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节度-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喔?”吕方眉尖微微一挑,笑道:“那霍将军现在又为何过来了呢?”
霍彦威不卑不亢的答道:“粱王方才从西门逃离邓城了,将末将与城中十余万将士弃之不顾,并非我霍彦威背主,如今梁军败局已定,末将只是来这里为那十余万将士求一条生路而已!”
“朱友贞已经弃城别走了?”吕方猛的一下站了起来,一时间场中众人都被这个突兀消息所惊呆了。“此事当真?”
“绝无半点虚假!就在一个时辰前,某家亲眼看到朱友贞的车队从西门出城的。听,晋军渡河,贵军也过了义阳三关,夺取了义阳,汴梁震动,粱王留下李振领军坚守邓城,自己轻装简从,星夜赶回汴梁!”
“原来如此!”吕方与吕润性*交换了一下眼神,霍彦威的消息听起来可信度很高,分出偏师进攻义阳三关的方略吕方父子二人都很清楚,粱军主力南下,河上空虚,晋军也很有可能过河捞一把,在这种情况下,朱友贞独自逃回汴梁的可能性很大。
“来人,给霍将军看个坐!”吕方的语气变得温和了起来,霍彦威对吕方唱了给肥诺,小心坐下。这时一旁的朱瑾出列道:“大王,朱友贞还没走远,末将恳请领铁骑千人追击,定能将其生擒至宇下!”他与朱温有杀兄夺妻之仇,切齿之恨,现在正是报仇雪耻的大好时机,自然不愿放过,其余将领都知道内情,也无人与他相争。于是便第一个站了出来。
“朱公且稍待!”吕方微微一笑,转身向一旁的吕润性问道:“润性,你以为现代应当如何处置?”
吕润性稍一思忖,便沉声答道:“父王,孩儿以为不若放过那朱友贞,让其返回汴梁为上!”
吕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问道:“为何而这般说?”
“如今朱友贞已丧师北遁,其国中精锐已经十丧五六,荆襄之地又为我所有,其已无力与我大吴争锋。若我引兵将其擒获,其国中无主,河上之兵必然分崩离析,反倒为晋国做了嫁衣。不如纵其北归,领残军当沙陀兵锋,而我则休士养锐,徐取淮上诸镇,待机而动,方为上策!”
“好,好,好!”吕方大声笑道:“看来这一年来你独领一军,着实还是长进了些!”周围诸将也纷纷道贺,待到贺声渐低,吕方对一旁沧然若失的朱瑾沉声道:“朱公且安待,最多不过三年,我大吴定当兴师北伐,直取汴京,那时朱家人还能飞到天上去?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你这么多年都等了,难道连这三年还等不得了?”
朱瑾也是拿得起放的下的人,立刻放下心事,沉声答道:“大王所言甚是,那便让朱友贞这贼子再苟活三年,倒是便宜他了!”
吕方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而对霍彦威道:“既然朱友贞已走,胜负已定。天明之后,便请霍将军进城一趟,与李相公剖明利害,以免多伤士卒!”
“喏!”
暖帐之内,数只明烛将里间照的通明。吕方斜倚在卧榻之上,面前放着一对杯盏,一面浅酌美酒,一面低声哼着不知名的小曲,竟然有些忘形了。吕润性跪坐在对面,在他的记忆中,父亲一直表现的城府深沉,崖岸甚高,这般忘形还是第一次,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吕方突然将一杯酒抵到吕润性面前,笑道:“润性!来,你也来陪为父喝一杯!”
“这个!”吕润性接过酒杯,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父王,战事未息,军中不可饮酒。”
“一杯而已,算得什么!快喝,快喝,今天为父开心的很,便替你开了这戒!”此时的吕方拿着酒杯的手不住颤抖,杯中酒洒了不少出来,显然他此时已经有了四五分酒意了。吕润性无奈,只得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一股火辣辣的滋味顿时充满了喉管,他不禁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吕方看到吕润性满饮了杯中酒,拍着对方的肩膀,高声笑道:“好,好!这才是我的儿子!”正当吕润性以为父亲已经醉了的时候,吕方突然一把抓住对方的肩膀,紧盯着对方的双眼,低声问道:“假如为父明天亡故,国中何人可以信任?”
吕润性闻言一愣,一开始他还以为吕方是在说酒话,可随后他发现对方眼神清明,显然神智十分清醒,便迟疑的答道:“陈枢密、高尚书、范长史、朱相公、王大将军皆跟随父王多年的老臣,应当可以信赖!”
吕方摇了摇头,道:“这几人立功甚多,位高权重,非现在的你可以驱使的了的。”
吕润性稍一思索,答道:“吕氏宗亲中人,有骨肉之恩,想必能够信重!”
吕方又摇了摇头:“汝非尔母亲生,对于宗亲之人还是提放三分为上!”
吕润性听到这里,额头上已经渗出一层汗珠,低声问道:“那崔公呢?”
吕方笑道:“此人乃累世高门,城府极深,连我都看不透他,更不要说你了,便是你娶了他的女儿,他也未必会和你同舟共济。”
吕润性听到这里,脸色已经大变,颤声道:“那又有何人可以信任?”
吕方笑了笑,低声道:“贱者贵之,贫者富之,以恩禄悦之,以刑罚服之,天下人皆可为忠臣。你说的这些人现在皆已富贵之极,你又怎能加恩其上?不能加恩于他,又如何能使之忠诚于你?此番破粱之后,我自会将这些老臣慢慢贬退,让你所信重之人代替,这些才是你真的可以信任之人。”说到这里,吕方摆了摆手,制止住吕润性的话语,笑道:“若说有一个人我不在了还可以信任,那便是你的母亲了,她见识深远,看人极准,当年我还是一介田客的时候,她便看重了我,后来我从她身上也获益匪浅,若没有她,便没有今天的吴国了!”
吕润性赶忙连连点头应承。正当此时,帐外传来一阵人声,听到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吕润性正要起身去外间看看,帐门帘突然被掀开了,一阵冷风从外面吹了进来,将那数只蜡烛吹得剧烈摇晃,帐内顿时暗了下来。
“什么人!”吕润性敏捷的跃起,拦在吕方身前,右手已经顺势拔出了腰刀。
“微臣叩见大王,殿下!”
吕润性这才看清来人,一身的泥水,连衣服本来的底色都看不出来了,显然是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从服饰依稀可以看出乃是建邺宫中侍卫,他上前一步,沉声问道:“你这般匆忙,建邺出什么事情了吗?”
来人磕了两个头,抬起头哭道:“禀告大王,殿下,中宫驾崩了!”
吕润性茫然的回头看了吕方一眼,仿佛还没有明白方才话语的含义,片刻之后,帐中传出一声尖利的哀号声。吕方以一个年近六旬老人所能允许的最敏捷的速度冲到来使面前,一把将其揪了起来,嘶喊道:“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那个使者被吕方卡住了咽喉,连气都喘不过来,哪里说得出话来,一旁的吕润性赶忙上前将父亲拉开,急忙劝解道:“父王,快放开,你这样他说不出话来的!”
吕方这才放开手,那使者一屁股跌坐在地,跪在地上哭喊道:“禀告大王,殿下,五日前中宫病势突然加重,连汤水都进不了,虽然延请太医诊治,但并无效果,中宫病势也是越发沉重,昏睡不醒,两日前晚上突然在榻上翻滚,连声呼痛而亡。小人并无半句虚言呀!”说到这里,那使者跪在地上连连叩首,脑门和地面碰击的吭吭作响。
“母后去世了!”吕润性站在那里,手足冰凉,他虽然并非吕淑娴亲生,但近二十年的养育之恩,与生母又有何异?方才还在和父亲谈论到母亲,转眼之间便阴阳永隔,想到这里,吕润性心中不由得大恸。正当这时,一旁闪过一道人影,那使者一声惨叫,便已经惨呼倒地,吕润性定睛一看,却是吕方手中提了一柄刀,正举过头顶,向那使者砍去。
“他说淑娴死了,淑娴不会死,他一定是在撒谎,一定是在撒谎!快放开,让我杀了他!”吕方嘶吼道,他疯狂的挥舞着佩刀,想要将那使者斩杀,吕润性抱着父亲,可吕方此时的力量大得出奇,吕润性吃力的很,好几次还差点被佩刀划伤。这时吕润性突然看到外间跑过来一人,正是陈允,吕润性赶忙大声喊道:“陈公快过来帮我一把?”
陈允赶忙上前夺下佩刀,小心的吕方后颈轻击了一下,吕方顿时昏迷过去。陈允小心的将吕方放下,低声对吕润性解释道:“大王年岁已大,大喜大怒最是伤身,先让他睡会比较好!”
吕润性点了点头,他也知道陈允一身气功修为颇深,对于医道也颇有研究,看到吕方此时呼吸均匀,脸色红润,知道并无大碍。赶忙唤来军医替那使者包扎伤口,询问了现在建邺的情况,得知现在建邺正在大将军王佛儿的控制之下,派往寿州招还吕雄的使者也早已出发,现在想必已经到了。听到诸事安排妥当,吕润性这才松了口气。
天意 129输诚
“殿下,末将临走之时,王大将军亲口叮嘱小人,请大王尽快返回建邺!”那使者脸上惨白,他方才肩膀上挨了一刀,幸好吕方当时神智昏乱,那一刀砍歪了,否则只怕已经横尸当场了,不过也流了不少血,好不容易才强撑着回答完吕润性的问题。
“嗯!你办事得力,赏绢五十段,你现在可以下去休息了,不过母后驾崩的消息和方才所发生的一切一个字也不得泄露出去,明白了吗?”
“小人明白!”使者颤抖的低下了头,他自然清楚乱说话的下场。
吕润性看着两名亲随将使者扶出帐外,转身向陈允问道:“陈公,现在应当如何处置?”
陈允做了个手势,帐中的其余人都退出帐外,他小心的放下门帘,此时帐中除了躺在卧榻上昏迷不醒的吕方之外,只剩下他与吕润性二人。此时帐篷中的蜡烛大半都在方才的混乱中熄灭了,只剩下边角还有几只还亮着。昏暗的烛光照在陈允丑陋的脸上,吕润性突然觉得眼前这个熟悉的脸庞突然变得陌生了。
“殿下,如今之计最重要的是不得显露消息,先将邓州城中的梁军给解决了,不然若是消息显露出去,只怕战局又有反复!”
“陈公说的是,受降如受敌的道理我也明白!那具体应该如何处置呢?”
“加紧攻打,明天天明便先让士卒将粱帝北遁的消息散布出去,同时以炮火猛轰南门、西、东三门,留下北门不攻。”
吕润性点了点头,答道:“围三缺一,这个我明白,但为何不让霍彦威入城劝降?这样岂不更快!”
“殿下,人心难测,此人家眷又不在此地,现在说得好好的,回到城中又变了主意的,也是大有人在,军国大事岂能寄托在一个降将身上。”陈允沉声答道:“再说李振手中还有十万大军,若非将其打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李振也绝不会那么容易归降。如今这天下,任你嘴皮子多有能耐,若是没有刀把子在后面,还是顶不得事的,咱们还是多做些准备好。”
“陈公所言甚是!”吕润性点了点头:“那天一亮就加紧猛攻,打得差不多了,再派那厮进城说项如何?”
“如此甚好!”说到这里,陈允看了看躺在榻上昏睡不醒的吕方,走到吕润性身旁,压低声音问道:“殿下,攻下邓州之后,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吕润性讶异的看着陈允,反问道:“自然是趁势进取宛洛之地呀,这不是过去计划好的吗?陈公你也是知道的。”
“可现在中宫驾崩,情况已经大变,殿下你还要在外领兵吗?”
“那是自然,使者也只是请父王回建邺,再说大军在外,总得有人指挥吧!”
“殿下!”陈允整理了一下思绪,低声道:“你可知道为何中宫驾崩,王大将军便遣人请大王回京,吕大将军也从淮上赶回?”
“这个?”吕润性微微一愣,答道:“父王与母后伉俪情深,母后驾崩大王返京去见上最后一面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吕大将军便和母后亲弟弟一般,回京这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呀?”
“殿下你天性纯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陈允摇头叹道:“大王出镇武昌,便以王大将军为留守。大王与吕大将军乃是贫贱之交,又是同族,为何不将建邺这个根本之地交给吕大将军,而是交给王大将军这个外姓人呢?”
“这个?”吕润性犹豫了片刻,小心答道:“想必是王大将军虽然是外姓人,但却对父王忠心无比,二十多年来办事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大王对他信重的缘故吧?”
“大王信重王大将军,就不信重吕大将军了?而且殿下可曾注意到,当年大王在安润州麾下时,每次出征就是以王大将军为留守,难道这是偶然吗?”
“这个?那陈公你以为是何原因?”
“这是因为王大将军不姓吕。”陈允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口中吐出这句话:“大王乃是赘婿出身,起家根本就是吕氏一族,吕氏族人在亲军中的潜力非同小可,夫人又是吕氏宗女,在军中也极有威望。大王出征,若是留守将领也是吕氏族人,若是和夫人加在一起,其势力就太大了!可若是王大将军,他并非吕氏族人,无法控制中低层军官多为淮上人士的殿前司宿卫亲军,而夫人也无法控制王大将军,两者之间正好形成了一个平衡,这样一来,大王才能安心出征呀!”
听了陈允这一席话,吕润性默然了半响,虽然从感情上他很难接受陈允方才所说的,但稍一思量,他就明白对方所说的相当一部分是事实,至少说非常接近事实。过了半盏茶功夫,吕润性重新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低声问道:“你跟我说这些是为了什么?”
陈允回头看了一眼吕方,据他自己估计,吕方至少还有半响才回苏醒过来。在确认了吕方还处于昏迷状态之后,陈允低声道:“我说这些是希望殿下随陛下回建邺。俗话说‘母以子贵,子以目贵!’这次击败梁军之后,大王就要称帝,那时便要册封皇后,本来夫人若是健在,皇后之位自然是非她莫属,可现在夫人不在了,皇后便会在沈夫人和钟夫人二人之间产生,无论是哪一个,她们都有自己的子嗣,难道她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太子之位落到殿下你的头上?殿下你也是读过史书的,可曾记得太子无母,领兵在外,屡立战功而有好下场的?”
吕润性听了这一席话,脸色惨白,仿佛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死人一般。陈允也不再说话,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当代。过了好一会儿,吕润性低声问道:“那陈公你以为应当如何?”
“随陛下回建邺,赶快探望沈夫人,支持她登上皇后宝座。虽然你并非她抚养长大,她还有其他儿子,但毕竟你是她亲生骨肉,而且她其余数子无论文略武功都远不及你,要想夺嫡风险太大,她应该愿意和殿下结盟。只要沈夫人在你的支持下登上了皇后宝座,殿下的太子之位便是泰山之靠。”
“那这里的大军交给谁?”
“交给朱太尉即可,他对梁国仇深似海,能够指挥大军攻粱,肯定会感激万分!”
吕润性点了点头,他抬起头凝视着陈允,只见对方静静的与自己对视,目光清亮,显然心中并无异见。
“陈公,你对我说这番话,到底有何目的?”
“殿下,从公心说,这吴国虽说是大王一手创立,但也凝结了我陈允的半生心血。如今陛下年岁已大,在这乱世之中,须得一个有德有能的继承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