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家娘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宜州沉着眼睛仔细打量着婉宁。
    沈氏在姚家的时候,婉宁可不是这个模样,再说这几年每逢过节母亲都会送一份礼物给婉宁,怎么婉宁连身上戴的小荷包都是很旧的。
    他想到提起婉宁的时候,婉如失态的喊声。
    屋子里的大人都能装样子,只有小孩子才会不经意间将真实的情绪暴露出来。
    婉宁在三房过的不好。
    姚宜州从椅子上站起身,“婉宁,跟我去二房住一阵子,过几日我再将你送回来。”
    婉宁记忆里大伯是个宽厚的人,小时候母亲常带着她去二祖母家,二祖母会将庄子上新鲜的水果端到她面前,大伯母还让人买点心给她。
    相比较而言,祖母和祖父从来都是板着脸,总是训诫母亲要好好持家。
    母亲被休的时候,二祖母还找人劝说父亲。
    这些她全都记在心里。
    二祖母病了,她想要去探望二祖母,祖母和寿氏肯定不会答应,在李家遇到秦大夫,她立即想到请秦大夫上门为二祖母诊脉。
    婉宁转头看向老太太,“祖母,我……能和大伯去吗?”
    婉宁这样说,好像她会不同意,老太太点点头,“去吧,不要给二房添乱,你二祖母还病着。”
    “那我们走吧。”姚宜州垂下头温和地看向婉宁。
    **********************************
    明天不出门,早点码字。大家晚安那。

  ☆、第三十二章 来客

怎么就那样放婉宁去二祖母那里。
    姚婉如慌乱地看着屋子里所有人。
    “祖父,祖母,母亲……”姚婉如要哭出来。
    老太爷抬起头看了寿氏一眼,“婉宁去二房,恐怕会多有不便,你也要时常过去打理,毕竟婉宁是我们三房的小姐。”
    寿氏就像是受了惊吓,只能连连点头,现在这种情形只有听老太爷的,寿氏正准备听下文。
    姚老太爷却不欲多说,站起身出了屋,老太太忙让人搀扶着跟过去。
    花厅里剩下寿氏和姚婉如母女俩面面相觑。
    姚婉如盯着脸色难看的寿氏,寿氏从椅子上站起来,却没有站稳直接跌了回去,姚婉如“呀”了一声,急忙上前搀扶寿氏。
    寿氏仿佛一瞬间憔悴了不少,脸上再也看不到往日意气风发的模样。
    “母亲,”姚婉如眼睛又红起来,“你可千万不能病啊,咱们可还要去看二祖母啊。”
    赖妈妈不禁看了一眼姚婉如,这五小姐也太不会说话,这时候不劝着太太,反而提起让太太生气的事,怪不得要栽在七小姐手里。
    ……
    老太爷坐在软榻上,一眼看向老太太,“七丫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面色不虞,“应该是在李家的时候安排的大夫。”
    怎么就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做成这样的事,“老六媳妇每日都做些什么?”老太爷阴沉着脸。
    连个家都管不好,闹出这种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多亏只是个十二岁的丫头,要是换成一个男子还不闹个天翻地覆。
    姚老太爷看向桌子上的药瓶。
    老太太低声道:“那这药我还送不送去?”
    当年他变卖田产送老三去科举,二哥看着不忍心将二房分来祖产也买了一些给老三做盘缠,他怕老三路上生病,就从一个名医那里买了张救命的秘方,不管病大病小都能有些效用,将死之人还可以用来续气,延个几日性命。
    今年就做了这样一瓶,本来想着去二房给二嫂用上,二房宜州来求一回,他也不能让宜州空手而归,不过……姚老太爷微微翘起眼角,既然宜州求的是婉宁,他这药不给也罢。
    二嫂病入膏肓,七丫头早晚要回来,一切还是要回到他手里。
    老太爷眼睛微闪,义正言辞,“七丫头跟着宜州去了二房,我们就在家里听听消息再说,我就是怕没有教养好七丫头,让七丫头惹出祸事来。”
    万一惹出事,婉宁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
    沈家,沈四太太急的团团转,“婉宁怎么敢请大夫给姚家二房老太太,给长辈治病那不是小事,万一没有治好,姚家指不定要给婉宁安个什么罪名。”
    沈敬元将手里的账本放下,神情也有些复杂,半晌叹口气,“二房老太太对辰娘不错,婉宁来到族里又让人多有照应,要不是不能插手三房的事,婉宁也不会落得这样的地步,婉宁也是想报这份恩情……”
    “报恩是报恩,婉宁现在处境不好,自身难保,”沈四太太紧张地攥着帕子,“眼见这才好一点,要是姚家真的要置办婉宁,我们又有什么法子?”
    “将来还是想个办法让婉宁搬出姚家。”
    沈四太太本来是负气,忽然觉得这个法子很好。
    对了,让婉宁搬出姚家。
    沈四太太眼睛一亮,抬起头来,“老爷,你说这样行不行?”
    “什么?”沈敬元没弄清楚沈四太太的意思。
    “妾身说,让婉宁搬到沈家来住,将来再……”
    不等沈四太太说完,沈敬元已经皱起眉头,“胡说,从姚家出来算什么?逐出家门?将来婉宁的名声还要不要?我能护着她,不能给她说一门好亲事有什么用?万一沈家将来不在我手上,谁又照应她们母女?”
    “还有昆哥,”沈四太太道,“老爷忘了,还有昆哥啊。”
    “昆哥年纪还小,还有那么多年……”沈敬元喃喃地道。
    “等老爷老了,昆哥早就长大了,”沈四太太不在意,“再说名声,姚家会给婉宁个好名声?将来会为她谋划一门亲事?”
    沈敬元站起身,看着窗外被风吹得晃动的树枝,以后的事谁知道?
    “这样的话不要再提,别因此误了婉宁。”
    沈敬元话音刚落,外面的妈妈进来道:“老爷,族里的大爷来了。”
    沈敬元紧张地看了沈四太太一眼。
    沈四太太的心也提起来,难道是扬州出了什么事?
    沈四太太带着下人去张罗茶水,在门口就看到风尘仆仆的沈敬贺。
    “大哥,”沈敬元上前去迎沈敬贺,“怎么也不让人说一声就过来了,家里可都好?”
    “老太太惦念着你,别的都还好,”说着向屋子里看了看,没有旁人就低声道,“老太太看到你捎的信,婉宁的病好了?”
    沈敬元忙点头,“好了。”就要说婉宁的事。
    沈敬贺却一把拉住沈敬元,两个人到椅子上坐下,沈敬贺道:“一会儿我们再说家里的事,你可将盐课凑齐了?这期限眼见就到了,两个月内部起运粮食,就拿不到盐引。”
    沈敬元摇摇头,“还在收粮,今年和往年不一样,盐课突然多了不少,我们家哪里有准备。”
    他最近愁的就是这个,不止是今年运去边疆的粮食不够,很多地方他都觉得捉襟见肘。
    沈敬贺压低声音,“我听说泰州有批粮食,这才赶过来。”
    泰州的粮食在哪里?他怎么没见到?除了姚家想要高价卖给他的粮,他能收到的都是农户那里收来的散粮。
    沈敬元道:“大哥怎么会知道?”
    沈敬贺笑道:“我是认识了泰兴父母官朱大人身边的师爷,听那师爷说泰兴有大户人家屯粮……”
    大户人家……
    泰兴的大户人家,屈指可数。
    姚家就是其中之一。
    沈敬元面色微紧,“是哪家?总不能就是姚家。”
    沈敬贺端起茶来喝,“那倒不知晓,不如明日去拜访那位朱大人,也听听朱大人的口风。”
    跟地方父母官问粮,那朱大人仿佛和姚家关系很好。
    沈敬元有些迟疑,半晌目光重新稳定下来,“大哥是说,要跟官府买粮食?父亲从前可是有规矩,无论到什么时候,一不能强人卖粮,二不能低价掺劣米,三决不碰漕粮。”
    沈敬贺放下茶碗,目光炯炯地看着沈敬元,“你知不知道讨债的已经上门,多少人用条子换盐引,你连试也不试,难不成要看着沈氏一族败落?你来泰兴有些日子,可想到了法子?”
    沈敬元摇摇头,“这两日我准备亲自下去看看,到底能收来多少米。”
    “连着几日下雨,路难走,别出什么差错,”沈敬贺叹了口气,“若不然我陪着你下去看看。”
    沈敬贺说完话,随意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盒子,里面放着几块奇怪的点心,“这是什么?”
    紧接着门口就有人咳嗽了一声,沈敬贺抬起头,看到了笑脸相迎的沈四太太。
    沈四太太上前行了礼才道:“这是从新开的茶楼里买来的点心,大哥尝一尝。”
    ******************************

  ☆、第三十三章 治病还是治丧

沈敬贺拿起一块点心放在嘴里,不禁愕然,这是什么?他真没吃过。
    沈四太太笑道:“新开的茶楼,从行船的人听说我们家,就来拜会,送来一盒点心。”说着看了沈敬贺一眼。
    沈敬元不由地心生感激,若是妻子不说,他就要向大哥撒谎,婉宁说过开茶楼的事除了他们不能让别人知道。
    沈四太太十分理解地露出笑容。
    精致的茶点放在描金的漆盒里让人看着就想尝一尝,沈敬贺摇了摇头,“现在的商贾是越来越会做生意,不止是东边买西边卖,连个茶点也做的这样精细,也不知是哪家来开的茶楼,将来定会生意兴隆。”
    沈四太太高兴地笑了,她就说婉宁的茶楼一定能开起来。
    这样新奇的东西,谁见了不想尝一尝。
    东西好吃,很快就会传开。
    现在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个从山西来的商贾,在泰兴城里开茶楼,买茶叶和茶点。
    沈敬贺还在端详,茶点做成猫爪子样,怎么想的,泰州又来了什么样的商贾,“既然人家来拜会,我们家没还礼过去见见东家?”
    撒个谎就不知道要用多少话去圆谎,沈敬贺不精通此道,只是咳嗽一声,“还没来得及。”
    沈四太太见到丈夫的黑脸,忍不住想笑起来。
    如果不是要瞒着。
    她真想告诉大伯。
    这哪里是什么新商贾,这是婉宁做的,辰娘的小婉宁。
    要不是她亲眼所见,她也想不出婉宁出落成这样。
    沈四太太才想到这里,就有管事进来禀告,“姚家二房的老太太不好了,姚家正准备操办丧事呢。”
    沈四太太不禁“啊”了一声,婉宁才去二房,二房老太太怎么就不好了,这可怎么办啊?
    沈敬元也是一惊,立即站起身,“快准备准备,我们去二房看看老太太。”
    沈四太太应一声就要去安排。
    沈敬贺目光从沈敬元脸上扫过,然后惊奇的开口,“咱们家不是不和姚家二房来往吗?姚家二房向来看不起商贾,当年的事你忘了?被兴冲冲地上门却讨个没趣儿。”
    沈敬元还没说话,沈四太太已经道:“这个节骨眼上,姚家二房该是不会。”
    沈敬贺将视线挪到沈敬元脸上。
    四弟仿佛对弟妹的话颇为赞同。
    哪里不对劲,沈敬贺看向走出门的弟妹。
    这次他过来明显觉得哪里有些不同,姚家、米粮、还有四弟夫妻俩的神情,都有了些变化。
    四弟对米粮上的事少了些急躁,四弟妹脸上有了欢喜的神情,就连一直不来往的姚家二房也顺理成章地走动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
    四弟寄回家的家书只是提了婉宁啊。
    ……
    婉宁坐锦杌上看二祖母。
    旁边是诊完脉的秦伍。
    婉宁还记得二祖父在世时,二祖母脸挂着的笑容,别人家的老太太见到晚辈都是坐在椅子上说话,二祖母却下地忙活着给她们做好吃的。
    大伯没能考上功名,二房的家境也不如祖父母那里,母亲却很羡慕二祖母,她那时候还觉得奇怪,二祖母都生了白发,母亲到底羡慕什么?现在她知道,人不管活到多大只要身边有相伴相依的人,就会觉得幸福。
    二祖父死了之后二祖母家里就不太宴客,一年前大伯母带着二房的弟弟回娘家,坐船遇到了水匪,一船的人都被水匪杀了。
    婉宁听下人说过,水匪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大伯母带了许多金银细软,才动了要打劫的心思,其实大伯母只是带了些土仪,水匪杀了人,将东西翻的到处都是,然后放火烧了船,那个情景想想就可怕。
    二祖母和大伯一起办了大伯母的丧事,协同官府一起抓到了水匪,将所有的事都打理好二祖母就病了,大伯也是闭门不出,整个二房好像一下子被打垮了。
    床上的二祖母很瘦,已经没有了婉宁记忆中的模样。
    看到她微微睁开眼睛,想露出些笑容却只能点点头,“这是婉宁?”
    婉宁点头,“二祖母,我是婉宁。”
    二老太太眼睛里露出赞赏的目光,“好孩子……还请……大夫……来给……二祖母看病……”
    “二祖母可好些了?”婉宁轻声问。
    二老太太点头,“好些了。”眼睛里没有半点情绪,好像这句话跟她无关。
    婉宁看向秦大夫,秦大夫摇摇头。
    姚宜州轻声道:“母亲,您可知道李御史的妻室?在云南生了重病,四处访医,是婉宁将她治好了。”
    二老太太点点头,“婉宁出息了,”说着将视线落在婉宁脸上,“你自己在族里,要照应好自己。”
    二祖母这样不加遮掩,说出了她的处境。
    姚家还没有人和她这样说过话。
    二老太太喘口气,“你们……都不用为我奔波了,生死有命,活了这么大岁数……我也够了……”
    “母亲……”姚宜州不禁眼睛发红,“您听秦大夫和婉宁的,好好吃药,就算不能旧病取根,也能好转。”
    二老太太坚定地摇头,“那些苦的我都吃够了……你媳妇要不是为了给我求药……也不会回娘家……”媳妇和孙儿就这样死了,早知道如此,她就应该早早跟着老太爷去了,这样在路上还有个照应,如今剩下宜州自己,到了九泉之下她不知道怎么向老太爷交代。
    她没照应好这个家,老大媳妇太年轻了,若是活着该多好。
    “母亲别说了,都是水匪做的,关母亲什么事,如今儿子就盼着母亲能康健,我们母子两个相依为命。”
    二老太太闭紧了眼睛不再说话。
    姚宜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求助地看向秦伍,秦伍想了想长出一口气,“我再开张方子给老太太。”然后在姚宜州注视下轻轻摇头。
    姚宜州脸色煞白,忙看向婉宁。
    “婉宁,你还有没有法子?”
    婉宁治好了李大太太的病。
    说不定会有法子将母亲的病也治好,这是他最后一丝希望。
    婉宁在姚宜州注视下摇头,“我不会治二祖母的病。”
    秦伍不禁惊讶,这怎么可能。
    李大太太的病分明就是姚七小姐治好的。
    为什么姚七小姐说她不会治病。
    这是为什么?
    秦伍忍不住想要询问,张开嘴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连姚七小姐自己都说不会治病,难道他还能反驳不成?
    姚七小姐将治心病的法子都教给了他,却在姚大老爷面前这样说。
    姚宜州也惊讶地僵在那里。
    秦伍大夫跟他说婉宁有法子治病,将婉宁请来说不定母亲的病会有转机,他原本还觉得奇怪,婉宁这么大年纪怎么可能比得上秦伍这样有名的大夫,怎么能让秦大夫这样交口称赞,秦大夫将李大太太的病说了,他又让人去打听,才知道这件事都已经传遍了泰兴。
    “婉宁……”姚宜州只喊了婉宁的名字,就难以继续。是他昏了头,将所有希望都放在婉宁身上,婉宁才多大的孩子,就要担着这样的担子,他实在不该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