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十福晋-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阿哥实在受不了老十这幅嘴脸,便打击到:“你还是多花些心思在折子吧,洋人的折子你还没写出来,眼下皇阿玛又叫你对蒙古商队的事拿出一个章程来,你若还这么吊儿郎当的,当心明天早朝时皇阿玛将你贬到蒙古去。”
老十叹气道:“九哥,你说这叫什么事,明明是你们先再在商议的,怎么临了却要我拿章程出来,全没你们的事了?其木格大着肚子,我怎么去给她说撤销商队的事啊?我的俸禄可全没指望呢。”
九阿哥有些着恼,“你还要我说多少遍,商队不能撤,若让人以为你好欺负,你手里的钟表作坊迟早也得交出去,你就等着靠庄子上的出息过活好了。”
老十有些头疼,“可那一帮蒙古人也太烦了,九哥,我不是怕了他们,卧室担心他们到时候都来求皇阿玛将安安指给他们,若天下太平还好说,若蒙古那边不安稳,皇阿玛铁定要拿安安去安抚蒙古,我就这一个闺女,挣银子是为了她,万不能适得其反的误了她。”
九阿哥没料到老十一下想得那么运,但也认为老十的担忧并无道理,看着老十道:“那我就不去你府上了,本来我还想给十弟妹说说,叫她别答应你的,既然你为侄女打算,我也不好拦你。”
老十立即哈哈笑着谢过九阿哥,侧马朝后面的几辆装着太医的马车招招手,加快速度朝府里奔去。
九阿哥则沉思良久,才对一随从道:“去衙门找八爷,就说爷今儿有事不去他府上了。 ”
九阿哥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想想,老十怎么一会儿精得跟猴似的,一会儿又比牛还笨…
老十当然不知道自己让九阿哥的脑细胞死了不少,兴冲冲的带着太医赶到了其木格的屋子,其木格一见太医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连老十都顾不上问候,便立即命人给太医斟茶,老斗拦道:“还是先把把脉吧。”
其木格陪着笑,说道:“太医们一路上甚是辛苦,还是先歇歇的好。”好像只要讨好了太医,胎儿就没事似的。
太医们不敢托大,忙谢过其木格的好意,立即拿出诊盒,开始工作。
几个太医轮流犯了脉,又细细询问过老十府的驻府太医,几人在一旁窃窃私语了半天,良久才推举一人出面对老十和其木格说道:“王爷、福晋,从福晋的脉象来着,应是双生子无疑…”
太医的话音未落,老十就欢呼起来,“哈哈,来啊,看赏。”
其木格心中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太医的发言人忙摆手道:“王爷,可其中一个脉象太过虚弱,怕是…”
其木格的心一下又提到了嗓于眼,紧张的问道:“太医,胎儿是健康的吗?”
太医以沉痛的语气宣布道:“胎儿怕有些先天不足,恐怕…”
其木格一听先天不足,整个人就瘫了,浑身无力。
老十楞了一下,则道:“其木格,这也没什么,你生安安和弘暄的时候太医还没诊出是双生子呢,两家伙不也一样好好的?这胎的孩子再不济也比安安和弘暄壮实。”
其木格见太医一副不敢苟同的模样,狠下心问道:“胎儿是怎么个先天不足?是缺胳膊还是少腿了?还是…”
太医忙纠正道:“福晋言重了,胎儿脉象只是过于虚弱,以后怕不好带…”
其木格追问道:“只是这样?”
老十皱了皱眉头,心想看来其木格是过于忧虑了,忙安慰道:“这可是送子娘娘给的恩典,孩子怎么会有事?”
几个太医互相看了看,均摇了摇头。
其木格郁闷极了,心想若是双生子,两个胚胎如果没发育好,一不留神就真成了连体婴了,于是便很是焦虑的问道:“那有没有人能诊断出来呢?”
驻府太医此时出声了,“福晋,在下有一个师伯,听说医术不错,隐约听说有这方面的本事…”
其木格忙道:“他眼下在哪里?”
太医道:“师伯十多年前便举家搬回了四川,眼下在宜宾。”
其木格暗暗庆幸,还好,不用满世界去登寻人启事,忙望向老十,老十忙道:“爷过会就打发人去请。”
见其木格神色不佳,老十又改口道:“爷待会儿就叫人出京。”
虽然太医依旧开了些保胎药,其木格连看都没看就给撕了,然后便催促老十安排人手去接神医,老十无奈道:“你整天想什么呢,爷这几年虽然杀戮多了些,那也是为了朝连,老天怎么会报应到咱们孩子身上。”
其木格不想和老十这个封建迷信多说,没好气道:“叫你少喝酒,你就是不听,我告诉你,若孩子有问题,我头一十就饶不了你。”
老十见其木格发起了无名怒火,不好计较,只得息事宁人道:“行,都是爷的错,你安心养胎,爷交代完了,还得去赶折子呢,你晚上就别等我了。”
其木格叫住老十,说道:“折子还没想出来?叫皇阿玛宽限几日,等我心里踏实了,再帮你好好想想。”
老十摇摇头,道:“不管他了,就按蒋先生写的交上去,爷还得赶另一个折子。”
其木格问道:“又有什么折子?”
老十想了想,便说:“这事反正你也得知道,你心爱那个等等,爷找太医拿了地址和书信,安排完人手就过来和你详细说说。”
半盏茶的功夫后,老十府里便响起了其木格的咆哮声…
乾清宫中康熙听了太医的禀告,心里不以为然,觉得老十的福晋还真是没事找事,好端端的怎么会诅咒自己的孩子缺胳膊少腿的?真是没脑子。
孰料第二日,老十就展开了报复,满朝文武都被老十称之为“猪脑子”。
老十振振有词道:“眼下虽然洋人多是蛮夷之地,但他们一千多人便占了吕宋,占了印度,就算朝中诸公对此不知,但沙俄可是凭着几千人与我数十万大军抗衡,难道大家全忘了不成?他们手中的火枪眼下是比不过咱们骑兵手中的利器,可十年、二十年后呢?咱们得为后代子孙找想,不能目光短浅,觉得眼下海外没什么利益可图的,就弃之不管。何况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如今连洋人的老巢在哪都不清楚,若真有一天和洋人干上了架,不一败涂地才怪,亏你们一个个还饱读诗书…”
顶着两黑眼圈的九阿哥彻底无语,心想,十弟合着是精明过后必糊涂啊?他就不怕引起大家群起而攻之吗?
果然,九阿哥的担心很快就成了现实。
大家被老十损得直吐血,痛定思痛,很快便组织起了反攻。
在康熙表态前,一卸史便弹劾老十,“皇上,敦郡王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可却纵容府里的商队与民争利,惹得蒙古王公不快,这几日蒙古各地要求朝廷拨款的折子是络绎不绝,归根结底,敦郡王与之脱不了干系。臣想请问敦郡王,让自己的商队仗势圈钱,是如何的目光长远?又是如何的听从了圣人之言?”
于是众人便凝神等着老十给个交代。
郁闷的老十心想,就这么点你们就受不了了?爷昨儿可是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当下便将其木格骂他的话照搬过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要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有瓦遮顶,你就是拿刀逼着百姓造反也没人愿意。爷的商队怎么了?漠北至少有两个部落手里多了银子,你若去那些部落打听打听,肯定都是说皇上圣明,爷的商队功不可没。蒙古王公的折子不是说爷的商队碍了他们的眼,他们是想让朝廷也帮他们找些进项,大家共同致富。难道这年月还越穷越有脸了不成?还有,你哪只眼看着爷的商队仗势欺人了?和着爷让几个蒙古部落带头致富.设得到好处,还落下不是了?”
理藩院的满尚书出声道:“十阿哥此话虽说不假,可哪有那么多商队给蒙古各个部落都带去好处?世人可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老十摊手道:“这就不关我的事了,不过,我可提醒大伙,若蒙古人人都穷得叮当响,人家凭什么还跟着咱朝廷过啊?转身就投沙俄去了。到时候,咱们又得派大军去平叛,劳民伤财的,等平完叛,过几年人家一看,日子还是穷啊,又起兵造反,咱又去…”
见老十没完没了的说着造反平叛造反,康熙忍不住了,呵斥道:“重点是在问你怎么有那么多商队让整个蒙古都有银子赚?”
康熙当然不会让真个蒙古都富裕起来,重点扶持几个才是上策,于是便静候老十的主意。
哪知老十双手一摊,道:“儿子只负责想章程,儿子的章程就是得让蒙古多赚钱,至于怎么赚,就不是儿子的事了…”
九阿哥闭起了眼睛,等着康熙的雷霆之怒。
果然康熙在满朝文武面前上演了全武行,将龙案上的折子砸向了老十。
老十忙道:“几子不懂轻营,这事得找九哥…”
九阿哥立即睁开双眼,对老十怒目而视…
第一百九十三章 闹
老十以为推举九阿哥为蒙古致富的带头人此事也就算完了,孰料康熙却不打算这么放过老十,当着众人问道:“胤禟,你怎么说?”
九阿哥张口结舌道,“这个,儿子,啊,这个。”
老十忙继续添加柴火,很是自信的说道:“回皇阿玛,九哥最喜商贾经营,这事交给九哥准没错。”
康熙冷冷的扫了老十一眼,继续追问九阿哥,似乎打算要九阿哥当场立下军令状,而老十则跃跃欲试,似乎想帮九阿哥签字画押。
九阿哥心里憋着一股气,陷入了两难境地,应下吧,到时拿不出办法,不说康熙就是蒙古王公也够自己喝一壶的,可若拒绝,那老十今天该如何交差?
康熙见九阿哥迟迟不表态,不由恨了老十一眼,不明白九阿哥这么护着这个惹事的弟弟干嘛,便将老十套在九阿哥脖子上的绳索勒紧,追问道:“胤禟,可是有为难之处?”
九阿哥正在想着措词,老十就插话道:“皇阿玛,九哥不为难,您就放心将此事变给九哥好了。”
九阿哥恼恕的瞪了老十一眼,小声道:“你给我闭嘴。”
老十则语重心长的说道:“九哥,你堂堂的皇子不喜朝事,只费心经营自己的产业,后人还不知怎么说你呢,这次可是个机会,你不仅能一展所长,没准还能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你可别推脱。”
九阿哥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心想,还青史留名呢,肯定是野史里的大笑话!
五阿哥看不过眼了,虽说和九阿哥平素不亲近,可毕竞是一母同胞,便出列说道:“皇阿玛,蒙古多是荒芜之地,想借商贾多嫌银子怕是不易,还是另想法子为好。”
八阿哥也忙附议道:“五哥所言极是。”
九阿哥则继续不发一言,准备待会儿见机行事。
老十却急了,认为眼下这么大好的机会让九阿哥扬名立万,怎能轻易放过?当即说道:“皇阿码,蒙古那地遍地都是宝,您就让九哥去试试吧,反正九哥对这在行。”
五阿哥见老十铁了心的要给九阿哥下套,便不悦的问道:“十弟,蒙古都有些什么宝贝?”
老十大咧咧的说道:“我还没细问,不过其木格肯定不会骗我,九哥到时去蒙古走一遭就好了。五哥,你放心,我不会害九哥的。”
康熙恨不得踢老十一脚,心想,你福晋舍不得丢弃商队,拿了套话哄你,你居然还当真,将妇人的置气话拿到朝堂上来说,真是将你姥姥的祖宗的老脸都丢光了!
满朝文武响起一阵压抑的闷笑声,九阿哥总算明白了老十为何那么坚持,只想时光能倒流,赶在老十大婚前,亲手结果了那蒙古福晋。
老十却不知道自己再次成了众人的笑料,尤在继续游说着康熙:“皇阿玛,虽然九哥一直没正经的接手差事,可九哥脑袋灵光着呢,加之赚银子又是他最喜欢的,这差事交给他准没错。”
三阿哥忍不住打趣道:“十弟,你还真是十弟妹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啊?”
老十纳闷道:“这关其木格什么事?”
九阿哥闷声道:“不是你福晋说蒙古遍地都是宝吗?”
老十一下红了脸,诧异的小声问道:“九哥,这话是我说的?不会吧?什么时候?我真说了这话?…”
康熙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老十再这么下去,到时候丢的就是爱新觉罗家的老脸,便到:“既然你福晋说蒙古遍地都是宝,这差事就交给你张罗吧。”
老十忙摆手道:“皇阿玛,儿子眼下还在户部办差呢,委实没法子接手,还是交给九哥吧。”说着还给康熙使劲的眨眼,提醒康熙千万别忘了,自己眼下可是暗探,正在查军中空响呢。
康熙只觉得自己被猪油蒙了心,居然将查空响这么大的事交到老十手上,简直无法想象到时如何收场,正在郁闷时,就见庄亲王出列道:“启奏皇上,老臣很想为朝廷出一份力,但又不善经营,若九阿哥愿意接下差事,老臣自请在一旁照看。”
康熙嗡一下头大如牛,心想,早知道就给庄亲王过个嗣子,免得他老来晚节不保,正想着对策,就听康亲王讽刺道:“庄亲王,虽说子嗣重要,可你也得掂量掂量点,别为了无知女人之言毁了一世英明。”
庄亲王回道:“敦郡王福晋看着就机灵,敦郡王府里德几个产业哪个不让诸位眼红?再说了,敦郡王福晋本身就是蒙古人,她既然那么说,定不会空穴来风。”
简亲王很是无语,忍不住说道:“老王爷,事关朝政,还请三思,千万别意气用事。”
庄亲王道:“皇上,老臣虽说对子嗣甚是着急,可却还不至于迷失本心,_还分得清是非,这些年来,往来蒙古和中原的商队不少,就是京城许多王府也和蒙古有着生意往来,为什么敦郡王府的商队就如此惹
眼?是他的商队挣得最多?是他的商弘最嚣张?老臣可不敢苟同,引起诸多蒙古王公瞩日,必有他的不同寻常之处,因此老臣愿意为敦郡王担保。”
庄亲王此话一出,众人都开始琢磨,是啊,往蒙古的商队多了去了,老十的商队才兴起几年时间,为什么蒙古王公的折子都隐约提及老十的商队,却当其他商队不存在似的?
众人都在沉思时,老十发言了,开始为自己不平起来,“皇阿玛,儿子不服,此事并不只涉及儿子一家,京城各府往蒙古的商队多了去了,为什么银子大家赚,黑锅却要儿子一人来背?”
九阿哥扯了扯老十,轻声说道:“你瞎嚷嚷什么,人家折子上就点了你的名,你有本事找蒙古人闹去。”
老十气鼓鼓的说道:“哪个王八蛋点了我的名?我怎么没看到?”
九阿哥悄声道:“你昨儿不是看了折子吗?”
老十很无辜的说道:“我是看了,可折子全是找朝廷要银子的,没提我啊?是你们说与我有关的,我可没看到。”说完老十便望向康熙,似乎要找康熙讨回公道。
康熙恼了,厉声道:“你昨儿心思都在哪里,看折子都不专心,你还有脸咆哮朝堂?!”
老十脖子一拧,顶撞道:“皇阿玛,蒙古人可都是实心眼,又什么都知道明说,才不会在折子里暗藏玄机,定是有小人要陷害于我。”说着目光还一一扫过自己的一帮兄弟,当然略过八阿哥
九阿哥和十四,一副要打架的模样。
康熙一拍龙案,老十眼睛也一瞪,眼看老十又要触犯龙鳞,九阿哥忙将老十往地上按,可那按得住老十,幸亏十四移了两步过来帮忙,才将老十成功的按跪在地上,庄亲王则赶紧回旋道:“敦郡王,你府上的商队是怎么经营的?”
老十被迫跪下后,脑袋也稍微清醒了些,知道此时和康熙恼僵起来,没自己好果子吃,便赶紧接过庄亲王递过的梯子,回道:“甚是简单,一年最多跑两趟,将京城的东西运到蒙古,再把蒙古的东西运回京城。”
九阿哥见老十还算有脑子,没将终点站说成是沙俄,便悄悄松开了按在老十肩膀上的手。
庄亲王则干笑道:“呵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