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奥巴马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称得上趾高气昂。随后的调查显示,因为奥巴马输掉了一场初选,而希拉里乘胜追击、抬高气势,追回了缘由的优势。
这是一次重创,是奥巴马历经宣战以来最大的意外之一。很多人认为奥巴马很难从中恢复,但奥巴马早已经不再是初生牛犊,他现在是一位实力稳定的种子选手。之前在艾奥瓦的胜利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紧接着,他计划上全国的早间新闻节目,以此封住媒体的口,说他失败后不敢露面之类的负面新闻。奥巴马开始深刻反思这次失败的原因,以几千票之差落选,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意。希拉里一开始的支持者就很多,加上她在采访中所流露出的动情一幕,让那些已经投奔了奥巴马的选民都对她产生了好感,这一招是她制胜的关键。而奥巴马则因为艾奥瓦的胜利有一点飘飘然,或者说,他还未习惯从默默无闻到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总之,他大意了。大意使他输掉了一部分无党派人士。数据显示,有相当数量的无党派人士都转向了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而在这之前,奥巴马一直信心满满的以为他们会投票给他。但是,也有很多无党派候选人对奥巴马的志愿者们说:“你们的候选人肯定会赢。我想麦凯恩是最好的共和党人选,选他会给我们一个好的选择。不过别担心,我会在11月投票给奥巴马。”
因为大意,奥巴马还低估了希拉里对他的那次不够光彩的攻击。如果把她的攻击公布于世,那么希拉里的声誉一定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奥巴马则会因此获益。但奥巴马对自身地位太过自信,没有把希拉里的攻击谨慎对待,因此便丧失了机会。最后,奥巴马有一点风头太过的嫌疑。媒体当时大肆报道奥巴马正在席卷千军,而希拉里垂死挣扎。新罕布什尔州偏爱弱势一方,所以奥巴马得不着优势。选民们觉得,如果奥巴马真的有希望,那么就不该让他轻轻松松拿下一场竞选,而是要接受一些挑战。关于这个观点,奥巴马也表示乐意接受。“如果我赢了新罕布什尔州,我就掌握了主动权。但是我会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星,尽管灿烂炙热,但终将陨落。现在至少大家能够看到我是怎么面对逆境的,无论能不能复原。”奥巴马是对的,新罕布什尔州的人不希望奥巴马走得太顺。“可能也确实不应该。”奥巴马自己也如是说。
说到底,尽管丢了新罕布什尔州,但奥巴马始终一副乐观大度的样子。
虽然这么想有一点自欺欺人的嫌疑,但奥巴马至少给了自己一次继续拼搏的机会。“超级星期二”迫在眉睫。还有不到四个星期,22个州就要开始投票。在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这些较遭投票的州,投票工作已经紧锣密鼓的筹备了。奥巴马目前还是落后的状态,内部数据显示他还有可能丢掉接下来的内华达之战。奥巴马必须要顶住希拉里的疯狂进攻,因为接下来的几周,可以说关于奥巴马的生死存亡。
在波士顿和纽约等地的筹款活动做得很顺利,没人责备奥巴马为什么搞砸了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但一旦有人动摇,奥巴马一定会亲自上前极力安抚。“事情没那么容易,变革从来不易,未来我们还会遭遇更多像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挫折。但是如果你们真心寄望于这场选战,不是寄望于我,而是寄望于我们正在共同努力改变的存在于华盛顿和我们之中的那些东西,那么恰恰在受挫之后我们最需要你们。我依然镀锌我们能够赢得这场竞选。但是需要你们别泄气,鼓足斗志,与我们一同坚持下去。”
奥巴马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过过普通人的生活了,选战就像一口高压锅,只有把顶掀了,压力才能得到释放。最好埋头不停工作,不要给自己留出哪怕一分钟时间来顾影自怜,这就是在这场战争中活下去的不二法则。
下一场战役将在内华达州打响,时间是1月19日星期六。奥巴马依然落后,这和他之前对内华达州的不够重视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希拉里卷土重来,内华达州的地位便变得不一样。他必须要竭尽全力的赢下内华达州,才有机会逆转当前局面。
而最后的结果是,希拉里赢得了总计投票,而奥巴马在代表上小胜。结果公布的当晚,美联社全国头条新闻里报道说:“希拉里、奥巴马分享了内华达。”希拉里看到这样的标题一定会很不高兴,而这却让奥巴马很满足了。虽然他并没有改变希拉里连赢两城的事实。
接下来是南卡罗来纳州,时间是1月26日。这时的奥巴马只靠赢是不够的了,还需要大捷,才能够激起足够的前进动力,才能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超级星期二。而中等程度的胜利不足以完成这个目标,看来,奥巴马得祈祷一些好运了。
(本章完)
第46章 真相小分队
在没有正式进军南卡罗来纳州之前,有关希拉里阵营就是否打南卡罗来纳州这一战的讨论,外界已经在大做文章了。奥巴马团队担心,为了长远利益,希拉里有可能放弃南卡罗来纳州。一旦她完全放弃,那么就算别人赢得胜利也是毫无意义的。另一方面,她也为自己赢得了率先在2月5日的初选州展开宣传造势活动。
但是希拉里接受克林顿的建议,最终决定要全力以赴南卡罗来纳州。并且,在南卡罗来纳州的造势活动中,克林顿也正式上场了。他和希拉里都花了大量时间在南卡罗来纳州。希拉里这一次可谓加足火力,甚至夸张到根据对一个访谈的歪曲解读,断言奥巴马认为里根的想法比民主党好。克林顿也在一旁帮腔,而他的言论比希拉里的更能受到关注,更容易引导舆论走向。但是这一次,奥巴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以柔克刚”之术,尝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为此,奥巴马特比命人组建了“真相小分队”,由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铁杆粉丝组成,他们专门注意希拉里或者克林顿或者他们阵营里的人,有没有说出什么有攻击嫌疑的话,如果有,他们坚决不放过,召开记者会、打电话,并且在网上贴出对他们攻击和伎俩的批评,阐明事实真相。
这一次奥巴马吸取了上一次输掉新罕布什尔州的教训,把希拉里的攻击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不想两次都栽在同一个地方。
离初选还有五天的时候,在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比奇的一场辩论上,奥巴马和希拉里终于撕破脸皮,展开了长达七分钟的对攻战。两位候选人这一次毫不客气,竞相攻击对方在卖美国工人,看得所有人目瞪口呆。
奥巴马终于有勇气敢和希拉里这样的强大对手针锋相对,给他的支持者们打了一剂强心剂。虽然当时,希拉里赢得把握已经非常大了,如果她赢得了这一仗,民主党候选人就非她莫属了。
与此同时,爱德华兹的步伐也紧随其后。对外,爱德华兹一直强硬宣称在南卡罗来纳州起死回生。但私底下,形势很快明朗化,他已经回天乏力了。后来,普洛夫接到爱德华兹团队一位高级顾问的电话:“听着,除非有什么变化,否则希拉里将要赢得这场选战。你们可能赢不了南卡罗来纳州。能让这场选战格局突变的只有爱德华兹结束竞选。两者相权,爱德华兹会倒向奥巴马。他们应该宣布联手共同作战。爱德华兹可以给奥巴马做担保。两人是天作之合。况且也只有这种大动作才能阻挡希拉里的前进步伐。你们需要给这场竞选来点猛药,而这可能就是你们需要的。”
普洛夫听到以后,没有擅自做决定,此事事关重大,他需得先和奥巴马商量好后才能给予答复。这位高级顾问虽然同意了,但没忘耍哥花招:“要说清楚的是,我们也会跟希拉里的人协商。那儿虽部是爱德华兹心之所属,但是他要最大地利用这个机会。希望看一看你们各自的想法。”
奥巴马听到这个建议后一口回绝了。做这种政治交易也许会赢,但赢了之后,他将会受到爱德华兹的限制。爱德华兹是在暗示奥巴马,他帮助他赢得选战,但是副总统的位子要留给他。这显然不符合奥巴马光明磊落的行事风格,于是奥巴马一口回绝了。
但是奥巴马的团队坚持让他和爱德华兹私下里谈谈,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扭转局面的机会。如果得到爱德华兹的支持,那么他们也得到了一份重量级别的砝码。那次“私下里谈话”,奥巴马并没有给予爱德华兹明确的承诺,他只是再三强调他的支持对于他来说有多重要。没过多久,奥巴马的人再次联系上爱德华兹的时候,对方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变化。爱德华兹的人透出口风,称希拉里更有和他“合作的意向”,言外之意,即希拉里提供了具体的承诺。但具体承诺了什么,人们不得而知。这是一个重大决定,没人敢在现在就保证什么。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当爱德华兹使出了这最后一招“杀手锏”,他的故事也落幕了,几天后他正式从选战舞台上退出了。
出人意料的是,爱德华兹最终选择支持奥巴马,也许他也对希拉里强势的厚黑能力感到缺乏安全感,而奥巴马显然比希拉里更“厚道”,总之,他给了奥巴马最重要的政治支持。这样一来,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对峙局势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奥巴马的团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加大了组织力度,专注于从基层入手建立组织,和在艾奥瓦所采取的措施是类似的:扩大选民人数,鼓动白人青年、无党派人士、新注册的非裔选民。奥巴马在南卡罗来纳州招来了成千上万个当地家庭聚会,基层站已就此打响了。
就在奥巴马拼命稳固草根阶层的力量时,希拉里这边又遇到了一件棘手事。民调快结束之前,有媒体采访克林顿对于“两个克林顿打败了一个奥巴马”这种说法怎么看。克林顿的回答在随后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动,他笑着回答到:“那也是诱饵。杰西·杰克逊曾在1984年和1988年两次赢得南卡罗来纳州。”很多人都认为这话是在暗示假使奥巴马在囝卡罗来纳州赢了,也是靠大量黑人的支持来赢得胜利的,言外之意,奥巴马的实力还是不行,要打折扣。
克林顿的誓言在全国各地的选民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应。人们觉得身为前总统,克林顿说出这种含沙射影的话实在有失身份。这次失言,让希拉里损失惨重。当天,前线数据投票显示,为奥巴马投票的人数飙高。这是一个好兆头。
民调结束时,果然不出所料,奥巴马最终以令人咋舌的领先优势赢下了南卡罗来纳州。并且,奥巴马推翻了克林顿的暗示:他赢得了四分之一的白人票数。反观希拉里,尽管她最初攻势凌厉,但最终阵营遭受重创。就这样,奥巴马低调谨慎的再次赢得了一场胜利,甚至在大家为胜利狂欢的时候,奥巴马还是那样不动声色:“我为我的同事们高兴。他们拒绝了所有别人的剧本,一心写出了自己的故事。”
“又赢一场的感觉真好,”他说,“而且赢得对路。”
南卡罗来纳州的胜利让人松一口气,如果这场战役输了,或者仅仅是小胜,那么接下来的路都将十分难走。但是这是一场大捷,过程有惊无险。这场胜利坚定了奥巴马的信念,他已经完全确信,规则是可以重新改写的,而他,将是改写规则的人。
前路已然充满光明,只要奥巴马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翻阅眼前那座令人生畏的大山:超级星期二。
(本章完)
第47章 超级星期二
多变幻,稍一不留心,就会有乐极生悲的事情发生。“超级星期二”是一九八四年美国总统大选,两党举行参选人提名初选时,首次出现的专有名词。因为有许多州同时在二月或三月的某个星期二举行初选,这一天的选举结果往往就决定候选人人选,因此被称为“超级星期二”。
过去曾有参选人初选展开后,一路踉踉跄跄,不被看好,但却靠“超级星期二”异军突起,败部复活的例子。一九九二年,克林顿在前几州初选时多败北,结果他靠三月十日的“超级星期二”,囊括南部大部份州的选票,赢得民主党提名。
至于为什么选星期二举行超级初选,而不选一个星期的其他任何一天?此间选情专家也说不出理由。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方便参选人利用星期二之前的大周末,到各州造势拉票。
2008年的“超级星期二”不仅比以往更早,且全美24个州和美属萨摩亚群岛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将分别举行预选,如此之大的规模也极为罕见。
根据美国竞选机制,各参选者能否成为总统候选人,最终将取决于党派提名大会上支持他们的代表的多少。因此,这场预选与其说是对各州选民的争夺,不如说是对代表数量的争夺。
在民主党方面,参选者可根据在预选中的选民支持率分得相应代表数额。竞选人为确保赢得民主党全国大会提名,需要拿到2025个代表名额,而此次“超级星期二”将决出1681个代表名额。鉴于希拉里和奥巴马的选情胶着,无论谁在“超级星期二”略胜一筹,他们仍需在剩下20多个州寸土必争。
在共和党方面,有的州像民主党一样按参选者的支持率来分配代表数额,有的则是执行“胜者全得”的规定。竞选人想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赢得总统候选人提名,需确保1191个代表名额,而此次“超级星期二”将产生1023个代表名额,接近这一底线的90%,堪称全国大会的预演。“超级星期二”之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可能已没有悬念,只待全国大会表决通过。
随着美国史上最多州同时举行初选的“超级星期二”党内总统提名选战进入倒数计时,两党参选人4日分秒必争,疯狂冲票。根据民调,民主党希拉里与奥巴马胜负难料,共和党的麦凯肯则笃定获得胜利。
民主党有二十二州、共和党有二十一州将在5日举行总统提名党内初选,其中十九州是两党同时登场,总计有二十四州举行初选。
奥巴马只有10天的准备时间,超级星期二之后,二月还有11场仗要打。奥巴马对此颇有信心,1月28日,参议员特德·肯尼迪决定支持奥巴马。在这之前,他是奥巴马和希拉里都极力争取的支持者。在凯德决定支持奥巴马的前一天,卡罗琳·肯尼迪在《纽约时报》社论专栏版发表了一篇文章,也表示了她对奥巴马的支持。这篇文章后来成了头条新闻。她在文章中写道:“还从来没有这样一位总统能够激励我,就像人们告诉我说我父亲曾经激励他们一样。但第一次,我相信自己找到了这么一个人,他能够成为这样一位总统。而且不仅是对我而言,也是对新一代的美国人而言。”
卡罗琳·肯尼迪从来没有这么积极的为家族以外的候选人主选过,因此她的表态很有分量。而且她还曾是希拉里大本营里的人,这一点对人们也不无影响。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女儿,也是他唯一健在的孩子,不仅选择支持奥巴马,还将奥巴马与肯尼迪王朝的遗产和精神联系了起来。她本人亲自起草了这份声明,因此它没有被任何选战话题玷污。这种场景在这次选战中并不多见,因此哪怕万一奥巴马输掉竞选,但是这件事也是极为有意义的。卡罗琳的事例说明,人们发自肺腑、出于内心地表达他们为什么支持奥巴马,这种表达通常也最为有效,无论是来自草根志愿者还是像卡罗琳这样的大人物。
因为有了卡洛琳这份重要的声明在先,所以她的叔叔,参议员特德·肯尼迪经慎重考虑之后,也决定支持奥巴马:“曾经,也有一位年轻的候选人参与总统竞选,敦促美国人民跨越新边疆。他遭遇到在党内广受尊敬的前任民主党总统的公开批评。哈里·杜鲁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