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家娘子-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儿子那一刻,她都怀疑是不是在做梦,直到将儿子抱在怀里,才有几分相信,她们母子能相聚。她要谢裴家也要谢姚家。
    忠义侯夫人正想着,赵家的长辈被人扶着进了院子,张瑜贞过去相迎,撩开帘子就看到脸色难看的赵家长辈。
    赵家长辈在花厅里坐下,赵家女眷仿佛是有话想说,却碍着花厅里有别人说也没开口。
    管事妈妈快步走到忠义侯夫人身边低声道。“夫人快去看看世子爷吧,世子爷说什么都要出府,谁也拦不住。”
    屋子里的女眷都看出了端倪,一位年纪稍长的夫人站起身告辞,紧接着大家都起身。
    忠义侯夫人无心挽留。起身将大家送出去。
    张氏故意慢下脚步和永安侯太夫人走到一起。
    永安侯太夫人像是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记得三老爷身下有个女儿。”
    永安侯虽然年轻,在勋贵中却有几分的名声,尤其是年纪轻轻就上过战场,将来必定前程无量。
    张瑜贞也有意和裴家攀些交情,不等张氏说话,张瑜贞笑着道:“您说的是八小姐?”
    永安侯太夫人思量片刻,“三老爷家中只有一位小姐?”
    姚八小姐虽然是庶出,却性情柔顺,很听张氏这个嫡母的话。
    张瑜贞颌首,“三老爷身边如今只有这一位小姐。”至于被敢去族里的那个休妇之女,怎么能在永安侯太夫人面前提起。
    永安侯太夫人没有再接话。
    下人安排车马,女眷们刚走出月亮门,就看到一群下人慌张地在院子里跑着。
    叫喊的声音也传来,“世子爷,世子爷。”
    一个小小的身影从内院里跑出来,那孩子满面惊慌,生像是遇到了什么万分可怕的事。
    “世子爷,世子爷。”
    听到下人的叫喊,赵琦跑得更快了些。
    “琦哥。”忠义侯夫人喊一声却没能让赵琦停下脚步。
    忠义侯夫人吓了一跳上前伸出手去拢赵琦,赵琦收势不住恨恨地撞进忠义侯夫人怀里,母子两个差点仰面摔倒,多亏了旁边的下人上前搀扶。
    忠义侯夫人刚想要安慰儿子,怀里的赵琦却尖声喊起来,“放开我,放开我……”
    撕心裂肺的喊声,从一个小小的身体里发出来。
    **********************************
    中秋了求月饼和粉红票啊。

  ☆、第八十六章 哪个七小姐

赵琦的声音那样尖利,仿佛能将人的耳朵刺破。
    忠义侯夫人只觉得儿子整个身子都在震颤着,随时都要爆开似的,让她不由地松开了手,赵琦趁机跑了出去。
    所有人怔愣在那里。
    谁也没预料到忠义侯世子会变成这个模样。
    “世子爷。”有个人气喘吁吁地赶过来。
    听到了这个声音,赵琦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躲过身边所有人,径直钻到那人身后。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个圆脸的妇人身上。
    那妇人生的很寻常,眉眼更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只是看起来十分的亲和,穿着浅色的褙子,头上只插了一根圆簪,打扮的很简单。
    忠义侯夫人看向那妇人,“世子爷这是怎么了?”
    “夫人别急,”那妇人声音轻柔,“就像奴婢方才跟夫人说的,世子爷受了些惊吓,要慢慢调养,不是进府里这样,在路上也是这样,开始还不肯吃饭喝水,现在也好起来了,我家小姐说,到了京里可能会这般,到时候万万不能惊慌。”
    世子爷紧紧地攥着那妇人的衣服,指节都攥的发白。
    张氏目光落在那妇人身上,这个人是不是忠义侯夫人说的姚家的下人。
    “夫人,”张氏道,“您说的姚家下人在哪里?”
    忠义侯夫人这才反应过来,指着那妇人,“这就是乔贵家的。”
    乔贵家的向张氏行了礼,并没有别的话,忠义侯夫人又解释,“乔贵家的,这就是你们姚三太太。”
    女眷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妇人就是姚家的下人,怪不得忠义侯府对姚家人礼遇有加,世子爷显然将乔贵家的当做了依靠。
    “乔贵家的。”既然是姚家的下人,张氏就更自然起来,“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是谁交代下来的?”
    乔贵家的说的支支吾吾。张氏并没有听明白。
    如果是老太爷一手安排的,乔贵家的说的小姐又是谁?
    “三太太,”乔贵家的又蹲了蹲身,“奴婢说的是七小姐啊。”
    七小姐?
    哪个七小姐?
    张氏不由地一怔,姚家的七小姐,那是婉宁,婉宁怎么可能和这件事有关,不是婉宁那又会是谁?
    乔贵家的见张氏没有反应,想了想用自己的方式将话说的更清楚一些,“三太太。奴婢没见过您,不知道您是不是三房的三太太。”
    没想到姚家主仆相见是这样的情形。
    院子里异常的安静。
    乔贵家的这样注视着张氏,就连旁边的女眷也替张氏生出几分尴尬来。
    姚三太太刚才还笑着和忠义侯夫人安排这下人的事,却没想到这下人不但不认识姚三太太,还当着所有人的面问要姚三太太:您是不是三房的三太太。
    这话是怎么说的?
    连姚三太太的身份都不相信了?
    不论张氏怎么回答都已经是丢了脸面。
    张氏点点头。
    乔贵家的道:“三太太。奴婢说的七小姐,还不就是三老爷身下的七小姐吗?”
    张氏心里顿时一震,真的是婉宁。
    “是你在泰兴的时候,七小姐交代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不能惊慌失措,瞬间张氏的情绪平复下来。
    乔贵家的颌首,“是七小姐让我一路照应世子爷回京。”
    原来这一切不是姚家长辈安排的而是姚七小姐。
    姚三老爷身下的姚七小姐。
    张瑜贞怔愣在那里,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怎么可能?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落在姚七小姐身上。姚家的下人怎么会是姚七小姐安排的。
    救了世子爷的人不是姚老太爷吗?
    妹妹来到忠义侯府都是因为和姚老太爷沾了光,这里面为什么会有姚婉宁的事,定然是弄错了。
    “如果没有七小姐,奴婢也不知道该怎么照应世子爷。”
    “不是姚老太爷?”张瑜贞仍旧不死心地追问。
    “您说三房老太爷?”乔贵家的摇摇头,“三房老太爷不知道这件事。”
    一口一个三房,好像她不是姚家三房的下人。这个乔贵家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在七小姐身边侍奉?”张瑜贞眉头紧锁。
    “不是,”乔贵家的声音十分清晰,“奴婢是二房老太太身边的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又跟二房扯上了关系。张氏想起二房老太太,是个极精明的人,他嫁到姚家之后。有一次去族里请安,二房老太太也热络地和她说了几句话,却没有留她在家中吃饭。
    有些人做事,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到最后却分得清清楚楚。可是张氏明明记得二房老太太病重,人已经快不行了,怎么还能主事?
    想到这里,张氏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永安侯太夫人会问她老爷身下有几位小姐。
    永安侯从泰兴县回来,这件事他最清楚。
    所以当她说起老太爷的时候,太夫人是那样一副奇怪的表情。
    张氏脸上顿时觉得火辣辣的,就像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偷了东西,已经被人发现,她却尚不自知。
    最重要的是,她是从婉宁手里偷东西。
    “太夫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忠义侯夫人向永安侯太夫人求救。
    永安侯太夫人这才叹口气,“我也是一知半解,我们家侯爷还没将话说完就被召进宫去了,我急着过来看世子爷……”说到这里顿了顿,“不过我倒是听说,多亏了姚七小姐安排,世子爷才能顺利找到回来。”
    永安侯太夫人眼睛明亮,“姚七小姐好像才十二岁,真是难得的聪慧。”
    当着所有人的面夸赞一个休妇之女。
    张瑜贞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转头去看张氏。
    张氏从来没想过会在这么多女眷面前夸赞婉宁,才来到姚家时,老爷对沈氏心存愧疚,总是时常去探望婉宁,四年前她好不容易才将婉宁送去族里,从那以后老爷每次提起婉宁都要皱起眉头。
    对她来说,沈氏和婉宁已经快要从她的身边消失了,却没想到今时今日婉宁却被人提起来,不止是被提起来,而且被人交口称赞。
    “姚七小姐好像才十二岁,真是难得的聪慧。”永安侯太夫人就这样笑着看她,正在等着她说出认同的话。
    若是往常她一定会很容易就说出得体的话。
    可是如今,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张嘴……


  ☆、第八十七章 在这里

众目睽睽之下,张氏莞尔一笑,脸上带着几分的羞涩,“都是我们老太爷教的好。”
    张氏觉得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婉宁误打误撞帮了忙,要么是沾了二房老太太的光,婉宁年纪还小,做对了事定然是长辈教的没错。
    婉宁总不能违背长辈的意思。
    一个小姐,还要依靠姚氏一族才能安身立命,出不了大格,只要将这一点想清楚,这件事就好办。
    永安侯太夫人笑着颌首。
    马车备好了,女眷们陆续离开忠义侯府。
    张氏刚刚坐上马车,就听到外面的婆子道:“夫人,我们要停下来避让,安怡郡主的马车过来了。”
    安怡郡主是忠义侯的甥女,这次忠义侯平反多亏了安怡郡主。
    安怡郡主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庄王,皇上登基之后一直信任庄王,庄王爷身子不好,去年薨了,长子承继了庄王爵,虽然庄王府不比从前,年轻的庄王爷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当年父亲将姐姐嫁进赵家,也是想要和庄王府结交,这些年却一直没能打通这些关节。
    安怡郡主过来定然是为了世子爷。
    如果将救世子爷的功劳落在老太爷身上……
    张氏吩咐婆子,“让车快些走。”
    ……
    忠义侯夫人正要回去,就听下人来道:“夫人,安怡郡主来了。”
    说话间,一个穿着鹅黄色褙子,梳着高髻的安怡郡主让人簇拥着进了门。
    “琦哥儿。”安怡郡主一眼看到躲在乔贵家的身后的赵琦。
    赵琦却向后缩着身子。
    安怡郡主蹲下神来看赵琦,赵琦将脸也埋在乔贵家的裙子里。
    忠义侯夫人赵氏擦着眼泪,“郡主,你说这可怎么办才好?”
    安怡郡主和赵氏去屋子里说话,赵氏将乔贵家的话都说了,说话的功夫,太医院的吴太医来诊脉。
    赵氏让人带着太医去看琦哥儿。
    谁知道片刻间便听到赵琦大喊大叫的声音。一盏茶的功夫,吴太医忙得满头大汗,“不能给世子爷把脉,也不敢随便开方子。”
    安怡郡主道:“要是等世子爷睡着以后呢?”
    吴太医摇摇头。“若是能顺利诊脉也好了,万一半途惊吓了世子爷,恐怕病症更难治。”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是,这要怎么办。
    送走了吴太医,安怡郡主看向忠义候夫人赵氏,“有没有去请姚七小姐过来?”
    赵氏微微一怔,“郡主说的是……”
    安怡郡主皱起眉头,“治病要趁早,琦哥儿年纪还小。不能落下病根,你要早些想办法,我们要找更好的郎中,也要想方设法将姚七小姐请来。”
    请姚七小姐,赵氏从来没想过这一点。
    “你这个愚人。”安怡郡主叹口气,“你好好想想,乔贵家的是谁安排的?”
    赵氏道:“是……姚七小姐。”
    “没有乔贵家的之前,琦哥儿连水都不肯喝,如果就这样送回京,你定然见不到琦哥儿了。”
    想到这一点赵氏浑身冰凉。
    “乔贵家的也说了,她说的话都是姚七小姐之前吩咐好的。能安排合适的人照应琦哥儿,还能预见到京里之后琦哥儿会怎么样,这样的人定然有办法让琦哥儿好起来。”
    赵氏这下子完全明白过来。
    “可是姚七小姐在泰兴啊,泰兴到京城要走那么远的路。”
    安怡郡主道:“既然如此,就要快点去办,京里的姚家你也不必去了。隔着这么远,泰兴的事姚家也未必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赵家的人去打听清楚。”
    没有什么比自己亲眼所见更加稳妥的了。
    毕竟琦哥儿是忠义侯府最后的希望。
    哥哥惨死,她要保住哥哥最后的骨血。
    ……
    张氏进了垂花门,管事妈妈匆匆忙忙赶过来。“太太快进去吧,寿家人方才过来了,老爷气得不行,在书房里发了好大的脾气,多亏了五老爷来劝说。”
    张氏抬起眼睛,声音很轻,“五叔来了?”
    管事妈妈点点头。
    张氏没来得及换衣服,就带着人去了书房,吩咐下人准备茶点。
    屋子里隐隐约约传来姚五老爷姚宜之的声音,“三哥别急,我打发人去迎父亲,刑部那边我认识当家的侍郎……”
    五叔不过是个举人却交游广阔,认识的人比老爷还多,张氏想到这里抿起了嘴唇,轻轻地扶了扶发髻。
    清朗的声音下,姚宜闻的怒火渐渐压下来,“我让人去崔尚书家里递了帖子,崔家那边却说,崔尚书病了。”
    姚宜闻喋喋不休地说起来,屋子里再也没有了姚宜之的声音,张氏转身进了门。
    不知过了多久,丫鬟道:“五老爷要走了。”
    张氏才从屋子里出来,一眼看见走到院子里的姚宜之。
    姚宜之的脚步略微停顿,向张氏行了礼,“三嫂。”
    张氏点点头,“五叔不留下吃饭?”
    “和几个朋友约好了去宴席。”
    张氏抿起嘴唇。
    姚宜之道:“也是推辞不掉,就不留下来陪三哥了,三哥心里不舒坦,三嫂劝几句。”
    张氏听得这话松开了眉角。
    姚宜之离开了院子,张氏才带着下人进了书房,姚宜闻仍旧在生气,桌子上放着一封信函。
    张氏没去看信函,而是轻手轻脚地收拾着地上的书本。
    “婉宁来京里了。”
    姚宜闻的声音忽然从头顶传来,张氏吓了一跳,松开手让手里的书都落在地上。
    书本落地的声音如同一块石头重重地打在姚宜闻头上,姚宜闻只觉得头像裂开了般疼痛。
    张氏道:“是老太爷带婉宁进京?”
    “不是,”这两个字如同是从姚宜闻牙缝里挤出来,“是婉宁自己托镖局来的,如今写了封信让我去通州接应。”
    去接应?都快到通州了?也就是说,老太爷才走,婉宁就也从泰兴县走了。张氏脸色苍白,“她一个小姐,万一半路上遇到什么事可怎么好,老爷快找几个家人妥妥当当将婉宁接回来。在外面也不要声张,免得让人看了笑话,婉宁毕竟是个闺阁中的小姐,不能失了闺名,否则将来要怎么嫁人。”
    张氏每一句话都是为婉宁着想。
    出了这种事,张氏还这样细心的安排,没有半点责怪婉宁的意思。自从嫁到姚家来,张氏都是这样照应婉宁,他就不明白,面对这样的继母。婉宁怎么还不知足,狠心地推到张氏,若是张氏出了事,那可就是一尸两命。
    “都到了这时候,你还替她说话。”姚宜闻扬声道,“谁家的女子敢这样?托镖局?亏她想的出来,谁给她的胆子?还不是沈家,有几个钱就胡作非为,如今连镖局都懂得请了,来到京里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来,父亲说的对。我就是对她疏于管教,我姚宜闻没有这样的女儿,我也断然不会去接她回来。”
    张氏看向孙妈妈,孙妈妈将屋子里的下人带出去。
    张氏这才道:“老爷别说气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