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工业强国-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丫头怎么了?”赵东升推开车门,快步走上前,扶住了牛翠翠,关切地问向一旁的一名长发女孩,他记得这名女孩是牛翠翠的室友。
“痛经!”长发女孩闻言,开口向赵东升说道。
赵东升怔了一下,没想到牛翠翠竟然会有这个毛病,随后顾不上多想,将她抱进了撤离,火急火燎地赶向海都市第一医院。
长发女孩交代了身旁的女孩们几句,然后上了鲁平的车,跟着去了医院,准备照顾牛翠翠。
第二百五十九章“大飞机”计划
0130713
第二天早上八点,海都市第一医院特护病房。
“我上午有个会,先走了,翠翠醒了你告诉她,我开完会来看她。”赵东升看了看手表,从沙发上站起来,望了一眼躺在病床上睡觉的牛翠翠,向坐在边上一张沙发上的长发女孩说道。
自从牛翠翠昨天晚上住院,他就和长发女孩一直守在病房里,期间倚在沙发上睡了一觉。
“好。”长发女孩冲着赵东升点了点头,起身将赵东升送了出去。
对于身份神秘的赵东升,长发女孩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她很想知道这个有钱有势的年轻的男子究竟是什么人。
回到华威集团驻海都办事处的住所后,赵东升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了一会儿,等到快九点了,起身前往办事处的小会议室,九点钟谈判将在小会议室举行。
赵东升是八点五十分到的小会议室,八点五十五的时候,梁佑率领着人来了,在赵东升对面坐下,两人友好地寒暄着,就像是一对老朋友一样。
“赵市长,咱们开门见山,国务院的领导对咱们双方的这次合作非常重视,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九点钟,谈判正式开始,小会议室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梁佑微笑着望着赵东升,率先开口,他觉得与赵东升这种底气十足的聪明人玩心术完全是浪费时间。
“飞机制造厂我们是一定要的,这是华威集团制定的战略规划,所以无论如何,华威集团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飞机制造厂。”
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虽然甩开提出条件的人有些被动,不过他并不以为意,笑着向梁佑说道:“我们希望贵公司能给华威集团提供技术支援和人力支援,当然了,华威集团会支付相应的酬谢。”
听到赵东升说到华威集团“自己的飞机制造厂”时,梁佑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等到赵东升说到酬劳问题后,他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了,可以确定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华威集团打算撇开航空工业总公司,自己来搞飞机制造厂。
在梁佑来之前,航空工业总公司的领导对他有过交待,可以像江南造船厂那样与华威集团展开合作,双方的股份在合作的单位中各占百分之五十,航空工业总公司出技术和人力,华威集团出资金。
这样的话,将有力地解决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资金缺陷,恢复航空工业总公司几项因为资金问题中断多年的重点研究项目。
“你们准备自己建飞机制造厂?”沉吟了一下后,梁佑不动声sè地望向了赵东升,如果赵东升打定了自己建厂的主意的话,那么对航空工业总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糟糕的选择,这意味着他们在得到一笔钱后,将失去对新建飞机制造厂的影响力。
“暂时是这样打算的,华威集团准备上全新的设备,这样能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也能解决很多科研上的难题。”
赵东升点了点头,肯定了梁佑的说法,同时又加了一句,“不过,考虑到新建飞机制造厂的周期有些长,而且还存在一个适应过程,华威集团也有兼并国内一个生产厂家的打算,逐步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
“兼并?”听到这里,梁佑的双目流露出惊讶的神sè,他还以为赵东升是想在合作中控股,没想到竟然是兼并,将航空工业总公司完全排除在外。
“你可以放心,我们会找专业人士对兼并的厂家进行评估,然后支付相关的费用。”赵东升知道梁佑被自己的说法吓了一跳,于是笑着说道。
“不知道赵市长有没有中意的厂家?”梁佑的眉头微微皱了皱,微笑着望着赵东升,想要试探一下赵东升是不是真的准备兼并一个飞机制造厂,如果他真有这个打算的话,肯定已经对国内的几家飞机制造厂有过了解。
如果是国内别的国企说出要兼并一家飞机制造厂的话,梁佑会嗤之以鼻,因为他很清楚对方没有那个实力来运营一个飞机制造厂,光是前期的投资就足以让那些国企们吃不消。
但是华威集团不同,它完全就是一台印钞机,源源不断地赚取着外汇,根本不在意前期的那些投资,愿意在这上面烧钱,这样一来的话就没有兼并的最大障碍,况且还有河东省在背后的支持,华威集团已经具备了兼并一家飞机制造厂的条件。
“我觉得,巴州机械厂不错,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秀的技术人员。”赵东升清楚梁佑是在试探自己,于是微微笑了一下,沉声说道。
“巴州机械厂!”见赵东升没有丝毫的犹豫就说出了答案,梁佑的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的神sè,看来赵东升是有备而来的。
巴州机械厂是老名字,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已经组建成为了――巴州飞机工业公司,不过人们习惯上还是称它为巴州机械厂,曾经的代号是“国营106厂”,创建于五十年代末,建成于六十年代中期,是研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
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坐落于巴州市郊外,拥有综合xìng的机场和专用公路、铁路货运线,紧邻巴州市火车站货运西站,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赵东升选择巴州飞机工业公司,看来是做出了细致的调研,在国内的这些飞机制造厂中,巴州飞机工业公司虽然成立的比较晚,但是却拥有不逊于国内任何一家飞机制造厂的技术力量,基础设施更是非常完善。
而且,犹豫巴州飞机工业公司成立的比较晚,在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下属几个厂家中资历最浅,兼并时遇到的阻力也越小。
“赵市长,106厂是国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之一,涉及到保密原则,即使我们愿意,国家也不会批准的。”梁佑沉吟了一下,笑着向赵东升摇了摇头,赵东升越是表现出兼并的强烈的意愿,那么他就越不能松口。
“我们是国企,说到底,与你们央企一样,也是国家的企业,巴州机械厂在你们手里与在我们手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所有者的主体发生了改变而已,归根结底它还是国家的企业,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规则和章程。”
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他并不认为梁佑说的理由会是自己兼并巴州飞机工业公司的障碍,于是笑着说道,“你们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把所有关于军方战斗机的资料通通带走。”
“赵市长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不相信你们。”梁佑的眉角不由得抽动了一下,微笑着向赵东升说道,看来他刚才的话没有吓住赵东升。
说实话,航空工业总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飞机制造技术和科研人员,不过中国的飞机制造技术还处于六七十年的水平,对赵东升没有什么吸引力。
梁佑很清楚,唯一能打动赵东升的可能就是那些科研人员和熟练的工人,否则的话恐怕今天坐在自己面前的就不是赵东升,而是河东省别的厅级官员了。
“梁主任,如果我们能兼并巴州机械厂的话,华威集团有一个要求。”虽然梁佑在笑,不过赵东升却发现梁佑的神情变得越加浓重,他随后语锋一转,望着梁佑沉声说道,“希望航空工业总公司能从中牵线,将大飞机项目的资料卖给我们,需要花多少钱也无所谓。”
“大飞机!”梁佑正在想着如何对付赵东升,闻言先是怔了一下,随后一脸愕然地望着赵东升,好像显得难以置信。
所谓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是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
早在七十年代初,中国就开始自主研制举世闻名的“运十”大型飞机,也就是业内人们通常所说的“大飞机”,仅比欧洲的空中客车起步晚两年。
八十年代初,“运十”首飞成功并获得了海内外航空界的一致赞誉,至今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经典之作。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1986年,财政部否决了“运十”3000万华币的研制费用预算,研制计划终止,“运十”项目最终黯然下马。
后来,中国想通过组装、合作生产麦道82和90,最后实现自己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的计划,结果波音兼并麦道后就把md90给停产了,中国买的生产线随之作废。
正是因为有了研制‘运十’的基础,才有了中国和麦道的飞机项目的合作,虽然中国研制的大飞机没有形成产业,但研制大飞机的技术和制造基础得以延续,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有能力造大飞机、并有设计大飞机潜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大飞机计划终止以后,不少航空界的业内人士对此感到惋惜,认为如果坚持下去的话,十几年以后世界的天空中将不再是波音和空客的天下,中国的大飞机也将翱翔于蓝天之上。
这也使得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国还在为国产大飞机而伤脑筋,不得不花费巨资购进波音和空客的客机。
“你知道为什么‘运十’会停飞?”梁佑当年也参加了“运十”的设计,他听到赵东升提及大飞机,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问赵东升,这可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
“直观来讲,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原因,资金、技术和市场。”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缓缓向梁佑伸出三根手指,然后说道,“其中,在这三方面里,最主要的恐怕就是资金了,你也说过,造飞机是一项烧钱的活儿,没有三五七年不会出什么成绩,而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投入到这个看不见尽头的无底洞里。”
听了赵东升的话后,梁佑陷入了沉默中,赵东升说的没错,技术上遇到瓶颈、资金短缺以及没有市场是“运十”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对于中国的大飞机,波音和空客的大飞机更加成熟,xìng能更加优越,获得市场的青睐,这就使得“运十”的研究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国家财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当然是优先发展别的重要项目了,“运十”的终止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第二百六十章志在必得
0130714
“赵市长,既然你知道这是一个无底洞,为什么又要往里面跳呢?”
沉思了良久,梁佑神情严肃地望着赵东升,他实在弄不明白赵东升为什么要接手这么一个烧钱的项目,周期长不说,而且目前从的形势来看,在波音、空客和麦道等巨无霸的夹击下,中国的大飞机想进军国际市场非常困难,效益前途渺茫。
“如果我说华威集团看中未来国际航空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话,你肯定会觉得我说的太空泛了,显得虚无缥缈,是在敷衍你。”
赵东升闻言沉吟了一下,笑着向梁佑说道:
“既然这样,我也就跟你交个底,我觉得现在是大飞机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技术上与国外有差距,但是随着咱们国家整体国力的提升,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研究下去,攻克现阶段的难题,那么十年以后必然会在国际航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打破波音和空客这样的航空巨头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否则的话,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只会与国际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十年?”梁佑愕然地望着赵东升,“你知道十年间你要投入多少钱吗?”
“五亿不够十亿,十亿不够就二十亿,只要华威集团不倒,那么投入的资金就不会断。”赵东升笑了起来,一脸豪爽地回答了梁佑,他先前就已经告诉了梁佑,以华威集团现在的赚钱能力足以养活一个飞机制造厂。”
财大气粗!梁佑听了赵东升的话后,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这四个字出来,如果搁给别的企业,肯定不会花费十年的时间,投入巨资来进行一项前景不明的项目,恐怕国内也就华威集团能做到这一点。
“你们市里和省里会同意吗?”犹豫了一下后,梁佑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赵东升虽然是华威集团的掌舵人,但是他上面还有黄州市和河东省,难道河东省和黄州市会看着他白白地把钱投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项目中来,要知道河东省和黄州市肯定也需要资金来发展经济。
“我们省里和市里很支持华威集团的工作,据我所知,虽然华威集团在飞机制造厂上会投入一笔资金,但是华威集团现在的产品销售非常好,并不妨碍华威集团其它项目的运行。”
赵东升微微一笑,对梁佑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在华威集团下面的所有的企业中,只有飞机制造厂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其它的企业都很快给华威集团带来了效益,所以华威集团并没有资金上的压力,这就是他敢接手大飞机项目的底气所在。
梁佑的双目不由得闪过了震惊的神sè,赵东升是华威集团的总经理,当然清楚华威集团的经营现状,虽然他知道华威集团有钱,但是有钱到这种地步,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
这个时候,梁佑有些明白国务院为什么要航空工业总公司与河东省合作了,原来华威集团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
不过,要是梁佑知道了赵东升这些年在国内和国外搞得那些投资不仅已经花光了华威集团所赚的钱,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外债的话,不知道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既然赵东升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那么梁佑也就不在纠结其它的问题,就一些问题与赵东升进行了交流。
赵东升的意思很明确,他很期待与航空工业总公司进行合作,有两种合作的方式,一是华威集团出高价从航空工业总公司租借一批技术人员,华威集团自己建造新的飞机制造厂。
第二种合作方式就是华威集团兼并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对巴州飞机工业公司进行资产评估,然后给予航空工业总公司相应的费用,并且可以继续高价从航空工业总公司租借技术人员。
而无论哪一种方式,华威集团都是全资控股,对此赵东升也进行非常清楚的解释,华威集团是地方国企,无法与航空工业总公司这种央企相抗衡,即使华威集团在合作中控股,但如果一些事情不经过航空工业总公司点头的话,恐怕华威集团也没有办法进行下去。
说白了,赵东升担心航空工业总公司如果占有股份的话,那么华威集团的一些策略和决定无法贯彻执行,他可不希望双方届时陷入内耗,那么可就要一事无成了。
对于赵东升的担忧,梁佑也非常理解,亲兄弟合作做生意还能发生纠纷,更何况是两个兄弟单位,一旦理念不合的话,那么争斗也就是难免的了。
就像赵东升说的那样,面对着航空工业总公司这种堂堂的央企,即使华威集团这种地方国企控股,那么如果航空工业总公司不点头的话,华威集团的政策就别想顺利执行下去。
另外,赵东升希望建立新飞机制造厂或者兼并了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后,能在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协调下获得大飞机的研制权力。
由于赵东升说的事情已经远超了梁佑的权限,所以他没有给予赵东升任何的答复,由于第二天就是七月一号,是华威集团计算机事业发展部成立的rì子,因此他与赵东升约定七月三号进行第二次谈判后,领着人急匆匆地走了,向总公司进行汇报。
送走了梁佑,赵东升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