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奥巴马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清洁问题、南部地区的教育和公共学校的问题、他还建立一个问题儿童互助网,帮助许多家庭进行青少年心理辅导,对这些儿童进行有效的指导个帮助。
当然,失败和挫折总是难免的。但是此时的奥巴马整享受着心智被磨砺的状态。在失意中思索,在突破中强大。别人眼里的他,已经将社区工作做到了极致。普通人只是提出问题,但是奥巴马却总是能比别人多走一步,就是解决问题。并且在所有的解决方案里,奥巴马总是致力于寻求最佳的方案。他经常对同事们说这样的话:“做事就要做对……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把整个社区融入进去,而不是游离在社区之外。要把人们都组织在一起,如果你排斥他人,就只会削弱自己。如果你瞒着社区的民众,不和他们沟通,擅自做决定,那么问题永远得不到有效解决。
奥巴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觉悟,完全是在失败的共同经历中得出来的。奥巴马也犯过许多沟通上的错误,有时候当他召集大家开会时,常常没有一个人出现。有时候会有不服从奥巴马安排的牧师挑出来抗议。还有的时候,奥巴马尽力让民众相信官员是可信的,但是等官员出场时,民众却又避而不见。类似这些矛盾,在他的工作过程中数不胜数。奥巴马就在这种逆境里将自己的人生信仰越筑越高,那就是为民众们服务。
但是正如马蒂所建议的,奥巴马事业上的进展并不能代替生活的全部。当他在芝加哥发展得还不错的时候,他又接到他在非洲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的电话。这次他们是真的要相见了。
去机场接奥玛的时候,奥巴马迟到了。当他在人群中慌乱的穿梭,最终看到一张非洲女人的脸庞时,他的内心是欢喜的。奥玛优雅从容,长着黑色有型的圆脸,微笑的时候,就像一朵绽放的木雕玫瑰。姐弟两个人在汹涌的人流中用力拥抱,奥巴马甚至把她抱了起来。多年来心灵上的迷茫空洞,在那一刻得到热烈的安慰。奥巴马向奥玛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在芝加哥和纽约的生活,以及他的组织工作、他的母亲、外祖父母以及他同母异父的妹妹玛雅。奥玛也向他描述自己的生活。两人一见如故。
不可避免的,他们谈到了他们的父亲,老奥巴马。“老爷子”是奥玛对老奥巴马的昵称,她始终觉得老爷子和奥巴马有着太多相似之处。奥巴马笑了,带着奥玛四处游览,包括他的办公室。奥玛感觉到了人们对奥巴马的喜欢,但是她不是十分赞同奥巴马参与政治。她说那会让她害怕。但也仅仅是个人感觉,此时的奥巴马对政治流露出的热爱,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止。哪怕不被人理解。
晚餐闲聊时,奥巴马向奥玛提到了自己的一段感情经历。这是极少见的,也许是因为奥玛的姐姐身份,让奥巴马比较容易坦露心扉。
那是一个白人女人,有着美丽的容貌,温柔的性情。他们约会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两个人的独处让奥巴马领悟到了如何沉入私人世界里。只有两个人,私密而温暖。有一个周末,她邀请奥巴马到她家做客。她的父母为人都很友善。他们一行人在秋天的湖面上划船,谈论着各自的家族故事。这位女孩的祖父是位小有影响力的人,他的藏书室里贴满了他和总统、外交官、企业家这些名人的合影。当奥巴马站在那间藏书室里,看着墙上的照片时,突然被自卑狠狠击中。他觉得,如果他们继续交往下去,那么他一定会过上那白人女孩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预感,更像是一种趋势。但是这样一来,奥巴马无可避免的会成为她和她家族中的一个局外人。这让当时一直在努力寻找自我的奥巴马无法忍受。于是他渐渐疏远了那个女孩。最终决裂,源于一场话剧。那是一个黑人著作的话剧,剧情和黑人有关,观众自然也是黑人居多。那个白人女孩看完表演后,问奥巴马,为什么黑人会那么愤怒。这个问题让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她告诉奥巴马,自己无法理解和融入黑人的世界里,虽然她想,但是她做不到。
就这样,这段缘分终究因为种族的问题而断掉了。只是一段小插曲,后来再没被谁提起。姐弟俩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还是老爷子。奥玛也并不真正了解他们的父亲,也许老奥巴马一生都未曾被谁理解过。奥玛向奥巴马讲述了她的兄弟罗伊,也就是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哥哥。她还讲述了老奥巴马和他第二个美国妻子,以及他和露丝两个儿子的故事。但是他向奥玛提及最多的,还是与他同名的小儿子。他总喜欢把奥巴马的照片拿给人看,逢人就夸耀奥巴马在学校里多么的优秀。奥巴马的母亲安既往肯尼亚的信也让老奥巴马感到无比欣慰,并向人炫耀安对他一如既往的好。他说,你看看,至少还有人真正的在乎我。
奥玛在向奥巴马讲述这些的时候,一直温柔的注视着老奥巴马的照片。讲到某处的时候,她突然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剧烈的抽泣了起来。奥巴马也感到眩晕,许多和父亲有关的故事迎面扑来,让他无所适从。父亲是一直让他爱恨交织的形象,他一边抵制一边信任着这个形象。尽管这个形象是模糊的。他生病、脆弱的样子奥巴马都没见过。直到奥玛像他如此详细的讲述父亲的故事,父亲的那层神秘面纱才被揭开。对于他来说,父亲不再是个谜团了。当他了解到这件事的时候,心中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被轻轻卸下了。
十天后,奥玛订好了回德国的机票。她在那里念大学。临走前,她叮嘱奥巴马别忘了回家看看。她说:“祖父、祖母都在那里,那里是最美的地方。在德国时,有时候想家,我会闭上眼回忆家乡的样子:坐在院子里,被祖父栽种的大树包围着。奶牛在人们后面嗖嗖的摆动着它的尾巴。芒果树下,是老爷子长眠的地方……
回家……
奥巴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里,也许他真的该为自己准备一次寻根之旅了。
(本章完)
第16章 肯尼亚之行
这是在芝加哥社区工作的第三年,工作上经历的事情已经让奥巴马轻车熟路。他培养了一个从芝加哥郊区聘用来的助手约翰尼。约翰尼很能干,自从他接手奥巴马的部分工作,奥巴马的工作量明显减轻。时间变得充裕了,奥巴马那颗不安分的心也躁动起来。1988年,他决定离开芝加哥,到哈佛大学法学院读书。他觉得在法学院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亦会帮助他真正的改变。
奥巴马要学习的内容确实不少:利率、企业合并、立法程序;企业和银行合作的方式;房地产行业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他要学习在所有错综复杂的细节中力量的流通。奥巴马需要借由知识的力量,让他更好的为社区服务。
这个决定,除了约翰尼,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出乎他意料的是,约翰尼大力支持他的选择。奥巴马的能力已经被众人所目睹,因此他也拥有更多的机会。约翰尼尤其强调,他和其他所有社区阻止者都希望能够看到奥巴马有更大的成就,这会是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一件事。约翰尼的支持让奥巴马非常感激,于是没费什么力气就做好了决定。但是在他动身前往哈佛之前,他决定好好的休息一阵子。这个时候,奥玛已经从德国回到家乡内罗毕。所以,对于奥巴马来说,这个时间,是去非洲进行一次寻根之旅最好的时机了。
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奥巴马登上了去往内罗毕的飞机。对他而言,这次家乡之行意义重大,冥冥之中,寻根的时候到了。
在此之前,奥巴马在欧洲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在这三周内,他去了很多以前早已耳闻却一直没有去过的地方,然后发现自己来到这里是个错误。在欧洲逗留的整段时间,他都有这样的感觉:对陌生人感到烦躁、提防、踟蹰,并不是欧洲不美丽,只是欧洲不属于奥巴马。他一路走来,仿佛是活在别人的浪漫故事里的人。当他把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搁置下来时,才发现内心有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个空洞让他迫切的想去往非洲。这个想法让她有些许的放松和解脱,同时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紧张。
肯亚塔国际机场几乎是空荡荡的。下了飞机之后,奥巴马在机场等奥玛来接他。一个拿着木棒的保安人员走过来,奥巴马以为他是来责备他吸烟的,但对方只是笑着向他要了一支烟。随后两人便闲聊了起来。奥巴马的行李本日误送到别处了,和奥巴马闲聊的保安叫他稍等,随后叫来了一位漂亮的机场工作人员。那是个醒目的美丽女人,她客气的向奥巴马表示歉意,并要求他填好一张表格。当奥巴马写下自己名字时,那个美丽的机场工作人员问到:“你不会和奥巴马博士有什么关系吧?”奥巴马笑笑:“我是他的儿子。”原来,老奥巴马生前曾是他们家的以为亲密友人。两个人随即畅谈了起来。
奥巴马意识到,自己的名字被这位名叫奥莫诺的小姐认可,是件很奇妙的事情。以前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夏威夷没有,在印尼没有,在洛杉矶没有,在纽约和芝加哥都没有。这是生平第一次,奥巴马感到了舒适。
这时候,奥玛出现了。同行的还有他们的姑姑泽图尼。奥玛开着她那辆从国外运来的大众甲壳虫时,车子突然抛锚了,路上抛锚了一次,但最后依然慢吞吞的上了路。路上尽是远古而原始的景色,人们在乡间劳作的情景让奥巴马觉得莫名的熟悉。转天,他在奥玛的陪同下去了集市。一个做项链的老妇人看着奥巴马,对奥玛说,他很像一个美国人。奥巴马拍拍胸脯:“告诉她,我是卢奥人。”这种感觉安逸舒适极了,让奥巴马深深留恋。
那个晚上,奥玛带着他开车前往卡瑞亚科。那是一座随意建造的公寓大楼,周边都是泥土地。在黑暗的楼梯里沉默的走了一段,奥玛推开了一扇微开着的门。一个褐色脸庞的女人欢快的迎接了奥巴马。在她身后大约有15个人,所有人都在朝着奥巴马笑着招手。这个褐色脸庞的女人就是奥巴马的简婶婶,就是她打来电话通知奥巴马他父亲的死讯。接着,在她的指引下,奥巴马一一同在场的每个人打招呼。每个人都热情亲切的迎接了奥巴马,没有尴尬和冷场。在所有亲戚里,奥巴马注意到墙角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一直沉默不语,警惕的望着奥巴马。那是奥巴马的弟弟,伯纳德。奥巴马走过去,同他握手,问他过得怎么样。“我想,很好。”他轻声的回答让所有人都笑了。
最初的兴奋在晚餐后就消失了。人们纷纷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轨迹。奥巴马得以坐下来静静的观察他父亲曾经生活过的环境:破旧的家具、褪色的照片、陈旧的挂历。这里非常像奥尔特格尔德花园小区,没有男人,只有嘈杂的生活。这个感觉很好的解释了奥巴马为什么那么致力于整顿奥尔特格尔德花园小区,也许在他的潜意识里,整顿奥尔特格尔德花园小区,就是在靠近他的家乡他的亲人。
那晚告辞前,简婶婶把奥巴马拉到一边,低声嘱咐他,一定要去看看他的姑姑莎拉。她非常相见奥巴马。为什么她没有来参加这次家庭聚会呢?这让奥巴马很疑惑。后来,在车上,奥玛才和他解释,这个姑姑是个怀疑遗嘱的人。她怀疑奥玛、罗伊等人都不是老奥巴马的亲生孩子。她一直过得很清苦,因为老奥巴马,丧失了很多机会。现在老奥巴马去世了,她便把这种怨气转嫁到身边的亲人身上。
有关老奥巴马的财产,其实并不是很多。只是一笔微薄的政府养老金,一块不值钱的土地。但是亲人并不明白这些真相,他们以为可以通过老奥巴马的财产改变现有的生活。那其实是不可能的。而伯纳德也从大人们身上学到了这种态度。他非常聪明,却在这种等待里无所事事,让人堪忧。奥巴马提议,他也许能为伯纳德做点什么。
奥玛也正有此意。她是家里唯一一个脱离了贫苦生活,念过大学有正式工作的人。因此总是要承担家族里的人的众望。但她只是一个人,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奥巴马的回归让她找到一点依靠。奥玛曾经怀有天真美好的梦想,在祖父的土地上盖一栋大房子,所有的家人都住进去,带着自己的家人。但是这显然是她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奥巴马同样也达不到。但是在奥玛的身上,他多少看到了一点自己的影子,那个孤独的自己。
奥巴马决定走近伯纳德,和他好好聊一聊。
某天上午,他们约好了一起去打篮球。篮球也是奥巴马曾经热衷的运动,他曾收到父亲寄给他的篮球,并从中找到了激情和珍贵的人生道理。奥巴马远远的审视着十七岁的伯纳德,他亲切而不狡猾,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单纯。这不是奥巴马希望的,他觉得伯纳德已经十七岁了,应该具备一点成年人该有的独立和强硬性格。比如,他们一起谈话时,应该是男人同男人,而不是男人同男孩。
伯纳德像每一个非洲男孩一样,对美国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在他的印象里,美国是发达的国度,每个人都有汽车和电话。他希望自己能去美国找份工作,或组可以在事业上帮助奥巴马。但奥巴马告诉他,实际上,在美国,很多人都过得很艰难,尤其是黑人。但是他没有告诉伯纳德的是,美国球场上那些此起彼伏的枪声,楼梯间里叫卖毒品的家伙。他无法对一个憧憬美国的年轻人说出这些。他只是试着劝告伯纳德要建立该有的责任感,对他的家庭,对自己承担责任。他建议伯纳德学点什么,他和奥玛可以赞助他学费。“但是,我们不能为你过你的生活,你必须付出努力。你理解吗?”
奥巴马的这些话,对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来说,其实是非常空洞的。并且奥巴马本人也得承认,他是在用自己的规则去约束一个不求上进的少年。奥巴马带给他的温情很少,更多的是责备和指引,更像一个上司对待下属,长辈对待晚辈,唯独不像哥哥对待弟弟。虽然他正在学习接受和了解肯尼亚的一切,但是真正的融入这个家庭里,在短暂的时间里培育出亲密的情感,这一点,奥巴马做得并不好。
作为家乡之行的一部分,奥巴马和奥玛、姑姑、罗伊、伯纳德等人一起做火车回到了阿莱沟村。那里有老奥巴马提及过的老家“四方宅院”。阿莱沟里还住着奶奶,也就是祖父的第三个妻子。奥巴马叫她奶奶,并从她那里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奥巴马喜欢和奶奶在一起的这种简单的快乐,喜欢他在这里看到和接触到的每一件事物。他感觉到了生命的完整,生命在这里变得沉甸甸的,不再是虚无和迷茫。因为不熟悉卢奥语,奥巴马和奶奶沟通起来有些障碍,他说等他回到美国之后,一定会抽时间学习下卢奥语。但是奶奶则警告他,一个人永远不会忙到连了解自己家人的时间都没有。就是那个时刻,奥巴马突然明白,这次家乡之旅会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透过这次寻根之旅,奥巴马发觉,他从前的生活并不是井然有序的。奶奶的话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但是,他的生活也没有停滞不前,总是也存在一些进步和跨越。这种复杂的情绪久久徘徊在奥巴马的心里。他忽然有一种预感,这次家乡之旅之后,他将要面对更多艰难的选择。
(本章完)
第17章 哈佛大学
1988年,在游历了欧洲,以及完成了肯尼亚的寻根之旅后,奥巴马的思想已经得到一次蜕变。这时候的他,从心境上又向上跨越了一个层次。他更加成熟了,而前方的路也随之艰难了。像奥巴马这种胸怀大气魄的人,他的成熟之路上,总是不乏荆棘的。
一路辗转,来到波士顿。比起芝加哥求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