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牧唐-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起方才在户部的所见所闻,李绩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心计与手段,一册捐赠名单,几位留名老臣,仅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在长安城掀起了一场朝廷官员争相捐献家财的风波。
人山人海,加起来足有数百之众,全部拥挤在户部大堂前后,不分官阶,不分贵贱,全都争着抢着想要捐上自己的钱款,李绩这个兵部尚书在人群中硬是挤了一个时辰才堪堪挤到狄知逊一行户部官员的面前。
“财多财少,皆是一番心意,”从李绩的话语中李世民已大致猜到户部现下的热闹情形,李世民嘴角卷起一丝笑意,轻声说道:“一文是,一百文是,一百万贯是,两万贯也是,皆是我大唐的功臣,是为忠义之士。”
“皇上英明”应声附和了一句,李绩开声说道:“聚沙成塔,积土成山,自三原柳氏之后,国库日渐充盈,就如朝堂上狄尚书所言,远征高昌,已是足矣。微臣也早已做好了出行的准备,不知皇上以为,何时出兵为善?”
“哦?”挥手示意李然等一干宫女内待退去,李世民饶有兴趣地看向李绩,道:“诸们爱卿之前不是一直猜测,朕会在来年春耕之后再行出兵吗?怎么茂公以为不是?”
“回皇上,”李绩拱手回言:“春耕之后,后顾无忧,且天气渐暖,亦利于行军,之前微臣也以为皇上会把出行时间定在在春耕之后。不过,自前日皇上为筹集钱粮而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攻打高昌之后,微臣就有些不大确定了。”
“哦?”李世民眉头微挑,面上不动声色,继续盯看着李绩,道:“这是为何?”
“因为微臣觉得,”李绩亦是面不改色直接进言,道:“皇上应该不会留给高昌太多的准备时间。所以,微臣猜测,皇上既然现在就已明确提出要对其用兵,那真正的出兵时间,应该也就在最近一些时日了。”
李世民的面色稍微起了一些变化,将手中的茶碗轻轻放于桌面儿,正色向李绩问道:“那依茂公之见,最佳的出兵时机,又该在何时为妙?”
“微臣妄言,”没有过多思量,李绩直接接声回道:“若想出其不意,给高昌以出人意料之击,微臣以为,最佳的出兵时间,当在年关欢庆之时。”
“呵呵,茂公所言,与朕之所思,不谋而合。”看着李绩,李世民不由满意地大声畅笑起来:“得将如此,夫复何求?”
“皇上谬赞,微臣惶恐。”李绩故做谦虚地推辞了两句,之后再次开声向皇上禀道:“既然皇上有意在年关出兵,且现在又是钱粮充足,不知这出征的兵卒……”
说起这个,李绩就觉得有些郁闷,眼看着就要出征与敌军两兵相接,可是他手下却还是一个兵源都未曾见到,可怜他空顶着一个兵马大元帅的头衔,手中却无兵可用,无将可使。来向皇上几番讨要,却每次都被皇上以这样那样的借口给打发到一边,着实让人无奈。
“此次攻伐高昌,朕准备出兵十万众。”这一次李世民倒是没再推脱拒绝,很是干脆地开声向李绩说道:“分别从城卫军,威虎营,及镇守在城外的府军之中抽调,至于各营中的将领,亦是由你一人挑选决断,回头拟个名单给朕送来即可。”
“是,皇上微臣定不负皇上重托”得李世民如此看重,李绩多少有些小激动,看得出,自己初进长安时的那番表现,甚至不惜得罪大半朝中内臣的举动,已经成功搏得了皇上的认同。
“年关前五日秘密出征,”李世民点头道:“朕要求卿以最快行军速度向西北潜行,争取半个月内抵达高昌交界,出其不意,打麴文泰、候君集一个措手不及”
“一条啊,那五十万贯钱皇上已经着人送来了,现就在为叔的府中,你们商业协会若是缺钱,可随时过来提取。”三原杨府后院儿,杨伯方拉着柳一条在后院水塘赏景,趁着四下没人的空当,开声向柳一条说道。
“有劳杨叔了”柳一条正儿八经地弯身与杨伯方行了一礼,道:“杨叔这次可算是帮了小侄一个大忙。”
“不过这些钱,还是暂且放在杨叔府上为好,”没有提取钱的话头儿,柳一条敬声道:“若是一条所料不差,这笔定款,要不了多久怕还是要再退还给朝廷。到时还要再劳烦杨叔奔走一趟。”
“其实,为叔一直想不明白,”听到这些哑谜试的答复,杨伯方不禁扭头看了柳一条一眼,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声向柳一条问道:“好端端地,你怎么会想到要将一批马卖给两个主家?你就不怕他们两边有了察觉,会来寻咱们叔侄的晦气吗?”
一货卖两家,还同时收了一笔不小的定钱,不说这两个买家他们都惹不起,就是寻常的小家小户也不能这么去骗啊?再说,能一下捐出两百万贯的柳氏,真的就缺那么几十万贯的定钱吗?
这是在玩火。
杨伯方虽然不怕,也不担心自己一家会因此而受到牵累,但是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向精明能干的柳一条,这一次却要明知故犯地去做一些看似荒唐不已的愚事?
前几日,若不是柳无尘来时说得严重,直接把这件事情给提到了事关柳氏一族存亡的高度,且杨伯方也不知晏天牧场那边的具体状况,这才动身去了长安,经李绩之口将这笔生意给落实了下来。
否则,若是一早就知道柳一条竟有着货卖两家的打算,一下欺瞒大唐与高昌两个国家,杨伯方纵是决定帮忙,也决不会像前些天那般草率,怎么也要事先问出事情的具体缘由方可行事。
“一条非是有意欺瞒杨叔,”柳一条很是诚恳地看着杨伯方,不想让这个一直以来都会无条件地帮助他们柳氏一家的长辈有什么误会,道:“事实上,若不是没有更好的方法,小侄也实是不愿这般兵行险着。”
“贤侄不必觉得有什么愧疚,为叔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见柳一条心有所愧,杨伯方不由大度地轻摆了摆手,道:“事实上,在你开口向为叔讲明其中真相之时,为叔就知你必有苦衷,现在问你,也只是想要知道其中缘由,看看为叔能不能搭得上手,帮衬一些。”
“多谢杨叔”知道杨伯方不是虚言客套,柳一条颇为感动地出声道谢,同时也觉得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虽然之前的欺瞒是出于一片好意,但瞒就瞒了,柳一条没有想到,在还未知具体缘由之前,面对着有可能同时得罪两个国家的凶险,杨伯方就这么简简单单地,选择了相信,选择了谅解,并还想着该如何进一步地出手相助。
游侠,义士,纵是三国时忠义无双的关二爷也不过如此了。
“说说吧,别什么事儿都一个人憋在心里,”抬手轻拍了拍柳一条的肩膀,杨伯方温声说道:“杨叔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所经历的事端却比你要多得多,把事情说出来,说不得杨叔还能给你参谋计较一番。”
知道柳家现在所有的担子全都压在这个年不过双十的青年人身上,杨伯方心生感叹,多少也有些怜惜的意思,想当年他也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知道一个人撑着一个家族有多辛苦,有多艰难,所以杨伯方更能体会到柳一条现在心中的压抑。
“杨叔的好意,一条铭记于心。”体味到杨伯方话语中的浓浓关怀之意,柳一条恭恭敬敬再次向杨伯方行了一礼,面上坚毅如常:“不过,有些事情一条还是想自己去完成,而且小侄相信,一定能做到最好,杨叔不必为小侄但心。”
因为之后要做的事情可能会有些凶险,柳一条不想将其他人,尤其是对他还有他们家人好的人牵扯到里面。
事实上,这一次之所以会有后面的货卖两家,就是有着想要为杨伯方一家脱身的意思,之前之所以会有所欺瞒,就是怕杨伯方在知道真相之后,会拒绝自己的好意。
“你这孩子,可叫为叔怎么说你?”颇有些失落地轻摇了摇头,杨伯方道:“跟你爹一样,从小都是这么倔强。”
“也罢,想怎么做就随你的意吧,”感叹了几句之后,知道再多说也是无用,杨伯方只得退而求其次,道:“不过,日后若是真个遇了什么难过,碰到凭你自己过不去的坎儿,就来跟杨叔说一声,杨叔帮你”
“行了,虚套的话咱们爷俩儿用不着,就别多说了,”见柳一条还想行礼致谢,杨伯方摆手将其打断,道:“还是跟为叔说说方才的事情吧,为什么一定要货卖两家,解解为叔心中的疑惑。”
“是。”感激地看了杨伯方一眼,柳一条直起身形,开声说道:“杨叔也知道,皇上马上就要对高昌用兵,现在大唐与高昌之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势同水火,属敌对阵营。”
“如果晏天牧场在这个时候,将牧场内已经养成的三万匹伊丽战马尽数售于高昌,”扭头看了杨伯方一眼,柳一条道:“若是让皇上知道了,杨叔以为皇上会有什么反应?”
“投敌,叛国,满门抄斩都有可能。”杨伯方面上并没有柳一条想象中后怕不已的神色,仍是面色如常,了然地看他道:“所以贤侄就想到了这种货卖两家之策,旨在替为叔这个名义上的晏天牧场之主脱身?”
“有这个意思。”柳一条欣然点头道:“杨叔肯为小侄顶上晏天牧场之主这顶帽子,小侄就已是感激不尽,又怎能让杨叔再因这个牧场而身陷险境?”
“那你直接将马卖于大唐岂不更好?”杨伯方欣慰地点了点头,仍是有些不解地开声问道:“又何必冒险售于高昌?”
“是候君集率先去了牧场,并留下三十万贯银钱作为定钱。”
“候君集?”杨伯方乍然一愣,想想候君集与柳氏一族之前的那些恩怨,心中多少有些了然。
既然是仇人,又何必再讲什么商道信誉?逮着机会,自然是能黑就黑。
“候君集的性子杨叔当也有所了解。”柳一条接声说道:“贪财,嗜战,而且是出了名的不讲道理,所以小侄断定,他定舍不得拿出三百万贯来购买那三万批伊丽战马,之前的那三十万,多也只是想要让牧场主定心而已。”
“你是说,”杨伯方好似也想到了某种可能,有些不确定地探声向柳一条问道:“候君集他想要,抢?”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没有否认,柳一条轻声分析:“首先,牧场距高昌不远,其次,候君集现在手有强兵,高昌国内有大半兵马都集中在他的手里,他若想要有什么动作,仅凭杨大哥手下的那几千兵丁,根本就挡之不住。”
“率先挑起战事,他就不怕……”话说到一半,杨伯方就自己停了下来,反正两国迟早必有一战,候君集他有什么好怕的?
“这种事情,他做得出来。”柳一条定定地说道:“候君集不可能会看不出皇上的意图,既然战事将起,若是能在战起之前就抢来三万健壮战马,小侄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他不去。”
“贤侄既然提前有所预料,那你为何不将此事上报于朝廷?或是直接跟你杨大哥知会一声也无不可啊?”杨伯方道:“最起码也可以让他们有所准备,让候君集的抢马计划付之东流啊?”
不理解,不明白,明明都已经料敌于先,为什么柳一条会由之任之,不去想尽办法破坏、阻挠?
“因为,”柳一条沉声说道:“因为,我想让候君集死得更惨一点儿。”
这是什么逻辑?
白送人三万健马,让候君集那厮平白得了这么大的便宜,只会让他的军队日趋壮大,又怎么会让他死得更惨一点儿呢?
“栽赃嫁祸,激化皇上对候君集的仇视,然后再借大唐举国之力一举灭掉候君集?”想起这次一马卖两家的事由,杨伯方忽然一了醒悟,再看向柳一条的眼神都有些变了:“这就是你一定要将战马再卖于大唐的另外一个目的?”
一批战马两次出售,等候君集带兵将这批战马抢走之后,很容易就会造成一种候君集抢夺朝廷军马的假像,更容易激起大唐皇帝和大唐将士对候君集的仇视甚至于憎恨,这样一来,候君集日后哪还能再得一丝好儿去?
“还有”一通则百通,瞧明白了柳一条卖马的意图,杨伯方不由再次大声向柳一条问道:“前几**所捐出的那两百万贯银钱及三十万担米粮,是不是也为此事?”
捐钱捐粮,催化大唐出兵进程,力求能够早些致候君集于死地。
太可怕了,心有余悸地将目光落在柳一条的身上,杨伯方第一次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这个大侄子的狠厉阴险之处,像是这样的连环计策,你说他这小脑袋瓜儿是怎么想出来的?
同时,他也开始为候君集还有其他一些曾得罪过柳一条的人感到悲哀,招惹上这样一个处处都在算计他们的狠厉角色,他们的前途,可谓无亮。
。。。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824章 雪灾
 更新时间:2011625 22:56:25 本章字数:6205

第824章雪灾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眨眼间就已经到了腊月中旬。
临近十五的时候,很是意外地,长安城的上空又飘起了一场大雪,指甲大小的雪片儿扬扬洒洒地在长安城飘洒了三天,地面上雪厚过膝,长安内外,有大半家户都闭门不出,窝在家里蜷在榻上,避雪躲寒,期望着这寒冷的冬日能够早些过去。
长安,还有附近所有稍大一些的县市,酒楼、客栈,及其他一些商户,因为少有顾客临门,大半都已关门歇业,只有米粮、肉店和衣店、煤店诸如此类日常所必需的店铺还在坚持营业,甚至还因为这场大雪而额外赚取了不少的银钱。
雪封前门,再加上年关临近,所有冒着风雪出来置办衣物和吃食的家户,一买就是数十日的口粮用度,完全是按着置办年货的标准,所以,很多粮店衣店在生意大好的同时,货源方面也不免有些捉襟见肘。
雪大路滑,货运艰难,原本一个上午的行程,现在便是耗上一天也不定能够走完,这还不算路上会遇到的一些打滑和翻车之类的意外状况。
这样的天气状况,对很多商业协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甚至于致命的打击。没人光顾的店面歇业关门,有人光顾的店面货源紧缺,三天里只有一天能正常营业。
相较之下,所有商业协会之中,也就只有柳氏商业协会的日子相对好过一点。半个月的强势宣传正好过去,赚得盆满钵满不说,也因在促销中的教训而养成了平时足备货源的习惯,柳氏辖下的所有店面,几乎都储备着三到五天的货量,所以在大雪的这三天里,他们并没有货源不足的烦恼,反而又借着这次降雪再次赚了不少银钱。
柳一条并没有因为赚了这么些银钱而感到多少高兴,现在的他正在为这场大雪所带来的影响发愁。
大量的积雪,压坏了村里许多土坏草房不说,也阻挡了柳冰从高昌那边运来白叠子的道路。
虽然说第一批的一千万斤已经在雪前送至,暂时缓解了棉坊原料不足的压力,但是柳冰这次在高昌,可不止只收了一千万斤,他的后面还有第二个一千万斤,第三个甚至是第四个,而且很有可能这第二批第三批已经都在回来的路上。
现在厚雪阻路,行路不便,而且也不知这场大雪到底波及到几个县郡,若是通向西北的道路有一半儿都被大雪覆盖,那商队在年前怕是都别想再回到三原了。
原本,棉花并不是什么鲜果类的东西,放上个一年半载的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碰上这种大雪的天气,等上个一月半月也就是了,根本无须担忧。
但是现在呢,眼见着大唐高昌两国刀兵将起,这些商队若是都被堵在外面,怕是会凶多吉少,由不得柳一条不担心挂念。
“少爷,你说这鬼天气,它怎么说下就下了呢?”陪着他们家少爷在庄园里转悠,看着路边堆起的高高雪层,柳成很是晦气地轻声叹道:“要是没有这场雪,咱们的酒店不歇业,借着之前促销的势头儿,每天怎么也得有万贯银钱的进项,一万贯啊……”
柳成掰着手指一脸惋惜,一万贯,虽然比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