好让柳二条去游学时暂住。
所以,在朴二条提出想要出门这个想法的第二天,老柳便遣柳无尘,给他拿了五十贯地盘缠,一路就把柳家老二给送到了长安。
“二少爷,”到长安的柳宅,柳无尘把柳二条请到大厅坐下,然后从包裹里拿出了两百贯银钱,放到柳二条的面前,转声说道:“这是少夫人嘱咐无尘给少爷带的,长安不比三原,做什么事儿都发销得厉害,五十贯钱根本就不够用的。少夫人吩咐过,二少爷日后若是用完了,就再派人回支取。万莫让自己表外面受了委屈。
有了钱的人,也就不再怎么在乎金钱,现在的柳家。已经有了一点财大气粗地感觉,随手一挥,就是二百五十贯的零花钱,若是搁在以前,柳二条非被乐死不可。毕竟当年连肉都吃不上的时候,一贯钱对他们来说。那都走一笔很大地财富。
柳二条转拍了拍放在桌上墩墩实实的一大包裹银钱。轻笑了笑,抬头向柳无尘说道:“回去代我谢谢嫂嫂,这两百贯钱。再加上爹给的那五十贯。足够我在长安城里几年地发销了,呵呵。让嫂嫂放心。“
说着,柳二条抬手吩咐一旁的柳现去将桌上的银钱收拾起来,放到他们地卧房里去。
“是,二少爷的话,无尘一定会给少夫人带到。”柳无尘轻应了一声,说道:“另外,这府里地下人不多,总共加起来也就才四个人,有看门儿的,有打扫地,有做饭的,二少爷若是嫌少的话,一会无尘再去招两个回来伺候二少爷。少夫人说,雇自己家里,用不着那么节俭,委屈了自己。”
“不用了,”柳二条甩了甩头,笑着说道:“我的身边儿有一个柳砚就够了,人多了,反而会不自在。再说,我是来长安游学地,又不是为了贪图享乐,要那么多下人做什么?等过两天,我可能还要在恩师地府上住上一段时日,下人多了,也是浓浪费。
“二少爷说得是。”柳无尘轻点了点头,然后又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无尘就不在此打扰二少爷了,家里有些事情需要打典,无尘要先回三原了。
“嗯,回去代我跟爹娘,嫂嫂他们报个平安。”柳二条站起身,将柳无尘送到客厅门外,转声说道:“还有,我大哥若是回来了,定是要派人来给我送个信儿来。
“是,二少爷,无尘都记下了,二少爷早些休息吧,无尘告辞了。”又弯身冲柳二条行了一礼,柳无尘伙跨步出了柳宅,坐着马车赶了回去。
“少爷,房间都收拾好了,你要不要去休息一下?”柳砚兴奋地从后院跑了过来,刚才他在后院儿里转了一圈儿,没想到他们东家在长安城,竟然也有这么一处大的,漂亮的宅院,刚在这里呆了一回儿,这个小不点就喜欢上了这里,一想到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们就要住在这个地方,他心里面就忍不住一件的兴奋。
“嗯,不必了,你去把咱们带来的那些书籍整理一下,然后再随我出去买一些礼物,顺便弄吃点东西,今天晚上咱们便去一趟礼部尚书府,去拜会我的恩师,王大人。”柳二条轻喝了一口小丫环端送上来她茶水,开口向正兴奋不已地柳砚吩咐道。
“是,少爷,小砚这便去准备!”一听要要出去玩儿,柳砚一下便来了精神,从小到大,他还从没离开过三原呢。小家伙应了一声,又飞快地跑回了后院儿。
“现在水患已行完全无忧,灾民也都有了安置的所在,咱们现在要做的,也只是等着这溢出来的洪水,慢慢地渗下地去。”李承乾坐在一片荫凉的地方,喝着凉茶,看着周围已行不是很忙碌的士兵,转笑着向柳一条说道。
“是啊,过了这么许久,发生疫情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小,呆在这里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柳一条两只手抱抚着茶碗,看了李承乾一眼“不知太子殿下准备何时起程赶回长安?〃
“呵呵,柳先生莫要着急,”李承乾扭看了柳一条一下,轻笑着开口说道:“在父皇派来接替咱们的钦差到达之前,咱们还不能转易离去,不然若是有了什么意外,咱们谁都承担不起。所以,柳先生还是在这里耐心地陪孤喝几天茶吧,请回的折子三天前孤就已经派人给送回了长安,现在那些钦差,应该都已在路上了。
柳一条拿着一直搭在脖上的毛巾轻擦了下脸上的汗水,观在的天气,即使坐在那里不动,也会忍不住汗水直流,柳一条有些想他们家里的那些冰镇酸梅汤了。
其实李承乾也是老早就想着要回去了,这里的天气实在是太热,长这么大,他何曾吃过这般热毒的苦楚,现在他的脖子里,后背上,全都长了一层的痱子,红通通的一处,每天都痒得厉害。
这还不算,水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