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节度-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裢纺裕故橇⒖檀佑邢薜男畔⒅械玫搅撕芏嘤屑壑档亩鳌A⒓幢阕龀隽司龆ǎ钏迷刺鹜防矗匝ι岫实溃骸把ψ呈浚餐蒲盟的阆衷诓⑽拗魃希腋邢衷诨谷币桓鲅貉茫憧稍盖停俊�

  薛舍儿心中暗喜,自己花了这么多功夫就是为了潜伏在这河东首将身边,他竭力让自己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恰如其分的惊喜,敛衽下拜道:“得总管收留,小人敢不尽心竭力,效犬马之劳!”

  汉水流经丹江口后,便与其最大支流丹水汇合,虽然水量大增,但由于地势平缓,流速反而陡减。平缓的江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平原,这便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江汉平原。此时已经是暮春季节,蒙蒙的细雨滋润着松软的土壤,岸边的杨柳已经生出了指头宽窄的叶片,在小丘上,偶尔还能看到些许红色,那是晚开的桃杏,成群的野蜂和彩蝶,就在这些红色上面飞舞。

  若是在往年的这个时候,平旷的汉水两岸早已满是忙碌的农夫,田野里也会种满各种各样的谷物和蔬菜——但是天佑十五年的这个春天就不一样了。昔日肥沃的土地里一片荒芜,往日人烟稠密的市镇已是空无一人,天空中不时升起一道道烟柱,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尸臭夹杂的味道,那是吴、粱两军鏖战的结果。吕润性在得知梁军遣偏师由上游渡过汉水,攻克武当城之后,立即派出舟师逆汉水而上,发起突袭,焚烧摧毁了梁军的横跨汉水的浮桥,切断了已经渡河的王彦章和北岸梁军主力的联系。吕润性本以为别切断了后路的渡河梁军要么想方设法返回汉水北岸,要么全力恢复浮桥,重新和北岸的主力建立联系。但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完全出乎了吴军首脑的意料。均、房、襄三州那些畏惧吴军的地方豪强们看到渡河的梁军,感觉到风向转了,纷纷起事,聚集部曲部属并斩杀县城中的少量吴军守兵,并向王彦章所领的梁军别部输诚送款。从中得到了粮食、民夫还有向导的王彦章并没有急着向襄州靠拢,解襄州之围,而是对前来投诚的豪强大发告身,且分兵向南,兵锋一度逼近襄州和荆南之间的重要关隘——荆门军,吓得留守江陵的韩家进连连向吕润性发出告急文书,后方不稳的吴军只得从邓城前线抽出部分兵力,由陈璋统领,想要先将渡河的梁军别部消灭——至少是将其驱逐回北岸,扑灭侧后方的叛乱,但此次的王彦章一反往日剽悍勇猛的作风,只是派出部分轻骑与吴军交锋,主力却始终飘忽不定,身处四周充满敌意的环境,缺乏足够情报信息的吴军陷入了进不得战,退不得守的窘境。

  “都统制。我军前部已经占领了前面两个村落,但百姓都已经逃散光了,也没有找到梁贼!足迹向西去了,应当如何处置?”军帐中李复民对坐在上首的陈璋禀告道,此次出兵,屡立战功升迁极快的他已经是陈璋手下的骑将了,他刚刚领着踏白骑队占领了位于十余里外的村落——根据情报和足迹,有一支大约三百人的梁军骑兵昨夜留宿在那村落中。这支骑兵刚刚在两天前突袭过一个吴军运粮队,焚烧了三千余石粮食还有很多的干草,还杀死和俘获了三百多民夫和许多牲畜,这对于后方已经是春耕季节,人力物力渐渐吃紧的吴军来说是切肤之痛。

  “嗯!”陈璋的脸上一片木然,仿佛方才李复民口中说的是:“吃了吗?热吗?”之类的闲话,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地图。李复民也不多言,只是恭谨的站在一旁,等待着陈璋的命令。

  天意 第729章 陷阱1

  第729章 陷阱1

  “顽石!”此时帐中只有陈璋与李复民二人,于是陈璋便以字称呼对方:“自出兵以来,粱贼飘忽不定,既不返回汉北,又不解襄州之围,只是分兵四出,集犬羊之众,到底有何意图呢?”

  “以末将陋见,粱贼这般做是因为彼后路被断,军食不足,是以才分散就食,袭击我之粮队也是为了获得粮食罢了!”李复民的语气十分有力,显然不久前运粮队遭遇突袭的挫败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

  “嗯!那依你所见,粱贼袭击运粮队,召集乱民,都并非敌将事先预定好的计谋,而是不得已的选择;他们不解襄州之围,也并非力所不及,而是不为?”

  “不错,众所周知,我军的军食大半都是走汉水水路,走陆路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点粱军不会不知道。粱贼若要断我之粮道,就应该夺取襄州和夏口之间汉水上的某个要点,而非由襄州上游的武当城济汉。那等乱民虽然声势颇大,但未经训练,不过是些乌合之众,虽然声势不小,但在精兵面前不堪一击,只不过徒然浪费粮食而已,粱贼当日济河之兵少说也有七八千人,每日耗费的军粮不在少数,现在他们粮道被断,只有四处抄掠,才能维持下去,那些乱民不过是被他们抢走粮食的饥民罢了!”

  “哦!”陈璋微微点了点头:“那依你所见,应当如何行事呢?”

  “如今已是暮春,若是让那些家伙糟蹋下去,只怕襄、房、均三州皆会糜烂,江陵那边被饥民冲击,也会不稳,到时候韩家进那个大头巾定然要上一堆折子弹劾,殿下面前也不好看。以末将所见,当以兵西向,直指郧县,断其归路。粱贼分散就食,为我大军所逼,定然不战而溃!”

  陈璋并没有立即对李复民的建议作出评价,他只是静静的看着悬挂在一旁的地图。李复民方才提到的郧县位于武当城的西北方向,位于汉水上游南岸。其地位于《禹贡》中划分的粱益二州的边界之上,正好处于狭长的汉水谷底之中,向西可以沿着汉水谷地进入汉中,向北可以进入南阳盆地,南面则是连绵不绝的巴山山脉。李复民建议占领此地的意图是一来切断阻止渡河梁军向西面和北面撤退的方向,二来也可以将其向乏粮的南面山地驱赶。在他看来,现在房、均、襄三州虽然民变四起,但最主要的根源是渡河的梁军,只要除了这个祸根,那些占据州县的地方豪强只要一纸檄文就能解决掉。

  约莫过了半盏茶功夫,陈璋终于从地图上转过头来,问道:“李将军,如今正是暮春,汉水水浅,过武当之后只怕行不得大船,以陆路行粮,山路崎岖,军情也不知晓,你还是以为应答进取郧县?”

  李复民咬了咬牙,挺胸答道:“我们难,粱贼更难,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殿下与粱帝正相持不下,王彦章乃梁军名将,若能将其生擒或者斩杀,我军定能士气大振!”

  “好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陈璋击掌赞道:“既然如此,我便不多说了,李将军,我与你新军一营,另加骑兵五百,为大军先锋,我领大部为后继,明日便前往郧县!”

  古塞山,位于郧县以南八十里,战国时楚国曾在此地筑城以抵御秦军,据山为城,高峻险峭,又有讹传为古寒山。千余年前的古城早已只剩下一堆长满了树木杂草的石堆,只有玩耍其间的孩童偶尔捡到形制古朴,生满铜锈的箭矢头,才能证明乡老的传说并非虚言。

  王彦章站在帐中,魁梧的身体一动不动,静静的看着舆图。此时的他显得沉静而又稳重,让人很难想象他便是过去那个勇猛盖世,十荡十决的“王铁枪”,自从梁军在武当城的浮桥被吴军截断之后,他并没有像手下建议的那样退往上游返回汉北,也没有直扑襄州结尾,而是分兵四出,大发空头告身,将均、房、襄三州闹得天翻地覆,他自己却带着大约五千兵屯扎在这古塞山,待机而动。

  这时帘幕晃动,从外间进来一名押衙,沉声禀告道:“都统,均县那边来人来,送来了六百石粮食,还有四十头骡马!”

  “嗯!”王彦章应了一声,身形不动,还是自顾看着舆图。

  那押衙却没有退下,稍一犹豫,还是继续说道:“都统,均县的来人还没有走,听他话的意思是希望都统分些兵与他们,帮他们守城,抵御吴贼的侵掠!”

  “不行!”王彦章立即做出了回绝,他转过身来道:“你告诉来人,让他们小心防备,吴贼若是进犯,我自当驰援,不用担心。”

  “喏!”那押衙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即退下,咬了咬牙继续道:“都统,我们屯扎在这里已经有不短时日了,粮食吃紧的很,军心也有些浮动,不如便应了那边的要求,分屯各城就粮便是,不然送来的粮食越来越少,这般下去也不是办法!”

  “分屯各城就粮?这是你的想法吧?”王彦章问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语气也淡漠的很,但积威之下。那押衙还是吓得跪倒在地,颤声道:“小人妄议军机,罪该万死!”

  王彦章倒并没有发怒,扶起那押衙问道:“起来吧!军中还有多少粮食?”

  那押衙见状胆子大了些,小心答道“粮食大概还够半个月,但草料却是不够,不少战马已经掉膘了,在这般下去,那骑兵可就废了!”

  王彦章点了点头,道:“你下去吧,军粮之事不得妄传,否则饶你不得!”

  “喏!”那押衙赶忙退出帐外,此时帐中只剩下王彦章一人,他坐回几案旁,抚摸着其上的铜符,不由得喟叹了一声,自从强渡汉水以来,他之所以身居汉南这个险地,恋栈不去,就是因为已经看穿了吴军的方略,他很清楚吴军统帅就是打定了利用补给上的优势拖垮梁军,梁军想要获胜,就得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吴军从正面抽调大量的兵力,如果自己退回汉北,就重新回到了原先那种不利的局面。但在他以偏师渡汉水之后,吴军快速的派出水师,截断了浮桥,使得自己所部成为了一支偏师,于是他便随机应变,分兵四出,并联络那些不满于吴军的本地豪强和梁国的残余势力,起事叛变,把水搅浑,而自己却领主力潜伏在郧县以南的丘陵地带中,等待机会。他相信吴军将领可以从情势中得出自己缺粮,分散就食的情报,在这种情形下,吴军很有可能分兵前来攻击兵力分散的梁军,以平定后方和侧翼,而自己就可以乘机消灭这一部分吴军,从而扭转整个局面。在他看来,只要吴军出动,自己这个计划得逞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而现在的问题是:现在军中的粮食是否能撑到吴军出动的时候呢?想到这里,王彦章抬头看了看顶部朱红色的牛皮帐篷,苦笑道:“七分人算,三分天命,能做的我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要靠陛下的运气了!”

  正当王彦章在帐中苦心思忖的时候,吴军的前锋已经从到达了武当城,汉水再往上河床就会变得很浅,且颇多礁石浅滩,吴军的水军船只无法通行。吴军前锋士卒只得将最沉重的火炮留在武当城中,然后沿着狭长的汉水谷地向郧县前进,沿途糟糕的道路和毫无人烟的村落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百姓们对这支陌生的军队十分恐惧,还没等吴兵到达那里,他们就跑的一干二净了,而且这里崎岖的地形和失修的道路让大车无法通行,又没有地方征集到足够的骡马和民夫,吴军士卒不得不背负一部分辎重,并在每隔一天的路程的村落留下五十名士卒,作为存储转运军资的兵站,但即使如此,经过三天的行军,吴军前锋还是占领了齐兴城,也没有遭到预料中的梁军有力抵抗,相距郧县不过还有两三日的路程了。

  “好舒服呀!”李复民将双脚放入装满热水的木桶之中,脸上满是惬意的表情,虽然他已经初步迈入了吴军高级将领的行列,但在野战行军过程中,他的待遇也就比一般的士卒强不了多少,粗陋的食物,让人疲惫之极的负重行军,都足以摧垮一个健壮的汉子,更不要说为了不让敌人有时间将分散就食的军队重新集中起来,李复民还发出了急行军的号令,虽然还没有遭遇到大规模的抵抗,但扭脚和伤病已经让吴军损失了一成半的兵力了。不过在李复民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能够占领郧县,封锁梁军向西和向北的退路,光是饥饿就能让渡河的敌军不战而溃,比起这样巨大的胜利果实,眼前的这一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

  天意 第730章 陷阱2

  第730章 陷阱2

  正当此时,帐外传来一阵嘈杂声,李复民厌烦的皱了皱眉头,对在一旁侍候的心腹命令道:“出去看看,外边哪个不开眼的,先拉下去打二十军棍再拖上来问话!”

  那心腹应了一声出外,片刻之后又进来了,脸上微有慌乱之色,对李复民附耳道:“禀告都督,是役卒了,先到的新军将房子全占了,没有给他们留下地方,两便吵起来了,眼看就要动手了!”

  “娘的!”李复民骂了一声,水淋淋的便从木桶里站了起来,也顾不得擦脚,直接往麻鞋里一插,便快步向帐外冲去。原来此次吴军到达武当城后,才发现当地的百姓都跑的差不多了,更不要说征集牲畜。吴军的新军进行改革之后,虽然战力大增,但是士卒的装备和辎重也增加了不少,如果没有水路或者良好的道路,机动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李复民只能将部分重炮留在武当城,并将同行的八百名旧军当做民夫使用,结果今天到达齐兴城后,先到的新军士卒便将城内的所有房屋全部占了,后到的旧军到了就只能住在野地里,本来新军在薪饷,装备上就优于旧军,多有矛盾,此番出兵旧军士卒被当做民夫使用更有积怨,发作起来,只怕会引起内斗,也无怪李复民如此慌张。

  李复民出得帐外,跳上坐骑,在帐外宿卫的百余亲兵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还是本能的跟了上来。一行人朝着人声来处赶去,离着东门还有百余步远,便听到人声鼎沸,不时有三五成群的新军士卒向那边跑去,李复民看在眼里,心中越发烦躁不安起。

  东门外的空地中,数百人分作两边,对圆而立,数十只火把将当中照的宛如白昼一般,两边的人相互怒目而视,各种各样的污言秽语雨点般的对喷,倒是两边当中两个为首的倒都是沉默不语,只是一人满脸愤懑,而对面那人则是不屑的笑容。

  那个满脸烦闷的汉子伸手做了个下压的手势,示意身后的同伴噤声,沉声问道:“齐头儿!这么说来,你今日是不让我们进城了!”

  “呼舍儿,你这说的甚话?哪个不让你们进城,只是今夜城中已经住的满了,装不下那么多人,某家便是让你们进去了,也没地方给你手下弟兄们住呀!”对面那汉子笑答道,脸上满是讥诮之意。

  呼舍儿听到这里,黝黑的脸庞几乎胀成了紫色,他强压下胸中的怒气,道:“你只管让开路,让我等进城,找不找得到住处使我们自家的事情。”说罢便要向前走去,他身后的旧军士卒早就等得不耐了,见状立即涌了上来。

  那姓齐的军汉见状,脸色一变,赶紧上前拦住呼舍儿,冷笑道:“怎的?要硬闯呀,你当这里是乡下的墟市,随着你牵着叫驴到处走?这可是辕门,聚众闹事,擅闯辕门是要杀头的!”

  呼舍儿闻言犹豫了一下,他自然知道对方口中所说的并非虚言恫吓,如果说自己身后那些同伴还可能法不责众的话,如果事发了,自己这个领头的必死无疑。正犹疑间,身后一紧,却是被身后挤上来同伴们推了上来,待要说些什么,却已经来不及了。那些旧军士卒们搬运了一天却要住在城外的野地里,早已怒火中烧,此刻鼓噪起来,个把人又如何拦得住。

  那齐姓军官见状,也不禁脸色惨白,他也没想到会是这种后果,事情若是闹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