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也是完全回来了。
  这其中的用意,他若是不懂,岂不是大傻子一个?
  再看这个路振飞,怎么瞧也不是能斗得过刘泽清和东林党的主?当下一阵心灰意冷,只是向着路振飞微微颔首,神色冷淡的答应了下来。
  福王如此冷漠,倒是出乎路振飞意料之外,不过,也并不妨。他又不希图拥立之,不然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打算向对方和盘托出,将来福王监国或是即位,一个首是跑不掉的。但路振飞如果做这等事,便也不是他了。
  当下只叫人把福王和太妃全送到寓所,妥善安置,自己回到房中,一盏孤灯,磨墨铺纸,却是要写一封极为要紧的书信。


 第二卷 南方 第八十一章 择贤

  “史公足下均鉴:自都门失守,皇帝凶问频传,虽所传不一,但大略相同;公当率诸臣诣淮安,恭迎福王殿下。今天下板荡,汹然莫一,而伦序当在福王,公执掌重权,南都动向,皆为公意中,宜早定社稷主,定天下人心”
  这一封书信并不长,而且,丝毫不讲究文笔墨,但路振飞一字一书的写出来,显得格外吃力,一封书信,足足写了大半夜,一直到东方既白,雄鸡唱晓,才算是勉强敷衍成篇,吹干凝墨,用封套套好,便打算叫家中仆人拿去投书。
  但转念一想,心中似乎有未了之事,站起身来,负手转上一圈,一则是发散思维,二来久坐之后,身上困乏,借此机会解一解乏。
  转了半圈,就想起来什么地方不妥了:漏了孙传庭
  此人不来,南都当然就是以史可为尊,大小事情,都是由史可做主。这是由祖制决定的,不要看南京六部俱全,但真正能当家主事的,就是兵部尚书和操江勋臣,再有镇守太监。现在这个时候,三驾马车就是以史可为尊,城中勋戚,以魏国公徐辉祖为首,都是视史可为天人,认为他是中兴大明的希望所在,所以凡事都很配合,勋臣和文官合力,太监也只能垂首听命,所以万事当然就是史可一人就能拿主意。
  但,现在徐州现成有一个孙传庭在,此人也是加有兵部尚书职位,奉旨督师五省军务的重臣,论起地位来,其实是在史可之上,资历更是远在史可之上。
  有这么一个大佬在徐州,还有几千督标和高杰所部兵马可用,这样的一大势力,事前不打招呼,不做沟通,那自然是很无礼的疏忽
  当下又铺设开纸,给史可的信很难写,因为要照顾对方在东林党内超然的地位,话不可以说的太直率,以防对方承受不住。
  对孙传庭,那就直说就可以了,反正国朝大事,应该决于大臣,路振飞自忖没有私意,拥立福藩,应该是顺天景命,符合人心所向
  两封书信写完,自己亲手封好,招手叫来两个听差,吩咐道:“我这两封信,都是十分要紧,到徐州,限时十个时辰以内,到南京,限时六个时辰以内,一律给我送到你们听清楚了没有?”
  “是,请老爷放心。”
  “好,一人赏银五十,到后面马房各牵一匹好马,赶快去吧”
  天光大亮,巡抚衙门中也是渐有人声,路振飞一夜没睡,却仍然是精神矍铄,并不感觉疲惫。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京师凶信频传,以路振飞自己分析,皇帝和诸皇子怕是凶多吉少,而这个国家一旦没有名正言顺的皇帝,那就一定会陷入内乱。
  当今之时,不能再有储位之争了以亲藩血统伦常来说,福王和桂王都有资格,潞王在宗藩血统上就差的远了
  不想被有心人利用,就得早定大位,而最合适的人选,当然就是近在淮安的福王
  “当道诸公,希望以国家为重,不要再有私意了吧?”清晨凛洌的晨风之中,路振飞眼看着两个听差各自牵马驰出,一南一北,飞道而行,嗒嗒的马蹄声中,他默然不语,心中却充满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担心。
  他,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机器,对这些亲藩亲王,对那些满口大义的文官同僚们,当然,还有越来越跋扈不的武将们,都是很了解,实在是太了解了啊
  
  
  淮安是通衢大府,往北不提,往南一路官道也极易行,而且水陆两便,十分容易。因为是快马驰书,所以没有走水路,直接快马加鞭,一路向南,几个时辰之后便到了江边,从镇江对岸摆渡过江,剩下的几十里路,一个时辰就赶到,进了水西门后,赶到史可住处时,整个人和马都象是从水里刚捞出来一样了。
  “我是淮安巡抚路振飞的家人,”那听差十分能干,尽管十分困顿,还是提气开声,向着门上承启道:“有要紧书信,限时递到,还听大哥帮下忙,把书子接下送进去。”
  “我帮你的忙,不知道谁帮我的忙?我又不是专门给人送书子的,你就在这里等着,一会有送书子的出来,你交给他就是。”
  宰相门前七品官,史可十分清廉,不过也约束不住他的家人,门政一看到眼前的人全身臭汗,心里原本就厌了,再看对方张嘴便要投书,连规矩也不懂,当下就是一句话顶了回来。
  若是平常,这个路府听差也就会意了,不拘送几两银子,事情就搞的定,但今天太过疲惫,一听不肯投书,顿时大急,当下便叫道:“这是要紧书信,我家老爷说是关系国政大事,你不投,误了大事,是不是找你?”
  “嘿,真是笑死人了。”那史府门政嘴都笑歪了的模样,看向左右,笑道:“我家老爷管着整个南直隶的事,凡有事哪一桩不是军国大事?就都象你这样不讲规矩,那不是谁都能往里面撞?我劝你,老老实实的等一会是正经。”
  彼此置了气,想来更难说话,路府下人一路急驰,不想在这里被挡住了,原想史可是有名的清官大臣,不想门上是这种规矩,想来真是十分的叫人瞧不起。
  他正在腹诽,身后却过来几个乌纱官服的官员,拾级上阶,原本是要打侧门进去,一见这个听差全身是汗的在发呆,有个官员便过来问道:“适才听到你是路大人的投书人?”
  “可不是?”听差忙答道:“老爷吩咐,是要紧书信,一到就投,谁知道就在这里”
  “好了,你就说,书信送到了”那位中年官员面相十分威严,喝道:“不要罗嗦,拿给我,我来带进去就是”
  路府下人,毕竟是识货的,一群五六个官员,都是穿的绯袍,系的玉带,应当都是二三品的高官,但其中就属这个过来问话的独具气质,生的十分俊秀,但大眼浓眉,显的十分大气可靠而威仪备至,就是口音中南音浓重,显然是苏常一带的人氏。
  江南人当大官的十分之多,所以也不奇怪,见是大官要,那个路府听差就放了心,从怀中掏出已经被汗水浸湿的书信,高举过头,递了上去。
  “嗯,真是辛苦你了,来,赏他五两银子”那大官先是面露嫌恶,看样子不想来接这汗水弄湿的书信,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捏着手指接了下来,然后略一示意,他自己就有跟班,从衣包里取出五两银子,往路府听差手里一塞。
  这一趟差事,虽然十分辛苦,不过所得回报也是可观,当下路府听差叩谢了,转头就牵马,他预备找个地方稍息一息,就要快马加鞭回去复信。
  “诸公,我们进去吧。”
  也不等史可的门上通报,接了书信的中年官员便踏步入内,一边走,就一边拆开路振飞所写的书信封皮,取出信来,就是边走边看。
  他视人为无物,偏生史府上下也是服气,只是一个个弯腰躬身,有几个人小心翼翼的跟在这人身后伺候。
  等他一边看信,一边过了二门,到了正堂花厅廊檐之下,史府下人才道:“请老大人到偏厅暂候一时,我家老爷还在会客,一会客人一走,小人便过来延请。”
  现在进来的这几个,都是地位和史可相差不远,而是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彼此来往惯了,根本不需通报就能进史可的书房,若不是有外客在,是可以直接见面的。
  当下众人也不理会,一个个鱼贯而入,进了偏厅坐下,自有史府下人上来端上点心和奉上茶水来。
  “嘿,我说路某人有什么建言,诸公,果然是不出老夫所料之外”
  接过书信的那个中年官员已经看完了路振飞的书信,脸上一副不出他所料的表情,这么一说,其余的人当然都是好奇心起,当下有一个瘦弱老者便道:“何妨奇文共赏之?”
  “当然,当然”
  中年官员也是正有此意,当下将书信先递给这个老者,自己捧了杯茶,低头啜饮。
  “路某人十分糊涂,见识不明,此人可恨,可叹,可惜”瘦弱老者一看信便是面色阴沉,等看完之后,脸色就越发难看起来,一边跌足长叹,一边将书信再递给旁人,嘴里道:“膠东,你来看看,是不是十分荒唐?”
  “路某人用心倒是好的”其余众人当然也是一一传览,到最后,才由先看的那个中年官员总结道:“就是见识十分糊涂,伦常固然有序,但何尝没有一个‘贤’字?”
  说到这,他顿了一顿,又道:“当年老福王争位,吾辈正人拼死才挫败其谋。如果现在把天下拱手给福王,当年诸贤,岂不是白费心力?况且,福王即位之后,受了小人蛊惑,再出来翻案,我东林诸公,岂不是要含恨于九泉?”
  “是,是,牧老说的十分有理”
  “福王贪、yin、不孝、酗酒、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脸色阴沉的老者十分起劲的道:“绝不可立为君,嗯,绝不可”
  在座的人虽然知道这一番话是十足的胡说八道,福王向来居于深宫,未闻恶迹,也不能干政,逃亡之后,连衣服都是破旧的,何谈荒yin虐下,至于不孝,更是胡说八道,但既然有此论调,就不妨拿来做反对的理由,当下众人一起鼓掌大笑,均道:“妙极,福藩如此不堪,绝不可立为人君”。


 第二卷 南方 第八十一章 史公

  厢房中笑声不停,动静很大,当然也传到了相隔不远的大花厅内。
  史可坐在主位,却是丝毫未闻的样子。
  他头戴幅巾,身着道袍,是大明士大夫典型的家居服饰,以相貌气度来说,他是一个气度雍容的中年人,不论是身高还是长相,都无可挑剔,世家子弟出身,东林名儒左光斗的入室弟子,当年魏阉凶逆,气焰横盖天下之时,左光斗和杨涟几个死在狱中,成就大名,连带着史可这样的弟子都名满天下,到了崇祯即位,清扫阉党,同时开始大量使用东林党人之后史可自然就是扶摇直上,仕途得意极了
  当然,光是这样也无足奇怪,因为史可的操守和当时在文官员还算过的去的能力,再加上年纪,崇祯已经把他当成可以独当方面的重臣,北方糜烂,而南京是财赋重地,东南重镇,又是人口密集和孝陵所在,这么要紧的地方,崇祯交给史可,本身就说明了对他的信任程度有多高了。
  十六年时,新会侯刘文炳下江南,所受的任务当然就是考察官员,他和巩永固二人对史可都是赞誉有加,更是坚定了崇祯的信心,同时,也是替史可在士林和勋戚中又加强巩固了地位。
  可以说,这位年富力强的“史公”现在是南直隶,特别是南京城中说一不二的强权人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了。
  但史可此时的脸部表情,却是十分的凝重,除此之外,便是犹豫,迟疑,还有一点隐约可见的惶恐
  自从崇祯十七年二月以来,史可的心就象被人放在油锅里,煎炒炸煮,不停的翻来滚去那个难受劲儿,不是局中人,真的是无从知晓
  他是南都第一重镇,大事小事,都得由他做主,而自从勤王诏令后,北方一无消息,整个大明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没有诏旨制书,一切事物,都陷在了停顿之中,每日会议,留都诸多高官都是束手无策的样子,会议之时,都只是长吁短叹,以足顿地。而说的最多的,便是埋怨今上不该留在都中,最少,该派太子到南京来监国
  此时北都消息不通,而已经有消息陆续传来,京师被破是毫无疑问的了,只是还没有文武官员,或是有说服力的大臣逃到南都,所以,无论如何,也还只能隐瞒消息,镇之以静,以防消息走漏,引起市面不必要的恐慌。
  当然,留都大臣和消息灵通的士绅都已经知晓内情,所以最近浮议很多,而最为被关切的,当然就是新君的人选
  “诸公,当今天子尚未有的确消息,诸公所言,学生不敢闻,亦不忍闻”厅中话题,也是进行到了最后时刻,史可面色严峻,向着众人道:“诸公请回”
  在场中人,以给事中李清资格最老,也是金马玉堂的翰林出身,所以尚气敢言,他先环顾左右,再看向史可,沉声道:“今上消息不通而北都闻变,史公负南都留守重责,又岂能不预先谋划将来之策?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宁无是理?”
  一个身着便服,操扬州口音的中年男子也亢声道:“都门惊变,凶信频传,不知道史公可有定计,万一凶信确实,拥立之后,如何请驾,如何即位,难道不做预备,将来就不做这些事了么?如果今上无事,料想也不会怪罪史公,此是为天下计,为社稷计,为宗庙计,难道今上会无这么一点雅量?学生之言,史公以为如何?”
  史可只是摇头,摆手道:“尚早,尚早”
  他这个态度,其中也自有缘由。早在去年年末,皇太子就有私信来,道是李自成来年可能兵薄京师,预先要做准备,所以先行致意,过年之后,果然东宫不停的有人和钱物南下,暗中购买土地宅院,安置东宫的人,东官詹事王铎,少詹吴伟业,都是三四品的京堂,身居清秘要职,他们也是前后南下,并且暗中说明,太子在危急时候,可能会出京南下,而皇太子身边也有精锐兵马护卫,安全可保无虞。
  到了十七年三月初,东宫不少太监也先行南下,比如丘执中和李继业等人,都是东宫权阉,他们先后前来,虽然隐藏行迹,但也是和史可暗中有过接触。
  有皇太子的这些举动,史可原本就很犹豫,一想起择君而立的复杂和斗争的尖锐,他就觉得心虚和惶恐,大局如此,又何能内斗?而况,当年党争惨况,史可是亲身经历过的人,于公于私,都不愿再有这样的事了。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说起来,还是他的东林同仁给他找的麻烦京师惨变的消息接连传来,有一些在籍的东林党人便呆不住了。
  倒也难怪,拥立大,谁不想把握?
  这股风潮,就是以钱谦益为首,联络了兵部侍郎吕大器、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等朝中大吏,适才偏厢笑语之声,想来就是这几个人发出来的。
  他们都是东林同志,而且是位高权重资格也够老的大吏,象钱谦益,崇祯早年曾经会推入阁的大人物,虽然以侍郎身份在家闲居,但此人的活动能力,政治能量,就连史可也忌惮几分他牵头出面,所推举的人选,就是所谓择贤而立的潞王
  “唉,诸位的意思,学生是明白了。等学生与当道诸公一并商议之后,再来一一奉谒告之结果,如何?今学生还有客,诸公请回,请回吧。”
  这几天内外交攻的滋味,史可也实在受够了,此时此刻,尽管听着对方的话也有一些道理,不过总是觉得太过操切,国本大事,岂能孟浪草率行事?
  这些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知道放浪言辞,给国家大臣添麻烦哪
  史可话已至此,厅中诸人当然也无话可说,当下一一起身,拱手告辞,只有扬州进士郑元勋下死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