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巾张狂-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部的几家豪强之间,居然拥有如此大的矛盾,徐州哪里有可能对外发动进攻呢?
因此,辛评都不用怎么出手,徐州自己就没有进犯兖州的可能了。只是,若是就这样回去,辛评哪有什么功劳可以摆显呢?
袁绍的幕府里堪称是人才济济。就连荀彧这样,早早的被名士何顒评价为“王佐之才”的强人,都有感于袁绍幕府里竞争太激烈,宁愿跑到袁绍的小弟曹操身边,担任曹操的副手。辛评如果什么都不干,就这样回去,未免会被其他幕僚讥讽为“因人成事”,以后他在幕府中的地位可就难说了。
所以,在写了一封书信回去,通知袁绍徐州绝无可能出兵兖州之后,辛评大摇大摆的在徐州呆了下来。他的目光。对准了陶谦的继承者。
别误会,辛评可没有傻到觊觎徐州权柄的地步。他只是想要让继承陶谦地位的那个人,在态度上倒向袁绍一方,不要再与袁术搅在一块。
徐州的局势虽然充满矛盾,却很奇妙的保持住了平衡。最强的三家豪强,曹氏、陈氏、糜氏,由于担心徐州政局被打破。会让自己的家族遭受严重损失,都在那里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陶谦作为州牧,大权在握,也是一心想要维持局势的安稳。
如果局势继续这样拖下去,等州牧陶谦哪天突然挂了,辛评一个外来户,也不会有什么机会可以利用。说不定到了那时候,彭城曹氏将袁术请进徐州。其他豪强们多方顾忌之下,也没人敢主动抗拒袁术的到来。
为了搅动徐州看似平静的局面,辛评用计了。他的计策很简单,既然徐州当前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那就再请一位实力派进入徐州,干脆的打破这种不可靠的平衡。
被辛评看上。认为比较适合到徐州来蹚浑水的,不是别人,却是那位平原相刘备。
大汉旁支刘备原本是幽州名将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属于袁术阵营。向来与徐州关系不错。被公孙瓒任命为平原相的刘备,虽然因为平原被袁谭控制住大半,没有在平原国真正到任过。可是他之前却担任过将幽州战马卖给徐州,以换取部分军粮的任务,与徐州官吏有过几次接触。徐州的各位大吏,对这位善于交际的刘氏宗亲,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如果公孙瓒不死,辛评是绝对不会想到刘备这家伙的。但是,只能说公孙瓒死的正好。
刘备虽然是公孙瓒的师弟,却算不得公孙瓒的部曲。只是暂时从属于公孙瓒。公孙瓒一死,刘备就算是完全从北疆军系统独和谐立出来了。
拥有独和谐立身份的刘备,身份不高不低。属于可以拉拢的级别,又与袁绍并无直接矛盾,无疑可以被袁绍一方认可。而只要刘备以后不再反对袁绍,辛评还是想尝试着拉拢这位公孙瓒手下有数的猛将的。
偏偏刘备目前的情形,恰恰不算好。
顶着平原相这个头衔,可平原国却被袁谭占了大半,没有刘备多少立足之地。悲催至此的刘备,没钱没粮,差点儿连手下的两千部曲都养不活。
正因为如此,刘备才会被北海太守孔融一招手,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投靠人家。在击退了管亥的青州黄巾军以后,刘备便暂时留在孔融的地头上休整部队,以图日后崛起。
只可惜,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孔融是大汉最优秀的政治批评家之一,偏偏不擅长干实务。如果是太平年间,有孔融这样的太守,大约也不会坏事。偏偏北海被黄巾军一顿洗掠,钱粮立刻显示出不足来。孔融一边要恢复自家的郡兵规模,另一边又要供养刘备的数千部曲,粮仓一下子就显得空旷起来。
虽然孔融好面子,尽量维持着对刘备部曲的供给。可是孔融的手下,肯定就不会那么痛快的将物资补给交给刘备。可以说,刘备在青州,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只是勉强维持罢了。
在北海过得不如意,刘备也想要换一个地方呆着。徐州无疑是个好的落脚点,钱粮充裕,让人垂涎三尺。可若是没人引荐,刘备敢这般巴巴的过去,那是要找揍的。
就在刘备呆在北海踟蹰不定,无法确认自己的前途时,辛评悄悄从徐州轻车简从的前来拜访他了。
此时的刘备,在天下人眼里,也只是一介无名之徒。哪怕孔融夸奖过他几句,也就是让青州境内的士人们,知道州中有了这么一个来自北方的武夫。在那些名门和世家子弟的眼里,一个武夫,就算姓刘,也不值得多么重视。
不过,袁绍军与公孙瓒多年交战,袁绍帐下的将领和谋士们,对刘备的能力还是表示谨慎的欣赏。听到辛评居然大老远的前来拜访,刘备就知道,自己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辛评见到刘备,第一句话就是:
“刘将军可愿与主公交结?”
刘备本来还想要客套一下,没想到辛评居然如此直接,略略愣了一下。不过,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的反应之快,并没有让辛评感觉到这一点。向辛评作了一个长揖,刘备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略显激动的答道:
“车骑将军名动天下,备仰慕已久,但恨无缘结交罢了!”
听到这个回答,带着一份倨傲的辛评满意的点了点头,却又突兀的问出一句看似毫不相干的话:
“若徐州牧有请,刘将军可愿前往小聚?”
这句话里的潜台词,可是要拐几个弯才想得到。不过刘备一听这话,毫无迟疑,当即兴奋的长身而起,一揖到底,答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从头到尾,辛评都没有问刘备,是否愿意投效袁绍。而刘备对此,也没有任何意见。两人各有所需,此次行动不过是见机而作。
刘备毕竟与袁绍军打过几年的仗,直接投奔过去,双方的心结都有些难解。而袁绍目前被张狂奇袭,丢掉了半个冀州。实力大损之下,刘备也没有跑回冀州帮袁绍当炮灰的打算。
对辛评来说,刘备打不打算投靠袁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进入徐州,必然会让看似平静的徐州政局,出现一场巨大的变故。这场变故,也必定能够让图谋徐州的袁术,有着措手不及的感觉!
袁术是袁绍眼中的第二号大敌——之前是头号大敌。削弱袁术的势力,是袁绍的基本方针之一。辛评并非直接针对袁术,这种行为与袁绍向袁术传送出去的和平信号并不违背。
哪怕袁术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也不好就此责怪袁绍一方。毕竟徐州又不是他袁术的——哪怕袁术已经将徐州看成了自己的禁脔。
只要能够败了袁术的事情,保证徐州落入一个对袁绍相对友好的诸侯手中,辛评便是大功一件。至于刘备到底能不能在徐州立足,辛评才不会关心呢
当然,在徐州,辛评只是个外人。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决定徐州的未来。但是,当他出头为刘备说项,劝动徐州大吏和豪强们的时候,那些忌惮袁术将手伸进徐州的豪强大族当即认为,让刘备进入徐州,是会有利于徐州的未来的。
在糜氏、陈氏等大族的心里,哪怕拥立的是刘备这个无名之辈成为徐州州牧,也比被袁术占据徐州要强的多。
更何况,刘备一介寒门,势单力薄,想要掌控徐州的局势,就必须如陶谦那样大力依靠徐州本土豪强,甚至犹有过之。
毕竟,当年的陶谦声望远在如今的刘备之上,而且背后还有汉室支持。而徐州豪强的实力,却比过去大为增强。臣强主弱之势,可谓极为明显。各大豪族完全可以将刘备高高供起,然后在自家的地盘上当一个土皇帝。
看出了这一点之后,就连彭城曹氏都减弱了反对刘备的声音,摆出坐视刘备进入徐州的姿态。毕竟,袁术那位贵人,也的确有些难以伺候。
至于州牧陶谦,他与刘备在当年黄巾之乱中,也曾经有过一段接触。两人的关系不坏,性子也有几分相投。而且刘备出身寒门,基本上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才得以崭露头角的,与陶谦本人有几分相似。因此,陶谦对让刘备进入徐州一事,还是谨慎的表示赞成的。
于是,辛评的策划获得的相当的成功。
第44节 巨鹿危机至
当刘备在陶谦委派的使者——别驾从事糜竺的引领下,带着部曲精兵两千人进入徐州的时候,正是袁绍对巨鹿城发动全面攻击的 第 433 章 木匠连夜赶工,才在城头临时搭建起十七个木制床弩发射平台。
反观城外袁绍一方的抛石机,虽然使用起来麻烦些,毕竟数量是搬上城头的床弩的好几倍。而且在威力上,抛石机投射出的大石块。杀伤力比床弩要强的多。一个靠精度,一个靠数量,真的打起来之后。一时间还真看不出谁能够占到上风。
双方的巨鹿城攻防大战,由此陷入到一种胶着状态。
床弩的初次登场。立刻给了袁军一个下马威。
张狂根据后世学到的火力集中原则,以每两架或者三架为一组,同时对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以保证足够高的命中率。于是,床弩的第一轮直接射击,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支特制超大号弩箭在被发射出去后,正中一架抛石机的支架。弩箭携带的巨大冲击力。当即将抛石机的支架折断。
刚好,这具抛石机正在发射石弹,两百多号民夫齐声的喊着号子,用力拽着粗绳向后跑。结果。失去平衡的抛石机,在这样一股巨力拽动下,用于抛射的杠杆猛然打横的挥出,将数十斤重的大石头带着绕了半个圈,彻底的变更了发射的方向。
于是。本该向前发射出去,用于砸毁巨鹿城墙的大石块,猛然变成向后方抛起。就在袁军士卒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这块大石块从天而降,落入袁军人群中。将一名倒霉的队率,当众砸成了肉饼!
这还没算被大石头的冲击波溅射打伤的七八名士卒!
虽然其他几支弩箭在发射出去后,也取得了相当战果,杀死杀伤十余人,还比那一箭造成的伤亡要大。可是若论对袁军士气的打击,那一箭才是最大的。
但凡见到被砸扁的那名队率尸身的袁军士卒,十个里头有七八个,以后再也吃不下原本觉得美味无比的肉了。有了这个震撼人心的意外,负责发射抛石车的民夫们,拖拽绳索的力道都无形中小了几分,表情也畏畏缩缩,生怕有石头突然从自己头上掉下来,将自己砸扁了。
不过,袁军中人才辈出。城头上的床弩只是射击了两轮,便有袁军将领想到了对策。床弩威力虽大,毕竟还是弩机,发射出来的,也依然是弩箭,只是威力更大。顺着这个思路,弩箭的威胁也并非无解。
军中常识,对付弩箭,首推大盾。如果一般的大盾挡不住床弩的攻击,那就制造更厚、更重的大盾。反正在攻城时,这东西又不用移动,只要可以摆在抛石机前面,发挥遮蔽效果就行了。因此,大盾根本就不用考虑机动力的问题,可以造的又大又厚。
在暂停了一个时辰的砲击之后,袁绍军一方所有依然完好的抛石机面前,都被摆上了高度超过一丈的巨型大盾。这种沉重的盾牌,凭借人力是难以支撑的,所以只需在盾后立上两根木棍便可。
当床弩的弩箭再次向抛石机阵地发动攻击时,大盾固然不能完全挡住巨型弩箭的穿刺,可在击穿大盾以后,弩箭的杀伤力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如此一来,抛石机便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虽然大盾的存在,让抛石机的发射视线大受影响,不过考虑到安全问题,没有哪个将校对此提出意见。反正抛石机的威力不在准头上,靠的就是数量巨大的石弹,来一个“瞎猫碰上死耗子”。
当然,再周密的防护,也是会出漏洞的。战斗中,偶尔也会有床弩成功的避开防御,击中袁军阵地。除了抛石机之外,袁军还有井欗、巢车等攻城器械,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床弩的沉重打击。不过,床弩想要摧毁井欗和巢车等器械,难度也不会比攻击抛石机更小。
ps:
多谢“最后の祷言”和“天马行空666”两位书友的月票。这几天有些小忙,没有及时查看留言。
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
在第三天的战斗中,袁军的伤亡总数,比前两天加起来还要多。好在经过数百上千石弹的打击,巨鹿的城墙也变得坑坑洼洼,几处地方看起来都有些摇摇欲坠。从这一点来看,袁绍军直接登城的时机,很快就要来到了。
抛石机这东西,可是古代堪称高科技的存在。所以,高科技产品的缺点,抛石机当然也少不了。以汉时的工程技术水准,经过几十次高强度发射的损耗,大部分抛石机就会出现散架、材质断裂之类的问题,而不得不报废。
依着袁军的想法,当然是想要直接用抛石机,将巨鹿城的城墙直接轰塌了事。只可惜,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袁绍一方,却是无法浪费如此多时间的。
当然,守城的并州军,在这种对轰中的损失也不算太小。最大的损失,来自一处不幸的木台,直接被一发石弹击中。这一发石弹所造成的结果,是木台整个的当场垮塌,掉下城墙根。在这处木台中操作床弩的十余名工匠和士卒,自然没有一个幸免于难。
好在如此不幸的事情,在一天中幸好只出现了这一例。不过,其余的床弩,也在历经数十次的发射后,出现了严重的损毁,需要更换弓臂和弓弦才能够继续作战。
由于床弩的制作工艺,需要的那些零件往往是特制的。以并州军在城中的物资储备,适合床弩使用的零件并不多,也就是能够支持几天激战的消耗。因此,床弩与抛石机的对轰,还真不好说谁胜谁负。
所以说,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在拼消耗。双方将自己手中的人命和物资,源源不断的送上战场这个大磨盘,然后一点一点的互相抵消掉。
如果一方的人命不足,除非物资极为丰富。否则必败无疑。而如果一方的物资不足,多半就只能用血肉和性命,去消耗敌人的物资了。
在一开始与敌方抛石机进行对射的时候,心理占据上风的并州军守卒,还有兴趣用床弩找找那些轒辒车的麻烦。可到了两天后,就算掩护袁军一方民夫作业的轒辒车,到了床弩发射台面前,操作床弩的士卒都没有射击的念头了。
原因无他,轒辒车数量太多,制造太简单。按照这玩意与床弩的制造难度比较。射击起来徒然是损坏床弩的寿命。却无法达成可观的战果。
哪怕是用二十辆、三十辆轒辒车。去交换一架床弩的损坏,袁军也是很有赚头的。而且,以轒辒车的装甲厚度,床弩一击还未必能够保证摧毁。对付轒辒车这种便宜货。还是得用檑木、坠石、吊飞盘之类的简陋玩意儿。
攻城战的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依然是抛石机大战床弩的戏码。袁军的抛石机一具一具的被摧毁,被报废。而并州军的床弩,可用于战场的数量也日益减少。双方伤亡的人数,一天多过一天。而城头守军的气氛,也越发的紧张起来。
终于,在攻城战进行到第八天,袁军对城墙的破坏,已经到一定程度。可以发动登城肉搏战了。于是,袁军在东、南、西三面城墙外,一口气推出了一百多架云梯,还有五十辆以上的冲撞车。为了发挥这些战具的功效,这一波进攻。参战袁军的数量,至少达到了两万以上!
面对敌人声势浩大的攻势,并州军一方也打叠起精神,准备全力防备,挫败敌人的围攻。张狂将殷罡安排在东门,典韦守南面,太史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